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庸先生去世了,我的青春凋零了。
伏在窗前,怔怔地眺着远方漆黑的一片虚无,我的胸口被莫名的力量压得抑郁。闭上双眼,那些活生生的人物顷刻间便能跳出纸张,在一片雾般迷茫的距离中意味深长地望着我,又隐隐地消失在一片苍茫中。
媒体讹传了无数次金老去世的假消息,这次也一定是。——在同学随口读出屏幕上弹出的快讯时,我甚至这样想。我不敢去看,也不愿去看。可是内心躁动的恐惧驱使着我想探个究竟。当百度搜索弹出的消息是金老大大的黑白照片时,我才终于相信,金老走了,这次真走了。
金老走了,我少年热血沸腾而豪情万丈的武林梦也走了。
活了十九年,至今我还没有找到任何一个作家的作品能像金老的小说那样让我疯狂着迷。那时我五年级,方有些青春期的迹象,乳臭未干,却也志在四方。作为生日礼物的《金庸全集》安静地躺在样貌普通的棕色纸箱内。“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我永远也忘不了我抚摸着《射雕英雄传》的封面,好奇而狐疑地翻开扉页的那一刻,那是一个夜晚,我刚洗完澡,半躺在床上,心中的怀疑终抵不过好奇心。那书是三联书店修订版的,味道很好闻,我对书香的敏感与喜爱或许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我不知道怎样形容那种单纯的沉迷,那是一种比宗教更单纯,比朝拜更热情的狂热。武侠!沉浸在这个武侠世界,时间总是过得好快,眨眼的工夫就要被唤去吃饭,眨眼的工夫就又该睡觉。一个五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好动与调皮之时,却能手捧没有插图的大部头书籍一本又一本的阅读。为了看书,我可以不吃午饭,很晚睡觉,偷偷打着手电台灯阅读。父母见我终日沉迷书籍,连唤我都不见动静,不由得害怕起来,或许是真的怕我走火入魔吧。被胶带捆起来的大书箱,装着我未看完的《倚天屠龙记》,那本书的尾页上还有一个我因不舍和烦闷用手抠出的小洞,父亲将书藏到高高的书柜上方,可我却终又悄悄拿下。为此,我跟父母吵了无数次架。
五年级的小儿,看武侠哪看得懂些爱恨情仇,国家大义?也就看些打打杀杀的热闹与跌宕起伏的情景罢了。我曾手握着家中支撑花架的长棍,在家中挥舞,幻想着自己如一代武林宗师,在众人围追堵截之中仍能气定神闲的嬉笑怒骂,只微微出手便能卸去敌方所有力道。因此家里的贵重陶器曾被我摔碎,日常用品更是经常因此七零八落。我曾想自创武功,将那长棍一截为二做一双制官笔,上网研习周身穴脉,膻中、太阳、会阴、天池。又如飞蝗石、黑血神针、玉峰针铁蒺藜、飞刀、甚至铜钱等暗器,出手便能似千手如来赵半山。我也曾在衣袖里装满硬币与其他金属,在客厅中一人大练暗器出手,将它们一下子全都天女散花般撒出去,幻想着敌人该如何闪躲,而却又据此预测早他半步。那段时间,父母回家后经常望见一片狼藉中大汗淋漓地拿着书坐在地上一心研读的我,估计内心的阴影面积也是难以计算。
至于那些人物,我最爱令狐冲了,潇洒江湖,笑傲神游,承受冤屈却最终真相大白,在武林之中真正的来去如风,可以说是真正的自由。再就是杨过,深情狂傲,我深觉他身上有与令狐冲相似之处,但他倒似多了一份戾气,正处于无忧无虑幸福年月的我总是想:他又何必呢?胡斐和莫大也是我所爱的人物。我曾因喜欢莫大而特意向学二胡的同学借来二胡,幻想着如何用尺子模仿莫大先生二胡中的短剑,能在拉弦之时一剑“平沙落雁”。不得不说,莫大的沧桑给当时稚嫩的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因为这种热爱,自己的心心念念无处倾诉,便也学会了诉诸笔端,也正因如此,五年级的我一篇600字的《江湖》,在一家省级报纸上变成了铅字,成为我人生发表的处女作。
那时是我第一次对大学有了概念吧,听闻金庸先生是浙江大学的名誉校长,我便不知天高地厚地向母亲说,自己以后我要上浙大,我想,考上浙大便能见到金庸先生了,哪怕遥遥的一睹尊容也好。
此刻写下这些字,心情愈发沉重了。不知 此刻又有多少曾经狂热于金先生文章的人,正心伤的悼念着他们逝去的青春呢?
每个人心中,金庸的作品都有不同的意义吧,对我而言,说金老的书是我的全部青春一点都不为过。从五年级到现在,成长过程中磕磕绊绊,或被误解或被冤枉,一直是金庸作品中的侠义精神支撑着我稚嫩而有些脆弱的心。我时常想,何处不是江湖呢?何处没有那个少年时的梦?当青春期的我突然感觉孤独不被理解,金先生的武侠世界总会浮现眼前,这些青春而稚嫩的梦伴随着我一步步成长,当我渐渐长大之后,金老的武侠世界也越来越成为我心底的一个秘密住所,那里面保留着我年少的武林梦,与对积压而来的残酷现实的一丝反抗。
金先生走了,我心灵中这个武侠梦想瞬间黯淡,那个曾经令我痴迷、疯狂的世界,終于也在岁月的流淌中消逝不见。
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保持童稚的空间,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现实世界的挤压变得愈发狭窄,而总有一天要消失不见。在我经历了高考之后认清现实,选择了复读这条艰难的路时,金先生的离世让我一个五尺男儿体会了什么叫伤春悲秋,仿佛失去了一切庇护与寄托,站在这个冷酷的现实世界面前,无所适从。
伏在窗前,怔怔地眺着远方漆黑的一片虚无,我的胸口被莫名的力量压得抑郁。闭上双眼,那些活生生的人物顷刻间便能跳出纸张,在一片雾般迷茫的距离中意味深长地望着我,又隐隐地消失在一片苍茫中。
媒体讹传了无数次金老去世的假消息,这次也一定是。——在同学随口读出屏幕上弹出的快讯时,我甚至这样想。我不敢去看,也不愿去看。可是内心躁动的恐惧驱使着我想探个究竟。当百度搜索弹出的消息是金老大大的黑白照片时,我才终于相信,金老走了,这次真走了。
金老走了,我少年热血沸腾而豪情万丈的武林梦也走了。
活了十九年,至今我还没有找到任何一个作家的作品能像金老的小说那样让我疯狂着迷。那时我五年级,方有些青春期的迹象,乳臭未干,却也志在四方。作为生日礼物的《金庸全集》安静地躺在样貌普通的棕色纸箱内。“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我永远也忘不了我抚摸着《射雕英雄传》的封面,好奇而狐疑地翻开扉页的那一刻,那是一个夜晚,我刚洗完澡,半躺在床上,心中的怀疑终抵不过好奇心。那书是三联书店修订版的,味道很好闻,我对书香的敏感与喜爱或许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我不知道怎样形容那种单纯的沉迷,那是一种比宗教更单纯,比朝拜更热情的狂热。武侠!沉浸在这个武侠世界,时间总是过得好快,眨眼的工夫就要被唤去吃饭,眨眼的工夫就又该睡觉。一个五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好动与调皮之时,却能手捧没有插图的大部头书籍一本又一本的阅读。为了看书,我可以不吃午饭,很晚睡觉,偷偷打着手电台灯阅读。父母见我终日沉迷书籍,连唤我都不见动静,不由得害怕起来,或许是真的怕我走火入魔吧。被胶带捆起来的大书箱,装着我未看完的《倚天屠龙记》,那本书的尾页上还有一个我因不舍和烦闷用手抠出的小洞,父亲将书藏到高高的书柜上方,可我却终又悄悄拿下。为此,我跟父母吵了无数次架。
五年级的小儿,看武侠哪看得懂些爱恨情仇,国家大义?也就看些打打杀杀的热闹与跌宕起伏的情景罢了。我曾手握着家中支撑花架的长棍,在家中挥舞,幻想着自己如一代武林宗师,在众人围追堵截之中仍能气定神闲的嬉笑怒骂,只微微出手便能卸去敌方所有力道。因此家里的贵重陶器曾被我摔碎,日常用品更是经常因此七零八落。我曾想自创武功,将那长棍一截为二做一双制官笔,上网研习周身穴脉,膻中、太阳、会阴、天池。又如飞蝗石、黑血神针、玉峰针铁蒺藜、飞刀、甚至铜钱等暗器,出手便能似千手如来赵半山。我也曾在衣袖里装满硬币与其他金属,在客厅中一人大练暗器出手,将它们一下子全都天女散花般撒出去,幻想着敌人该如何闪躲,而却又据此预测早他半步。那段时间,父母回家后经常望见一片狼藉中大汗淋漓地拿着书坐在地上一心研读的我,估计内心的阴影面积也是难以计算。
至于那些人物,我最爱令狐冲了,潇洒江湖,笑傲神游,承受冤屈却最终真相大白,在武林之中真正的来去如风,可以说是真正的自由。再就是杨过,深情狂傲,我深觉他身上有与令狐冲相似之处,但他倒似多了一份戾气,正处于无忧无虑幸福年月的我总是想:他又何必呢?胡斐和莫大也是我所爱的人物。我曾因喜欢莫大而特意向学二胡的同学借来二胡,幻想着如何用尺子模仿莫大先生二胡中的短剑,能在拉弦之时一剑“平沙落雁”。不得不说,莫大的沧桑给当时稚嫩的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因为这种热爱,自己的心心念念无处倾诉,便也学会了诉诸笔端,也正因如此,五年级的我一篇600字的《江湖》,在一家省级报纸上变成了铅字,成为我人生发表的处女作。
那时是我第一次对大学有了概念吧,听闻金庸先生是浙江大学的名誉校长,我便不知天高地厚地向母亲说,自己以后我要上浙大,我想,考上浙大便能见到金庸先生了,哪怕遥遥的一睹尊容也好。
此刻写下这些字,心情愈发沉重了。不知 此刻又有多少曾经狂热于金先生文章的人,正心伤的悼念着他们逝去的青春呢?
每个人心中,金庸的作品都有不同的意义吧,对我而言,说金老的书是我的全部青春一点都不为过。从五年级到现在,成长过程中磕磕绊绊,或被误解或被冤枉,一直是金庸作品中的侠义精神支撑着我稚嫩而有些脆弱的心。我时常想,何处不是江湖呢?何处没有那个少年时的梦?当青春期的我突然感觉孤独不被理解,金先生的武侠世界总会浮现眼前,这些青春而稚嫩的梦伴随着我一步步成长,当我渐渐长大之后,金老的武侠世界也越来越成为我心底的一个秘密住所,那里面保留着我年少的武林梦,与对积压而来的残酷现实的一丝反抗。
金先生走了,我心灵中这个武侠梦想瞬间黯淡,那个曾经令我痴迷、疯狂的世界,終于也在岁月的流淌中消逝不见。
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保持童稚的空间,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现实世界的挤压变得愈发狭窄,而总有一天要消失不见。在我经历了高考之后认清现实,选择了复读这条艰难的路时,金先生的离世让我一个五尺男儿体会了什么叫伤春悲秋,仿佛失去了一切庇护与寄托,站在这个冷酷的现实世界面前,无所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