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慢生活自在铸今朝君馨阁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剑君专访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_liuyun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种成功人士,他们低调生活,很少发声。尽管舞台灿烂,人生辉煌,站在舞台中央的他们也只是轻声说句“谢谢,谢谢大家”,甚至他们不出声也无动作,却同样具备引爆行业动荡和市场格局变迁的能量。他们就是,在把玩古董,鉴赏珍宝,设计制作,传承和发展中国古典文化的过程中,催生出来的时代玩主。真正的师出名门,真正的大家风范,真正的一代君子。
  古人云:“学贵得师,易贵得友”,一个人的一生中,最幸运的事情就是遇见一位“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好老师,而北京君馨阁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剑君先生,遇见了三位宗师。他的第一位师傅是清宫造办处著名木器修复鉴定专家温德源老先生,温老先生将其一生所学以及造办处木器秘籍倾襄传授于他。为日后袁先生传承清宫造办处细木作,精细的制作工艺,及对中国古典皇室宫廷家具风格的把握,打下了坚实稳固的基础。在他少年时期又跟随师傅结识了一代传奇君子,中国家具收藏家王世襄先生,学习明式家具的收藏与鉴赏,这让他对中国传统家具的概念和理论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控。后来在师傅生病期间又把袁剑君先生托付给朋友陈增弼教授,于是他又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系统地学习了古典家具制图数年之久。至今袁先生依然坚持手绘制图,参与家具的设计和制作。
  袁剑君先生是当今真正的学院派,他低调从容的生活着,很少提起那些传奇时代的人物和故事,他从一个每月拿60元工资的学徒,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大师,并且带领着君馨阁在行业中毅然伫立了近30载春秋。袁先生说:“希望自己在50岁的时候,回头一看,君馨阁在那里,70岁的时候回头看,君馨阁还在那里,90岁的时候在回头看,君馨阁依然在那里!”君馨阁以其强大的文化底蕴和与众不同的经营方式,承载着一代又一代热爱古典文化的谦谦君子们的梦想,一直不断地向前行进,君馨阁要做百年企业,铸百年梦想。
  14~19世纪,西方艺术史给世人留下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巴比松派”、“印象派”,也留下了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和《雅典学院》、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凡高的《星空》和《向日葵》,20世纪的“极简主义”、“概念艺术”、“行为艺术”等,而君馨阁正是中华民族5060年传统文化,历史馈赠给今天的中国包豪斯。追溯君馨阁的历史,如同翻开一册泛黄的古卷。清末明初,皇室衰败,一些宫廷匠师纷纷走出皇宫。这些落魄贵族和宫廷匠师们,为了生存,他们在天还没亮时候就早早出去变卖古董家具等私家收藏,然后换米换面,维持生计。当时他们的生活状态和时代背景,促成了“鬼市”的诞生,也就是早市和晚市的前身。那个时代,精神食粮没有真正填饱肚子来得实在。所以导致很多古董和奇珍异宝的流失,或被贩卖于国外,或流落于民间,中华传统文化在此期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践踏。为了生存和发展,渐渐的在“鬼市”周围的几条胡同里出现了30几家木器作坊,这里集中了北京一大批技艺超群的能工巧匠,他们中也包含着从清朝造办处出来的宫廷匠师。君馨阁就是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有了最早的雏形,并最终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破茧而出。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君馨阁迎来了自己的春天。他们勇于创新,突破传统,将明清旧家具进行修缮和改造,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设计,在红木家具行业中开疆拓士,凭借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对造型、神韵的独特把握,以及用料的精良,制作的凝练,君馨阁的家具很快就遍布世界多个国家,远销美国、法国、英国、韩国、加拿大等国,出口贸易占据了君馨阁90%以上的份额。辉煌的90年代,君馨阁就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红木家具,搬进了世界上每一个热爱中华文化,热爱中式家具的人们的家中。君馨阁或浓墨重彩或黑白写意,将中华文化、明清经典、和新中式,慢慢渲染浸润到人们的心中,用家具和世人进行着和谐的对话,也在用家具刻画和谱写着新的历史。
  君馨阁古典红木家具,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处处体现了传统古典红木家具为今所用的人文关怀,君馨阁的家具皆是根据摆放位置和空间大小,以及装饰环境,进行量身打造的。设计、造型、用材、工艺、雕刻、打磨、质检等环节层层把关,最后才会成为君馨阁品牌家具,成为真正的艺术品。君馨阁的家具不是普通器物,它们承载着历史的变迁,它们有生命,有故事,它们诠释着每一首诗,每一句词。它们从一棵千百年的生命之树,经过工匠和艺术家的双手涅槃重生,这也正是艺术品的内涵所在。要完美地感受古典家具之美,自然离不开整个家居环境的营造。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依山旁水等环境生活的哲学说法,君馨阁的古建装修,和中式会所打造,正是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一重要学说进行发扬光大的体现。君馨阁的代表作品有:凯宾斯基饭店、首都大酒店、恭王府、昆仑饭店、清水园荼坊等等。更因为君馨阁家具的独特魅力,他们为新版《红楼梦》、《甄嬛传》等众多脍炙人口的大剧热播剧,提供了全部家具摆设。
  本刊会在以后的报道中分为:(一)独树一帜坚持品位,君馨阁新中式会所打造。(二)修缮历史承前启后,君馨阁传统古建装修。(三)赏珍奇鉴珠宝,君馨阁经典收藏。(四)勇于开拓铸就今朝,君馨阁精品红木家具赏析。四个板块,来细细品味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细细品味君馨阁独特魅力。
其他文献
6月26日,陆克文归来,他战胜上任总理吉拉德,重新当上了澳大利亚的总理。  新内阁女性部长数创新高  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新内阁于当地时间7月1日宣誓就职,女性阁员人数创下历史最高。陆克文表示,经济问题将是新政府的重要议题。当地时间7月1日,陆克文的30人新内阁宣誓就职。陆克文一口气新任命了6名女性部长,使得内阁中女性部长的人数上升至11人,创下历史新高。他任命的6名女性部长分别为心理健康部长、澳大
期刊
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局主办,克拉玛依市体育局、克拉玛依区人民政府、新疆油田公司行政事务中心联合承办,克拉玛依市羽毛球协会协办的“传承杯”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届青少年羽毛球公开赛,于8月17日至19日在克拉玛依市体育馆举行。全疆青少年羽毛球爱好者参观了美丽的现代化石油城,同时也与他们的超级偶像——刚刚夺得广州羽毛球世锦赛冠军的林丹零距离接触,领略了缔造世界羽坛神话的“超级丹”的精彩球技和迷
期刊
丈夫爱上了表妹,关系破裂后,他却并没有尝试挽回,而是变本加厉地与妻子约法四章:要求妻子为他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并拒绝进行房事,变相地把妻子降格为佣人。这位可怜的妻子便是爱因斯坦的夫人米列娃·马里克。  物理天才爱上残疾女孩  米列娃·马里克出生在匈牙利的一个富裕家庭,并被送到瑞士苏黎世读大学。19世纪末,很多女学生都不能读大学,米列娃算是幸运的,但是,这也成了她另一个不幸的开始。  米列娃刚到苏黎
期刊
美国总统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当下正在与美国歌手乔丁·斯帕克斯、阿散蒂和Run DMc合作打造一张名为“健康美国歌”的说唱专辑。此外她还成为《Parflde》杂志8月刊封面人物,紫红色洋装、珍珠项链、精致妆容,尽显优雅干练气质。她坦承美国已准备好女性总统入主白宫。米歇尔不愿评论前国务卿希拉里是否竞选总统,不过她说,自己绝不参选。  关注儿童肥胖  这是以宣传健康为目的的一系列音乐录像带,制作方邀请了知
期刊
不久前,笔者去看望已跨入101岁的女作家罗洪先生。我拿出她早年出版的小说集《儿童节》,老人看着,似乎故意在问我,又好像自言自语地说:今年是2011年了吧?我答:是啊。她接着说:这样说来,我认识巴金正好有八十年了。我恍然大悟。老人在这个关键时日,依然怀念着老友巴金呢。  巴金激发了她的创作热情  罗洪记得十分清楚,那是1931年5月9日。在苏州市内一家茶苑,她第一次见到了巴金。那天一早,罗洪与恋人朱
期刊
1979年的一个秋日,中央軍委副主席叶剑英的办公桌上,放着20多张由全国各地演员扮演毛泽东形象的彩色照片。叶剑英拿着放大镜,凝神注目地一张又一张地审看着。坐在叶剑英身旁的耿飙微笑着,等待叶剑英的定夺。当年1月刚担任軍委秘书长的耿飙,红軍时代曾演过戏剧,近年又是中央政治局分管宣传口的领导,他对遴选影视特型演员的工作自然也很关心。  3年前,伟人毛泽东溘然长逝。从此,天安门上再也不见了他那魁梧的身姿、
期刊
回忆坎坷演艺路。她从当年做唱片制作助理谈起,说自己要帮录音室的乐手买便当、买槟榔,后来去拍戏得到亚太影后的殊荣,还是回录音室继续当助理,照常帮忙去买槟榔……  据报道,电视台举办《中天青年论坛》邀请五月天主唱阿信、刘若英与陈文茜对谈,吸引超过3千人,会场爆满。亚太影后刘若英透露,拿奖后其实过了一年很穷的日子,还交不出管理费。她也曾拍过烂戏,甚至想把导演杀了。不过她感谢这段经历,并以茶叶蛋为喻,“人
期刊
姐姐成法国抵抗组织重要外援  妹妹被俘后不屈服于纳粹酷刑  尼爾内姐妹重逢时,时间已过去了两年半。妹妹憔悴的神情令杰奎琳震惊。长期的监禁以及友人的死,都给她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为了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艾琳不得不一次次接受痛苦的电击治疗。此时,那个活泼、精力旺盛的女孩,已经变得异乎寻常地沉默而警觉。尽管她们的谦逊与功绩不成比例,一对英国特工姐妹在纳粹占领区的非凡经历,足以令两人成为二战谍报史上的一
期刊
王光亚,法学硕士,历任外交部国际司三秘、副处长、处长、副司长、司长;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大使;外交部部长助理、副部长;现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  丛军是陈毅元帅的小女儿,曾任驻爱沙尼亚大使,后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公使衔参赞。这对“伉俪大使”的爱情源于雾都伦敦,绽放于联合国总部。  寒门学子  王光亚,1950年3月出生在上海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祖籍江苏阜宁。1963年,他考入了上海外
期刊
当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飞上蓝天之时人们无不为之骄傲和自豪。但却少有人知道她们的主教练王赐九。王赐九,土家族,湖南省慈利县溪口镇勤中山寨人,清末名将王子斌之孙。早年毕业于黄埔军校,新中国成立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第一航校战术助教,后任空军第一师中队长、副大队长、作战科长兼飞行检查主任、机场副站长等职。  每天带飞30余次,从不叫苦  1951年,王赐九所在的空军十三师三十八团接受了上级命令,要求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