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肉会替代真肉吗?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xiulong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星巴克、肯德基、喜茶等品牌的菜单上,多出了“植物肉”相关的新兴品类。投资市场上,也不断传出资本入局“植物肉”赛道的新闻。据《2021中国植物肉行业洞察白皮书》,截止到2020年12月,共195起新消费类别的投融资里,46.15%与食品相关联,而植物肉这一新赛道,极为突出。
  有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植物基人造肉市场规模约139亿美元,预计以每年约15%的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25年或将达到279亿美元。甚至比尔·盖茨、李嘉诚等投资大鳄,也纷纷入局了人造肉市场。
  到底是“植物”,还是“肉”?为何它能吸引资本眼球?它与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实质关联?

“植物肉”市场火爆


  首先,植物肉不完全等同于“人造肉”,它只是“人造肉”的一种。
  人造肉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利用大豆蛋白制成的大豆蛋白肉。这类人造肉其实是植物蛋白素肉,主要是以豆粉、豆粕、大豆蛋白、小麦蛋白等作为原料,通过挤压膨化的方法制取的传统植物蛋白素肉。
  另外一种,则是利用动物的干细胞制作出的人造肉,它被称为细胞培植肉。具体做法是:从动物身上抽取干细胞,用糖、氨基酸、油脂、矿物质和多种营养物质“喂养”干细胞,让它不断“长大”,把它扩增培养成肌肉细胞,最终分化肌肉纤维而成肉。
  目前,植物基人造肉已能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生产。而细胞基人造肉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开发成本相对更高。
  人造肉最早起源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后期,美国化学家波耶在研究汽车坐垫套皮革的代用品过程中发现,榨油和制造人造黄油后的大豆残渣中,蛋白质含量丰富,并可缠绕成股。他从中受到启发,想用这类物质制造清淡而又易消化的“肉类”。1953年,他取得了“人造肉”的发明专利。
  20世纪60年代,人造肉开始在美国市场上销售,但发展并不算快。随着技术不断精进、人们需求的提升与商业化进程加快,人造肉概念才再次崛起。2019年,人造肉技术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选为全世界十大突破性的科技创新之一。
  同年5月,BeyondMeat挂牌上市,7月底股价便上涨了三倍,达到每股234美元的最高水平。其作为“人造肉第一股”,涨幅一度超过800%。这才点燃了近来火热的植物肉市场。

满足健康、环保需求


  明明有真肉,为什么要发明“植物肉”?“植物肉”对资本与大众的吸引力,主要在于其“环保”与“健康”的功能。
  相比于传统畜牧业,植物肉生产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节约生产用水,并减少土地浪费与破坏。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一项研究,与畜牧业供应链相关的温室气体年排放量,总计7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或占人类造成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14.5%,比交通工具气体排放的总和还要多。
  根据BeyondMeat的数据,每生产1公斤植物肉,就为环境节省了90%的温室气体排放、93%的土地浪费与破坏,以及99%的生产用水。
  例如,牛肉的生产,需要比蔬菜与谷物多出8倍的水资源与160多倍的土地资源。我们平时食用的牛肉汉堡,一个汉堡的形成大约需要2500升水,这种获取蛋白质的方式占用了26%的土地面积用于放牧,还有33%的农田用于制作饲料。相比之下,植物肉更具环保属性,有利于地球生态可持续发展。
牛肉的生产,需要比蔬菜与谷物多出8倍的水资源与160多倍的土地资源

  我们平时食用的牛肉汉堡,一个汉堡的形成大约需要2500升水。

  健康是人们追捧植物肉的另一大原因。
  如今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人们越来越重视食物品质问题。
  传统肉类畜牧养殖过程中,牲畜是否被污染、农药是否滥用而污染饲料、抗生素是否有滥用等问题,都牵扯着人们对肉类品质的担心。
  研究表明,过量食用传统肉类,正在给当代社会人带来越来越多的“富贵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牲畜带给人们蛋白质的同时,也可能带来高胆固醇、高脂肪,从而影响人体健康。
  从营养学的角度,植物肉相较于传统肉类,胆固醇、激素、反式脂肪酸、抗生素等更低甚至为零,同时含有氨基酸、膳食纤维等人体所需元素,更符合健康需求。
  此外,关于植物肉的讨论还有部分人道主义诉求。我们传统获取蛋白质的方式,有相当一部分是从肉类获取,因此出现了大型现代化的屠宰养殖工厂。大量的动物被人类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处理掉。
  它们的生活空间狭小,生存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人类提供蛋白质。据统计,每年人类需要屠宰600亿-700亿头牲畜来为自己提供蛋白质。在不少人看来,这是残忍的。

微量元素缺乏成植物肉软肋


  从市场行情来看,植物肉的产品价格并不比真肉便宜,甚至还要更贵。很多人不免质疑:“既然是大豆蛋白制成,为什么不直接买便宜的豆制品?”“消费植物肉,是否被收智商税?”
  食品行业专家阮光锋曾公开表示,植物肉谈不上是“智商税”,因为植物肉是否健康,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话题—植物肉由不同的营养组成,最终产品形式也不同,判断是否健康,要看跟谁比,以及怎么吃。“以大豆蛋白做的植物肉产品来说,其中的植物蛋白质量不会太差,热量相对低一些,也有一定的膳食纤维,而且确实不含胆固醇。对于经常大鱼大肉的人们来说,植物蛋白素肉或人造植物肉,对健康还是有一定好处的。”
2019年11月9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出的“植物肉”汉堡

  相比單纯的豆制品来说,植物肉的特色在于复制了更多真肉的营养成分。比如,植物肉可以在卡路里含量、蛋白质、脂肪含量方面,都达到和真牛肉一样的程度,这是普通豆制品无法拥有的。同时,植物肉的饱和脂肪酸又会比真正牛肉减少近50%,而且不含胆固醇,所以相对更健康。
  虽然谈不上智商税,植物肉目前的发展状况,也远远没有达到可以完美替代真肉的程度。毕竟,植物肉的制造工艺还处在初期阶段。为了达到和真肉相似的口感风味,许多植物肉产品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色素、香精和过量的调味剂、盐等,可能导致其钠含量过高,同样不利于人体健康。
  此外,在铁和维生素B12等微量元素方面,植物肉产品要么几乎没有,要么人体吸收率很低,相对于动物肉产品有天然劣势。这也是一些长期纯素食主义者出现贫血的缘故。而风口之上的过度营销,也会导致植物肉产品的价格与实际质量可能并不匹配。
  综合以上几个角度,植物肉的出现及流行,是顺应社会需求而发生的。在理想状态下,植物肉也有望于未来成为人们获取蛋白质的主要方式。但植物肉,或者人造肉,能否替代真肉,还有待考量。
其他文献
美《科学》7月23日  在美国,大多数疫情限制已被解除。但是,“红州”的一些公立大学仍被不确定的气氛笼罩,另一场疫情可能即将暴发。一个风险是,未接种疫苗的学生将会像去年秋天一样感染并传播新冠病毒。大学校长们将去年的疫情归咎于学生们参加的派对和社交活动,偏偏不承认自己的失责。另一个风险来自大学体育比赛。6月,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棒球队一些球员感染了新冠病毒,其中许多人并未接种疫苗。当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试
今天这节课是体育课,老师让我们做完了广播体操之后就开始自由活动。我不知道该玩什么,于是就来到了操场边上的一片草地,那绿油油的一片就像是绿毯一样吸引了我。  突然我发现了一个很特别的植物,它的叶子是锯齿形状的,这不就是妈妈最爱吃的婆婆丁吗?我顿时欢呼起来,因为一左一右有很多婆婆丁,我就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兴奋。看到我高兴的样子,有几个同学也凑了过来。听说我在挖婆婆丁,他们也高兴地加入了我的行列。可是
孙越  前两天,我去了白俄罗斯,想起苏联时代的著名宇航员加加林,就是白俄罗斯人。  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在宇宙空间遨游108分钟。尽管这段太空史之真伪有争议,但苏联的宣传攻势确实震撼世界。走下宇宙飞船的加加林被加封进爵,又是空军上校又是苏联英雄。7年后,加加林在试飞米格新机型时失事遇难,年仅34岁。苏联首次为一个非国家领导人举行了全国哀悼日。  加加林生于
叶卡捷琳娜二世(1729—1796),是罗曼诺夫王朝第12 位沙皇、俄罗斯帝国的第八位皇帝,也是俄罗斯历史上唯一被称为“大帝”的女皇,知名度仅次于彼得大帝。  1745 年,年仅16 岁的德国公主索菲亚(后来改名叶卡捷琳娜),嫁给俄罗斯皇储彼得,即后来的彼得三世。新婚夫妇无爱情可言。叶卡捷琳娜在日记中写道,彼得新婚才两周,便爱上了她的侍女卡尔。叶卡捷琳娜婚后生下一双儿女,都非与彼得所生,孩子父亲是
顶级国际期刊出现批量复制粘贴的论文,如何辨别并“打假”,成为国际编辑界头疼的难题。《自然》杂志3月下旬发布文章表示,为打击“论文工厂”生产出的假论文,应尽快实施更严苛的审查制度——编辑应当要求作者提供原始数据;期刊雇专人检查文内的图表。  相同布局的条形图,相似的文章大纲,不同小标题下的类似内容……在论文“打假人”眼里,这些稿件都由通用模板制作而成——只将文字和图片稍加调整,即可生产出截然不同的文
在小学阶段的习作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写人写事的记叙文,为了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征,除了进行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外,还要对所描述的人物进行心理描写。心理描写就是描写人物的心里在“想什么”。这样才会使你文章中的人物读起来更生动。那么怎样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呢?下面就结合我们小学课本给大家介绍五种心理描写的方法:  一、内心独白法。  内心独白就是直接描写人物是怎么想的,这种写法最容易,也最清
作文按其描写内容来划分,大致可分为人物篇、景物篇和叙事篇,而人物篇是小学生写得最多的一类作文,那怎样写好人物类作文呢?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写人物类作文自然也离不开观察,需在生活中睁大眼睛去仔细观察要写的人物,以获得第一手详实的写作素材。而在具体写作时,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着手,以更好地去塑造人物。  一、抓住外貌,突显人物  生旦净末丑,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不同,化出的妆也不同。白脸奸臣,红脸忠
星期六那天,阳光明媚,晴朗的高空像碧玉一样澄澈。柔嫩的桃花在温暖的阳光中笑红了脸,那调皮的小燕子飞来飞去,叽叽喳喳地叫着,小草从地下探出了绿脑袋,小花露出了美丽的笑脸。  吃完了午饭, 小红约上了小刚和小明去学校后面的草地去放风筝。他们来到草地上,人真是不少呀!所有的人都忙着展示自己的风筝。那一个个美丽的风筝飞上了天空,有长长的“蜈蚣”,有威风凛凛的“雄鹰”,有可爱的“小金鱼”,还有三角形的风筝…
2021年1月21日, 印度新德里,印度正进行共和国日的阅兵彩排工作。宣誓就任  2021年1月20日, 美國华盛顿,拜登正式宣誓就任美国第46任总统。
《纸牌屋》中的白宫场景  流亡到美国的德国犹太哲学家汉娜·阿仑特曾经认为,政治人物的脸谱化“演绎”,尽管是他们尝试掩盖自己的真实面目,但实际上或多或少都反映了自己的真实一面。在著名的美国政治连续剧《纸牌屋》里,白宫的每一道装饰和家具都好像舞台剧那样经过精心摆设,其审美角度折射出主人希望展现的一面。“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在美国的政治生活里也更加体现得淋漓尽致。  把政治演绎成一幕幕戏剧,戏剧(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