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10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ge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早期治疗方法,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02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行胸部x片及检测外周血、血生化检查、检测血清抗体等实验室检查确诊。所有病例均早期应用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治疗。
  结果:102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据胸部X线征象显示:支气管肺炎改变20例(16例为单侧,4例为双侧);均一的实变影22例。间质性肺炎改变20例;肺门阴影增浓40例;所有病例均早期应用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效果良好。大多数在治疗1天后退热,1周后停止咳嗽;所有患儿经治疗后2周内X线阴影完全消失,均无复发。
  结论:支原体肺炎诊断应结合胸部X线征象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本病早期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045-02
  小儿支原体肺炎,又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是小儿肺炎中常见的一种,是由于支原体引起以间质改变为主的肺炎。支原体侵入肺内可引起支气管、细支气管黏膜及周围充血水肿;侵入肺泡可产生肺泡浆液性渗出[1]。支原体较一般细菌小,较病毒大,由口鼻的分泌物经空气传播。引起散发性或流行性的呼吸道感染,多发生于冬春夏秋之交。支原体肺炎可危害累及多种系统脏器,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肺脓肿、渗出性胸膜炎、慢性肺部疾患、溶血性贫血、合并纯红细胞再障、多发性神经根炎、脑膜脑炎、小脑损伤、心肌炎、心包炎及皮肤黏膜综合征。近年来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有逐渐走高的趋势,成为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2]。但由于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而且近年来小儿发病年龄构成发生变化,使小儿支原体肺炎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小儿支原体肺炎需与下列各病鉴别:细菌性肺炎、肺结核、百日咳、伤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风湿性肺炎。均可根据病史、结核菌素试验、X线随访观察及细菌学检查和血清学反应等而予以鉴别。为了不断提高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认识和诊断能力,笔者对其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02例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的支原体肺炎小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02例患儿,其中男62例,女40例;0 — 3岁者22例、4~7岁者72例、8岁以上者8例,平均年龄为 4.7岁。临床表现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与咳嗽症状,叩诊出现浊音,部分患儿呈顽固性剧烈咳嗽伴少量黏痰。
  1.2支原体肺炎病程。自然病程自数天至2~4周不等,大多数在8~12天退热,恢复期需1~2周。X线阴影完全消失,比症状更延长2~3周之久。偶可见复发。
  2诊断方法
  2.1实验室方法。①检测外周血。大多数患儿的白细胞计数正常,有白细胞增多者,也有白细胞减少者。②血生化检查。检测存在于患儿血液中的各种离子、脂类、糖类、蛋白质以及各种酶、激素和机体的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可检测到部分患儿乳酸脱氢酶、血清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增高。③检测血清抗体。可通过间接血球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检测特定的血清抗体是否存在,或通过检测抗原的方法得到早期诊断。
  2.2X线检查方法。X线改变分为4种:①支气管肺炎改变;②均一的实变影;③间质性肺炎改变;④肺门阴影增浓。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特征之一是体征轻微而胸片阴影显著,有时伴胸腔积液。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另一特点是肺部X线变化较快。支气管肺炎改变:胸部摄片多表现为单侧病变,大多数在下叶,有时仅为肺门阴影增重,多数呈不整齐云雾状或淡薄片状肺浸润,从肺门向外延至肺叶,以两肺下叶为常见。均一的实变影:可见肺不张;少数呈均匀实变阴影,类似大叶性肺炎实变影;往往一处已消散而另外一处发生新的浸润。间质性肺炎改变:有时呈双侧弥漫网状或结节样浸润阴影,呈间质性肺炎的改变,而不伴有肺段或肺叶实变。肺门阴影增浓:大多数患儿有肺门阴影增宽大或肺门淋巴结肿。
  2.3心电图和B超。如有必要应使患儿接受心电图和B超检查,以得知有无心肌损害和肝脏损害。
  3结果
  ①支气管肺炎改变20例。16例为单侧,4例为双侧。胸部摄片多表现为单侧病变,大多数在下叶,有时仅为肺门阴影增重,多数呈不整齐云雾状或淡薄片状肺浸润,从肺门向外延至肺叶,以两肺下叶为常见。②均一的实变影22例。表现为可见肺不张,一处已消散而另一处又发生新的浸润;呈均匀实变阴影着6例,类似大叶性肺炎实变影。③间质性肺炎改变20例。有时呈双侧弥漫网状或结节样浸润阴影,呈间质性肺炎的改变,而不伴有肺段或肺叶实变。④肺门阴影增浓40例。患儿胸部x片显示有肺门阴影增宽大或肺门淋巴结肿。
  4治疗
  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及使用抗生素。
  4.1一般治疗。氧疗:对出现缺氧表现或出现气道梗阻现象的患儿,应及时给氧。呼吸道隔离:支原体感染可造成流感,且患儿的治疗时间较长,在感染支原体肺炎的期间容易感染其他病毒,故导致病情加重,因此、对患儿进行呼吸道隔离,以防止交叉感染和再感染。护理:保持患儿口腔清洁及呼吸道畅通,经常给患儿翻身、变换体位、拍背,以促进分泌物排出。
  4.2对症治疗。祛痰:目的是使痰液变稀薄,易于排出。可经常给患儿翻身、变换体位、拍背及吸痰。可选用溴己新、乙酰半胱氨酸等祛痰药。由于频繁而剧烈的咳嗽将影响患儿的休息,可适当给予患儿镇静药水。止喘:对喘憋严重的患儿,可选用支气管扩张药,如以口服氨茶碱,或以吸入沙丁胺醇等。
  4.3使用抗生素。由于支原体的微生物学特征,能阻碍微小物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等,对支原体无效。因此治疗支原体感染,应选用能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包括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四环素类等。另外,可选用万古霉素、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等。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最为敏感,因此大环内酯类的红霉素或阿奇霉素为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5讨论
  支原体肺炎是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肺炎,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好发于冬春、夏秋之交。肺炎支原体经飞沫传播,侵入呼吸道黏膜后,通过其特殊的结构紧密吸附于易感宿主的细胞膜上,在其表面增殖并释放毒性物质,造成组织损伤。支原体侵入肺内可引起支气管、细支气管黏膜及周围充血水肿;侵入肺泡可产生肺泡浆液性渗出。支原体肺炎可危害累及多种系统脏器,可引起肺脓肿、渗出性胸膜炎、合并纯红细胞再障、脑膜脑炎、心肌炎、心包炎及皮肤黏膜综合征等并发症。由于肺部表现轻微支原体肺炎常被漏诊[3];肺炎支原体缺乏特异表现,从患者症状体征不易与细菌性肺炎区分,故支原体肺炎又易误诊为细菌感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故导致治疗延期,加重病情。因此,早期诊疗具有重要意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咳嗽发烧,大部分血白细胞正常,血沉可有轻中度增快,肺外表现有神经、肝脏、心脏等病变。小儿临床常缺乏典型表现,在临床x线表现上与他细菌性肺炎无特异性,所以需要仔细观看胸部X线征象,以得出正确结论。实验室诊断也尤为重要,且应早期、快速诊断,以便指导治疗。只要诊断及时,使用肺炎支原体敏感药物,如给予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治疗后,患儿多在1周内即可痊愈,少有超过2周者。另外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免疫功能低下是支原体肺炎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所以治疗要持续2~3周,以防止复发[4]。小儿感染支原体后,免疫系统内的B细胞则能够特异性识别,然后增生繁殖分化为浆细胞,进而产生支原体抗体,对侵入体内的支原体产生免疫作用。但是,由于支原体抗体在体内存在的时间长短不等,因此,感染支原体的患儿大多因存在支原体抗体而产生特异性免疫,但是也有部分患儿因抗体存在时间较短,或者抗体数量较少,难以抵抗再次侵入人体的支原体,从而再次发病。
  肺炎支原体肺炎已成为儿童呼吸系统感染和其他脏器损害的重要病原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早期快速简易的诊断有利于缩短患儿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应结合胸部X线征象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对小儿支原体肺炎进行早期诊断,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彭新德.38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17):93-94
  [2]王金成.浅论10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J].当代医学,2010(1);72-73
  [3]刘松.小儿支原体肺炎X线诊断与体会[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7):90-91
  [4]樊世贤 孔晓燕 樊婧.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治疗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实用医药,2010(15):156-157
其他文献
俞晓峰(1983-),男,医师,硕士,主要从事口腔内科学临床及基础的研究工作。  摘要:目的:研究九节菖蒲对变异链球菌体外生长、粘附的影响。  方法:以变异链球菌国际标准株ATCC25175作为实验菌株,用冷凝回流法提取九节菖蒲粗提物,二倍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再以不大于MIC的5个浓度梯度配制含药的TPY液体培养基2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HBV-LP)与HBV复制的关系。  方法:对305例乙肝患者进行HBV血清标志物、HBV-LP、HBV-PreS1和HBV-DNA的测定,并对结果作分析。  结果:HBV-DNA阳性标本中HBV-LP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HBV-PreS1的阳性检出率(P<0.005);HBV-LP与HBV-DNA有较高相关性(r=0.948,P<0.005)。  结论:HBV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在颈部阿是穴注射不同药物配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差异。  方法:将70例颈椎病颈源性头痛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采用1%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局部穴位注射结合推拿的方法治疗;对照组34采用1%利多卡因加VitB12局部穴位注射结合推拿的方法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头痛程度评分变化。  结果:两组疗法均能降低颈源性头痛的VAS评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痛必定注射液对癌症痛大鼠痛行为和肿瘤生长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于2012年9月~2013年9月初步探讨了痛必定注射液缓解癌症痛的机理及对和肿瘤生长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  结果:在成功造模后,痛必定组(52.68%±18.25%)、塞来昔布组(46.58%±19.84%)和吗啡组(13.28%±15.67%)大鼠左侧足底对2g yon Frey纤毛刺激的缩足反应百分率与
期刊
武鹏,主管技师。  摘要: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是一种低分子量的非糖基碱性蛋白,在人类大多数组织中能稳定表达。分子量小,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并在近曲小管几乎被完全重吸收和分解,不再回到血液循环中去,同时肾小管也不分泌此物质,是较为理想的肾小球滤过率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内源性标志物而受到临床重视。总之,随着对Cysc研究不断深入和方
期刊
基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桂科自0832183);广西卫生厅课题(Z2007012,Z2012210,重200947,重2011065)。  周红(1970-),女,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摘要:目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外受精助孕经过及效果观察,探讨其助孕过程中降低卵巢过激风险的临床策略。  方法:在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的多囊卵巢综合征
期刊
项目名称: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干预的研究。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厅:社会发展。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干预措施对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治愈率的影响。  方法:随机筛查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2000例,发现有生殖道感染者782例,感染患者被分成两组并实施不同干预管理,分析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的治愈率。  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治疗一个月后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X2=0.66,P=0.417)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卡贝缩宫素联合葡萄糖酸钙预防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降低产后出血率。  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应用卡贝缩宫素联合葡萄糖酸钙,对照组应用缩宫素联合葡萄糖酸钙,观察第三产程时间、新生儿体重、产妇产后2h及24h出血量、出血发生率、给药前后产妇心率及产后24h Hb下降值。  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医院开展产后避孕宣教对流动人口产后意外妊娠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685例流动人口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785例和对照组900例,均给予常规产科护理,试验组在产后42d由专业人员进行系统、科学的避孕宣教。随访两组产后避孕及意外妊娠情况。  结果:截止产后15个月,试验组避孕措施使用率为93.0%高于对照组的87.7%,P<0.05;试验组产后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减)对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脂的影响及左旋甲状腺素(LT4)替代治疗的干预作用。  方法:随机选取亚临床甲减患者45例作为亚临床甲减组,同时随机选取5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水平,亚临床甲减组给予小剂量LT4替代治疗,至甲状腺功能正常后再次测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水平。  结果:亚临床甲减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