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乾隆的秘密花园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hun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耄期致勤倦,颐养谢尘喧。”爱新觉罗·弘历在自己60岁,即执政到第36个年头时,开始为自己退位后理想中的安逸生活操起心来。于是,他在前朝康熙帝嫔妃们居住的地点——紫禁城东北角宁寿宫,破土动工,修建包括太上皇极殿、乐寿堂、颐和轩、景祺阁等在内的连贯建筑群。其中,西边是花园,即“乾隆花园”,也称“宁寿宫花园”。
  乾隆帝足足花了10年时间打造这座花园,每一项画作、建筑,均由他亲自挑选,由工匠精雕细琢。小小庭园仅约5900平方米,比一个足球场还小,却容纳了27座建筑物,足见其精细。
  宁寿宫位于紫禁城东北面,由于是皇宫禁地,只让乾隆帝进出,外界对花园了解极少。2001年,世界历史遗址基金会开始与故宫博物院合作,为花园进行10年的修复工程,花园才开始为人认识。如今,故宫博物院对外开放了南面部分,仍有部分在修复。
  6月22日至10月14日,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和北京故宫博物院联手,在香港艺术馆推出“颐养谢尘喧——乾隆皇帝的秘密花园”展览,揭开了这个秘密花园的面纱。
  展览展出70余件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珍品,其中20件属首次离开中国内地展出,当中10件更是从未曝光。这批由乾隆亲自挑选珍藏的文物,包括书画、家具、贴落、建筑构件及佛教工艺等,处处可见乾隆私人的一面。
  (注:本文图片由故宫博物院提供,图片说明文字由香港艺术馆提供。)
  清乾隆 《弘历岁朝行乐图像轴》
  设色绢本立轴 纵384厘米 横160.3厘米
  此图描绘的是宫廷内庆贺新年的情景。画中抱着幼子耍乐的乾隆皇帝卸下帝王的身份,以慈父的姿态出现,望着儿子的眼神流露父爱与温情。
  清 文具一套
  乾隆皇帝素喜外来的文化、艺术,宫中用器不少为舶来品,这个文具匣即为一例。此匣上有紫漆描金,饰日本漆器典型纹饰——巴纹,应为清宫收藏的日本制品。匣内分上下两层,汇藏文房用品15件,即青玉《御咏文房四事》册页一件、“汉功臣封爵铭”墨一件、端石长方砚一件、雕漆管笔两支、藏经纸两卷十张。虽然这只是一个用来存放“文房四宝”的文具匣,但内层置放檀香木托板,芳香四溢,兼具视觉与嗅觉的享受,配合用家的尊贵身份。
  清乾隆 矾红彩诗句盖碗一对
  口径8.8厘米 底径3.7厘米 高9厘米
  通体矾红彩描金装饰,盖面及碗外壁以矾红彩书乾隆皇帝御制诗《荷露烹茶》。乾隆皇帝酷爱品茗作赋,每年新春都要在重华宫举行茶宴,并与王公大臣一起品茶作诗。景德镇御窑厂为了迎合宫廷所需,烧制了各式各样的御用茶具,除红彩器外,还见有青花品种。器身大多题有乾隆皇帝御制诗文,配有烹茶图。此件茶碗据清宫档案记载,为乾隆十八年(1753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太监首领张玉传旨着景德镇督陶官唐英烧制,于翌年十月烧制成功,并呈进给皇上。
  清乾隆 厅堂婴戏图通景画贴落
  设色绢本 纵313厘米 横372.7厘米
  贴落为绢本,大小与西壁等同,清宫档案将这类与墙壁大小等同的贴落称为“通景画”。这幅画画的是儿孙满堂的情景,但事实上当乾隆花园落成之时,年届七十的老皇膝下17位皇子当中,12位已过身,10位公主也有7位早死。令人不禁怀疑这是幸运家庭的写照,还是遥不可及的期盼。
  清乾隆 仿哥釉洋彩转心瓶
  口径7.7厘米 足径10.3厘米 高24.4厘米
  瓶撇口细颈,颈部可转动。瓶内施松石绿釉。口沿及颈部施金彩,颈部及器身施珐琅彩紫地轧道花卉纹。外套仿哥釉琮式瓶,瓶四面有镂空,可见到内瓶,圈足外撇。外底署青花篆体“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从成型技巧的角度看,乾隆朝瓷器在我国陶瓷史上的确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中以转心瓶最能代表乾隆时期瓷器烧制的水准。
  清乾隆 画珐琅宫廷人物挂屏
  纵145.5厘米 横75.5厘米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春正日(即元旦),太后于新落成的宁寿宫赐宴他的儿子弘历,并于阶下赐宴平定金川的有功将领,乾隆皇帝喜作《蒙圣母赐膳于宁寿宫喜而成什一韵二首》。第二年正月,86岁的太后驾薨,乾隆皇帝亲拟尊谥曰孝圣宪皇后。同时为了怀念母亲,乾隆皇帝下旨令人将这次赐宴情景制作成画珐琅挂屏。画面刻画的是宁寿宫畅音阁院落,画面右上角镌刻乾隆皇帝的这首诗,由大臣于敏中敬书。
  清乾隆 紫檀木雕花宝座及足踏
  宝座 长127厘米 宽80厘米 高110厘米
  足踏 长64厘米 宽32.5厘米 高15.5厘米
  清乾隆 《层阁延春肖》贴落 墨笔纸本 纵94厘米 横186厘米
  贴落黏贴于乾隆花园符望阁之中。符望阁是乾隆花园第四进院落的主体建筑。所谓符望即乾隆皇帝所言“予葺宁寿宫,为归政后菟裘,因于宫内建阁名之曰符望。”贴落上为乾隆皇帝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元旦御笔题写的《题符望阁》诗,诗的大意说,符望阁仿建福宫延春阁形制修建,是自己耄年的勤倦之所,也就是辞别尘喧颐养天年的地方。心怀真诚,愿望就会实现,静静地等候天恩所赐吧。
  西周 追簋
  青铜器若铸有铭文的话,其重要性尤高。这件青铜簋器身内有铭文7行60字,从内容得知造这件簋的人名追。追自称日夜操劳主人的事,天子对他赏赐很多,追称扬天子的恩惠,造簋祭祀祖先。乾隆皇帝对收藏有多认真?他下令编修之《西清古鉴》,是一部著录清宫所藏1529件古代青铜器的大型谱录。此图录共40卷,按器绘图,附解说,记高度、重量等。
  清雍正 《弘历采芝图像轴》
  水墨纸本立轴 纵204厘米 横131厘米
  由画上所钤印文可知,此作应该绘于雍正十一年至十三年(1733年至1735年)之间,图中身穿汉族衣冠、手执如意的青年男子,应该就是年轻的乾隆皇帝,其时他尚未登基,约23岁至25岁。其手中如意喻意灵芝仙草,为永生的象征。这次不少展品显示年迈的乾隆对长寿永生的冀求,但观乎此作,这种念头或许早就萌生了。   清乾隆七年 《弘历殪熊图像轴》
  设色绢本立轴 纵259厘米 横171.6厘米
  根据图轴画套上所黏的旧签可知,此画为乾隆七年(1742年)所作,乾隆皇帝时年32岁。图绘30余岁的乾隆皇帝在田野里与黑熊相遇的场景。文献记载,乾隆皇帝在12岁随祖父康熙皇帝到永安莽喀围场狩猎时,就表现出了面对凶猛的黑熊而临危不惧的胆量。事后,康熙皇帝曾发出“是命贵重,福将过予”的赞叹。
  花园处处有看头
  乾隆对江南景色情有独钟,花园内的一切设计再现了江南园林的经典风格。花园整体分为四重院落,结构缜密又不失灵活,大大小小27座建筑物,与园景相映成趣。
  一重院 从花园的正门衍祺门进入第一重院落,玲珑剔透的太湖石山屏环绕松柏之间,取“开门见山”之意。之后一条曲径通幽的小路将人引向古华轩,这是第一进院的主体建筑,得名于轩前的一棵古楸树。古华轩还没有建成时,这棵古楸树已有百年树龄,曾经濒临枯死,后又奇迹般复生。
  古华轩西有禊赏亭,东有承露台,南有小山环抱。禊赏亭抱厦内地面凿石为渠,渠长27米,曲水流觞,称“流杯渠”,亦称“九曲流觞渠”,是北京有名的流杯亭之一。
  王羲之曾在游赏兰亭时写出了传世佳作《兰亭集序》。乾隆对王羲之十分敬仰,在他的私家花园里,自然少不了这样风雅的设计,所以也就有了禊赏亭。亭内石碑上还刻有乾隆临董其昌的《兰亭记》。
  第一重院落中还有旭辉庭,因地势较高,可以欣赏日出之美,乾隆故此御笔亲题“旭辉”。东南角的抑斋是一个小佛堂,里面还有暗道可以通往养性殿的西配殿佛堂。
  二重院 步入第二重院的垂花门,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座简洁的三合院。院子的墙面一改宫中皇家气派的朱红色,而选择了青砖相砌。
  院的正堂名为“遂初堂”,后来即位的嘉庆皇帝把“遂初”解释为“盖自乾隆初元,默祷上苍,若得仰同圣祖仁皇帝纪元周甲,即当禅位。”意思是:当初乾隆登基的时候曾经许下了诺言,如果能够跟圣祖康熙一样在位60年,他就会自动退位。这个愿望最终实现了。
  三重院 遂初堂后是乾隆花园的第三重院,这座院子以山景为主。院中峰峦迭起,山间有深谷险峻,山下有隧洞通达四方,山上有天桥相接,萃赏楼、延趣楼、三友轩是这座进院的几处主要建筑。
  三友轩顾名思义是以松、竹、梅岁寒三友为主题的,三友轩内装饰以紫檀透雕松竹梅,染玉做梅花、竹叶,象征岁寒三友,构思十分巧妙。延趣楼在院落的西侧,为上下两层楼,建成时曾架有天桥从楼上直通院内的山石峰顶,不过在嘉庆时期被拆去,这一奇景也无法重现。
  四重院 萃赏楼后面是花园最深处,也是第四重院。院里主体建筑叫符望阁,是乾隆花园里最高的建筑。符望阁南山屏上建有碧螺亭,以五瓣梅花形状为顶,亭内也都以各种梅花纹加以装饰。碧螺春的茶叶名是乾隆南巡时御赐的,在此园中建造一个碧螺亭,有“梅花报春”的含义。
  符望阁平面呈方形,外观为两层,里面实际有三层,室内装修颇具特色,采用多种格局分隔方式,并以金、玉、珐琅等镶嵌装饰,形成琳琅满目的视觉效果。穿越其中,往往会迷失方向,所以符望阁有“迷楼”之称。
  倦勤斋是第四重院落里最为奢华的建筑,在花园的最北端。乾隆曾在符望阁内题诗中写“耆期致倦勤,颐养谢喧尘”,也是表达自己退位后的期望,倦勤斋的名字也得于此诗。值得一提的是斋内的装修十分豪华,在西四间的顶棚及墙面绘有藤萝架通景画。由于应用了透视关系,置身斋内,会产生一簇簇藤萝花从架上垂落的感觉。(赵阳)
其他文献
5月28日至30日,国际古玩展将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隆重登场。这个备受瞩目的国际性古玩展览,不仅将为全球藏家奉上万余件古玩艺术品,还将带来全球古玩艺术收藏与市场的最新趋势。  为什么移师会展中心  国际古玩展,前身为享负盛名的香港国际古玩艺术博览会,由香港著名古董商翟健民先生创立的翟氏投资有限公司主办。往届博览会的举办地为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该博览馆紧邻香港国际机场,交通便利,让来自世界各地的藏家不
期刊
在近年来的西画拍卖市场上,台湾早期本土画家的作品无疑引起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致力于描绘台湾风情的台湾本土前辈画家陈澄波、廖继春,对台湾油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07年,陈澄波创作的《淡水夕照》以5072.75万元的高价摘下了当年秋季油画和当代艺术拍场的最高价。他的另外一幅《淡水》在2006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成交价高达3623.36万元。  2005年5月,廖继春1965年作《西班牙古
期刊
我醉欲眠卿且去  明朝有意抱琴来  采访:孟宪章(著名碑帖收藏家)  2012年8月11日,在北京安定门的一处平房小院内,我们见到了著名碑帖收藏家孟宪章老先生。虽然先生今年已值82岁高龄,听力和行动都不如从前,且素来为人非常低调,不喜张扬,但一听说此次拜访他的内容有关启功先生,便欣然答应。当日京城小雨,怕我们找不到路,老先生竟独自冒雨站在巷口等候,此番真情实意,令人感叹。  说起来,孟老与启先生算
期刊
1885年,16岁的李铁夫漂洋过海来到加拿大学习绘画,在艺术造诣突飞猛进的同时,也掀起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留洋潮”。  随后,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常玉、方君璧、李超士、颜文梁、关紫兰、陈抱一等一批中国油画的“先驱者”们怀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理想踏上了跨洋寻梦之路。他们个个意气风发,东渡日本,西达法国、比利时等国家求学,学成后他们纷纷选择归来报效祖国。回国后,他们积极倡导美育教育,对
期刊
纵观整个早期油画市场,关注点似乎总是集中在徐悲鸿、林风眠、常玉等“明星艺术家”的身上,诸如陈抱一、关紫兰、方君璧、李铁夫等艺术家的作品在拍场上的表现就不那么令人乐观了。  当跟他们同时期的徐悲鸿、林风眠等人的作品价格早已迈过千万元级别时,不少早期油画家的作品价格才区区几十万元,甚至比不上一些当代艺术作品,令人遗憾。当然,也因此形成了巨大的价值洼地,等待藏家和市场人士去挖掘。  1920年秋季,上海
期刊
他们都是早期油画先驱的代表,他们的艺术各有特色,充满了探索。在与他们同时期的徐悲鸿、林风眠等艺术家的作品价位早已迈过1000万元时,他们的作品多数仅几十万元,潜力凸显。  李超士:李超士是中国最早留学法国的画家之一,在众多的早期留洋画家中他也是最早接收系统西洋美术教育的画家。李超士的作品多以色粉画为主,线条流畅洗练,色彩协调匀净,疏与密、虚与实的把握极佳。他笔下的静物都十分恬静,没有怪异乖张的自我
期刊
拍品估价的高低往往会直接影响到竞买人气和成交结果,如何通过估价来吸引买家的注意,并通过多人竞价形成高价成交,其中颇有玄机。特别是通过低估价促成高成交,可以说在当今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是一种屡见不鲜的商业策略。  2012年春拍大幕已然落下,受国际和国内经济环境的影响,拍卖市场整体表现没能延续以往的火爆,呈现出回调的态势。在资金缺乏、买气不足的情况下,春拍成交额大幅萎缩,特别是不少估价高的拍品,或是流
期刊
4月中旬,由中国民生银行捐助运营的艺术机构——炎黄艺术馆推出了“中国现代美术奠基人系列——庞薰琹大型艺术展”。庞薰琹的艺术成就在此次展览中得到了全面呈现,20世纪早期现代艺术社团“决澜社”的历史风貌也在此次展览得到了充分展示。  在中国美术现代化奠基人中,庞薰琹是其中分量极重而又略被忽视的人物。庞薰琹出生于江苏常熟一个世家,19岁赴法国,曾在巴黎艺术活动中心——蒙巴纳斯区著名的格朗特歇米尔研究所学
期刊
近一段时间,对于中国工艺美术界的一大批创作精英来说,心情可是截然不同,有的在掩饰着内心的狂喜,有的已经开始四方道谢,有的则愤愤不平,甚至彻夜难眠。经过近一年的层层评审,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已基本结束,尽管到本刊截稿时止,评审工作还没有进入公示阶段,但据了解,评审专家委员会已经审核提出了建议名单。而对于自己是上榜了还是落选了,多数参选者都是心知肚明。  最后一关三选一  早在去年5月份,国家
期刊
在即将于5月初敲响槌音的2012年度内地春拍中,多家拍卖公司纷纷在早期油画这一板块加大了征集力度,不少早期油画的精品将在今春与藏家见面,相信将有不错的佳绩诞生。  吴冠中 《山东荣成龙须岛》 纤维板油彩 1976年作  尺幅:47厘米x147厘米  拍卖公司:北京传是  尺幅巨大,纯以油彩绘画,景色描绘与色彩使用自然,充满了不求形似求生韵的词心和逸气,显然是吴冠中上世纪70年代的典型风格。  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