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情太极耋翁石磊先生

来源 :搏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_ST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磊,男,1924年出生于河南滑县,汉族,陈式太极拳小架著名传人,中国武术七段。少时读书,1946年毕业于郾城高中,受党的地下组织引导,放弃学业(当时已被西北师范学院录取),投笔从戎,于1947年参加人民解放军。亲历洛阳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全国解放后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美国“细菌战”中身染重疴,1966年因病离职休养,定居开封。
  他自幼喜爱武术,早年曾习少林拳,1956年开始练习太极拳。1963年至1966年,在大连师从陈敬陶习杨式太极拳。1967年至1974年在开封师从卢问渠习太极推手和陈式太极拳,得卢师馈赠珍藏多年的陈鑫著《太极拳图说》四卷(1933年开封开明书局初版),对陈拳理法产生浓厚兴趣,继而访得陈家沟移居开封的陈鑫亲传弟子、陈氏十八世陈克弟先生,遂投其门下,专心钻研,自1975年至1984年先后十个寒暑,紧随陈师左右,潜心学习,深得先生真传,并在学习过程中与陈氏太极拳著名传人陈伯祥、陈伯先、陈立清等结下深厚情谊,全面系统地掌握了陈氏太极拳小架的理法精要。
  1976年“文革”结束后,武术运动开始复兴。他积极参与开封市武术活动的教研、训练、竞赛和组织工作,先后任太极拳教研组组长、市武术协会副主席,组建太极拳辅导站二十余个,亲自授课培训骨干,受业学员万余人(次),多人在省、市级比赛中摘金夺银,获得中国武术中级段位和省一级拳师。1982年,他参与创编《汴梁武术》杂志,继而在《汴梁武术》、《中州武术》、《少林武术》(《少林与太极》的前身)杂志社任编辑,并在以上期刊发表了《论太极拳的缠丝劲》等学术论文多篇。
  1979年,他受开封市体委和武协的委托,在陈克弟先生的指导下,编写出《陈式太极拳(小架)图解》讲义,用现代语言逐势分析了其中理法,增绘了过渡动作的图像,由开封市体委和武协印发给从学人员。随后,他又以陈鑫先生的《陈氏太极拳图说》为纲,结合自己习拳教拳的领悟和体会,对该讲义历经二十年反复锤炼和不断充实,于1999年完成了《陈式太极拳陈鑫拳架》专著,言简意赅地阐明了太极拳拳理和《易》理的结合,拳理和中国传统医学的结合,并着重讲述了太极拳缠丝劲的锻炼与运用,和以丹田为中心结合腰劲、裆劲的运劲方法。此书问世,不仅为习练者提供了一条升堂入室的捷径,也为陈式太极拳小架的普及开展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他为了满足一些有一定基础的陈拳爱好者学习传统套路的热情,不顾年事已高,在教学之余继续研究整理了《陈鑫拳架二套拳》的书稿和图片,因陈氏太极拳二套拳从来只是师徒之间口耳相传,从未见于任何书籍史料,该书的出版必将为广大陈拳爱好者提供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
  石磊治学严谨,其拳架秉承其师遗风,沉稳圆活,刚柔相济。现在已是八十多岁高龄,行拳走架依然是中气十足,灵动敏捷。与人演练推手,走化对方来劲精巧无比,使对方自始至终找不到力点和支撑点。他为人宽厚,平易近人,是一位忠厚长者;他带徒授课,呕心沥血,视祖国的武术事业为生命,是一位诲人不倦的师长;他厚德博学,淡泊名利,悉心研究传授小架拳艺,是一位默默无闻的耕耘者。“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在耄耋之年仍然对陈氏太极拳小架的拳理拳法孜孜以求,为陈氏太极拳小架的继承与发展身体力行,其人、其书、其拳,饱醮对陈氏太极小架拳艺的热爱,以一个由病转康,再到拳艺之精者直至最后成为精神矍铄之寿者的神奇经历,昭示引领后来学人,为陈氏太极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他文献
1 无级学    两腿直立,两脚跟之间的夹角为90度;两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手指自然伸直贴垂于大腿外侧;下颌微收,目视前方(图1)。    2 太极学    身体左转,右脚以脚后跟为轴内摆45度(图2)。    3 懒扎衣    (1)两臂上提抬起,两成侧立掌,高与肩平,掌心相对,手指自然伸直,目视两手之间(图3)。  (2)双腿屈膝下蹲,两手下落于腹前,如抱球状,重心右移,左脚跟随之抬起(图4
期刊
中原大地,自古以来就是华夏文明滥觞之摇篮,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历史上,这里历代英才辈出,在中国的政治、思想、文化、科技、医药等等领域都留下了辉煌的篇章。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得这里不断演绎着历史的传奇,走人近代,一幅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太极图又把河南温县描绘得绚丽斑斓,引人响往。循着历史的踪迹一路走来,一个为了武术事业而割舍其他的当代太极传人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他就是和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代表
期刊
一、掼山炮单式练习    1 起势  两脚拼拢成“并步”,两手置于身体两侧,身体直立,全身放松,目视前方。(图1)  【要点】  思想集中,做三呼三吸吐纳术。  2 童子拜佛  上动不停,左手置于胸前,掌指向上,右掌置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左掌。(图2)  【要点】  全身放松,默念啊弥驼佛。  3 罗汉抱拳  上动不停,左脚横向开立,略宽于肩,脚尖稍内扣成“开步”,然后两腿屈膝下蹦成“马步”;同
期刊
太极拳功夫,于细微处见玄妙,“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多年来笔者一直感到此可意会之,体悟之,神通之。用语言表述颇为艰难。一些武术书、刊介绍的“拳技”图片,其间不乏“神功妙技”,但是笔者感到有时未必是那么回事,因为一方并非是另一方任意击打和摆布的“活把子”。笔者下列“俏皮话”,有的不“俏皮”,如能刊发面世,可供太极拳修性养道者、推手爱好者、技法研究者,“默识揣摩”参悟之。    △逢刚即变柔,刚在另一
期刊
2010年6月20日,甘肃天水市武术协会换届会议在天水大酒店隆重召开,来自秦州区、麦积区、武山县、甘谷县、秦安县、清水县、张川县的近百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国家武术研究院专家、中国武术学会秘书长康戈武,人民体育出版社编审、《中华武术》原主编昌沧、天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白志家、天水市体育局副局长李爱平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  天水市体育总会周秘书长主持了大会。会上,上届主席李森林做了协会工作总结;副主席
期刊
2010年7月16日至18日,湖南省太极拳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在湖南省疾控中心商务酒店举行。湖南省体育总会专职副主席冯湘江,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研究发展部主任、中国武术协会副秘书长罗卫民,省太极拳协会副主席、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凌沙,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张继生,湖南省体育专科医院院长白云峰,省太极拳协会副主席、湖南山猫集团执行总裁吴晖,省太极拳协会顾问黑世梅、易俊文等领导和专家出席开幕式。湖南
期刊
技击中的“心理不应期”,会使人的第二反应迟缓    不管是武术技击还是在街上跟人打架,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急风暴雨的攻击最难防守。  有人憧憬神妙的化解功夫,希望自己能悠然地躲闪疯狂的拳脚,在闲庭信步间将之化解。无奈在现实的技击中,面对密集的拳脚攻击,人们别说悠然的化解,连差强人意的格挡都难以实施,我就经常听到爱技击的小伙子跟我倾诉这方面的苦闷,其中有一个小伙子的话非常典型,他对我说:他在跟人切磋
期刊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中最能体现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拳术,以文化拳和哲理拳而著称。太极拳起源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多年来,太极拳得到了国家和省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邓小平同志还专门题词“太极拳好”,太极拳已走出国门传播到世界各地。  中国对外开放政策和经济的繁荣兴旺极大的推动了太极拳的空前发展。太极拳及其推手走进全国武术比赛竞技场,各地太极拳交流赛(会)丰富多彩,各类大型国际性交流赛越办规模越大、层次越高;
期刊
陈氏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优秀拳种之一,是中华灿烂文化中的一支奇葩。陈氏太极拳是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学的经络学说等理论,以及导引、吐纳术,并综合百家拳术之长而创立的。陈氏太极拳以其博大精深的拳术理论、独特的拳术风格、高超的技击效果、显著的健身功能而在中华武林独树一帜,并越来越多地受到全世界人民的认同与喜爱。  陈氏太极拳起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由明末清初的陈氏第九世陈王廷在祖传拳械的基础上,精
期刊
陈永福1951年出生于西安市,祖籍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二十世。解放前因战争和天灾频发,很多陈家沟人都辗转定居西安,其中有很多太极拳名家。练太极拳已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所以就把太极拳这颗种子播撒到了古城西安的热土之上。  陈永福6岁的时候就经常看长辈们练拳,并帮忙抬大刀等器械,感觉很有趣。族爷陈金榜就教他一些太极拳的基本动作。从此,他就练着玩。他还经常去一街之隔的族姑陈立清家,看到有一些人在平房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