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价值越来越凸显,对其展开相應的分析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今天,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逐渐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也逐渐地渗透了传统文化。本文主要就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作相关的阐述,以期为相关学者带来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43-0006-02
引 言
语文是整个学习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它具有浓厚的人文特点,其中包含了各个方面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听、说、读以及写方面,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语文是进行语言交际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有着较强的实用特点。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新的语文教育思想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以此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了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很有必要的。
一、给学生营造课堂文化氛围
要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渗透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给学生营造一个独具文化特色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所表达的真实情感,使学生掌握文章的主旨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自主的感悟文章中的内容。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有效地激起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的文学创作力[1]。
例如,在讲解《念奴娇·过洞庭》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动画情境:一轮明月孤独地悬挂在天空,凄清的月色映射在江面上,江上的小船一动不动,只有清幽的江水声在飘荡。当播放完动画后,教师再给学生播放《念奴娇·过洞庭》的朗诵音频,让学生通过音频节奏以及情绪的变化来品味这篇文章的情感基调,让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情感。又如,在讲解《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时,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相应的动画和音频,通过这种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词人秋夜望月,想到国破家亡的悲惨境遇,更好地理解词人所表达的真实情感。这两篇文章中都描写了冷清、悲凉的场景,教师可以有效地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开展课堂教学,运用这种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提高学生古诗词学习的效率,更好地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想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就应当不断地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深刻地研究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内涵。教师可以把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内容当成课堂教学的重点,给学生全面地讲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以及道德观念,让学生进行反复的诵读和品味,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内化为自身的素养,与其产生思想上的共鸣。
以《中庸》节选为例,该文章主要描写的是孔子与弟子之间的对话,其中蕴含了许多传统的文化和深刻的道理。文章对道德的描写是这样的:“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绝大多数的高中语文教师在讲解到上述内容时,通常给学生进行局限于字面理解的讲解,没有带领学生深入地探讨。对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讲解这篇文章时,可以引申出我国传统道德文化。通过这篇文章的讲解,不但能够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还可以有效地渗透我国传统道德文化[2]。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当细细地品味。
三、转变课堂教学的思想观念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新的教育思想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当今时代的发展需求,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创新和完善课堂教学的思想观念,把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全面地发挥语文的人文特性。在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和传统文化整合起来,以此凸显出汉语的价值,使得学生更加深入地领悟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内涵。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时应当增强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有效地转变课堂教学的思想观念,带领学生领悟华夏儿女的民族特色[3]。
例如,在讲解“短歌行”这一课的过程中,文章的内容是有限的,学生很难从课本中深刻感受到曹操的人物形象,因此,教师为了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领悟文学经典,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播放《三国演义》的相关片段,借助视频片段来促进学生对文学经典的感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如封建制度下的礼教以及母以子贵等。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三国演义》原著,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给语文写作储备良好的素材,与此同时,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以及传统的思想理念。此外,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当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将理论知识的讲解转变成对传统文化的探讨,在课堂上合理地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活动,深层次地发掘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又如,在讲解“屈原列传”这一课时,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屈原的爱国情怀并明确端午节的由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交流探讨,向其他同学分享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以此促进学生的情感升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四、将传统文化延伸到课外活动中
在开展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充分地渗透我国传统文化,还需要教师将教学内容拓展到课堂结束后,引申到学生实际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学生每时每刻都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地品读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开展实际的教学活动时,让学生自主地翻译和理解文言文的内容,根据这种方式来长期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的相关书籍,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以及鉴赏能力。最后,还可以有效地借助其他渠道来拓展自身的知识面,合理地运用网络资源等来学习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以《论语》十二章为例,教师在讲解完这篇文章时,为了能够加深学生对孔子思想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合理地运用网络资源来拓展这方面的知识,如“百家讲坛”中会讲解到孔子的有关内容,里面包含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知识。
结 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教师需要以学生为核心开展课堂教学,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地运用自身的主导作用来引导和帮助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加自主地发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有效地激起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交流会,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矫翠翠.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弘扬中华传统文化[J].中国农村教育, 2019(18):92.
吴亚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学周刊, 2019(19):110.
水生宝.谈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甘肃教育, 2019(14):123.
作者简介:吴薇(1986.12—),女,江苏建湖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43-0006-02
引 言
语文是整个学习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它具有浓厚的人文特点,其中包含了各个方面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听、说、读以及写方面,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语文是进行语言交际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有着较强的实用特点。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新的语文教育思想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以此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了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很有必要的。
一、给学生营造课堂文化氛围
要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渗透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给学生营造一个独具文化特色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所表达的真实情感,使学生掌握文章的主旨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自主的感悟文章中的内容。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有效地激起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的文学创作力[1]。
例如,在讲解《念奴娇·过洞庭》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动画情境:一轮明月孤独地悬挂在天空,凄清的月色映射在江面上,江上的小船一动不动,只有清幽的江水声在飘荡。当播放完动画后,教师再给学生播放《念奴娇·过洞庭》的朗诵音频,让学生通过音频节奏以及情绪的变化来品味这篇文章的情感基调,让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情感。又如,在讲解《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时,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相应的动画和音频,通过这种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词人秋夜望月,想到国破家亡的悲惨境遇,更好地理解词人所表达的真实情感。这两篇文章中都描写了冷清、悲凉的场景,教师可以有效地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开展课堂教学,运用这种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提高学生古诗词学习的效率,更好地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想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就应当不断地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深刻地研究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内涵。教师可以把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内容当成课堂教学的重点,给学生全面地讲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以及道德观念,让学生进行反复的诵读和品味,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内化为自身的素养,与其产生思想上的共鸣。
以《中庸》节选为例,该文章主要描写的是孔子与弟子之间的对话,其中蕴含了许多传统的文化和深刻的道理。文章对道德的描写是这样的:“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绝大多数的高中语文教师在讲解到上述内容时,通常给学生进行局限于字面理解的讲解,没有带领学生深入地探讨。对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讲解这篇文章时,可以引申出我国传统道德文化。通过这篇文章的讲解,不但能够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还可以有效地渗透我国传统道德文化[2]。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当细细地品味。
三、转变课堂教学的思想观念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新的教育思想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当今时代的发展需求,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创新和完善课堂教学的思想观念,把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全面地发挥语文的人文特性。在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和传统文化整合起来,以此凸显出汉语的价值,使得学生更加深入地领悟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内涵。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时应当增强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有效地转变课堂教学的思想观念,带领学生领悟华夏儿女的民族特色[3]。
例如,在讲解“短歌行”这一课的过程中,文章的内容是有限的,学生很难从课本中深刻感受到曹操的人物形象,因此,教师为了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领悟文学经典,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播放《三国演义》的相关片段,借助视频片段来促进学生对文学经典的感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如封建制度下的礼教以及母以子贵等。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三国演义》原著,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给语文写作储备良好的素材,与此同时,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以及传统的思想理念。此外,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当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将理论知识的讲解转变成对传统文化的探讨,在课堂上合理地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活动,深层次地发掘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又如,在讲解“屈原列传”这一课时,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屈原的爱国情怀并明确端午节的由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交流探讨,向其他同学分享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以此促进学生的情感升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四、将传统文化延伸到课外活动中
在开展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充分地渗透我国传统文化,还需要教师将教学内容拓展到课堂结束后,引申到学生实际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学生每时每刻都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地品读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开展实际的教学活动时,让学生自主地翻译和理解文言文的内容,根据这种方式来长期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的相关书籍,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以及鉴赏能力。最后,还可以有效地借助其他渠道来拓展自身的知识面,合理地运用网络资源等来学习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以《论语》十二章为例,教师在讲解完这篇文章时,为了能够加深学生对孔子思想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合理地运用网络资源来拓展这方面的知识,如“百家讲坛”中会讲解到孔子的有关内容,里面包含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知识。
结 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教师需要以学生为核心开展课堂教学,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地运用自身的主导作用来引导和帮助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加自主地发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有效地激起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交流会,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矫翠翠.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弘扬中华传统文化[J].中国农村教育, 2019(18):92.
吴亚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学周刊, 2019(19):110.
水生宝.谈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甘肃教育, 2019(14):123.
作者简介:吴薇(1986.12—),女,江苏建湖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