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系统构建框架设计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lzcy_yt1900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只有兼顾政策要求与企业需求,才能有效付诸实施。文章首先回顾、总结了我国内部控制规范系统建设近十年的相关政策文件,继而以政策要求为导向,结合上市公司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内控系统构建的理论框架与实践差异,进而对内控专门机构设置、关键流程与重要风险点的确定、人工控制测试抽样、控制缺陷认定等难点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内控系统构建;流程;专门机构;认定标准
  一、 引言
  为防止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过程中出现“走过场”现象,2012年8月14日,财政部联合证监会发布通知,对原定于2012年在主板上市公司全面实施内部控制规范系统的规定进行更改,变更后,仅要求中央和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2012年执行相关规定,允许非国有控股等其他上市公司分步、分批于2013年、2014年公布年报时再批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审计报告(财政部、证监会,2012)。原执行路径于2010年出台《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下称“配套指引”)时敲定,《配套指引》联同2008年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下称“基本规范”)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融合COSO内控经验的中国内部控制规范系统基本成型。然而,内部控制的两个主要文件均未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系统如何构建作出明确指导或说明,上市公司内控系统构建工作任重道远,本文基于政策要求与企业需求视角,融合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先进经验,试图整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系统构建的基本框架,以期为相关理论探讨与企业实务添砖加瓦。
  二、 中国内部控制十年政策评析
  COSO于1992年发布《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内控权威文献,相继被各国审计准则制定机构、监管机构广泛学习和借鉴。2004年,COSO发布《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相比1992年框架,其扩展了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将风险管理“五要素”扩展为“八要素”,进一步突出和强调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在COSO风险管理框架先进经验的指导下,我国内部控制法律、法规建设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自2004年以来,相关部门单独或联合颁布了一系列具有指导性和示范性的政策文件,简要归纳如表1。
  依据文件适用的范围,可将以上9个文件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中央企业内控规范文件(2个);第二类为各交易所适用的内控规范文件(2个);第三类为普适性内控规范文件(包括《基本规范》、《配套指引》、2个解释公告和1个通知,共5个)是针对各行业各上市公司提出的一般性要求。第一类和第二类文件是对第三类普适性文件的重要补充,上市公司应以第三类文件为基础,参照第一类、第二类文件的适用条款构建内控系统。遗憾的是,以上文件均未对我国上市公司内控系统构建的框架作出明确指导或说明,而这正是上市公司在构建内部控制系统过程中迫切需要的。
  三、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系统构建的框架
  1. 内控系统构建的理论框架。上市公司构建合理、完善的内控系统具有积极的意义:合理保证财务报告及其相关重要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保护投资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有效提高企业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达成;合理保证企业经营合法、合规及主要资产的安全。目前,我国内部控制法规均未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构建流程作出指导说明,根据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基本规范》、《配套指引》的基本要求,参照 及陈国记(2012)等学者的观点,上市公司内控系统构建的理论框架大体可以提炼为三个环节,见表2。
  2. 内控系统构建的实践差异。在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实务中,内控系统构建的逻辑框架通常与表2的理论框架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第一环节的第3项内容“识别流程中的关键控制活动,编制风险控制矩阵”,在实务中,该项工作内容通常需进一步改进并细化为以下工作内容:3.1开展制度缺口分析与控制差异分析;3.2完善控制措施设计,绘制业务流程图,编制内控手册;3.3内控手册实施与反馈。导致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企业在全面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前鲜有关于各业务流程的描述文件,如标准操作流程(SOP)等;另一方面,企业现有内部控制基础薄弱,没有设计或执行应有的控制活动。因此,在确定重点与优先控制的风险点后,企业需以识别的关键风险点为基础,开展控制差异分析,比较“现有控制措施”与“预期控制措施”的差异,分析存在的漏洞,进而完善内部控制设计,填补制度设计缺口,绘制业务流程图(常用Visio专业软件)。在设计“预期控制措施”时,企业应根据实际经营管理情况,全面梳理各项相关规章管理制度,将内部控制的核心要求融入到各项管理系统当中,使内部控制真正为经营管理服务,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在绘制业务流程图时,应清晰地描述各项业务活动在各相关部门中如何发生、处理、记录及披露的过程,并有效嵌入复核、授权审批、岗位分离、定期经营分析等控制活动。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平台固化各业务流程,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增进信息共享的广度和深度,还可以减少内部控制与其他经营管理系统的冲突。
  3. 内控系统构建的专门机构。内部控制系统框架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最终在实施过程中得以体现,内控系统在实施过程中应由谁负责组织、协调?根据《基本规范》的要求,董事会负责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与有效实施,董事会指定专门委员会负责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工作。一部分上市公司董事会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风险管理部负责牵头落实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与推进工作,以保证工作的专业性和独立性;一部分上市公司在董事会下设总经理领导的内部控制工作小组(或称为“风控中心”),并由总经理委托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管理,内部控制的工作实际由风险管理委员会组织、协调,这样的架构设计(由总经理领导)有助于体现内部控制工作的权威,减少内部控制推进过程中与经营管理系统的摩擦。内部控制构建专门机构的组织形式并没有一个固化的模式,企业可以根据现有的治理结构、结合管理层特征设计合理的机构模式。少数企业受现有岗位编制、专业人才储备等条件限制,可能尚不具备成立内控专门机构的条件,可以暂时把内控管理职能划归至现有机构,如内部审计部门,简化组织架构。总之,不同企业应根据企业规模、组织架构等基本情况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及日常工作(五部委,2012)。
其他文献
摘要:金融创新的发展,需要一个对创新活动具有良好包容性和适应性的制度环境,这其中,法律环境的健全和完善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我国现阶段的金融法律多以危机防范为导向,保守僵化有余、弹性灵活不足;法律缺位与法律冲突问题并存;金融创新成果的法律保护滞后;金融法律体系庞杂、认知困难。要优化我国金融创新法律环境,在立法理念上要适度向效率目标偏移;及时清理现有法律法规,查漏补缺;通过法律的明确规定把好金融创新的
摘要:晋商是明清时期最大的商帮,其兴起和衰败都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观念是相对稳定的,但在不同的历史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影响却不同。文章以管理熵和管理耗散结构理论为基础,结合内外部因素的互动,研究传统文化在晋商兴衰历程中产生的影响,为现代本土企业的文化管理提供借鉴。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晋商;管理熵;管理耗散结构一、 引言近年来对晋商兴衰与其文化关系方面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影响
摘要:产品退市管理及构建正规化的产品退市管理体系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然而这一领域却经常被中国企业所忽视。文章分析了大量的中国企业产品退市案例,总结了中国企业产品退市的若干原因,展示了多个企业的产品退市方式、产品过渡、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等,并分析其经验与不足,以期对中国企业产品退市决策有所帮助。关键词:产品管理;产品退市;案例分析实践证明,导致产品退市的原因迥异,产品退市的实施也有诸多考虑因素,对产
摘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美国开始重新审视先进制造业的价值,提出了回归实体经济的发展战略。美国再工业化既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客观要求,更是立足于保持长期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举措,这将极大地影响世界经济格局,对美国经济本身和中国经济也将产生深远影响。为将美国再工业化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我国应从延伸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拉动内需、推进加工贸易转型
摘要:企业引进技术的途径有很多种,母子公司间通过知识反哺的形式来提高母公司技术能力,是其中的一种。对于大部分的中国企业来讲,通过在国外成熟市场设立子公司或者与技术领先公司合资成立子公司,并通过子公司向母公司进行知识的转移从而提高母公司的技术能力,在实践中仍然是一条很重要的途径。文章以中国企业的具体实践为背景,借鉴技术创新和仿生学的理论,从母子公司的视角对知识反哺与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和过程进
摘要:以往的研究认为,上市公司自愿性内控信息披露具有很强的信号价值,即披露的公司质量相对更好。文章首次基于披露载体以及披露主体之间的制度差异,进一步分析了不同信号存在的价值区别。研究结论表明,非国有企业的内控自评报告流于形式,起到信号作用的是仅仅是鉴证报告;而国有企业的自评报告具有信号价值,鉴证报告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区分效用。关键词:自愿;内部控制;披露;差异一、 引言就已有研究而言,美国资本市场
一、 引言从差错中学习是人类学习知识的主要方式之一(van Dyck et al.,2005),知识学习保证持续创新,持续创新带来竞争优势(Keith
摘要:文章在传统心理契约的研究基础上,在跨国并购这一特殊情景下,按照知识型员工不同的特征和对组织的知觉和认知,划分不同的心理契约类型:交易型、观望型、动摇型、关系型,企业可根据不同的心理契约类型对其实施整合策略。随着企业实施是否合理的管理策略,各个类型之间也发生动态转化,文章拓展了运用心理契约在组织变革过程中实施管理策略的研究。关键词:跨国并购;心理契约;知识型员工;分类;人力资源整合心理契约的概
摘要:机构和衍生品交易对手方的电子挤兑是导致雷曼、北岩银行失败的最主要原因。金融危机后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命题,就是如何控制银行的电子挤兑风险。国际标准制定机构和主要金融市场国家的改革方案,过分强调了公权力的作用。一个有弹性的法律控制方法,应该能够合理的平衡风险与收益。关键词:电子挤兑;风险控制;LTF理论;法律改革一、 银行电子挤兑风险的概念和制度基础银行在整个存续的生命周期中,自始至终
摘要:民营汽车企业众泰控股集团在国家确定的新能源汽车先行先试的杭州市场,以理念创新带动模式创新,用模式创新突破市场障碍,形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独特的“杭州经验”、“杭州模板”。文章通过总结分析众泰控股集团在新能源汽车的自主研发、品牌建设、产业化和市场化等诸多方面的理论创新及实践经验,揭示了民营汽车企业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孕育期起到的先行军和领跑者的作用,探讨了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切实可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