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中旬,由中国民生银行捐助运营的艺术机构——炎黄艺术馆推出了“中国现代美术奠基人系列——庞薰琹大型艺术展”。庞薰琹的艺术成就在此次展览中得到了全面呈现,20世纪早期现代艺术社团“决澜社”的历史风貌也在此次展览得到了充分展示。
在中国美术现代化奠基人中,庞薰琹是其中分量极重而又略被忽视的人物。庞薰琹出生于江苏常熟一个世家,19岁赴法国,曾在巴黎艺术活动中心——蒙巴纳斯区著名的格朗特歇米尔研究所学习过绘画。上世纪20年代的巴黎,正是现代派绘画风起云涌、此起彼落之际,而蒙巴纳斯区的古堡尔咖啡店,又是现代派大师毕加索等人经常出沒之地。庞薰琹在这样的环境下度过了5年,1930年春回国。青年时代的庞薰琹反对刻板机械地模仿“自然主义”和所谓“写实派”绘画,主张艺术家应该利用各自的技巧,自由地、自然地表现事物和自我。其表现手法虽然未脱西方现代派绘画的影响,但是,在形象、色彩方面具有装饰性,显然较为接近东方人的审美情趣,错综复杂的组合却不失和谐自然,激烈变化的表现却不失平衡合理。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是庞薰琹艺术创作最为旺盛的时期,也是其艺术思想与创作风格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1930年回国后,庞薰琹开始用中国笔墨、传统画法画人物画。虽然主要还是画油画,但他已开始探索如何表现“民族性”与“装饰性”的问题。上世纪30年代的油画《地之子》是庞薰琹有感于当年江南大旱民不聊生,采用象征主义表现手法来创造的主题为“中国总有一天会摆脱贫困”的作品。他采用简化和拉长的形体描绘,大面积平涂,以平面、装饰的风格来表现朴实和力量。他吸收外来形式,却加入了中国人的情感、神韵,包括造型和线条的运用。此幅作品正是他“中国学术现代化,外国学术中国化”主张的具体体现。
1932年,庞薰琹发起和组织了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第一个有宣言、有纲领的美术社团——决澜社,“用狂飙一样的激情,铁一般的理智”,用“野兽群的叫喊,立体派的变形,达达的猛烈,超现实主义的憧憬”在当时的中国美术界掀起了一股现代主义的潮流。
决澜社成员除庞薰琹外,还有倪贻德、陈澄波、周多、曾志良、傅雷、梁白波、阳太阳、杨秋人、王济远、丘堤(女)、张弦等。决澜社每年举办一次画展,不到5年先后举办了四次作品展,从展览的作品来看,大多是人像、风景、景物,少数裸体。纵观决澜社主要成员的创作倾向,他们大胆地借鉴和吸收了印象派以后现代派绘画的各种艺术风格和手法,在自己的创作中体现了出来,对于当时的中国艺坛,无疑是吹进了一股新鲜的美术之风。
“决澜社”于1935年,举办过第四回展后,就自行解散了。就客观原因来讲,当时日本侵略中国的外患日益迫紧,国民党当局对左翼的文化围剿也日益加剧,画家们缺少从事艺术探索、研究、创作的安定、安全的文化环境。主观原因方面,除了艺术家们经济比较窘迫外,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艺术家们追求所谓遗世而独立的“纯粹造型世界”、“纯粹艺术”,急于要与世界艺术发展趋同步的愿望,未能顾及本土的气候条件,忽视了大众的欣赏水平和承受能力。诚然,“决澜社”沒有达到“宣言”所向往的目的,但它已掀开了中国美术运动新的一页,是我国新美术运动进入了一个新历史阶段的标志。如陈抱一当时所说,“决澜社”画展已显示了较清新的现代绘画的气息。
而“决澜社”的发起人庞薰琹却在此后的人生岁月里逐步转向,在历史的契机下做出个人选择,义无反顾地走进民族美术的研究和工艺美术的启蒙过程中。无论是面对坎坷不平的个人境遇,还是天翻地覆的社会巨变,他都坚守于传统意义上中国美术的冷门领域,并在新中国之后帮助成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为中国实用美术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近年来,学术界加大了对于中国早期油画的学术梳理和研究,类似于“中国现代美术奠基人系列——庞薰琹大型艺术展”这样的学术型展览近来也屡屡亮相。相信随着学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20世纪早期油画家的价值将渐渐凸显,也只有学术先行,市场才能朝着理性的角度发展。
在中国美术现代化奠基人中,庞薰琹是其中分量极重而又略被忽视的人物。庞薰琹出生于江苏常熟一个世家,19岁赴法国,曾在巴黎艺术活动中心——蒙巴纳斯区著名的格朗特歇米尔研究所学习过绘画。上世纪20年代的巴黎,正是现代派绘画风起云涌、此起彼落之际,而蒙巴纳斯区的古堡尔咖啡店,又是现代派大师毕加索等人经常出沒之地。庞薰琹在这样的环境下度过了5年,1930年春回国。青年时代的庞薰琹反对刻板机械地模仿“自然主义”和所谓“写实派”绘画,主张艺术家应该利用各自的技巧,自由地、自然地表现事物和自我。其表现手法虽然未脱西方现代派绘画的影响,但是,在形象、色彩方面具有装饰性,显然较为接近东方人的审美情趣,错综复杂的组合却不失和谐自然,激烈变化的表现却不失平衡合理。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是庞薰琹艺术创作最为旺盛的时期,也是其艺术思想与创作风格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1930年回国后,庞薰琹开始用中国笔墨、传统画法画人物画。虽然主要还是画油画,但他已开始探索如何表现“民族性”与“装饰性”的问题。上世纪30年代的油画《地之子》是庞薰琹有感于当年江南大旱民不聊生,采用象征主义表现手法来创造的主题为“中国总有一天会摆脱贫困”的作品。他采用简化和拉长的形体描绘,大面积平涂,以平面、装饰的风格来表现朴实和力量。他吸收外来形式,却加入了中国人的情感、神韵,包括造型和线条的运用。此幅作品正是他“中国学术现代化,外国学术中国化”主张的具体体现。
1932年,庞薰琹发起和组织了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第一个有宣言、有纲领的美术社团——决澜社,“用狂飙一样的激情,铁一般的理智”,用“野兽群的叫喊,立体派的变形,达达的猛烈,超现实主义的憧憬”在当时的中国美术界掀起了一股现代主义的潮流。
决澜社成员除庞薰琹外,还有倪贻德、陈澄波、周多、曾志良、傅雷、梁白波、阳太阳、杨秋人、王济远、丘堤(女)、张弦等。决澜社每年举办一次画展,不到5年先后举办了四次作品展,从展览的作品来看,大多是人像、风景、景物,少数裸体。纵观决澜社主要成员的创作倾向,他们大胆地借鉴和吸收了印象派以后现代派绘画的各种艺术风格和手法,在自己的创作中体现了出来,对于当时的中国艺坛,无疑是吹进了一股新鲜的美术之风。
“决澜社”于1935年,举办过第四回展后,就自行解散了。就客观原因来讲,当时日本侵略中国的外患日益迫紧,国民党当局对左翼的文化围剿也日益加剧,画家们缺少从事艺术探索、研究、创作的安定、安全的文化环境。主观原因方面,除了艺术家们经济比较窘迫外,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艺术家们追求所谓遗世而独立的“纯粹造型世界”、“纯粹艺术”,急于要与世界艺术发展趋同步的愿望,未能顾及本土的气候条件,忽视了大众的欣赏水平和承受能力。诚然,“决澜社”沒有达到“宣言”所向往的目的,但它已掀开了中国美术运动新的一页,是我国新美术运动进入了一个新历史阶段的标志。如陈抱一当时所说,“决澜社”画展已显示了较清新的现代绘画的气息。
而“决澜社”的发起人庞薰琹却在此后的人生岁月里逐步转向,在历史的契机下做出个人选择,义无反顾地走进民族美术的研究和工艺美术的启蒙过程中。无论是面对坎坷不平的个人境遇,还是天翻地覆的社会巨变,他都坚守于传统意义上中国美术的冷门领域,并在新中国之后帮助成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为中国实用美术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近年来,学术界加大了对于中国早期油画的学术梳理和研究,类似于“中国现代美术奠基人系列——庞薰琹大型艺术展”这样的学术型展览近来也屡屡亮相。相信随着学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20世纪早期油画家的价值将渐渐凸显,也只有学术先行,市场才能朝着理性的角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