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

来源 :保健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egongju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到100岁不仅与遗传基因关系密切,科学研究发现,锻炼和饮食等细小的改变都会影响到长寿概率。美国“雅虎健康网”最新载文,刊出几位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
  1.露丝·施密特·克莱默(103岁)
  露丝大学毕业后。一直做体育老师。曾与丈夫一起参加老年奥运会。她总是希望能收到邮件,因为她与家人和朋友保持密切的联系。她还喜欢玩纸牌。每天都要外出呼吸新鲜空气,与人交往。她坚信活在当下,保持乐观,最好的事情就是让自己忙碌起来,不断向前。饮食方面,啥都吃点,偶尔喝点葡萄酒,爱吃花生酱。
  2.弗兰·戴斯尼格·马奎斯(101岁)
  她的人生信条是:“相信一切会更好。”珍惜好时光,忘记不愉快,从来无憾事。她每天忙忙碌碌,坚持运动,爱做家务,爱跳舞。饮食方面,平时爱喝牛奶咖啡,午餐吃高蛋白食物,晚餐吃新鲜面包、喝鸡汤。
  3.道娜·罗莎(103岁)
  道娜7岁丧母后,祖母担负起家庭重任。目前她的生活离不开轮椅,身边经常有朋友家人陪伴。每当碰到困难时,她都会想起祖母。道娜是个棒球迷,看比赛时爱大喊大叫。饮食方面,平时爱喝低糖咖啡,最爱喝西红柿汤,吃热的黄油面包。她的另一大长寿秘诀是,学会宽恕,力求心静。
其他文献
如果把宋词比作波澜壮阔的海洋,那么,柳永、李清照就是那海洋中耀眼的两朵浪花。他们虽都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但词作风格各具姿态,其代表作品《雨霖铃》《声声慢》在风格上也是同中有异。  一、都借写景抒發词人悲凉的感情  柳永的《雨霖铃》表达了词人将要离开汴京远方漂泊时和心爱的人难舍难分的痛苦心情。这种心情是通过写景来抒發的,“寒蝉凄切”不仅点染了送别的气氛,也暗示了送别的地点。宋代的汴河两岸,多植杨柳
《心声》是九年级上册的一篇反映儿童生活的小说,通过小学生李京京的故事,揭示了当前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其人物的性格命运也让我们无尽地牵挂。每次阅读时都会想起一句话:心灵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  主题:直视教育中的不平等  无论在任何时代,竞争永远都是不可缺少的社会主旋律,伴随竞争而来的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残酷与无奈。在和平盛世的时代,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于是教育的
“宪法修改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1月19日发布的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公报,在社会各界引起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  “公报凝聚共识,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意愿。”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
雁南飞,春归来。  “从3月17日下午开始,上海援鄂医疗队队员或随救援车或乘高铁,一路朝着回家的方向——上海奔来!同时,部分医疗队员将继续驻守武汉,支援当地医院救治ICU病人。”  董瑞在微信群里写这条信息时,嘴角上扬,胸口如有小鹿乱撞,“扑通扑通”。从1月24日大年三十开始,董瑞的心就与上海援鄂的一千六百多名医疗队队员紧紧连在一起了,像一家人。此刻,亲人归来,怎能不高兴?  “欢迎白衣天使凯旋!
近年来高考作文试题仍然体现了“三关注”精神,即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但这绝非老调重谈、毫无新意,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人文气息和时代气息。学生要在紧张、肃穆的一个多小时里从容应对,写出文质兼美、字句俱佳的文章来,就离不开平时多方面的积累,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文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真要写出一篇象样的应试作文来,学生一定要从平时的点滴起,做好观察、思想、情感、思维、
目前中学语文新诗教学备受争议,那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里呢?我们认为不在方法,不在策略,归根到底还是教学内容的问题。  我们以《在山的那边》的教学为例,从30位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提取其教学内容,对比后发现,对于《在山的那边》这首新诗,28位教师都选择了同样的两个教学内容——“山”、“海”的象征意义;联系实际谈“山”、“海”的现实意义。为什么完全没有关联的人可以同样教出如此“僵化”的内容呢?为找出答案,我
“万事开头难”,我们常用此来表达作文开首的不易。实践也常常如此,只要作文有了一个好头,余下的部分就很容易行云流水般完成。古人用“凤头豹尾”来评价作文的优劣,就是说好的文章开头要写得有姿有色,像凤头那样精致秀丽,具有吸引人的魅力。  那么作文如何做到开头不难而又具有吸引力呢?面对作文的题目,怎样开头,什么样的开头为好?答案只有一个:写出真话,写出真情实感,让读者产生情感共鸣,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最简
近年来,探究性试题已成为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的一大亮点。江苏省自2008年起,在《考试纲要》中新增了“探究能力”的考查,并将其列为F级,即最高能力级,表述为“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考试说明》对探究题的考查作了具体说明: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以及内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
古人注重炼字,诗歌创作中尤其如此。文坛上既有“一字师”“推敲”的趣事,亦有“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佳话。无数文人呕心沥血的妙语丰富着我们的精神,陶冶着我们的情趣。这些极具人文价值和审美趣味的词语也极受高考诗歌命题者的青睐,为了帮助中学生快速切入试题,准确回答问题,笔者就高考炼字试题作一分析,以期有益读者。  一、常见考查对象:  1.精练传神的词(诗眼)  ①传神显旨的词 
高三复习课上,遇到这样一个例句:“今年,全国各地煤矿安全事故频繁发生,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这主要是因为缺乏安全意识和监督管理不力造成的。”这显然是个病句,是句式杂糅,不能用“因为······造成的”。一个同学说还有一处错误,“安全事故”提法不对。并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事故】意外的损失或灾祸(多指在生产、工作上发生的):工伤~—责任~—防止发生~。”“触电事故、火灾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