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导向下如何创新高中作文教学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高考必考内容,高考作文对高中作文教学影响巨大。遵循高考作文要求来探讨高中作文创新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提升高中作文教学针对性。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高考作文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体现。突出高考作文的导向性,力求从具体作文教学策略中来强化学生写作思辨力。
  一、转变认识,渗透多种作文教学新理念
  作文教学要求高中学生根据自身的经历、体验,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情感的过程。高考作文侧重于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检验与选拔,而高中作文教学,应该选用什么理念来改进呢?显然,立竿见影的思路是不足取的,作文教学是慢工细活,需要从不断的作文训练中积累文学素养。所以,在平时的作文课堂教学上,要注重作文训练与指导,特别是对写作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要鼓励学生多阅读,多借鉴他人的写作思路,来提升自我写作水平。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要发现学生的写作优势,指导学生热爱写作,观察生活。比如在平时的积累中,要强调作文与生活的联结,要深入了解生活、参与社会实践,才能让自己的文章更充实、饱满。
  二、探索教学方法,倡导自主写作
  作文是一种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作文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生自主写作。语文老师在作文课上,往往苦口婆心地劝诫学生要多写、多练,要注重平时的积累,寻找适合自我的写作方式和特点,但却缺乏有效模式。对多年作文教学实践的归纳,摸索出“讨论、写作、互评、修改、完成”五阶段法。针对写作题目,教师可以设置,学生也可以列举,并通过讨论方式来明确主题,写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思想。然后,让学生从自己的文章入手,来互评和交流。一方面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思路进行阐述,另一方面让学生进行交流,重新认识和修正自己的写作思路。对于修改环节,主要是在讨论后,来发现自己的写作不足,来优化写作方法,重新进行写作;另外,针对评改过程,对于学生间的评改,不同学生从不同视角给予建议,教师也参与评改中,来帮助学生完善修改方向,最后进入成稿阶段。通过评选出优秀作文,以此来作为范例来宣传,让大家相互学习和借鉴,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當然,在评改环节,结合教学经验,建议开展分组互评,可以是对本班学生进行分组,也可以是实现两个班级交叉分组互评,来拓宽文章的互评范围,便于学生从中畅所欲言。
  三、注重作文训练,优化作文教学计划
  高中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没有固定的可参考的教材,因此,做好作文教学计划,分阶段、分目标来渗透作文训练,让学生渐进提升写作能力。在实践中,根据作文不同文体划分,设置相应的作文教学计划,并按照年级的差异性,由浅入深确定写作训练重点。比如从最初的写作基本功入手,先突出文章结构的谋篇与布局,再突出写作立意的表达,然后从不同文体训练中来合理编排写作训练计划。高一年级以记叙文写作训练为主,结合学习生活来积累素材;之后通过引入写作构思及技巧,让学生从记叙、说明、议论、描写等多种手法表达中来综合运用。高二年级突出议论文写作,高三年级则强调多种不同文体的综合训练。同时,在写作训练中,围绕不同文体,明确写作重点,强调文章的立意,架构。当然,在写作教学计划上,仅凭一周一次课是不足的,建议以月为单位,以周为步骤,设置梯度性作文练笔计划,将写作情感、写作思维、语言表达等知识板块进行有效衔接。
  四、确立作文思想,提升学生思辨力
  写作要表达一定的思想,特别是深刻的文章思想是高考阅卷评分的重点。由于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心理、知识、思维能力,要从作文训练中帮助学生构建逻辑思维与审慎态度。长期以来,高中作文教学偏重于写作技能的养成,忽视思辨力,特别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足,制约了文章的立意与主题的升华。优秀的作文首先是有思想的,作文教学要贯穿思维力培养,要挖掘学生的思维力,引导学生从五彩斑斓的社会、学习、生活中,培养独到的见解,用自己的眼光去捕捉生活中的点滴。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发掘自我思维品质。因此,教师在作文训练中,要正确看待高考作文与学生习作训练的关系,鼓励学生辩证地认识生活,多角度的反思,突出思辨的全面性;注重想象力的激活,特别是逆向思维力的训练,让学生从作文训练中养成善思、善辩的意识。
  总的来说,高考作文与高中作文教学关系紧密,高中语文教师在创新作文教学实践中,要充分认识到高考作文的导向性、检验性、选拔性特点,将作文能力进行细化和分解,引导学生从作文训练和实践中,逐步提升写作能力。
  郭燕,夏明,山东高青县第一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2017年全国卷I作文试题是一道典型的“交际写作”文题,有关中国的十二个关键词的有机组合,给学生作文提供了选择的多种可能.抓住文题特征和要求,增强读者意识,明确写作任务,
期刊
读后感,对老师和学生来说,是不陌生的。为了训练学生自主感受和解读文本的能力,老师会让学生在读完某篇文章后,写写读后感。从学生所写的读后感中老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那么,什么是有声的读后感呢?难道就是将所写的读后感读出来吗?显然没有这么简单。有声的读后感,简言之就是诵读,就是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用诵读的方式来阐述自己的感悟和理解。由此看来,诵读决不同于一般的朗读,也决不同于简单的将汉字
用典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表现手法之一。用典是指诗文中引用过去的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诗文诗句,含蓄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加词句的含蓄与典雅、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最近几年,在高考诗歌鉴赏中,全国卷和各省试题对用典的考查屡有出现,如何有效应对对此知识点的考查,笔者认为应该从三方面入手:  一、明确考查方式  用典考查的题型有主观题和客观题。主观题有三种方式:  1.辨明用典手法。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问题,提出本人的几点体会和认识。  【关键词】民族班 课堂教学 素质 互动 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C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1(a)-0098-01    课堂教学是学校整个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民族学生是来自南疆地区,文化素质偏低,思想素质不高,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的的学生占一大部分,在教学中如何达到较好的课堂效果,使
当时光流转已无迹可寻时,蓦然回首,才发现时光长剧的背后有心底最美的风景。一缕清香沁入心脾,勾起一段尘封已久的记忆。门前那棵桂花树已是风烛残年,在瑟瑟秋风中诉说着那些逝去
在教学中我发现对于诗歌的阅读,有的学生是不愿意去看,他们认为诗歌鉴赏很难且花的时间多而收到的成效少,何况分值也不是很高。因此,这些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只能跟着感觉走了,读懂诗并且会做题那就更遥不可及了。由此,我们如何引导学生解读与应对诗歌考试呢?  一、关于解“读”办法  原因找到了,对症下药,我相信同学们对诗歌的理解和解决诗歌问题将有一些突破。我的做法是:  第一,语文课堂让学生爱上诗歌。在上每一
期刊
江苏的高考语文命题专家对小说可谓独有情钟,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小说占了大头:2014年考名著的结尾《安娜之死》,2015年考王安忆的小说《比邻而居》,2016年考沈从文的小说《会明》,2017考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的小说《一个圣诞节的回忆》。受此影响,小说阅读也就成了阅读复习的重点。但是,当我们回过头来反思小说复习教学的时候,常常发现阅读复习收效甚微,其实,不仅仅是阅读复习,整个
期刊
导读:本期理论文章是黄伟教授撰写的《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与相关目标》,这是他接上期《语文教学目标的设定与教学内容的取舍》中所谈的语文教学目标大而空的话题,试图解决语文教学目标多而杂的问题。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大都很随意,脚踩西瓜皮,滑到哪是哪,不知道为什么要教,也不知教了效果究竟怎么样。黄教授指出,语文教学目标多而杂,主观上讲,是教师误解了所谓的高效课堂,以为高效就是教得多,结果贪多嚼不烂;客观上讲,
科学发展呼唤着科学领导.没有科学领导,就没有科学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
EDA实验是数字逻辑电路理论教学的重要实践环节,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现代化系统仿真分析与ASIC设计手段.通过实践和探索,本文从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