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教育规模迅速扩张,对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紧迫要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基于对当前高职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了构建多元化高职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整体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多元化 高职教育 监控体系
作为一种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的就业教育形式,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实用型高技能人才。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到2010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高职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学生就业问题、教学质量问题、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学校资源短缺问题、办学特色问题等等,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是教学质量问题。如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走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之路,是每个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相应地,建立科学、规范,具有较强操作性与发展性的高职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保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高质量,促进高职教育良性发展,更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高职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存在问题:
通过对高职院校现有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比较普遍地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一)监控范围狭窄,监控过程偏重形式,忽视内涵,对教学过程监控不平衡。
高职教育质量受到人才培养目标与发展模式、专业设置与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多方面的影响。而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学及管理是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质量监控主要局限于对教学秩序与理论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理论知识考核等的监控,对于其他诸如课程设置、教材选择、选修课安排等影响教学质量的根本问题未加仔细研究,监控较少或监控不力。有的学校甚至忽视了对实训、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监控,形成了重视理论,忽视实践,重视表象,忽视内涵的状况,监控范围狭窄,对各教学环节的监控不平衡。
(二)监控体系运行缺乏稳定性和连贯性,无法对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一些高职院校形成了比较全面的监控体系,但各个监控环节没有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监控工作繁杂,较多地流于形式,可行性差,不能贯穿在日常的教学管理过程中,稳定连贯有效的行使其职能。有的监控体系没有突出分析预警和决策控制作用,致使发现问题后,往往只是提出问题,而没有解决的方法,或者虽然有了解决方法但没有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缺乏有效的跟踪反馈与落实。
二、多元化高职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高职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变量系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本课题基于高职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认真研究高职教育规律性的基础上,构建出了全面、科学,易于操作的多元化高职教育质量监控体系。该体系模型如图1所示:
上述多元化高职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特点:
(一)多元化、多层次校内教学质量监控主体,具有全面性和实效性。
1.健全教学质量监控的常规主体
教务处、各系(部)及教研室作为教学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实施者和管理者,对教学质量的监控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其中,教务处是校级教学管理职能机构,它代表学院行使全校的教学质量管理职责,制定全院教学质量管理方案,组织安排教学工作高效、高质、有序地进行,在教学质量监控中起主导作用;各系部教学机构组成了学院庞大的教学体系,它主管所属各专业的教学工作,直接对本部门的教学质量负责,在质量监控中起到主体作用;教研室是教学基层组织,对所属教师和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质量管理,组织开展教研活动,起到教学质量监控的基础作用。详细划分三者的职能范围,职责范围,不留死角,使三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各司其职,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教学质量加以管理监督。
2.成立教学督导部门等质量监控的专家主体
选择具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比较权威的老师组成教学督导组,深入教学一线,参与各项教学活动过程,收集信息,对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工作,教学水平,教学计划与实施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等一系列教学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指导,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学校领导或有关部门和个人反馈、总结、评价,以完善教学工作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3.教师听课制,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形成教学质量监控教师主体
在教师之间开展教师听课制度,要求每个教师定期深入其他教师的课堂,通过听课,评课,一方面取长补短,交流优秀的教学经验,共同进步;另一方面,也可以督促教师自检,不断总结个人在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技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学习他人的教学特色,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促进学院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4.组建教学信息员队伍,构成教学质量监控学生主体
学生作为高职教育的服务对象,具有一定的发言权。除了通过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或进行学生问卷调查外,还可从各班学习认真、工作负责的班干部中产生1—2名教学信息员,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作用。其职责是及时搜集、反馈本班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意见以及本班学生对课程设置、教材选购等方面的建议,并且按时填写《教学情况周报表》。
(二)多元化校外教学质量监控主体,及时跟外界交换信息,具有开放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1.设置专业委员会和利用政府职能部门监控
引入企业人士、科研人员、教育专家、中介机构等校外专业人士组成专业设置委员会,一方面对现有的专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评估,给出定性和定量的评价结果,帮助调整专业培养目标,指导职业能力分析,开发课程,构建课程体系,形成专业教学计划;另一方面同研究各专业在教学上的应变措施,推荐设置市场潜力大、需求旺盛,就业前景广阔的新专业。
政府职能部门监控,也是目前可以利用的一种监控方式。国家作为教育的投资方和受益方,可通过聘请有关教育专家,制定评估体系,对高职院校的软、硬件和“产、学、研”等人才培养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以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目的,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2.人才市场、用人单位监控以及毕业生跟踪
高职教育质量高低,最终要随着毕业生的就业接受社会的检验。人才市场能明显的反映出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数量,以及对高职人才综合素质与能力技巧的要求情况。因此,人才市场这个平台可以监控高职教育发展方向,引导高职院校加强对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训练,培养学生发展个性和良好的适应性。
另一方面,真正能够了解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和素质却是用人单位。通过与用人单位的有效沟通,不断总结人才培养在素质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和优势,从而加强弱项整改,发挥长处,引导学生走上成才之路。
此外,跟踪调查毕业生走上社会的发展状况是对教学质量实施监控的另一有效途径。工作几年以后的毕业生对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所获得的技能的实际应用情况能够反映教学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对指导高职教育改革具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
(三)全方位、多视角的高职教育质量监控客体。
1.从人才培养目标入手,对高职教育质量支持硬软件进行监控。
人才的社会需求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影响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因此把社会人才的需求状况作为监控的起点,尤为必要。通过密切关注经济发展及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调整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并进一步完善教学配套设施,师资配备等教学质量软硬件,从源头上把控高职教育的方向和教育质量。
2.从不同的视角对素质教育的全程进行监控。
首先,从教学策划,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到教学结果评价,实现素质教育全程监控。各教学环节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对其监控不能断章取义,应保证监控信息的客观完整。
其次,理论与实践教学监控并重,课堂教学环节监控与课外各教学环节监控并重。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技能型人才,除了监控课堂理论教育,还必须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课外辅导与答疑、作业布置与批改、课程考试与成绩评定、实验实习与设计(论文)指导等方面的监控,提出相应的工作规范与考核标准,以便对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水平、业务能力及教学效果等进行监督评价。
再次,将对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结果的监控与对教师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监控结合起来。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好坏。两方面齐头并进,可以更迅速、更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从注重教师教的监控,转向对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监控并重。教与学是一个整体,外因“教”必须通过内因“学”来起作用。重视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建立学生在德、智、体、美多方面发展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以利于培养专业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四)体系实现了对高职教育事前、事中、事后监控的一体化,突出分析预警和反馈控制的功能。
监控主体采取多种监控方式,对教学工作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监控,获取大量繁杂的、反映教学工作实际情况的资料。再通过对收集资料的统计整理,将粗糙的初级信息转化为客观真实、有研究价值的次级信息,为分析预警提供依据。
分析预警深入剖析前述信息,找到教学运行中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其产生原因,同时启动预警机制,由负责监控管理的组织向反馈决策环节提出改进方案和调节措施。
反馈决策是本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核心环节,它使得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成为一个科学、全面、高效的闭合性管理系统。决策反馈调控是多层级分散进行的,教研室、教学系(部)、教务处以及教学督导部门等不同级次的监控主体都可以在其自身的职责范围内发挥相应的决策调控功能,从而形成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微循环、中循环和大循环,有效地保证了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课题来源:辽宁省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构建科学教育评价体系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如平.完善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扬州职业大学学报[J],2007,3
[2]杨晓辉,许晶.做好教学监督,提高教学质量.科技创新导报[J],2010,11
[3]武克华,李艳丽.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2011,1
(作者单位:辽宁金融职业学院 会计系 辽宁沈阳)
[关键词]多元化 高职教育 监控体系
作为一种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的就业教育形式,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实用型高技能人才。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到2010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高职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学生就业问题、教学质量问题、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学校资源短缺问题、办学特色问题等等,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是教学质量问题。如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走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之路,是每个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相应地,建立科学、规范,具有较强操作性与发展性的高职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保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高质量,促进高职教育良性发展,更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高职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存在问题:
通过对高职院校现有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比较普遍地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一)监控范围狭窄,监控过程偏重形式,忽视内涵,对教学过程监控不平衡。
高职教育质量受到人才培养目标与发展模式、专业设置与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多方面的影响。而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学及管理是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质量监控主要局限于对教学秩序与理论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理论知识考核等的监控,对于其他诸如课程设置、教材选择、选修课安排等影响教学质量的根本问题未加仔细研究,监控较少或监控不力。有的学校甚至忽视了对实训、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监控,形成了重视理论,忽视实践,重视表象,忽视内涵的状况,监控范围狭窄,对各教学环节的监控不平衡。
(二)监控体系运行缺乏稳定性和连贯性,无法对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一些高职院校形成了比较全面的监控体系,但各个监控环节没有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监控工作繁杂,较多地流于形式,可行性差,不能贯穿在日常的教学管理过程中,稳定连贯有效的行使其职能。有的监控体系没有突出分析预警和决策控制作用,致使发现问题后,往往只是提出问题,而没有解决的方法,或者虽然有了解决方法但没有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缺乏有效的跟踪反馈与落实。
二、多元化高职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高职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变量系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本课题基于高职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认真研究高职教育规律性的基础上,构建出了全面、科学,易于操作的多元化高职教育质量监控体系。该体系模型如图1所示:
上述多元化高职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特点:
(一)多元化、多层次校内教学质量监控主体,具有全面性和实效性。
1.健全教学质量监控的常规主体
教务处、各系(部)及教研室作为教学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实施者和管理者,对教学质量的监控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其中,教务处是校级教学管理职能机构,它代表学院行使全校的教学质量管理职责,制定全院教学质量管理方案,组织安排教学工作高效、高质、有序地进行,在教学质量监控中起主导作用;各系部教学机构组成了学院庞大的教学体系,它主管所属各专业的教学工作,直接对本部门的教学质量负责,在质量监控中起到主体作用;教研室是教学基层组织,对所属教师和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质量管理,组织开展教研活动,起到教学质量监控的基础作用。详细划分三者的职能范围,职责范围,不留死角,使三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各司其职,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教学质量加以管理监督。
2.成立教学督导部门等质量监控的专家主体
选择具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比较权威的老师组成教学督导组,深入教学一线,参与各项教学活动过程,收集信息,对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工作,教学水平,教学计划与实施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等一系列教学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指导,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学校领导或有关部门和个人反馈、总结、评价,以完善教学工作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3.教师听课制,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形成教学质量监控教师主体
在教师之间开展教师听课制度,要求每个教师定期深入其他教师的课堂,通过听课,评课,一方面取长补短,交流优秀的教学经验,共同进步;另一方面,也可以督促教师自检,不断总结个人在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技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学习他人的教学特色,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促进学院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4.组建教学信息员队伍,构成教学质量监控学生主体
学生作为高职教育的服务对象,具有一定的发言权。除了通过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或进行学生问卷调查外,还可从各班学习认真、工作负责的班干部中产生1—2名教学信息员,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作用。其职责是及时搜集、反馈本班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意见以及本班学生对课程设置、教材选购等方面的建议,并且按时填写《教学情况周报表》。
(二)多元化校外教学质量监控主体,及时跟外界交换信息,具有开放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1.设置专业委员会和利用政府职能部门监控
引入企业人士、科研人员、教育专家、中介机构等校外专业人士组成专业设置委员会,一方面对现有的专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评估,给出定性和定量的评价结果,帮助调整专业培养目标,指导职业能力分析,开发课程,构建课程体系,形成专业教学计划;另一方面同研究各专业在教学上的应变措施,推荐设置市场潜力大、需求旺盛,就业前景广阔的新专业。
政府职能部门监控,也是目前可以利用的一种监控方式。国家作为教育的投资方和受益方,可通过聘请有关教育专家,制定评估体系,对高职院校的软、硬件和“产、学、研”等人才培养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以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目的,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2.人才市场、用人单位监控以及毕业生跟踪
高职教育质量高低,最终要随着毕业生的就业接受社会的检验。人才市场能明显的反映出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数量,以及对高职人才综合素质与能力技巧的要求情况。因此,人才市场这个平台可以监控高职教育发展方向,引导高职院校加强对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训练,培养学生发展个性和良好的适应性。
另一方面,真正能够了解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和素质却是用人单位。通过与用人单位的有效沟通,不断总结人才培养在素质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和优势,从而加强弱项整改,发挥长处,引导学生走上成才之路。
此外,跟踪调查毕业生走上社会的发展状况是对教学质量实施监控的另一有效途径。工作几年以后的毕业生对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所获得的技能的实际应用情况能够反映教学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对指导高职教育改革具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
(三)全方位、多视角的高职教育质量监控客体。
1.从人才培养目标入手,对高职教育质量支持硬软件进行监控。
人才的社会需求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影响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因此把社会人才的需求状况作为监控的起点,尤为必要。通过密切关注经济发展及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调整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并进一步完善教学配套设施,师资配备等教学质量软硬件,从源头上把控高职教育的方向和教育质量。
2.从不同的视角对素质教育的全程进行监控。
首先,从教学策划,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到教学结果评价,实现素质教育全程监控。各教学环节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对其监控不能断章取义,应保证监控信息的客观完整。
其次,理论与实践教学监控并重,课堂教学环节监控与课外各教学环节监控并重。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技能型人才,除了监控课堂理论教育,还必须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课外辅导与答疑、作业布置与批改、课程考试与成绩评定、实验实习与设计(论文)指导等方面的监控,提出相应的工作规范与考核标准,以便对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水平、业务能力及教学效果等进行监督评价。
再次,将对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结果的监控与对教师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监控结合起来。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好坏。两方面齐头并进,可以更迅速、更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从注重教师教的监控,转向对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监控并重。教与学是一个整体,外因“教”必须通过内因“学”来起作用。重视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建立学生在德、智、体、美多方面发展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以利于培养专业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四)体系实现了对高职教育事前、事中、事后监控的一体化,突出分析预警和反馈控制的功能。
监控主体采取多种监控方式,对教学工作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监控,获取大量繁杂的、反映教学工作实际情况的资料。再通过对收集资料的统计整理,将粗糙的初级信息转化为客观真实、有研究价值的次级信息,为分析预警提供依据。
分析预警深入剖析前述信息,找到教学运行中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其产生原因,同时启动预警机制,由负责监控管理的组织向反馈决策环节提出改进方案和调节措施。
反馈决策是本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核心环节,它使得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成为一个科学、全面、高效的闭合性管理系统。决策反馈调控是多层级分散进行的,教研室、教学系(部)、教务处以及教学督导部门等不同级次的监控主体都可以在其自身的职责范围内发挥相应的决策调控功能,从而形成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微循环、中循环和大循环,有效地保证了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课题来源:辽宁省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构建科学教育评价体系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如平.完善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扬州职业大学学报[J],2007,3
[2]杨晓辉,许晶.做好教学监督,提高教学质量.科技创新导报[J],2010,11
[3]武克华,李艳丽.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2011,1
(作者单位:辽宁金融职业学院 会计系 辽宁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