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作品:一段自我的序与跋

来源 :中外生活广场surface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ei20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自我”是人的理性部分,同时受到快乐至上的“本我”和历经沧桑的“超我”的影响。但作为个体最终行为表现的决策者,自我时而管理本我,时而服从超我,既要保留本我的单纯,又要体现超我的包容,掌控行为方向,与现实周旋,实现自我活动的目的。
  设计作品既包含着设计者追求理想的纯粹性和自身经历的多元化,又要受到品牌环境,尤其是市场的影响,可谓设计者自我管理的现实映射。毕业作品作为其中受周遭限制最小的设计,以设计者自我为本,能够更贴切地依照设计者的意愿呈现出来。
  有的设计者打算把握机会释放纯粹自我,有的已在设法将自我与市场之间的平衡最优化,还有的一早确定了自我风格,只等有缘人……不管作何选择,毕业作品都将开启设计师们的职业道路,是他们为自己的职业生涯书写的序言。
  同时,因其承载着设计者触摸梦想的意气风发、内化碰撞的迷茫怀疑、坚守信念的笃定与期许,毕业作品就成为了设计者自我的实物载体和求学历程的总结,又像是他们为自己求学生涯所作的跋。
  写序或作跋,都是设计者自我管理的一段旅程,是实现最终梦想的起承转合。再回首也许发觉青涩莽撞,只庆幸当时已是最满足。
  曹青禾:枕头里长出的童话
  很多人睡觉的时候都曾有过半梦半醒的经历,整个人深陷于梦中情节,明知是梦,想醒却醒不过来,梦里的自己筋疲力尽,逃避着什么或是经历着什么,无法自拔,就像两个自己的拔河,一个要醒一个沉溺。老人们说,这是被梦“魇”住了。曹青禾在中央美术学院的毕业作品讲述的就是她的梦魇。
  模特的脚踩在枕头里,代表着梦魇的来源。整体的白色基调营造了梦境的虚幻氛围,把模特包裹起来的轮廓,像是从枕头里长出来的。曹青禾觉得梦魇可以产生很强大的幻觉效应,因为这个半睡半醒阶段的幻觉让人觉得极其真实,真实到可以使人混淆现实,同时又会带来那种失控的束缚和不可知的恐惧感。这些无法抑制的情节,成了曹青禾作品中的彩虹花边。各种色彩突破了白色轮廓的限制,争先恐后地向外涌,华丽又令人不知所措。
  进入到曹青禾梦魇里的是她儿时的游戏。经常与小伙伴们进行的“冒险之旅”,只需简单的道具,就能在脑海里虚构出恐怖的机关。当这些记忆进入梦魇,经过幻觉的修饰和渲染,就增添了神秘怪诞的色彩。滑梯和秋千,还有小伙伴们的脸,曹青禾把被梦魇加工过的游戏场景藏在了刺绣图案上,如果不去细细品味,或许会错过这些隐秘的细节。
  曹青禾很少考虑个人风格的问题,因为她一直保持着对那种有点怪的童话和虚幻想象之类的偏爱,这来自于童年生活的深刻影响。小时候的曹青禾被各种童话包围,在读遍世界各地的童话后,这种倾向于虚幻的思维已经在她脑中扎根。她还偏爱从前的东西,这也是童话故事爱用的背景。她觉得自己的喜好从那时候就已经奠定下来,而且从未改变,哪怕是小时候的噩梦,也同样影响着现在,所以她完全不必为风格问题烦心。
  借着毕业作品的东风,曹青禾尽情展示了自己的喜好。“梦魇游戏”的主题设定让她完整讲述了属于自己的诡诞童话。纯粹的白色有一种隐约的宗教仪式感,祭奠着属于她自己的传统,既美好又恐怖。有似俄罗斯套娃的整体造型,除了因为她更喜欢一两百年前的大廓形之外,就只是单纯地不希望暴露模特太多地方,以免模特的样子干扰到服装的表达。
  曹青禾计划向时装艺术品方向发展。她不太喜欢当下很流行,转眼却又不见的东西。希望有作品能够经得住时间考验,而无需迎合当下潮流。
  李筱:务实的创意者
  毕业作品在微博上的好评如潮对李筱来说是个意外之喜,最初她只是为了让妈妈和好友看到自己的设计。反馈里除了一如既往的好漂亮有创意等称赞之外,还有网友们的购买需求。李筱认为这点非常重要,设计再好,女生没有穿上的欲望,这个设计就不会成立。好的市场反应让李筱感觉到自己的设计在慢慢走向成熟,一如她计划的那样。
  选中针织这个方向是在本科毕业设计的时候。能买到的面料有些普通,缺乏个性,跟导师聊过后,李筱打算自己做面料。于是选择了针织,收效不错,就想着在这个方向上深入下去,刚好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有针织设计这个硕士课程,被录取后,她就踏上了“织”女之路。
  对于攻读硕士课程,李筱有着明确的规划。要实现自身的跨越并非凭空而来,是在就读之前就已经设定好目标。传统的针织手工感较强,带有民族风或是提起装饰感,李筱则想让人们看到针织可以很时髦,同时又很干净整洁。毕业作品就是在表达这种创新的针织。
  为此李筱做出了硅胶面料。她先织好自己想用的面料,再转换成硅胶的形式来做。即使是用硅胶缝制,也具备针织的花纹,但明朗清晰的筋骨更贴合灵感中现代艺术与建筑的时髦线条,又如她所钟爱的60年代早期的巴黎世家,简洁而有力。
  并不是所有的面料都是硅胶,每次要有一个突破点是李筱对自己的要求。她依然尊重针织的传统,所偏爱的粗毛线和蓬松感令整个系列更有看头,自己动手染出的粉嫩色彩也让整个系列显得如云般轻盈淡雅。
  对李筱来说,针织设计最困难的一点就在于图样到实物的转换。由于织机和织法的局限性,她做好的版用普通纱线织出来,在实现度上会有些差池,因此就要在局限性和最终效果之间做出一定平衡。
  平衡正是李筱研究生阶段一直在做的东西——如何让创意与实际结合得更好。她将毕业作品良好的反馈也归功于此。她说,设计师与艺术家是有区别的。很多艺术家随意发挥他们的创意和想法,不必考虑别人是否接受,但作为服装设计师,面对的就是顾客和市场,服装设计最后是服务于人的。而她的设计服务于大多数女性。
  通过毕业作品,李筱实现了一些理想,比如进入了International Talents Support(国际人才支持项目)的比赛。这是她一直想要参加的比赛,是毕业作品让她入选。7月的决赛,她收获了大奖,作为奖励之一,她接下来要在Diesel与新任艺术总监Nicola Formichetti一起工作六个月。   当然,做自己的品牌才是李筱的最终梦想。虽然一直在计划之中,但务实的她并不急于求成。她相信做好每天的事情,把一个个小目标实现了,最终肯定会有自己的品牌和忠实顾客。创意者不仅乐于天马行空,也同样讲究水到渠成。
  陆玺娅:中餐西吃
  陆玺娅的毕业作品共包含了三个配饰系列,分别是《乌露丽叶的爱》、《Lucia’s Secret Garden(陆玺娅的秘密花园)》和《双生》,从中可以很容易地分辨出宫廷复古和洛丽塔风格,这也是她自己钟爱的。陆玺娅觉得表达手法可以多变,但设计一定要和设计师自我相关联,这样才是由内而外的完整艺术呈现形式。
  陆玺娅在北京服装学院学习的是服装设计,因为对装饰艺术的热爱开始设计配饰。她相信通过装饰艺术,设计师的本质能得到最纯真的体现。装饰本身就是一种对热爱生活的表现,对设计师而言,艺术感能使自己的设计更具灵魂。装饰艺术能够让设计师以最具冲击力的方式向外界表达自我审美理念,配饰显而易见的作用就是画龙点睛,是吸引外界进一步了解设计师的线索。
  《乌露丽叶的爱》这个系列是受到乌露丽叶每一次与歌德约会都会佩戴发光的红色石榴石的启发。因为传说一切能在太阳下发光的石头都是神物,可以传递爱情。陆玺娅用紫色和红色的捷克珠展现乌露丽叶的高贵,搭配星星点点的绿色捷克珠代表乌露丽叶的俏皮。在光源下通透的珠子散发着柔柔暖光,就像乌露丽叶蔓延的爱意,坚守着对爱情的信仰。陆玺娅希望这一系列的首饰能够传递乌露丽叶的高贵、自信和她对歌德那样沉静、执着的爱。
  促使陆玺娅用纯手工做配饰的是《遇见日本创作大师》一书中的创作夫妻黄濑德彦和唐津裕美。他们将生活和工作结合在一起,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设计、生活、实践理想。大部分时间就是在日复一日地默默创作,这样的创作式生活令陆玺娅神往。这对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夫妻就像是为对方而生,两人的结合将彼此的才华更多地激发出来,仿佛陆玺娅对双生的期待。
  陆玺娅眼里的双生,意味着两种相似却又不同的事物同时绽放、平衡之后达到共荣。于是双生系列里的美人鱼、天鹅、兔子、长颈鹿、蘑菇等都成对出现,相似不相同,却又相辅相成,因彼此的存在让故事变得更有趣。这种共荣还存在于陆玺娅的设计理念中。她已然确定了自己的风格——西方复古装饰艺术与中国式审美的结合,被她称作“Lucia风格”。
  为了展示配饰系列,陆玺娅设计了带有西方宫廷感的服装,装饰元素运用的是花式盘扣,是属于中国的复古元素。前辈们把中国红、水墨、青花瓷、旗袍做到了极致的时候,陆玺娅引入了“中餐西吃”的文化概念,把中国元素用在西方服饰上,以这样的方式来保护传统文化遗产。不过,陆玺娅认为中国设计师本身的成长环境就使得他们带有“中国风”,而无需刻意强调,所以她说她是用中国人的审美角度来看待西方复古。
  Benji Wong:两个自我的和解
  成长在加拿大的香港仔Benji Wong(王振泓)一直都对时装感兴趣,但是“时尚产业十分不稳定,那里都是些疯狂的人”的想法让Benji花了很长时间才敢肯定自己的确是想做个时装设计师的。
  Benji选择了具有传奇色彩的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学习时装设计,在此之前他拿到的是建筑设计荣誉学士学位。不只是因为安特卫普六君子和编外第七人Martin Margiela等那些神一般的存在,Benji觉得自己和安特卫普的实验精神十分契合。在时装产业已经超负荷的今天,事物的价值越来越难被认识以及认可,而一直推动时装业创新的安特卫普,正是他心中试验与发现独特东西的好地方。
  Benji的毕业作品是受到网络文化的启发。现代人大多都有双重身份,一个是日常生活的现实自我,另一个是网络上的虚拟自我。他想把焦点放在网络虚拟思维上。网络为人们提供了创作想象中的自己的机会,分享则让理念、行为持续传递,就像一种非遗传性基因,不断扩散、复制或是变异,都是不同思维方式的回应。
  初时学习时装,Benji曾试图清空自己,让空白的自我去面对时装设计。但他发现建筑设计已经融入了他的血液,于是他决定回归建筑,让建筑的自我与时装的自我握手言和。毕业作品就运用了建筑设计方法。他先做出一个3D建筑模型来映射虚拟世界的思维空间,然后将3D模型输入Photoshop加上色彩和纹理,创造出新的印花。这些印花与街头服饰的交互运用构成了这个系列的特点。那些从街头常见的方格花纹里获取灵感的印花,因为刻意地放大,看起来就格外抽象。这是Benji喜欢的方式,源于自身或是将外界事物翻译到自己的世界。风格可以多变,不变的是他的作品始终都是自我的投影。
  多色彩同样是Benji的喜好,因为他觉得成功地融合、平衡好另类色彩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毕业作品用一些明亮的荧光黄和一种非常饱满的充满生机的紫色来唤醒这个虚拟思维的主题。同时,他又添加了一些暖色来平衡这些冷色调,使得整个系列的硬度适中。
  这种中性的感觉正是Benji的观点体现。他对人们还在谈论男人或女人看起来应该如何感到很惊讶,笑称好像Jean Paul Gaultier从没存在过!性别规则在他眼里早已过时,从模特雌雄莫辨的脸和男女通用的设计也不难看出这一点。
  安特卫普的实验精神并非徒有虚名,Benji在制作白色夹克时研究了一种新的折叠技术,用这种方法打褶就不必出现接缝。先在面料上用激光切割出想要的洞洞图样,再将面料加热使褶皱保持不变,然后在几个支撑点上缝几针来定型,就像折纸那样。
  Benji接下来想先做些实习,熟悉一些商业操作。毕业作品中的鞋子已经开始在RA售卖。这是一间十分关注新晋设计师的独立零售店铺,同时售卖的还Juun J,Yuima Nakazato,Shaun Samson,Simone Rocha等设计师作品。RA在安特卫普和巴黎有店铺,同时也有网店。他将自己的品牌命名为WZW——他中文名字的缩写。作为一个男装设计师,Benji认为男人应该找到自己“温和、柔软”的一面,他对自己品牌的定义亦是如此。
  毕业作品有什么特殊意义?
  曹青禾:意义蛮大的,总来的说,算是一次自我剖析。最初想做这个主题是一年前,当时状态特别不好,在对自己的认识上有了比较深的进展后,才开始着手,题材等各方面都是自己想要做的。通过毕业作品,在一些问题上,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以前做的一些衣服,风格表现力度上会是50%到60%,在毕业作品上就想把自己的风格体现得越多越好,能到达百分之多少就到达多少。
  李筱:我觉得毕业设计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就是完成了上研究生之前设定的目标。这次的效果,正是我上研究生之前预期要达到的效果。我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了这个效果,从自己生活中的灵感出发研究出了自己的东西,这是我觉得最好的一点。在国外学习了6年,最后做出来的东西,父母非常满意,这对我来说就是最欣慰的事情,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其次的意义,就是周围的朋友和国内的、英国的、欧洲的媒体,对我的东西都很喜欢。这真的是对我自己的一个蛮大的鼓励和肯定,让我更积极的去面对以后要做的事情、要做的设计。
  陆玺娅:那是我对自己大学四年的一个交代,没有刻意去讨好谁,就是做自己。毕业作品使我更加确定自己的设计风格和未来发展方向。非常感谢我的毕业设计导师苏步老师,从来不把个人意志强加给学生,鼓励学生勇敢做自己,又恰到好处得给出指导意见,亦师亦友。
  Benji Wong:毕业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我建筑学习生涯的回顾。从我进入时装学院开始,我想让我的脑袋清空,对安特卫普的新生活彻底开放。我想从建筑思维中脱离出来,发掘其他方面的自己。但是我很快意识到,建筑已经成为我个性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前所受的教育给了我太多,启发我用不同的方式观察和理解世界,它已经雕琢了一大部分作为一名设计师的我。在一个非常抽象的层面上,我的毕业作品是作为建筑师的我和作为时装设计师的另一个我的和解。
其他文献
在3D打印机引领创意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生物与材料技术更密切地参与到设计中。斯图尔特大学的研究者们通过编程机器人将60公里长的碳纤维与玻璃纤维丝缠绕成一座黑白相间的壳状凉亭,堪称当今技术含量最高的临时建筑。  www.icd.uni-stuttgart.de
期刊
一家商店到底能孵化出多少可能?从日前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尤伦斯设计品店(UCCASTORE)开幕的展览“存在和不存在是一样的”中,你可以看到UCCASTORE对此做出的全新解答。  “存在和不存在是一样的”是由UCCASTORE邀请艺术家Yangzi推出的展览。在这次展览中,Yangzi除了以她广为人知的艺术家身份出现,更作为策展人策划并参与其中。Yangzi以她的生活伴侣——军军的诗
期刊
巴黎女人爱穿迪奥,哦不,是全世界的女人似乎都热衷被迪奥包裹成一朵郁金香。正如诺瓦利斯(Novalis) 所说: “浪漫主义意味着赋予习以为常的东西以更高深的意义,为有限的东西添上无限的面貌”。而迪奥正是在有限的身体之间,让女人散发出了无限的芳香。  “迪奥精神” (Esprit Dior) 代表着时尚先驱设计师克里斯汀.迪奥先生的精神。他创办的高级时装公司植根于法式传统,以其首场高级订制发布改变了
期刊
在炎炎烈日的上海出一趟门需要勇气。集结了以杭州、上海为中心的艺术家最新创作的《消夏》展览,用令人费解的尺子、象征童年的桌椅、美轮美奂的景色提供了一处消夏的场所。用艺术的冷和上海的热,创作的慢和社会的快来做一次隐喻的对比。我们看完展览,也许身心并未凉快几许,但是却掀起了阵阵回忆,在回忆里避暑,不管它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  从垂着透明黑色薄纱的拱形小门向里望,依稀可见尽头的窗户。有点迟疑的走进杨泳梁的
期刊
作为首届北京ONE·国际表演艺术周的核心部分之一,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和北京ONE·国际表演艺术周联合举办了一场关于《诗·曲·舞》的论坛和演出。正如本次艺术周的关键词是“跨界”,《诗·曲·舞》将如题的三者互相结合,并在其碰撞之中,塑造了一个短暂的诗意空间。  “诗”的部分来自于菲利普·登斯兰(Philippe Tancelin),一位法国著名的诗人、哲学家及教育家,他是巴黎八大戏剧系主任、CICEP
期刊
一个寻常的早晨,Ilse Crawford穿着紧身海军蓝Martin Margiela连衣裙坐在她伦敦的公寓里,楼下即是她的公司StudioIlse。这位51岁的英国设计师和咨询师有着将普通事物变得不平凡的“魔力”。Crawford把设计的过程叫做“制作生活的框架”,而这个框架的基础就是她对生活和设计的信仰。  Crawford的公司在十年前成立,现在有17个员工,他们中有建筑师,也有产品和室内设
期刊
法国家具公司Ligne Roset从当年的小型家族企业成长为一家拥有200多家专卖店和1000家分销商的国际大公司。在这其中,已经有40年历史的Togo沙发功不可没,作为公司最畅销的产品,它已经自成品牌,成为20世纪法国格调的象征。  设计师总是把它形容成为“一支折叠起来的、像烟囱一样的两边关闭的牙膏”。其他人则把它比作一堆米其林轮胎或者一只沙皮狗。Ligne Roset作为一家拥有153年历史的
期刊
艺术家张蕾用棉花、棉被坚持做装置作品已经超过二十年。这种普通的材质,看起来那么柔软温暖,可它的每一根细小的纤维都是那么独立坚强,富有韧性。她的艺术创造历程,从青春期的成长之痛,到开始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身份归属、精神、信仰;从反叛到寻找,从对抗到宽容,从封闭到开放,从完美到自然,正是一个人的艺术史。现在她重新回归,继续着她的艺术创作,并承诺自己:要做好的艺术作品,因为只有好的艺术才更长久。 
期刊
皮特·布恩(Piet Boon)是一位出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设计师。他拥有年轻人在事业启航时充沛的青春活力,而实际上他现在已经55岁高龄。这位并非以设计起家的人,在三十年前正式进入职业设计师行业,如今作为荷兰最杰出的设计师之一,正在纽约进行他有史以来最大的项目。  布恩以承包商起家,经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渴望选择一种更富有创造力,也更综合性的方式实现使命。2008年他卖掉了承包公司,全身心地投
期刊
漫无边际的路途,是否只有匆匆脚步记录你的轨迹?当世界变成雷同的钢筋水泥,你是否也变成了都市里的机械人。童年的欢愉与眼泪,曾经的梦想与初心,都希望你不要忘记和放弃。最自然即最美,我们愿这世界,不会一片荒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