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式太板拳

来源 :搏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vg454545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无级学
  
  两腿直立,两脚跟之间的夹角为90度;两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手指自然伸直贴垂于大腿外侧;下颌微收,目视前方(图1)。
  
  2 太极学
  
  身体左转,右脚以脚后跟为轴内摆45度(图2)。
  
  3 懒扎衣
  
  (1)两臂上提抬起,两成侧立掌,高与肩平,掌心相对,手指自然伸直,目视两手之间(图3)。
  (2)双腿屈膝下蹲,两手下落于腹前,如抱球状,重心右移,左脚跟随之抬起(图4)。
  (3)左脚向前迈步,右脚向前跟步至左脚后侧;同时两手由腹部至胸前划弧向前伸出,目视两手之间(图5)。
  (4)重心右移,以左脚跟为轴右转;而后重心左移,以右脚掌为轴右转,同时右臂外展掌心向上,左臂内旋掌心向下随身体向右水平划弧,眼随右手(图6)。
  (5)右手外旋至右肩前成立掌,左手外旋划弧后附于右小臂内侧(图7)。
  (6)右脚上步,左脚跟步,两手掌向前推出,高与肩平,目视右手(图8)。
  
  4 开手
  
  (1)以左脚脚掌为轴左转;重心左移,以右脚跟为轴右转;两手掌随体转合至胸前,掌心相对,与脸同宽(图9)。
  (2)两手向左右分开,掌心相对,与肩同宽,目视前方(图10)。
  
  5 合手
  
  两手掌合至胸前,与脸同宽,目视前方(图11)。
  
  6 单鞭
  
  左脚向左侧迈步成侧弓步,重心左移;两手向两侧分开,高与眼平,掌心朝外,眼看右掌(图12)。
  
  7 提手上式
  
  右脚收于左脚内侧,脚前掌着地;右臂下落于腹前,掌心朝外;左手向上划弧于额前,掌心向前,目视前方(图13)。
  
  8 白鹤亮翅
  
  (1)左手下落至胸前,掌心向右,指尖斜向上;右手从左掌外上提至额前,掌心朝后,同时右脚向前上步;目视前方(图14)。
  (2)重心前移,左脚跟步与右脚内侧,脚前掌着地;两掌向前推出;目视前方(图15)。
  
  9 开手
  
  两掌回收并开至两肩前方,掌心相对,与肩同宽,目视前方(图16)。
  
  10 合手
  
  两手掌合至胸前,与脸同宽,目视前方(图17)。
  
  11 搂膝拗步
  
  (1)身体微右转,右手平带至右前方,掌心向上;左手附于右臂内侧,掌心向下;眼看右手(图18)。
  (2)身体左转,左脚迈步,右脚跟步于左脚后侧,前脚掌着地;左手搂至体侧,掌心向下,右掌平推,掌心向前,高与肩平;眼看右掌(图19)。
  
  12 手挥琵琶
  
  右脚撤步,左脚回收成左虚步;左掌前伸,右掌后拉至左臂内侧,两掌心相对(图20)。
  
  13 进补搬拦捶
  
  (1)重心左移,左脚外摆;右掌经腰间向前外旋穿出,掌心向上;左手收于右肘内侧,掌心朝下(图21)。
  (2)右脚上步,脚尖外摆;左掌向前外旋穿出,掌心向上;右手收于右肘内侧,掌心朝下(图22)。
  (3)左脚进步,右脚跟步于左脚内侧,前脚掌着地;左掌变拳下压,拳心向下;右掌变立拳经过左拳上方向前冲出,目视右拳(图23)。
  
  14 如封似闭
  
  右脚撤步,左脚收步于右脚前方成左虚步;两拳变掌外分,回收于胸前,手心向前;目视前方(图24)。
  
  15 抱虎推山
  
  左脚进步,右脚跟步于左脚内侧,前脚掌着地;同时双掌向前推出,高与肩平,与肩同宽,掌心向前;目视两手之间(图25)。
  
  16 开手
  
  (1)以右脚掌为轴身体右转体约90度,然后重心右移,以左脚脚后跟为轴内摆;两手随体转摆至胸前,与脸同宽,掌心相对(图26)。
  (2)两手掌向两侧拉开,与肩同宽,目视前方(图27)。
  
  17 合手
  
  两手掌合至胸前,与脸同宽,目视前方(图28)。
  
  18 搂膝拗步
  
  (1)身体微左转,右手平带至左前方,掌心向上;右手附于左臂内侧,掌心向下;眼看左掌(图29)。
  (2)身体右转,右脚迈步,左脚跟步于右脚后侧,前脚掌着地;右手搂至体侧,掌心向下,左掌平推,掌心向前,高与肩平;眼看左掌(图30)。
  
  19 手挥琵琶
  
  左脚撤步,右脚回收成右虚步;右掌前伸,左掌后拉至右臂内侧,两掌心相对(图31)。
  孙禄堂后期将此动改为以下练法:
  (1)左脚撤步,右脚回收至左脚前方,前脚掌着地;右掌前伸,掌心向下,左掌外旋,掌心向上,两掌下捋至腹前(图32)。
  (2)重心前移,左脚跟于右脚后侧,前脚掌着地;右掌外旋向前穿出,掌心向上,左掌附于右小臂内侧,掌心向上;目视右掌(图33)。
  
  20 懒扎衣
  
  (1)左脚撤步,而后重心后移,右脚掌抬起;右手外旋至右肩前成立掌,左手外旋划弧后附于右小臂内侧。(图34)
  (2)右脚上步,左脚跟步于右脚后侧,前脚掌着地;两手掌向前推出,高与肩平,目视右掌(图35)。
  
  21 开手
  
  同“4”开手(图36、37)。
  
  22 合手
  
  同“5”合手(图38)。
  
  23 单鞭
  
  同“6”单鞭(图39)。
  
  24 肘下看捶
  
  重心后移,左脚外摆;重心前移,右脚跟步于左脚后侧,前脚掌着地;右掌变掌立拳经腰间向前打至左肘下;重心后移,左脚前脚掌着地;眼看前方(图40)。
  
  25 道辇猴左式
  
  (1)左脚后撤,重心左移,以右脚跟为轴体转约90度;重心右移,以左脚前脚掌为轴内旋;右手摆至身体右侧,高与肩平,手心向上,左手附于右臂内侧,掌心向下,眼看右手(图41)。
  (2)左脚向左前方上步,右脚跟步于左脚后侧,前脚掌着地;左手搂至身体左侧,掌心向下,右掌平推,掌心向前,高与肩平;眼看右掌(图42)。
  
  26 倒辇猴右式
  
  (1)重心右移,以左脚跟为轴-体转约90度;而后,重心左移,以右脚前脚掌为轴内旋;左手摆至身体左侧,高与肩平,手心向上,左手附于右臂内侧,掌心向下,眼看左手(图43)。
  (2)右脚向右前方上步,左脚跟步于右脚后侧,前脚掌着地;右手搂至身体右侧,掌心向下,左掌平推,掌心向前,高与肩平;眼看左掌(图44)。
  


  


  


  


  


  


  


  


  


  


  


  


  
  27 手挥瑟琶
  
  左脚向后撤步,右脚回收成右虚步;左掌前伸,右掌后拉至左臂内侧,两掌心相对(图45)。
  
  28 白鹤亮翅   
  (1)左手下落至胸前,掌心向右,指尖斜向上;右手从左掌外上提至额前,掌心朝后;目视前方(图46)。
  (2)重心前移,左脚跟步与右脚内侧,脚前掌着地;两掌向前推出;目视前方(图47)。
  
  29 开手
  
  同“9”开手(图48,49)。
  
  30 合手
  同“10”合手(图50)。
  
  31 搂膝拗步
  
  同“11”搂膝拗步(51、52)
  
  32 手挥琵琶
  
  同“12”手挥琵琶(53)。
  
  33 三通背
  
  (1)右臂平摆至身体右侧,掌心向上,高与肩平,左掌附于右臂内侧,掌心向下(图54)。
  (2)左脚微收,前脚掌着地;右掌向下按至小腿前,身体前俯;左掌摆至左腿外侧(图55)。
  (3)左脚进步成左三体步,左手向前推掌,右手架于头部斜上方,掌心向前(图56)。
  (4)身体后转180度成右三体步,右手向前推掌,左手架于头部斜上方,掌心斜向前(图57)。
  (5)右脚撤步,左脚收步于右脚前方,前脚掌着地;两掌变拳收于腹前;目视前方(图58)。
  (6)左脚外摆,两拳外旋向前上方钻出,高与口平(图59)。
  (7)重心前移,右脚上步于左脚前方,前脚掌着地;两拳内旋收于腹前,拳心向下(图60)。
  (8)右脚进步,左脚跟步于右脚后侧,前脚掌着地;右掌外旋向前穿出,掌心向上,左掌附于右小臂内侧,掌心向上;目视右掌(图61)。
  (9)左脚撤步,而后重心后移,左脚掌抬起;右手外旋至右肩前成立掌,左手外旋划弧后附于右小臂内侧(图62)。
  (10)重心前移,左脚跟步于右脚后侧,前脚掌着地;两手掌向前推出,高与肩平,目视右掌(图63)。
  
  34 开手
  
  同“4”开手(图64、65)。
  
  35 合手
  
  同“5”合手(图66)。
  
  36 单鞭
  同“6”单鞭(图67)。
  
  37 云手
  
  (1)重心右移,左脚收于右脚内侧,前脚掌着地;同时身体微右转,左手向下、向右划弧至右腹前,手心斜向下,眼看右手(图68)。
  (2)左脚向左横跨一步,随即右脚收于左脚内侧,前脚掌着地;左手向上、向左划弧至身体左前方,手腕高与肩平,手指向上,手心朝向左前方;右手向下、向左划弧至左腹前,手心斜向下,眼看左手(图69)。
  如此循环再做二次(图70—73)。
  
  38 高探马
  
  左脚后撤,右脚收至左脚前方成右虚步;右手弧形前摆至胸前,虎口向上,掌心向左,左掌附于右掌内侧,掌心向右(图74)。
  
  39 右起脚
  
  (1)右脚内扣,身体左转,两掌上下合抱,右掌在上,左掌在下,两掌心相对(图75)。
  (2)重心右移,左脚收于右脚内侧,前脚掌着地;重心左移,右脚前脚掌着地;两掌胸前合抱,两掌心相对,手指向上,与脸同宽(图76)。
  (3)两掌由胸前向两侧推出,掌心朝外,高与肩平;眼看右掌(图77)。
  (4)右脚直腿向上踢出,脚尖朝上;眼看右脚(图78)。
  
  40 左起脚
  
  (1)右脚落地,重心右移,左脚向右脚并步,前脚掌着地;两手收于胸前成合手,目视前方(图79)。
  (2)两掌由胸前向两侧推出,掌心朝外,高与肩平;眼看左掌(图80)。
  (3)左脚直腿向上踢出,脚尖朝上;眼看左脚(图81)。
  
  41 转身踢脚
  
  (1)左脚落地,重心左移,右脚以脚后跟为轴内扣,接着重心右移,左脚前脚掌着地;两手收于胸前成合手,目视前方(图82)。
  (2)两掌由胸前向两侧推出,掌心朝外,高与肩平;眼看左手(图83)。
  (3)左脚由屈到伸,向左上方蹬出,力达脚跟;眼看左脚(图84)。
  
  42 箭步丁捶
  
  (1)左脚落地外摆,重心左移;右掌经腰间向前外旋穿出,掌心向上;左手收于右肘内侧,掌心朝下(图85)。
  (2)右脚上步,脚尖外摆;左掌向前外旋穿出,掌心向上;右手收于右肘内侧,掌心朝下(图86)。
  (3)左脚向前上步,重心前移,右腿屈膝;右掌外旋向下经腹前向右、向上至与肩平后变拳,向左下方打出,拳面向下,左掌变拳抱于腰间;眼看右拳(图87)。
  
  43 翻身二起
  
  (1)上体直立,向右后转体180度;右拳向右前划弧打出,力达拳背,高与肩平(图88)。
  (2)重心后移,右脚外摆;左拳向前上方钻出,高与口平,右拳抱于腰间(图89)。
  (3)右脚上步,左手下落;左脚向上摆起,右脚蹬地使身体向上腾空,在空中右腿迅速向前上方踢摆,腿伸直,脚面绷直;同时右手前伸,在面前拍击右脚面;左拳抱于腰间;眼看拍脚方向(图90)。
  
  44 披身伏虎
  
  (1)左脚落地后,脚尖外摆,右脚在左脚后落地;两手前伸,掌心相对如抱球状,眼看两手之间(图91)。
  (2)左脚退步,右脚前脚掌着地成右虚步;两掌变拳收于腹前(图92)。
  (3)两拳向左、向上、向下划弧至腹前;同时右脚外摆,身体右转(图93)。
  
  45 左踢脚
  
  (1)两拳变掌上提至胸前成“合手”(图94)。
  (2)两掌由胸前向两侧推出,掌心朝外,高与肩平;眼看左手(图95)。
  (3)左脚直腿向上踢出,脚尖朝上;眼看左脚(图96)。
  
  46 右蹬脚
  
  (1)身体向右后转身180度,左脚落地,重心左移,右脚以前脚掌为轴内转;两掌在胸前成“合手”(图97)。
  (2)两掌由胸前向两侧推出,掌心朝外,高与肩平;眼看左手(图98)。
  (3)右脚由屈到伸,向右左上方蹬出,力达脚跟;眼看右脚(图99)。
  
  47 上步搬拦捶
  
  (1)右脚落地,脚尖外摆;左掌向前外旋穿出,掌心向上;右手收于右肘内侧,掌心朝下(图100)。
  (3)左脚进步,右脚跟步于左脚内侧,前脚掌着地;左掌变拳下压,拳心向下;右掌变立拳经过左拳上方向前冲出,目视右拳(图101)。
  
  48 如封似闭
  
  同“14”如封似闭(图102)。
  
  49 抱虎推山
  
  同“15”抱虎推山(图103)。
  
  50 开手
  
  同“16”开手(图104、105)。
  
  51 合手
  
  同“17”合手(图106)。
  
  52 搂膝拗步
  
  同“18”合手(图107、108)。
  
  53 手挥琵琶
  同“19”手挥琵琶(图109-111)。   
  54 懒扎衣
  
  同“20”合手(图112、113)。
  
  55 开手
  
  (1)两手掌收至胸前,掌心相对,与脸同宽(图114)。
  (2)两手向左右分开,掌心相对,与肩同宽,目视前方(图115)。
  
  56 合手
  
  两手掌合至胸前,与脸同宽,目视前方(图116)。
  
  57 斜单鞭
  
  左脚向左前方迈步成侧弓步,重心左移;两手向两侧分开,高与眼平,掌心朝外,眼看右掌(图117)。
  
  58 野马分鬃
  
  (1)重心右移,左脚收于右脚内侧,前脚掌着地;同时身体微右转,左手向下、向右划弧至右腹前,手心斜向下,眼看右手(图118)。
  (2)左脚向左前方横跨一步,左手向上、向左划弧至身体左前方,手腕高与肩平,手指向上,手心向左前方(图119)。
  (3)右脚收于左脚内侧,前脚掌着地;右手向下、向左划弧至左腹前,手心斜向下,眼看左手(图120)。
  (4)右脚向前方迈步,右手向上、向右划弧至身体右前方,手腕高与肩平,手指向上,手心向右前方(图121)。
  (5)左脚向前盖步,脚尖外摆,重心下降;两手向下、向前交叉,右掌在前,两掌心斜向前方(图122)。
  (6)重心上提,两掌向两侧分开,头部向前上方顶出(图123)。
  (7)右脚进步,左脚跟于右脚后侧,前脚掌着地;右掌外旋向前穿出,掌心向上,左掌附于右小臂内侧,掌心向上;目视右掌(图124)。
  (8)左脚撤步,而后重心后移,右脚掌抬起;右手外旋至右肩前成立掌,左手外旋划弧后附于右小臂内侧(图125)。
  (9)重心前移,左脚跟步于右脚后侧,前脚掌着地;两手掌向前推出,高与肩平,目视右掌(图126)。
  
  59 开手
  
  同“4”开手(图127、128)。
  
  60 合手
  
  同“5”合手(图129)。
  
  61 单鞭
  
  同“6”单鞭(图130)。
  
  62 右通背掌
  
  身体后转90度成右三体步,右手向前推掌,左手架于头部斜上方,掌心斜向前(图131)。
  
  63 玉女穿梭
  
  (1)右脚上步,脚尖外摆;左掌下落至体侧,手腕高与肩平,掌心斜向上;右掌附于左臂内侧,掌心向下;眼看前方(图132)。
  (2)左脚上步,右脚跟步于左脚后侧,前脚掌着地;左掌外旋架至左额上方,右掌在胸前;眼看前方(图133)。
  (3)重心右移,左脚以脚跟为轴内扣,身体右转;而后重心左移,右脚以前脚掌为轴内摆;两掌随体转收至胸前,左掌在上,右掌在下,两掌心相对(图134)。
  (4)右脚向右前方上步,左脚跟步于右脚后侧,前脚掌着地;右手架于右额上方,左掌在胸前;眼看前方(图135)。
  (5)重心左移,右脚向右前方摆脚落步;左掌前伸,手腕高与肩平,掌心斜向上;右掌下落,附于左臂内侧,掌心向下;眼看前方(图136)。
  (6)左脚向左前方上步,右脚跟至左脚后侧,前脚掌着地;左手架于左额上方,右手在胸前,眼看前方(图137)。
  (7)重心后移,左脚以脚跟为轴内扣,身体向右后转动约90度;重心左移,右脚以前脚掌为轴内摆,身体转动约90度;两掌随体转收至胸前,右掌在上,左掌在下,两掌心相对(图138)。
  (8)右脚向正前方迈步,左脚跟至右脚后侧,前脚掌着地;右手架于右额上方,左掌向前推出,掌心向前,指尖向上,眼看左掌(图139)。
  
  64 手挥琵琶
  
  同“19”手挥琵琶(图140-142)。
  
  65 懒扎衣
  
  同“20”懒扎衣(图143、144)。
  
  66 开手
  
  同“21”开手(图145、146)。
  
  67 合手
  
  同“22”合手(图147)。
  
  68 单鞭
  
  同“23”单鞭(图148)。
  
  69 云手
  
  同“37”云手(图149-153)。
  
  70 云手下势
  
  (1)左脚向左迈步,右脚跟步于左脚后侧,前脚掌着地;左掌向左、向下按于身体左侧,右掌向前推出,高与肩平,眼看右掌(图154)。
  (2)重心后移,左脚进步成三体步;左掌前伸,与肩同高,掌心向下,右掌回拉,收于腰间,掌心向下;眼看左掌(图155)。
  
  71 夏鸡独立
  
  (1)身体重心前移下蹲,而后右手与右膝同时向上提起,右手上摆至右耳侧,掌心向左,膝向上提起,左手摆至左耳侧,掌心向右,右手下落至右髋旁,掌心向里(图157)。
  
  72 倒辇猴
  
  同“25”倒辇猴左势和“26”倒辇猴右势
  (图158-161)。
  
  73 手挥琵琶
  
  同“27”手左手下落至左髋旁,掌心向里(图156)。
  (2)身体重心前移下蹲,而后左手同时左挥琵琶(图162)。
  
  74 白鹤亮翅
  
  同“28”白鹤亮翅(图163、164)。
  
  75 开手
  
  同“29”开手(图165、166)。
  
  76 合手
  
  同“30”合手(图167)。
  
  77 搂膝拗步
  
  同“31”搂膝拗步(图168、169)。
  
  78 手挥琵琶
  
  同“32”手挥琵琶(图170)。
  
  79 三通背
  
  同“33”三通背(图171-179)。
  
  80 开手
  
  同“34”开手(图180、181)。
  
  81 合手
  
  同“35”开手(图182)。
  
  82 单鞭
  
  同“36”单鞭(图183)。
  
  83 云手
  
  同“37”云手(图183-189)。
  
  84 高探马
  
  同“38”高探马(图190)。
  
  85 十字摆莲
  
  (1)右脚外摆;两掌上下合抱,左掌在下,右掌在上,左掌心向上,右掌心向下(图191)。
  (2)左脚向左侧上步;两掌沿顺时针方向翻转,左掌在上,右掌在下,左掌心向下,右掌心向上(图192)。
  (3)两掌在胸前交叉,右掌在外(图193)。
  (4)重心左移,右脚向上、向右弧形外摆,左手拍击右脚面(图194)。
  
  86 进步指裆捶
  
  (1)右脚在前方落步,两掌向两侧分开,高与肩平,两掌心朝外;目视前方(图195)。
  (2)左脚上步,脚尖外摆;两掌在体前相 合,掌心相对,手指朝前,虎口向上(图196)。
  (3)右脚上步,左脚跟步于左脚后侧,前脚掌着地;右拳向前下方打出,左手附于右小臂内侧;眼看右拳(图197)。
  
  87 退步懒扎衣
  
  (1)左脚撤步,重心后移,右脚掌抬起;右拳变掌后外旋至右肩前成立掌,左手外旋划弧后附于右小臂内侧(图198)。
  (2)右脚上步,左脚跟步于右脚后侧,前脚掌着地;两手掌向前推出,高与肩平,目视右掌(图199)。
  
  88 开手
  
  同“4”开手(图200、201)。
  
  89 合手
  
  同“5”开手(图202)。
  
  90 单鞭
  
  同“6”单鞭(图203)。
  
  91 单鞭下势
  
  重心右移,左脚回收后成左三体步;左掌前伸,掌心斜向下,右掌按于身体右侧,掌心向下;目视左掌(图204)。
  
  92 上步七星
  
  重心前移,右脚向左脚后跟步;右掌向前、向上划弧与左掌交叉,两掌心朝外,右掌在前;目视前方(图205)。
  
  93 下步跨虎
  
  (1)右脚后撤,左手下按至左髋旁,右掌外旋上摆至头部上方;同时左膝提起(图206)。
  (2)左脚尖点地,右掌下按于左大腿上(图207)。
  (3)右手上抬,左腿提膝(图208)。
  
  94 转角摆莲
  
  (1)身体以右脚前掌为轴向右后旋转动约270度,左脚落地踏实;两手掌合于体前,两掌心向下,左掌在上(图209)。
  (2)右脚向上、向右弧形外摆,两手在体前左右手依次向左拍击右脚面,眼随手动(图210)。
  
  95 弯弓射虎
  
  (1)右脚在身体右侧落地,成右侧弓步;双掌拍脚后顺势向左向下划摆至腰间,掌心朝上(图211)。
  (2)双掌收至胸前,掌心向上;然后,两掌内旋前向前上方插出,掌心向下,稍高于肩(图212)。
  
  96 双撞捶
  
  (1)左脚收至右脚内侧成丁步,双掌变拳收至腹前,拳心向下(图213)。
  (2)左脚进步,右脚跟步,同时两拳向前击打,拳心向下,目视两拳(图214)。
  
  97 阴阳混一
  
  (1)重心右移,左脚内扣,身体右转;重心左移,右脚内摆成虚步;双手由掌变仰拳,左拳在前,右拳在左臂肘内侧,目视左拳(图215)。
  (2)右脚撤步,左腿微微抬起,脚尖勾起;同时左拳围绕右拳内旋环绕至右拳下方,两拳向外翻,拳面朝上,拳眼朝内,交叉架在胸前,目视两拳(图216)。
  
  98 无级学
  
  左脚收至右脚内侧,两腿直立,两脚跟之间的夹角为90度;两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手指自然伸直贴垂于大腿外侧;下颌微收,目视前方(图217)。
其他文献
来自全国16个省市的47支代表队的500多名和式太极拳运动员与各式太极拳爱好者参加了这次活动,活动项目有和式太极拳传统套路及器械比赛、男女青年组和中老年组推手表演、全国功力大赛项目——桩上徒搏、纪念和式太极拳创始人和兆元诞辰200周年和式太极拳学术研讨会(即高峰论坛)。  历时三天的活动,来自各地的太极拳爱好者欢聚在一起,进行着感情交流、信息交流和技术交流。大家称这次活动为一次创造和谐的盛会、一次
期刊
1 拥、捋、挤、按    (1)甲乙面对面并步站立(图1)。  (2)甲乙左脚迈出成三体式,右小臂相搭,左手按于对方右肘部(图2)。  (3)甲重心前移,双手前按乙小臂:乙重心后移,左小臂贴于右小臂内侧,两肘弯曲折叠,右手在外左手在内,右掌心朝内,左掌心朝外,两小臂胸前平举,做棚的动作(图3)。  (4)甲重心前移成弓步,右手掌附于左小臂内侧向前做挤的动作:乙重心后移,左手抓握甲左腕,右手按于甲左
期刊
孙式太极拳的产生    孙式太极拳是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朵艳丽的奇葩,是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一代宗师孙禄堂先生集形意、八卦、太极之大成,冶三家于一炉,所创立的太极拳流派之一。  孙禄堂(1860-1933),名福全,字禄堂,号涵斋,河北省完县人(今属望部县)。孙禄堂幼从李奎元读书并兼修形意拳,后经李奎元推荐跟随李奎元之师郭云深深造,后又从八卦掌大师董海川弟子的程庭华研习八卦掌。1912年,孙禄堂52岁
期刊
一、起势  1、并步直立,沉肩坠肘,静心松体,目视前方。(图1)  2、松胯曲膝,左脚开立,脚与肩宽,两掌外开,向上划弧,合至面前,自然落下,松体沉气,目视前方。(图2、3、4)      二、金刚三大对  1、重心右移,左脚进步,身体右侧,两手上朋,高与胸齐,目视前方。(图5)  2、重心后移,成右弓步,身体右转,两掌后捋,目视前方。(图6)  3、重心前移,成左弓步,身体左转,两掌向前,目视前
期刊
1 单鞭    (1)甲乙面对面并步站立(图1)。  (2)乙上右步出右拳击打甲胸(图2)。  (3)甲重心下降上右步,身体右转出右手握乙左手腕,左手护于胸前(图3)。  (4)甲上左步插入乙后方,右手握乙右手腕,左手插于乙下颚向后发力(图4)。    2 白鹤亮翅    (1)甲乙面对面并步站立(图5)。  (2)乙上左步出右拳击打甲胸(图6)。  (3)甲重心下降,左手握乙右手腕,右手护于胸前
期刊
预备式    甲乙二人相向站立,距离约3步,左右相距约4米,身体直立,足跟并拢成90度,两臂自然下垂,左手持剑,平剑直靠于左臂后面,目视前方(图1)。  1 甲乙起势  两手同时抬起,由两侧向前划弧,在胸前相合,两手心向下,剑身横于胸前,剑尖向左,右手顺势接剑(图2)。  2 甲乙白鹤亮翅  右手接剑后,两手向两侧分开,沿原弧线收回身体两侧,至两肋处,剑尖向前,左手成剑指。同时,右脚向后撤步,身体
期刊
地震无情 太极有爱——和式太极拳带给地震灾区人民心灵的慰藉
期刊
我来自老子故里——安徽涡阳,是一名退伍军人,复员后在南方城市打工,接触了很多精通武术的保安朋友,在交流中开阔了眼界,也激发了我儿时的武术梦想,也是机缘巧合,我在杂志上看到了邓州心意六合拳马雷石先生公开授徒的信息,于是我便和心意六合拳结下了不解之缘。杂志上的武术广告琳琅满目,我却单单选中了语言质朴的马先生的心意六合拳,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缘分。  然而对于成年人能否再练习武术我是充满疑惑的,担心学习不了
期刊
自从拜入马雷石老师门下之后,我对武术特别是传统武术的理解日益加深,马老师的教学就像日常的聊天,娓娓道来,让人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未跟马老师学习之前就曾听说,心意六合拳“入门先练三年踩鸡步”,古谱也说“打遍天下老鸡形”。所以我在开始学习之时,便自以为是的认为,学习的开始阶段肯定是学习心意六合拳的“鸡腿”,练习踩鸡步,已经做好了吃大苦耐大劳、不怕枯燥寂寞的思想准备。可是马老师从传统武术聊到发力,绝
期刊
★实例一    动作说明:恐怖分子右手持枪由我身体右侧挟持我,其枪口指向我右侧腰肋部位,命令我举起双手,并伸出左手欲解除我的武器,我假意顺从,缓慢举起双手,但要刻意将肘尖放低(图1);趁敌人不备,我身体猛然向右拧转、躲闪开射击线,同时左手迅速抓住对方右手腕根部,用力向外推挡(图2);紧接着,身体左转,左手用力翻腕、拧转敌人持枪手腕,令其肘关节转向外侧,并向左上方拉扯,将其臂肘尽量拉直,同时右手握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