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符号,大学问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标点符号是一种微小却不可缺少的语言工具,在书面语言的表述中,与文字一样是辅助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是文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跟文字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但现在一些学生或不重视标点符号,或不懂得正确运用标点符号,习作中常常造成语句不通,读来费力。作为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标点符号的意义,巧妙地使用标点符号,促进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标点符号 阅读教学 品味 情感
  标点符号简称标点,是配合文字准确记录语言的一套辅助书写符号。《标点符号词典》指出:“标点符号是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 语的性质和作用的,它可以帮助文字精密地、准确地记录语音,表情 达意,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 郭沫若曾强调“标点好像一个人的五官,不能因为它不是字就看得无足轻重。”
  小标点,大学问,阅读教学中若能巧妙地借助标点帮助学生感悟文本,就能更深刻的品味文章内容,理解作者的匠心,领会作品的涵义。
  一、领会其含义
  案例一: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荷花》
  第4段中: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师:阅读这一部分,你有没有关注到标点?其实,标点也是作者情感的独特表现。
  生:我关注到了省略号。
  师:从省略号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生:我知道,还有更多的小动物们经过荷花身边。
  师:你能举例说说看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来过的身边吗?
  教师利用此处的省略号,结合课后的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自己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引导孩子创造性地补白,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纷纷举手发言。
  有的说:“青蛙轻快地跳上来,告诉我要在这美丽的舞台上举办一场演唱会。”
  有的说:“小燕子从头上掠过,告诉我外面的趣事。”
  还有的说:“小露珠眨眨眼睛,告诉我滚动着的欢快。”
  标点符号内敛而开放的性格与我们民族“虚实相生”的审美概念有着高度的一致性。省略号的作用类似国画的“留白”。充分利用这种“以无胜有”资源,引领学生去联想,去补充,在“无”中寻“有”,不知不觉之间加深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厚度。只有让学生把自己也比作一朵荷花,并把它当作有感情的人来想想,才能体会到作者出于对荷花的深深情感,已经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进入到美妙的荷花世界中。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不仅看到了浮现在眼前的一池美丽的荷花,更得到了美得感受和体验。
  案例二: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师:这个课题和我们平时学的课文题目有什么区别?
  生:课题加上了引号。
  师:猜猜为什么要这样?相信大家通过认真读书,仔细揣摩,一定会弄明白的。
  生:这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路,而是指现代社会迅速发展的互联网。
  生:把互联网看成信息高速路,说明上网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方便、快捷。
  生:在这儿,高速的不是平常的路,而是信息。
  生:高速路让我感受到,这信息不是一般的快,而是十分快。
  教师由课题的标点入手,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把握文章选课意图,引起学生对网络和现代科技的兴趣,领略网络魅力的同事,了解网络的特点和作用,真切感受现在科技给人们带来的便利,体会文章字词和标点的表达效果,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标点是静止的,无声的,只要教师指导得当,标点就能动起来。动起来的标点就会给学生阅读文本以新的启示。我们不仅要琢磨文字的含义,小小的标点也能告诉你许多有用的信息。
  二、体会其情感
  案例一: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师:谁来读一读课题?为什么强调了真棒,谁告诉你的?
  生:感叹号!
  师:你来读读看。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一种激动。
  生:由衷的自豪。
  这是由一篇通讯改写而成,写的是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帮助救灾的故事。这堂课从一开始,教师就引导学生关注题目,关注感叹号,尤其是由此引导学生一遍遍朗读课题,更是震撼人心,扣人心弦。导入新课的最高层次就是在此过程中孕伏教学的重点,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案例二: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画杨桃》
  在理解7到18自然段时,教师让学生以标点绘形,从文章中的标点去感受和想象当时的情景。文中有一处用到了“----”,六处用到了“?”,四处用到了“!”,三处用到了“……”。“好——笑!”中的“——”表示声音的拖长,描摹了几个同学自以为是、洋洋得意的神态。而六个“?”,“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是同学们的责问;“这幅画画得像不像?”“它像什么?”“那么,像什么呢?”是老师的提问;“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么?”“……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是老师的反问。这是老师和“有的同学”对“我”画的杨桃截然不同的反应。四个“!”,“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不像!”“像五角星!”“好——笑!”则是“有的同学”幼稚可笑的表现。而“不……像。”“像……五……角星。”这里的三个“……”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有的同学”知道自己错误后不好意思的神态。由此可见,文中的标点符号具有多么神奇的作用!
  由标点而引出一连串的思考和回答,顺其自然地把标点和文本中蕴含的情感连接到了一起。我们阅读文本,不仅要琢磨标点的作用,还要琢磨标点所传达的情感。
  三、琢磨其形式
  案例: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画杨桃》
  抓住“不像!”“像五角星!”“不……像。”“像……五……角星。”等关键部分,细细体会同学们思想感情的变化。
  师:老师和同学两次对话的内容是相同的,同学的回答更是一字不差。这两者之间有不同之处吗?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前面的“不像!”“像五角星!”是同学们不假思索答的。
  生:带有一点自鸣得意,等着看人家的笑话。
  生:后面的“不……像。”带着一点儿犹豫。
  生:有点不相信,自己眼睛所看见的,但,事实上发现確实如此。
  生:“像……”说明这个人在观察,“五……”说明不是很肯定,犹豫不决,“角星”真的是如此。
  生:看来,即便是一样的内容,甚至是一样的回答的字,但是,加了小小的“……”就会发现,许多的不同之处,标点符号功不可没。
  普普通通的词语,简简单单的文字,只因使用了不同的标点符号,就是得简单的文字顿时具有了不简单的意思,构建了两幅不同的画面情景,给人不寻常的阅读美感。作者匠心独运,非常精当地调动标点符号为传情传意服务。甚至,让前后两种情景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反差。教师略加点拨,却提示了学生品味语言形式的角度和方法.
  我们阅读文本,不仅要琢磨标点所传达的情感,还要琢磨标点缔造的美的形式。
  标点符号无愧是“文章中的无声英雄”,不语而语,不言而言。相同的标点,在不同的句子中,产生的效果迥然不同;相同的语言,使用不同的标点,产生的效果也有天壤之别。小标点里暗含大世界,重视标点符号,舍得花力气,让学生习得标点的技能,让学生养成运用标点的良好习惯,让标点符号真正在阅读教学中演绎它的简约之美,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韩志湘,文学作品中标点符号的超常规运用及其功能意义《潍坊学院学报》2006年第03期
  [2]张国东,品出标点符号的非语法功能《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11期
  [3]罗国新,此时无声胜有声——例谈标点符号的表情达意功能《考试(教研版)》2007年第12期
  [4]陈根生,匠心独运,锦上添花——鲁迅杂文使用标点符号的艺术《语文教学与研究》1983年第12期
  [5]贾淑彦,标点符号亦传情《学院教育》2010年第14期
其他文献
摘要:单元教学设计就是从一章或者一单元的角度出发,根据章节或单元中不同知识点的需要,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让学习者完成对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单元的学习。做好单元教学设计要注意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的整体特点,要保证各阶段教学内容的相关性,全册教学的阶梯性和课堂评价的综合特点,保证知识技能完整有效的提高。  关键词:单元教学 设计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非常随意,
期刊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追求学生的主动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要经常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共同探究科学的奥秘。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使学生在科学课中的小组合作更有效呢?结合本次教研活动和自身的实践,我从以下五方面阐述科学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一、合理分组打好基础  
期刊
“两案”是指“学案”和“教案”。“两案”是以荷兰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的“再创造教学”理论、美国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策略、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主动学习”原则,以及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为依据,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维训练为主线、能力培养为主攻”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学习中参与、参与中学习,变“讲—练—讲”为“练—讲—练”,变“知识—方法—题目”为“问题
期刊
语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语文知识和其他知识全面综合运用的过程,是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及思想认识水平的综合反映。搞好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受到美的熏陶和思想品德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要搞好阅读教学,我认为应从如下做起,才能有效果。  一、首先要弄清目前的阅读现状  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两种现象:(1)传统教学模式,从字词到段意到中心到写法的肢解式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
期刊
素质教育中面向全体,是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就学生个体而言,指的是“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的统一:就群体而言,指的是“共同发展”与“差别发展”的统一。在教学中,要把群体培养目标与每个受教育者的具体发展目标统一起来,所以说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注重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惯彻“因材施教”原则,就要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在
期刊
课堂是师生共同演绎的舞台,课堂教学是每个主角都必须积极参与一个双边过程,演绎是否成功,效果如何。首先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潜能作用,真正做到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注入原动力,教师教得也轻松自如,学生学得也得心应手。要使每位学生不知
期刊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一、为什么进行文化教育  (1)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
期刊
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引领学生丰富社会知识,进行自我教育,促进个性成长的主要渠道。我们的课堂提问应该站在学生理解的高度上,而不能不顾学生自己在那儿唱高调,或者在学生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进行“偷袭”。提问时机把握不好,最好的问题都不能发挥作用,学生照样一问三不知,毫无参与热情,甚至变得厌。本文就“什么时候问”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谈一些思考。  关键词:小学品德 社会课 生本化 课堂提问时机  
期刊
内容摘要:课堂永远是个未知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会有意想不到的事发生,或是一个错误,或是一段困惑。为此,教师常常会觉得束手无策,甚至想简单地、“跳跃式”地绕过这块“绊脚石”。其实,数学课堂中的“错误”是极好的课程资源,及时而机智地捕捉形形色色的“错误”并进行开发和利用,将会给课堂教学带来蓬勃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错误”资源 突破难点 创新思维  “没有问题的课堂才是问题最大的课堂。”在课堂
期刊
究竟怎样引导学生学好数学,会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既教给学生知识,又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素质?怎样“激趣、引活、巧练”,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一目的呢?在此谈谈本人多年来新授课教学的几点认识。  一、以“激趣”为前提,让学生自觉参与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促进儿童“自我发展”的变化过程。教学的对象是人,是具有潜在智能,充满着情感和个性差异的活生生的人,教学的目的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