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教育的根本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y_0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于的根本在于改变,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发展,一方面要增加学生的智慧,促使学生向善向美。另一方面要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促使教师向学习型研究性教师发展。新课程教学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做到有效教学,做到有针对性,挖掘学生的独立,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加强研究。
  关键词:有效教学 转变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1
  教育的根本是什么?怎样实现教育的根之愿景?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也是近几年来我努力探索想要解决的问题。
  众所周知,学校教育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育人质量和学习质量,这是非常正确的观点。但传统课堂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只重视了学生学习的质量而忽视了教师育人的质量。因为追求的单一性——唯分数论,导致课堂教学走向畸形的发展:忽视对学生生命的尊重与关怀;忽略了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忽略了对学生品德的培养。结果培养出了连我们老师自己也不满意的学生:高分低能;身体不健康;不懂得感恩;没有社会责任感,不尊重生命,缺少团队意识等的学生。
  庆幸新课程改革应势而生,感谢一大批教育先驱,一大批课改专著的出版,让我也分享到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并加入课改的行列。经过近十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探索,加上广泛的阅读。特别是这个假期的阅读实践
  我坚信教育的根本是改变——增加学生的智慧,促使学生向善,向美;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只有师生共同发展进步的教学才是真正的教学!
  我坚信要实现教育的愿景必须追求有效教学!
  一、教师教学必须做到的转变。
  (一)转变学生观。尊重学生个性,挖掘学生的獨立能力;平等对待学生,课堂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领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创设问题情境,联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
  (二)转变学习观,突出生本课堂,学本课堂,让课堂动起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做到动静结合。动中体验,静中深化!
  (三)转变教材观,提升资源整合的有效性。不迷行教材,变传统课堂“教好教材”为“用好教材”。
  (四)转变教师观,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课堂中教师角色丰富,既是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也做引导者,反馈者,激励者,师生合作,共同进步发展。
  (五)转变课堂观,立足挖掘学生的独立性,教师“主导作用”的不断向学生“主体作用”转变;课堂教学联系生活,注重学习过程的体验性,认知性,感性,培养学习型的学生,让学生能根据教师的创设的情境主动获取信息,恰当运用资源,积极思考,勇于质疑,构建自己的认真结构,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思维,在感悟中日益形成自己的健全人格和优秀品质!
  观念转变了,课改动力源泉。参与课改的信心也足了!
  二、我们教师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一)研究学情
  江山野先生给我们指出学生的发展有两个发展区:现有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只有立足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根据余文森先生的“有效教学”的原则,有针对性的教学是有效教学的根本保证。为此我们必须对学情有充分的认识了解。
  学情应该包含以下因素: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情感因素,智力因素,道德品质因素以及个性特征,家庭教育背景,生活环境等等。
  (二)研究教材
  这一研究是基于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载体”的特征提出的。“用好教材”就必须了解教材,研究教材。
  对教材的研究分为宏观层面的研究和微观层面的研究。
  宏观层面的研究要求我们从整体上清楚教材的体系,明确谋章节教材在整个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便做到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的放矢。同时还要把握学科特色,了解本学科的相识学科和边缘学科。
  微观层面的研究要求我们熟悉各文本的知识要点,清楚各知识要点的内在联系并能挖掘出各知识要点中蕴藏的思维,能力等因素,能从知识要点中发现所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研究教法
  新课程教学主张“用好教材”,不再把人教版教材作为唯一的教学工具,大力提倡根据学情使用“校本教材”,基于教材和学情的需要出发,我们必须研究教法以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
  比如新授课怎么教学?复习课怎么讲?实验课怎么上?室内课和室外课教学有什么区别?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都必须根据学情做细致的研究。
  研究教法要以挖掘和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为出发点,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和热情。
  (四)研究考纲
  尽管新课程教学淡化了教学考试的功利性,高考招生政策也出现了变化,不在把分数作为唯一的量标,但中国甚至国际现状招生离不开考试。政府部门对学校及教师的评价机制还没离开考试,因此我们的教学还得花很多心思去研究高考,研究考试。
  研究考试目的就是让我们学生在考试的竞争中获胜,研究考纲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五)研究课改动态
  社会的发展总是伴随改革进行的。教育的发展也总是伴随课改前进。参与教学研究,做一个研究性教师,提升课改水平是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课改研究要着力于两个立足点
  1.教师方面,学习研究,立足有利于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不断得到更新,与时俱进;立足有利于教师的知识不断得以丰富,教学视野不断得到拓展;立足有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日益精进提高。
  2.学生方面,立足于研究“养成教育”“体验教育”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习惯和能力;立足于如何更好激发学生独立性的潜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立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质疑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的中职教育与社会整体的经济发展相比较,其技术的熟练度与人员的整体素质还有相当大的距离,那么作为中职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我们该如何突破原有的教学局限,改善教学效果,培养企业需要的技术人员呢?建立信息化便成了当务之急,我们可以从招生、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和就业实习四个方面来对信息化进行剖析。  关键词:信息化、招生、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就业实习  【中图分类号】G434  中等职业教育是面向人
期刊
摘要:为弥补职高计算机课堂教学工作中组织教学难度大、个别指导难度大、教学效果难保证、不能照顾所有需要帮助的学生的缺陷,我们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设置了小导师制。教师对重点、难点问题精讲、示范演示,然后将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协作学习和练习。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学有余力的学生作为教师的小导师,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和地方给予及时的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整体计算机技能水平。  关键词:职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8  一、概述尝试教育的成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本人参加新课程改革使用新教材的这段时间,感触最深的收获。应用尝试教学法使得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增强,常能举一反三;课堂上,不需要教师题题讲解,学生先学先尝试,老师再补充讲解,学生自身就能板演讲解。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另外,通过合作学习,互相监督,大家都能彼此互相帮助,使程度不一的儿童,都能渐趋靠
期刊
摘要:社会对于教育的要求渐渐显露出不匹配,素质教育改革的大潮下,笔者从具体的体育舞蹈课堂教学改革试验入手,通过将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学会学习,学会表达与交流。实验证明实验组学生主动的参与教学,积极的与同学之间合作意识明显高于对照组。  关键词:自主 合作 体育舞蹈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1 前言  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推行素质教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所以,语文教学中要让语文课“流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焕发活力,通过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碰撞出思维火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小学语文的魅力课堂,应该为学生展示了一个情感的课堂,开放的课堂,感悟的课堂,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沃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3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认为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我们在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高效课堂的本质,就是“少教多学”。因此,我们要把“教师的少教,学生的多学”作为基本纲领,捷克教育学家夸说纽斯正在谈到自己的教育理想时说:“找出一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必须十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项目化学习的内涵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具体的教学案例为载体,分析其特点,加大对学习内容的整合力度,通过有效的教学改革可以很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对高中化学的学习效果。  【关键字】项目化学习 高中 化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8  引言  项目化学习又叫基于项目的学习或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教与学互动的教学模式。项目化学习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项目小组,通过小组分
期刊
摘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各种类型的习题,都可用分解组合法快速高效地求出答案。  关键词:基因型、表现性、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組合定律、分解组合法  中图分类号:G633.91
期刊
摘要:儿童的品德与生活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在教学中,根据本课程的特征,要创设开放式教学环境,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实践,在生活中学习,同时还要积极争取家长配合,引导学生健康、安全、愉快、积极的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1  儿童的品德与生活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他们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教学中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