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中理水的应用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3140608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景是我国古典园林中重要的一种构成要素,我国古典园林有着独特的理念与优美的意境,也被称为是山水园林建设的瑰宝。中国古典园林在建设时比较重视理水设计,将水作为园林景观的核心与眼睛。对园林进行理水造景,首先要对水性进行揣摩,掌握园林水景的自然规律与艺术处理手法,从而结合实际园林的地形与地貌特点等来进行理水造景,从而营造出内涵与意境于一体的水景,以景寓情、以景怡情、以景抒情、情景交融,使古典园林中的水景有景有情。
  关键词:古典园林;理水;情景
  水是中国古典园林造园四要素之一,理水指园林中各种水体的设计营造。实际上也确是如此。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对于水体的运用可以上溯到周代,周文王所建之灵囿中就有一片神奇的水面,名为“灵沼”。《诗经·大雅》中赞美到:“王在灵沼,于韧鱼跃”,意思是周文王在灵沼,满池的鱼都欢腾跳跃。从那时起,水就成为园林的主要内容。汉代的上林苑中更是池沼遍布。及后,汉武帝建造的建章宫苑区内人工凿挖十万平方米的太液池以象征北海,内置三山,以至于“一池三山”成为中国山水园的传统程式。在后来的园林建造中,大者利用阔大的水面,或将天然水体略加人工,在水面上安排岛屿、布置建筑,增加曲折深远的意境。小者则或造小水池以一勺象征千里江湖,或设溪流蜿蜒以尽山水相依之意趣。在许多园林中,水体占全园总面积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二甚至四分之三,如颐和园、北海、西湖、拙政园等。水景之所以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占如此重要之地位,不仅因为它是生命之源,也是因为理水手法是我们这个民族一种深层文化的象征。
  中国古典园林优美的意境及特别的理念一直堪称山水园林的典范。中国古典园林非常重视理水,水作为组织园林的核心。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理水在园林中被誉为“眼睛”。理水造景首先要揣度水性,還要掌握因水成景的规律,结合园林地貌进行造景,这样才能造出既有意趣又有内涵的水景。中国古典园林理水,多数为湖、池、泉、溪、潭的静态水景,可以做到静中有动。园林理水是对自然山水特征的概括、提炼和再现。水体的动静和水面的聚合都符合自然规律,创造出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水景。我国古典园林的理水主要是再现、提炼、概括自然的山水特征,结合自然山水规律创造出园林独特的水景。探讨我国古典园林理水方法与艺术的意义探讨我国古典园林中理水的方法与艺术,不仅仅是为了对古迹的传承,还是为了了解古典园林理水中的局限性、历史性、艺术性、可取性,从而在艺术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与发展,打造出具有中国现代化特色的园林理水艺术。
  孔子曰:“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就是说平静的水面最公平,可以作为基准。所以有水准一说。现在的海拔高度就是以海平面作为基准的。正是由于水具有这种公平的特性,所以水虽简单但其形态却是多姿多彩的,只要有一点落差,水就要找平,就会形成各种动态水,如瀑布、涧水、溪流、涌泉等。水既可以是最平和宁静的,又可以是最气势磅礴、汹涌澎湃的。古人在造园时充分利用了水的这一特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并通过与山石、建筑、植物相陪衬,造就了姿态万千的园林水景:水平如镜者如昆明湖水;清流激荡者如沧浪水;溪流涂涂者如流筋曲水;奔流澎湃者如趵突泉水在流动过程中,水会与山石、河岸、堤坝、苇草等产生摩擦,发出各种音响如天籁一般,为园林增加了情趣。以水声著称的景点有颐和园的玉琴峡、寄畅园的八音涧等。溪流潺潺之声悦耳动听,使人神清气爽、俗念顿消;惊涛拍岸之响则振聋发啧,令人精神振奋、勇气倍增。真是“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沧浪之水清兮,可以耀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耀吾足”。自从有了园林,涤荡心灵的水就开始在我国古典园林中或是静静的或是涂涂地流淌。水是园林中最富有生气的因素,古典园林无水则不活。在各种风格的古典园林中,水体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哪一处古典园林没有水呢?无论走进哪个园林,人们只有看到水,才会正真体会到园林之美,灵府才会真正感觉到澄澈清明。有水,园林就更有生机,有水,园林就更显意境。园林中的水寄托着我国的基本哲学思想,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古圣先贤,也启发陶冶着我们后来者的心智。可以说:园不在大,有水则灵。水是古典园林的灵魂。
其他文献
摘 要:相较于中国传统建筑,苏州博物馆新馆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它不仅没有抛弃传统文化建筑的精髓,还运用现代设计等相关设计元素使得新馆富有生机,使中华文化充满新的活力。通过分析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建筑景观来探寻现代建筑大师“贝律铭”其独特的设计手法和艺术表达方式。  关键词:传统建筑元素;景观造景设计;方法研究及创新  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苏州古城北部历史保护街区,于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和太平天国忠王府相邻
期刊
摘 要:高中美术教育可以对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发挥较好的作用,所以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让美术知识的传授与德育知识的传授进行兼顾,让学生在提升审美能力的同时,良好的品格也能得到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对美术教育以及德育渗透的重要性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本文对高中美术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渗透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让
期刊
摘 要:在专业音乐高校,其专业设置多包括器乐类、键盘类和声乐类三大主要专业。对比欧洲中国音乐高校之间的不同,来阐述国内音乐高校关于和与教学培养中课程设计失衡的现状。研究如何缓解市场形式下学校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供求矛盾,让校园培育出可适应新市场步伐的音乐人才,并阐述由欧洲严肃的古典音乐市场衰退现象引发的对于中国古典音乐市场未来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欧洲古典音乐;中国音乐教育;人才培养;  一、欧
期刊
摘 要:博物馆是国民教育的特殊资源和阵地,而教育活动则是博物馆发挥教育这一首要功能的主要手段。当前中国博物馆界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教育理念滞后,教育手段落后,教育活动开展缺乏针对性,教育成效不高。如何提升教育活动的水平,针对青少年的特点来增强青少年爱国情怀、提高灿烂文化遗产知识学习积极性等,是亟需研究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青少年;教育活动  博物馆是知识传播教育的第二课堂,其承担着
期刊
摘 要:自然界中任何美的内容都是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所表现出来,一定的形式美其存在必然也不能脱离内容。内容与形式是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内容支配形式,但形式又影响内容的外在呈现。  关键词:内容;形式;形式与内容  一、所有的绘画艺术都具备形式因素具有形式的美感  1绘画都具备哪些因素?  我个人认为绘画艺术应该同时具备把握和协调形象的比例、解剖、节奏、透视、线条、色彩、块面、明暗以及情感等诸多因素。绘
期刊
摘 要:科尔沁叙事民歌《达那巴拉》具有鲜明的草原音乐特征和高度完整的艺术特色,同时又体现出与汉族音乐相融合的特征。本文以旋律、歌词和审美的不同角度分析其音乐形态、艺术特色。《达那巴拉》为代表的科尔沁叙事民歌善于表现内容完整、复杂的题材,旋律优美,真挚感人。  关键词:民歌《达那巴拉》;音乐形态分析;科尔沁短调民歌  《达那巴拉》是内蒙古东部科尔沁地区的叙事性民歌,记录了两位主人公达那巴拉和金香凄美
期刊
摘 要:词类活用是目前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词类活用,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收集了2010年以后36篇研究词类活用的论文,希望能对近年来词类活用的研究做一个较为全面的总结。  关键词:词类活用,研究综述,概述  一、词类活用概述  词类活用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也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与热点,学者们研究词类活用的角度很多:词类活用的定义,词类活用产生的原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科技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的增高使得市场商品越来越丰富,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由于人们对审美需要与使用功能的变迁和包装技术的演进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包装中就存在一种视觉传达效应。商品包装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文化反映,不仅仅要体现社会总体文化发展的主流特质和创新性。因此,强调“功能主义”形式的传统意义上的包装设计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精神文
期刊
摘 要:在中职院校的中国古典舞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基本功的教学,这对于学生日后的巩固和创新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与意义。本文主要对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的重点及意义进行阐述,望为相关工作者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学  在舞蹈学习中,基本功是不可取代的核心部分,然而在中国古典舞学习中基本功训练更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只有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才能够为日后的巩固与创新奠定基础。当前的中国
期刊
摘 要:文化决定人们的立场、态度、情感、行为,是一个国家最深刻、最持久、最长远的定力。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建设,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建设提到关系民族复兴的高度,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文化的发展与国家的兴衰密不可分,而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的发展使文化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本文将就如何将中国文化屹立于当代世界的民族国家之林提些许建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