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正地阅读,是一种精神品质,对于王林先,笔者认为他是一个具有深邃思想和与众不同的善于思考的人。王林先的思想似乎越过了属于他这个年龄阶段的人,他的睿智与成熟令笔者刮目相看。从他的诗歌中,我们懂得了诗歌是怎样“回到起点”的以及回到起点的意义。
关键词:诗歌;阅读;王林先
一
对王林先的诗歌叫声好,我没有那种叫完后东张西望,暗中看看有没有人听见,或者别人的表情如何的那种心虚的感觉。对于一块普通的石头硬要标出名贵宝石的价格来,这是当下文学评论的普遍现象。但对于一块名贵的宝石却硬是视而不见,同样是当下文学评论的普遍现象。
公正地阅读,是一种精神品质。
论年龄,王林先属于70后,这个年龄段的记忆应该是:童年时代的共和国正处于多事之秋,青少年时代是火热的改革开放。时代对于他们这代人来说还算平稳。然而王林先因为生长于大巴山深处的农村,其磨砺与打拼于他就有些不同了,他是个吃过苦懂得甜的人,但对于一个诗人,仅仅是吃过苦懂得甜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具备横溢的诗性才华。要做个好的诗人,不可或缺地是要具有深邃的思想和与众不同的善于思考的能力,我觉得王林先先生正是具备这些元素的。王林先的思想似乎越过了属于他这个年龄段的人,他的睿智与成熟令我对他刮目相看。
他对于诗歌写作取向的思考,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技巧或者关注时代的浅层次模仿、发表、获奖,以及研讨会之类的追求,他将自己的创作放入中国诗歌史的研习去反观人类诗歌与现实的关联,存史的价值,进而探索自己的创作方向。不难看出,他这样的思考早已超越了情绪化写作或者一般意义上的哲学思考性写作的众多诗人。
“当诗歌回到起点,在想写首诗的时候,有时需要想想,到底什么是‘诗’。那么多写诗的人,那么纷繁的现象与情感,那么多诗歌作品,有时需要想想,如何理解其存在的理由或者意义。”(王林先《当诗歌回到起点》)毋庸讳言,诗歌写到今天,面对读者,我们的确有些尴尬,仿佛读者背叛了我们,抑或诗人背叛了诗歌?读者、编者、诗人都在骂,都在指责,很少有人像王林先一样心平气和地想想。有的人也想了,但大多是沿着诗歌写作向前发展的方向和是否具有时代性进行的思考,王林先却是退后一步,想想那些传世的众多的精品力作“其存在的理由或者意义”,看来是“退一步海阔天空”。
王林先面对当下诗歌与读者的疏离,并非一下子就将自己的思考方向退回到诗歌的起点上,他是在充分遭遇和感受了“我们匆匆忙忙地用自由的语言表达更加复杂的现象与情感,彼此的不懂,也许不是表达的艰深,而是匆忙中的隔膜与生存本身的无语”的尴尬之后,进而又朝着外国诗歌的思考延伸。“试图去理解那些外语诗歌,确信从被翻译的外语诗中,能够找到可以进入现代汉语诗的某些盐。族群尽管有那么多的差异,思维方式尽管无限制地被疏离,人类却一定会有共同抒情。可是,让我惶恐的是,那些看似自由的语言、宽阔的情感,却恪守着严密的格律、坚实的信仰,汪洋恣肆的,是思维。”由于文化和信仰的差异,诗人在外语诗歌中依然没有找到他要的答案。
最终让王林先找到答案的,是在中国诗歌溯源的过程中完成的。他在诗集《沿着时光的刀锋行走》的前言里是这样阐述的,“从《诗经》《楚辞》到《古诗十九首》,从《敕勒歌》到《西昆词》,那些古老的汉语唱出的声音很轻易地进入我们的内心,血液交融、精神流淌。我们的懂,也许不是因为语言浅易,而是因为情感的真实与一脉相承。”诗人对于“如何理解诗歌存在的理由或者意义”给出的结论是“情感的真实”和“文化的一脉相承”。当诗人弄清楚以后,他的信心和努力也就随之坚定起来了,他进一步说:“所以我愿意将我的思维放在最初的意义上,让诗歌回到起点。所以我愿意努力地让别人理解我所描写的现象与情感,试图以寻常生活、平庸姿态,让别人看清我低处的面目和高处的愿望。”诗人不仅让自己坚定了信心,而且将这种坚定告诉读者,“我还想说,当诗歌回到起点,请相信诗歌的力量,恰如相信美、相信命运、相信未来”。在这些语言的背后,我们还应该注意他说的,“看清我低处的面目和高处的愿望”。这句话反映的正是王林先诗歌的创作源于民间,关注人性,关怀最基本的人与社会、自然的关联,而诗歌精神、人文情怀等则必须是站在人类精神高处的内心独白。
二
诗人将诗集《沿着时间的刀锋行走》分为A、B、C三个小辑,这是一种简单的分栏,但不是草率。既然是行走,而且是在刀锋上行走,必定是字字艰难。A、B、C可以理解为时间,或者时序,或者残缺的季节,或者遭遇生活生存的123。
我们在A辑里读到《行走在温暖的春天》《三月:一些事或者歌》《七夕》;我们在B辑和C辑里又读到了《五月:守护以及被守护的》《白露》《八月,十个太阳》《灵魂在春天的墓地飞舞》《梅或者岁末失落的歌》《聊赠一枝春》等,当这些相同季节的选题出现在不同的分栏小辑中,我们明显地感觉到时间并不是诗人排序的唯一方式,而所有这些诗歌的共同之处则是:人生如行路,“路上”见闻入诗。
继而是选题上的凌乱。诸如:《想起海子》《腰鼓》《梦里》《那只老鼠》《为何选择黄昏见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储存一个人》《宿命的佛光》《黑暗中的椅子》《关于一个小镇的怀念》等,从这些选题上很难找到组诗式的系列规律,其实诗人是用心良苦的,这些小辑表面划分的错乱无序和诗歌题材选取的凌乱无序,正是“行走”的表现。在民间,在路上,边走边看边想边写,这是路途之序、行走之序,张果老式地倒骑毛驴行走江湖,更能表现出诗人诗歌生活的真实性,而让读者忘记诗人的才华,记住诗人的真诚。这正是王林先所追求的“诗歌回到起点”的生活实践。
翻开诗集,在王林先的诗歌中随处都能捡拾到极具冲击力的诗句,他的诗歌语言既温柔如水,又锋利似刀,令你无法拒绝地被他的诗歌打湿情感,抑或穿透思想。“听我说,一个靠读书止血的人”“我们的影子没有藏身之处”“我们同行,像一盏灯守护另一盏灯”(《行走在温暖的春天》),“在春天,生活频繁开始/灵魂磨出毛边/一个人在风口撕碎手稿/就看见一万只蝴蝶飞翔”(《在春天》),“如果我是蚕,就让我结茧抽丝/把你织进丝绸/如果我是花朵,就让我认真结果/用果实溶解你所有辛酸/如果我是来自土地/就让我带着月光回到土地/我应该是千年前的陶瓷,以最朴素的方式/一半装月光/一半装你的泪”(《用什么样的方式储存一个人》),“古老书卷夹着谁的骨头/把书读成一座楼,把学讲成一面墙/刻满象形文字的目光/刷新落日楼头的高度”(《落日楼头,想起一位诗人》),“我们开始思考,如果长满铜绿/灵魂会不会长生,如果失去泪水/灵魂会不会长生//我们拯救你们的生命/你们拯救我们的灵魂”(《拯救》),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从这些诗歌语言中,我们读到了诗歌艺术带给我们的无限美感,感受到了诗人奇思妙想驾驭语言和意象的高超能力,我们更读到了诗人的注意力,同样也洞悉了诗人的思想。
诗人的另一些诗歌,诗歌语言的特性虽然显得不够强烈,但诗歌思想却是按捺不住的。“我渴望多年以后灯笼街仍然能讲述这些细节/因为当我打开门,才发现街没了,灯老了/土地长出了大把新鲜的时间”(《灯笼街的灯》),“我没有听见本该听见的声音/一切声音在听见中消失//在一片土地上飞行/一片土地在空中飞行//一切都在飞行/鸟鸣箭一般穿过风的心脏//一片飞行的土地/找不到方向//神在高处。她的眼里蓄满泪水”(《在高速公路上》),“在进入你身体的一瞬/你的脸开始腐烂,艳若桃花/你腐烂的气息是一个时代的粮食/而你的幸福对进入子宫的一切/无动于衷”(《在宽窄巷子写诗》),“祖父老了,一片秋天的叶子/从枝头飘落/季节已经没有意义/根和泥土,是温暖的归宿//死是生的一种表达方式/我懂得这个道理的时候/正成为时间和虚名的囚徒”(《回家》)。这些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与土地、人与环境、人与文化的高度关注与担忧,即使是牺牲诗歌语言的诗性也在所不惜,这是诗人的责任和人生态度。由于诗人的立足点和诗歌创作观的高度,当然还有他不可或缺的才华,使得这些诗歌水平也同时具有了高度,同样是刻骨铭心的。
从这些诗歌中,诗人最终告诉了我们,诗歌是怎样“回到起点”的和回到起点的意义。写到这里,我不得不扪心自问,“诗人的表达和我的阅读,是否我已经跟随诗人的脚步完成了行走的使命?读到了行走的学问?理解了行走的艰辛?诗歌给我留下的是一声长空凄厉的雁鸣之后的了无痕迹,还是挖掘出土生满铜绿的青铜神器的经典收藏?”我想这些答案依然还是在《沿着时光的刀锋行走》的诗歌之中。
(作者系《四川文学》杂志副主编)
附:诗集《沿着时光的刀锋行走》封面及作者附文
当诗歌回到起点
◎王林先
当诗歌回到起点,在想写首诗的时候,有时需要想想,到底什么是“诗”。那么多写诗的人,那么纷繁的现象与情感,那么多的诗歌作品,有时需要想想,如何理解其存在的理由或者意义。
从《诗经》《楚辞》到《古诗十九首》,从《敕勒歌》到《西昆词》,那些古老的汉语唱出的声音很轻易地进入我们的内心,血液交融,精神流淌。我们的懂,也许不是因为语言浅易,而是因为情感的真实与一脉相承。
作为新的诗歌形式,现代汉语诗已经从最初意识形态层面的一种体式自由的象征,成为被普遍接受的抒叙方式。我们匆匆忙忙地用自由的语言表达更加复杂的现象与情感。彼此的不懂,也许不是表达的艰深,而是匆忙中的隔膜与生存本身的无语。
试图去理解那些外语诗歌,确信从被翻译的外语诗中,能够找到可以进入现代汉语诗的某些盐。族群尽管有那么多差异,思维方式尽管无限制地疏离,人类却一定会有共同抒情。可是,让我惶恐的是,那些看似自由的语言、宽阔的情感,却恪守着严密的格律,坚实的信仰。汪洋恣肆的,是思维。
所以我愿意将我的思维放在最初的意义上,让诗歌回到起点。写诗,只是普通人选择的普通生活方式中的一种,也许与“诗意栖居”的哲学范畴没有关系,
所以我愿意努力地让别人理解我所描写的现象与情感,试图以寻常生活、平庸姿态,让别人看清我低处的面目和高处的愿望。
我还想说,当诗歌回到起点,请相信诗歌的力量,恰如相信美,相信命运,相信未来。
关键词:诗歌;阅读;王林先
一
对王林先的诗歌叫声好,我没有那种叫完后东张西望,暗中看看有没有人听见,或者别人的表情如何的那种心虚的感觉。对于一块普通的石头硬要标出名贵宝石的价格来,这是当下文学评论的普遍现象。但对于一块名贵的宝石却硬是视而不见,同样是当下文学评论的普遍现象。
公正地阅读,是一种精神品质。
论年龄,王林先属于70后,这个年龄段的记忆应该是:童年时代的共和国正处于多事之秋,青少年时代是火热的改革开放。时代对于他们这代人来说还算平稳。然而王林先因为生长于大巴山深处的农村,其磨砺与打拼于他就有些不同了,他是个吃过苦懂得甜的人,但对于一个诗人,仅仅是吃过苦懂得甜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具备横溢的诗性才华。要做个好的诗人,不可或缺地是要具有深邃的思想和与众不同的善于思考的能力,我觉得王林先先生正是具备这些元素的。王林先的思想似乎越过了属于他这个年龄段的人,他的睿智与成熟令我对他刮目相看。
他对于诗歌写作取向的思考,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技巧或者关注时代的浅层次模仿、发表、获奖,以及研讨会之类的追求,他将自己的创作放入中国诗歌史的研习去反观人类诗歌与现实的关联,存史的价值,进而探索自己的创作方向。不难看出,他这样的思考早已超越了情绪化写作或者一般意义上的哲学思考性写作的众多诗人。
“当诗歌回到起点,在想写首诗的时候,有时需要想想,到底什么是‘诗’。那么多写诗的人,那么纷繁的现象与情感,那么多诗歌作品,有时需要想想,如何理解其存在的理由或者意义。”(王林先《当诗歌回到起点》)毋庸讳言,诗歌写到今天,面对读者,我们的确有些尴尬,仿佛读者背叛了我们,抑或诗人背叛了诗歌?读者、编者、诗人都在骂,都在指责,很少有人像王林先一样心平气和地想想。有的人也想了,但大多是沿着诗歌写作向前发展的方向和是否具有时代性进行的思考,王林先却是退后一步,想想那些传世的众多的精品力作“其存在的理由或者意义”,看来是“退一步海阔天空”。
王林先面对当下诗歌与读者的疏离,并非一下子就将自己的思考方向退回到诗歌的起点上,他是在充分遭遇和感受了“我们匆匆忙忙地用自由的语言表达更加复杂的现象与情感,彼此的不懂,也许不是表达的艰深,而是匆忙中的隔膜与生存本身的无语”的尴尬之后,进而又朝着外国诗歌的思考延伸。“试图去理解那些外语诗歌,确信从被翻译的外语诗中,能够找到可以进入现代汉语诗的某些盐。族群尽管有那么多的差异,思维方式尽管无限制地被疏离,人类却一定会有共同抒情。可是,让我惶恐的是,那些看似自由的语言、宽阔的情感,却恪守着严密的格律、坚实的信仰,汪洋恣肆的,是思维。”由于文化和信仰的差异,诗人在外语诗歌中依然没有找到他要的答案。
最终让王林先找到答案的,是在中国诗歌溯源的过程中完成的。他在诗集《沿着时光的刀锋行走》的前言里是这样阐述的,“从《诗经》《楚辞》到《古诗十九首》,从《敕勒歌》到《西昆词》,那些古老的汉语唱出的声音很轻易地进入我们的内心,血液交融、精神流淌。我们的懂,也许不是因为语言浅易,而是因为情感的真实与一脉相承。”诗人对于“如何理解诗歌存在的理由或者意义”给出的结论是“情感的真实”和“文化的一脉相承”。当诗人弄清楚以后,他的信心和努力也就随之坚定起来了,他进一步说:“所以我愿意将我的思维放在最初的意义上,让诗歌回到起点。所以我愿意努力地让别人理解我所描写的现象与情感,试图以寻常生活、平庸姿态,让别人看清我低处的面目和高处的愿望。”诗人不仅让自己坚定了信心,而且将这种坚定告诉读者,“我还想说,当诗歌回到起点,请相信诗歌的力量,恰如相信美、相信命运、相信未来”。在这些语言的背后,我们还应该注意他说的,“看清我低处的面目和高处的愿望”。这句话反映的正是王林先诗歌的创作源于民间,关注人性,关怀最基本的人与社会、自然的关联,而诗歌精神、人文情怀等则必须是站在人类精神高处的内心独白。
二
诗人将诗集《沿着时间的刀锋行走》分为A、B、C三个小辑,这是一种简单的分栏,但不是草率。既然是行走,而且是在刀锋上行走,必定是字字艰难。A、B、C可以理解为时间,或者时序,或者残缺的季节,或者遭遇生活生存的123。
我们在A辑里读到《行走在温暖的春天》《三月:一些事或者歌》《七夕》;我们在B辑和C辑里又读到了《五月:守护以及被守护的》《白露》《八月,十个太阳》《灵魂在春天的墓地飞舞》《梅或者岁末失落的歌》《聊赠一枝春》等,当这些相同季节的选题出现在不同的分栏小辑中,我们明显地感觉到时间并不是诗人排序的唯一方式,而所有这些诗歌的共同之处则是:人生如行路,“路上”见闻入诗。
继而是选题上的凌乱。诸如:《想起海子》《腰鼓》《梦里》《那只老鼠》《为何选择黄昏见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储存一个人》《宿命的佛光》《黑暗中的椅子》《关于一个小镇的怀念》等,从这些选题上很难找到组诗式的系列规律,其实诗人是用心良苦的,这些小辑表面划分的错乱无序和诗歌题材选取的凌乱无序,正是“行走”的表现。在民间,在路上,边走边看边想边写,这是路途之序、行走之序,张果老式地倒骑毛驴行走江湖,更能表现出诗人诗歌生活的真实性,而让读者忘记诗人的才华,记住诗人的真诚。这正是王林先所追求的“诗歌回到起点”的生活实践。
翻开诗集,在王林先的诗歌中随处都能捡拾到极具冲击力的诗句,他的诗歌语言既温柔如水,又锋利似刀,令你无法拒绝地被他的诗歌打湿情感,抑或穿透思想。“听我说,一个靠读书止血的人”“我们的影子没有藏身之处”“我们同行,像一盏灯守护另一盏灯”(《行走在温暖的春天》),“在春天,生活频繁开始/灵魂磨出毛边/一个人在风口撕碎手稿/就看见一万只蝴蝶飞翔”(《在春天》),“如果我是蚕,就让我结茧抽丝/把你织进丝绸/如果我是花朵,就让我认真结果/用果实溶解你所有辛酸/如果我是来自土地/就让我带着月光回到土地/我应该是千年前的陶瓷,以最朴素的方式/一半装月光/一半装你的泪”(《用什么样的方式储存一个人》),“古老书卷夹着谁的骨头/把书读成一座楼,把学讲成一面墙/刻满象形文字的目光/刷新落日楼头的高度”(《落日楼头,想起一位诗人》),“我们开始思考,如果长满铜绿/灵魂会不会长生,如果失去泪水/灵魂会不会长生//我们拯救你们的生命/你们拯救我们的灵魂”(《拯救》),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从这些诗歌语言中,我们读到了诗歌艺术带给我们的无限美感,感受到了诗人奇思妙想驾驭语言和意象的高超能力,我们更读到了诗人的注意力,同样也洞悉了诗人的思想。
诗人的另一些诗歌,诗歌语言的特性虽然显得不够强烈,但诗歌思想却是按捺不住的。“我渴望多年以后灯笼街仍然能讲述这些细节/因为当我打开门,才发现街没了,灯老了/土地长出了大把新鲜的时间”(《灯笼街的灯》),“我没有听见本该听见的声音/一切声音在听见中消失//在一片土地上飞行/一片土地在空中飞行//一切都在飞行/鸟鸣箭一般穿过风的心脏//一片飞行的土地/找不到方向//神在高处。她的眼里蓄满泪水”(《在高速公路上》),“在进入你身体的一瞬/你的脸开始腐烂,艳若桃花/你腐烂的气息是一个时代的粮食/而你的幸福对进入子宫的一切/无动于衷”(《在宽窄巷子写诗》),“祖父老了,一片秋天的叶子/从枝头飘落/季节已经没有意义/根和泥土,是温暖的归宿//死是生的一种表达方式/我懂得这个道理的时候/正成为时间和虚名的囚徒”(《回家》)。这些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与土地、人与环境、人与文化的高度关注与担忧,即使是牺牲诗歌语言的诗性也在所不惜,这是诗人的责任和人生态度。由于诗人的立足点和诗歌创作观的高度,当然还有他不可或缺的才华,使得这些诗歌水平也同时具有了高度,同样是刻骨铭心的。
从这些诗歌中,诗人最终告诉了我们,诗歌是怎样“回到起点”的和回到起点的意义。写到这里,我不得不扪心自问,“诗人的表达和我的阅读,是否我已经跟随诗人的脚步完成了行走的使命?读到了行走的学问?理解了行走的艰辛?诗歌给我留下的是一声长空凄厉的雁鸣之后的了无痕迹,还是挖掘出土生满铜绿的青铜神器的经典收藏?”我想这些答案依然还是在《沿着时光的刀锋行走》的诗歌之中。
(作者系《四川文学》杂志副主编)
附:诗集《沿着时光的刀锋行走》封面及作者附文
当诗歌回到起点
◎王林先
当诗歌回到起点,在想写首诗的时候,有时需要想想,到底什么是“诗”。那么多写诗的人,那么纷繁的现象与情感,那么多的诗歌作品,有时需要想想,如何理解其存在的理由或者意义。
从《诗经》《楚辞》到《古诗十九首》,从《敕勒歌》到《西昆词》,那些古老的汉语唱出的声音很轻易地进入我们的内心,血液交融,精神流淌。我们的懂,也许不是因为语言浅易,而是因为情感的真实与一脉相承。
作为新的诗歌形式,现代汉语诗已经从最初意识形态层面的一种体式自由的象征,成为被普遍接受的抒叙方式。我们匆匆忙忙地用自由的语言表达更加复杂的现象与情感。彼此的不懂,也许不是表达的艰深,而是匆忙中的隔膜与生存本身的无语。
试图去理解那些外语诗歌,确信从被翻译的外语诗中,能够找到可以进入现代汉语诗的某些盐。族群尽管有那么多差异,思维方式尽管无限制地疏离,人类却一定会有共同抒情。可是,让我惶恐的是,那些看似自由的语言、宽阔的情感,却恪守着严密的格律,坚实的信仰。汪洋恣肆的,是思维。
所以我愿意将我的思维放在最初的意义上,让诗歌回到起点。写诗,只是普通人选择的普通生活方式中的一种,也许与“诗意栖居”的哲学范畴没有关系,
所以我愿意努力地让别人理解我所描写的现象与情感,试图以寻常生活、平庸姿态,让别人看清我低处的面目和高处的愿望。
我还想说,当诗歌回到起点,请相信诗歌的力量,恰如相信美,相信命运,相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