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古诗教学

来源 :科教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ung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改变传统教学,指导学生在诵读、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达到积累积累祖国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
  【关键词】诵读;想象力;音乐美;竟境美和语言美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7-0108-01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古诗词中有文学、哲学、历史,有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伦理价值,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古诗词教学是一种人文教育,更是一种精神陶冶,所以努力开拓境界,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品味,应成为古诗词教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但是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往往有个误区:重翻译分析、轻赏析审美,致使古诗词的文化底蕴流失殆尽,把最具感染力、想象力,最具文学味的欣赏课变成了枯燥乏味、死气沉沉的技术课。古诗词教学应是鲜活生命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读古典诗歌时,必须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诗的音乐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诗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达到积累祖国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本文就结合理论探讨与教学实践,尝试着从音乐美、竟境美和语言美等方面对此加以论述。
  一、把握诗歌的意境美,让学生开拓想象,发展其创造性
  古典诗歌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感性形象。我们常说的诗歌的意境正是诗人的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形成的,它需要感性认识和情绪体验,诗的意境美是千姿百态的,有的雄伟壮阔,绚丽纤细;有的悲凉凄婉;有的豪放旷达;有的含蓄典雅,景象万千。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除了物还有蕴含其中的情感。因此,阅读古诗必须引导学生根据诗中所提供的信息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去。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一幅落寂单调的悲凉秋景,而它要表现的则是作者远在天涯、愁肠欲断的情怀。这个意境是通过枯藤、老树等九个事物所感悟到的,这种感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启发学生想象,即让诗中景、诗中物、诗中人,在学生脑海中浮现加工,展现一幅立体的画面,引导学生步入诗的意境,使他们如见其景,如见其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达到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
  古诗中的想象当然也需通过学生的诵读来实现,教师大可放开手脚,让学生在读中译出诗文,对诗中的情与景进行初步理解,然后,鼓励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如《钱塘湖春行》一诗,有的学生这样描绘:春水初平的堤岸,春云舒展,贴近湖面,莺在有阳光照到的树上飞鸣,轻巧的燕子衔泥喃喃而舞,是春花初绽令人眼花瞭乱,是绿茵的草长得可没马蹄……当学生能够当堂联想、想象到这样一幅生动的画面时便是入情入境了。如此诵读,学生既读出了画意,脑中展现了立体的图景,又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诗的意境,开拓了学生的想象,其创造意识也就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二、把握诗歌的音乐美,让学生自主诵读,发挥其主动性
  古典诗歌是富有音乐美的文学样式,它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具有美的旋律和和谐的节奏。正是因为诗的语言凝练精辟,具有悦耳的音乐美,因此诵读就成了我们破解古诗的首要任务。
  对古诗诵读的能力和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或听读、或范读、或领读、或齐读。初步朗读,读准诗的节奏,要求在语言层面上读通全诗,做到停顿正确。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正确停顿、富有节奏的朗读可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赏析古诗的角色。当然,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诵读方式,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进行科学的诵读指导。引导学生把握诗句中音节语句的声调节奏及其变读,真正体现诗句朗读中的音乐美,它包括纠正学生的读音,适时讲解古诗的押韵、平仄,以便读准节奏,读出语气和语势。读准诗句的节奏,有利于理解古诗的含义,读出语气和语势,则有利于体会古诗的感情和气势,表现出诗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
  三、把握诗歌的语言美、让学生背诵积累,增添其文化底蕴
  古典诗歌是语言的精华。它凝练精辟、生动形象,往往一字千钧、震人心灵,留给读者许多想象的空间,鉴赏诗歌的语言,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天门中断楚江开”中的“开”等精妙含蓄的词语永远值得学生去揣摩、体味。而更多诗句则以其丰厚的情感和精邃的哲理启迪后人、流传千古。如:激励人们乐观开朗的“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寓意顽强拼搏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还有表达英雄气概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等许多陶冶文化情操的诗句、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食粮。学生学习背诵这些诗句,对学生精神的提升,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塑造,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作用。他们往往通过诵读很快受其感染,势必会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激起相似的情感,从而达到心领神会。这样不仅增添了学生的文化底蕴,而且形成了他们健全的人格。所以,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诵读的指导,在真正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前提下,把握诗的音乐美、意境美的同时,让他们熟读精背以至默记在心,最终完成语言积累和情感熏陶。
  当然,古诗教学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但鉴赏诗的音乐美、意境美、语言美始终是我们古诗教学的目标,诗的诵读应贯穿教学的始终。尤其在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更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想象力,加深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真正享受到审美的乐趣。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不断渗透、反复与深化的过程,要贯穿于数学教学之中,要把数学知识和生活的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形成初步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应用;数学思想;数学教学;体现  【中图分类号】G226.32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6-0140-01  数学
期刊
【摘要】无论哪一类体育活动,从根本上讲,它都是一种或者一类游戏,从这个层面看来,学校体育教学就是在体育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的各种游戏,可以说体育游戏是身体锻炼的基本手段,应该成为体育教学的大比重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身心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体育游戏;课堂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528.28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
期刊
【中图分类号】G203.12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7-0093-01  很多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往往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往往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儿童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无法于周遭的生活自然地沟通起来。思品与社会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和影响。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
期刊
【摘要】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  【关键词】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特点与设计  【中图分类号】G332.46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7-0107-01  一、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是培养学
期刊
【摘要】多媒体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解决许多传统课堂教学中不能很好地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321.22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7-0109-01  多媒体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
期刊
【摘要】良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一名语文教师综合素养高的体现。语文教师的语言要有内涵、有情趣、有激情、显天真。只有运用卓越的口才,才能打造精彩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关键词】语言;丰富的内涵;幽默的情趣;澎湃的激情;迷人的天真  【中图分类号】G423.69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7-0106-02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教辅工具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7-0074-02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新课程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把教学活动的性质框定在“特殊认识活动”的范围内,上课变成是执行教案的过程,老师讲,学生听,采用“满堂灌”的教法,这样不仅会导致课堂教学沉闷,而且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潜能。教师“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理念下
期刊
【摘要】新课程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探究式教学。我们要实施主动探求知识、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以发展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  【关键词】探究;实践;评价  【中图分类号】G203.12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7-0098-01  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一个需要探究解决的问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
期刊
【摘要】计算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数学,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计算能力;计算方法;错题分析;计算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7-0116-02  计算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贯穿着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计算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7-0115-01  寻求作文教学创新的基本途径,对培养学生语文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学生作文创新能力基础的获得和创新人格的形成,必将为其学会终身学习的技能与创造性劳动的智慧提供不竭的思想动力和智慧源泉。因此,我们不能不在作文教学的思想和行为上进行新的思考和实践了。  一、导读要求真  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