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ao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代中国的先进生产力必须是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基础,以能够体现劳动者社会政治地位的“以人为本”的生产管理方式为核心,其实现过程能够促进劳动者的全面发展的生产力。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先进生产力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重大问题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一理论成果同时对什么是当代中国的先进生产力、怎样发展先进生产力提出了新的实践要求,赋予了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以新的科学内涵,为我们与时俱进地把握先进生产力的科学含义和实践要求提供了新的依据。
  一、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实现过程:能够促进劳动者全面发展的过程
  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社会发展成果,应当既包括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也包括劳动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这就要求我们对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理解和把握必须重视生产力的实现过程,让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过程成为促进劳动者全面发展的过程。
  生产力的实现过程就是劳动者的劳动过程,就是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的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表明,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生产力的实现过程或者说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区别。在奴隶社会里,奴隶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在生产过程中被作为会说话的“工具”;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者虽然获得了人身自由,但资本主义雇用劳动制度之下的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实际上被当做了“机器的一部分”。19世纪30年代空想社会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傅立叶,正是依据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深刻揭露,把资本主义称之为“复活的奴隶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和谐社会的生产过程,应该是劳动者的各种“欲望”得到合理满足的过程,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劳动将是一种“享受”的思想。这实际上已经初步包含了未来社会的生产过程应该是促进劳动者全面发展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关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也正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即生产力的实现过程的深刻批判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明确指出:“劳动者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了野蛮劳动,并使另部分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提高工人工资,无非是给“奴隶”以较多工资,这既不会使工人也不会使劳动获得人的身份和尊严。马克思的最后结论是,要根本改变这种“异化的劳动”所造成的劳动者的片面畸形发展,实现劳动者的全面发展,必须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让劳动逐渐地由谋生的手段发展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马克思关于提高工人工资待遇,对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的影响的深刻见解,既为我们正确认识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 “人性化”管理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我们明确西方学者所大肆宣扬的“人道主义”与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以人为本”的本质区别,提供了理论依据。
  所谓的“人道主义” 、“人性化”仅仅是强调要把劳动者作为“人”来对待,并没有根本改变劳动者被压迫、被剥削的社会地位,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异化”状况并没有丝毫的改变。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以人为本”,是以我国广大劳动者已经是国家的主人,社会生产首先是满足劳动者的根本利益需求为前提的。虽然在劳动依然是谋生的手段,尤其是在劳动力依然是一种商品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完全消除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异化现象是不可能的,在社会就业压力依然很大的背景下,让劳动成为劳动者的自觉意愿而不具有强迫性也极不现实。但是,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过程中最大限度地维护好广大劳动者的利益,使生产力的实现过程成为克服“劳动异化”、促进劳动者全面发展的过程,以体现出我国工人是国家主人的社会政治地位,进而体现出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实现过程的历史先进性。
  生产劳动是广大劳动者的最主要的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关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首先是强调社会主义劳动过程即生产力的实现过程不再是“劳动异化”的过程,更不能是危害劳动者身心健康的过程。从我国当前生产力实现过程的现状来看,我们在以往的实践中对生产力实现过程的重视不够,导致一些地方的“黑砖窑”、“黑煤窑”屡禁不止,还有“血汗工厂” 。可喜的一面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我们的一些企业明确提出了企业员工利益优先与股东利益、建立“幸福企业”等企业文化理念。这对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什么是先进生产力、如何发展先进生产力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先进生产力的实现过程,必须是逐步克服“劳动异化”并促进劳动者全面发展的过程。
  二、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核心:以人为本、能够体现我国劳动者社会政治地位的企业生产组织管理方式
  人类的生产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与特定的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封建时代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与封建的土地制度密不可分;资本主义工厂化的生产与劳动者除了自身的生产力外一无所有联系在一起。这说明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生产力都必然带有那个时期的社会制度的印记。“以人为本”为核心内能的科学发展观为我们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先进生产力提高的新的理论依据:以人为本、能够体现我国劳动者社会政治地位的企业生产组织管理方式是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核心。
  (1)生产的组织和管理方式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生产率是生产力水平高低的直接体现之一,从社会生产不再是单个人劳动的简单相加之时起,尤其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社会生产越来越成为社会化的大生产以来,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不仅包括生产工具和劳动者的素质,还包括生产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在现代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发挥着日益突出的重要作用。前苏联能够在20年的时间内,由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强国,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由社会制度的更替所带来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的创新,使社会主义企业能够在相同的生产工具和劳动者素质的条件下,创造出比资本主义企业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这也是我们必将能够最终超越资本主义的关键所在。
  (2)生产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变革,是社会制度的更替能够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所在。资本主义能够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创造出的社会财富超过人类以往历史所创造的社会财富的总和,不单纯是因为机器的应用。最重要的是,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建立本身就是一种新的社会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在这种新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下,不仅劳动者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机器的改进和推广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阶级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社会制度的每一次更替,能够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不仅因为新的社会制度总是能使劳动者的社会地位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例如,在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劳动者从统治阶级的私有财产,逐步发展为具有人身自由的劳动者;更重要的是由社会制度的更替所引起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的创新,使社会生产的各种要素在新的基础上实现了合理或有效的配置。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最根本的体现就是这种生产关系所决定的社会生产的组织和管理方式,是否能够使社会生产的各种要素实现合理的配置。
  (3)提高劳动在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公平与效率和谐统一的前提。生产的组织和管理方式是社会的统治阶级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其统治,并维护和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根本途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了,实质上就是代表这种生产关系的社会阶级的根本利益要求,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相一致了。在阶级社会里,每一个历史时代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都是与在这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利益要求相一致的。在工人阶级成为社会领导阶级的历史条件下,工人阶级代表其发展要求的先进生产力,必须是能够在生产过程中贯彻工人阶级的意志,实现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的生产力。不能贯彻工人阶级的意志并维护和实现工人阶级根本利益的生产力,便不是工人阶级能够代表其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没有比资本主义更先进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便体现不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不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历史先进性。
  当前我国社会贫富分化现象日趋明显和严重、劳动在分配中所占比例不断下降的根源,在于劳动者的社会政治地位在生产的组织过程中没有体现出来,导致了我国普遍存在着严重的利益分配的“官本位”现象。在分配公平的问题上,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要提高劳动在分配中的比例。既然政治权力是经济利益的保障,创新以人为本、能够体现我国劳动者社会政治地位的企业生产组织管理方式,就是提高劳动在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公平与效率和谐统一的前提。
  因此,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代表其发展要求的先进生产力,必须以能够贯彻最广大劳动者的意志并维护和实现劳动者根本利益要求的新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为核心。
  三、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基础、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时代特征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每一个历史时代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在当代,科技进步和创新已经成为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邓小平因此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围绕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对落实国家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加强科学技术研究等重大问题做了新的部署,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新战略。这直接表明,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先进生产力,必须以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前提和基础,脱离了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先进科学技术,就不是当今时代的先进生产力。在先进生产力与先进生产力与先进科学技术的关系问题上,我们不赞成“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是先进生产力”的观点,这种观点忽视了一个重要事实:生产力的实现过程是一个有组织的社会化的活动过程,是人们使用科学技术和生产工具通过相互协作进行“创造”的过程。
  发展节约资源、环境又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针,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确立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首要含义就是以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它要求以节约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首要内容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追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当代的先进生产力必须的科学技术为基础,以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为时代特征,这是人类以往生产力发展历史的深刻教训的总结和当代人类社会的共识。更是我国现实发展状况的实践要求。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视域的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必须是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基础,以能够体现劳动者社会政治地位的“以为为本”的生产管理方式为核心,其实现过程能够促进劳动者的全面发展,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9—53页,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8页.人民出版社,1995.
  [3]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宋俭波(1964-),山东海阳人,副教授,洛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战略的角度建立了一套企业战略成本分析法体系,即:通过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分析得出成本控制的目标和原则——成本控制的着手点和重点领域——成本控制的实施——系统的保障。  【关键词】成本控制实施 战略定位 战略成本管理   一、找出成本控制的原则和目标  从战略的角度进行成本控制程序的制定和分析,首先需要一套科学完整的分析方法体系,这套分析方法体系是通过分析,揭示企业的相对成本地位、提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负债与收益分析,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方向,因此,财务部门必须要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企业经济管理 负债分析 收益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要解决负债与收益的关系,必须要让企业有足够的资金运行,要让企业能够在市场环境下,实现资本运作的平衡。因此,企业的管理部门需要根据企业和市场的发展,分析自身的负债情况和收益效果。  一、负债分析  负债
目前,高职院校随着基本建设、办学综合条件的不断改善,作为办学三大支柱的图书馆正在引起各高职院校领导的高度重视,都把办好高职院校图书馆看成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摘 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其中,建筑行业的贡献率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不少建筑企业也因此脱颖而出,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建筑行业的竞争压力。建筑施工企业若想提升其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就需要对施工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只有这样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才会得到提升。本篇文章重点对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展开了研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以便帮助建筑施工企业在成本投入合理的情况
【摘要】本文就针对我过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存在的现状,对其完善操作风险监控、建立操作风险管理机制及构建银行操作风险防范系统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商业银行 操作风险防范 银行操作风险防范系统  前言  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在生存、发展的道路上始终与风险相伴。特别是当前银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商业银行经营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尤其是操作风险事件呈上升趋势,在给银行本身带来经济损失的同时也给社会
摘 要:在当今市场与国际环境下,我国相关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将是大趋势,因此,将我国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准则与美国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准则进行比较分析,并分析了我国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和改进我国会计准则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准则;商业实质  2004年l2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RASB)发布了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l53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摘 要:目前,在建筑行业的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很多企业过于注重质量管理和进度管理,忽视了同样重要的投资管理。在工程投资管理中,没有对管理成果给予应有的重视,造成预期工程效果无法实现。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而言,建筑企业都需要从不同方面加以完善,找出建设项目投资管理投资失控的原因,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建筑工程;投资管理;成因与办法  一、建筑工程投资管理问题分析  (一)项目成本核算精
摘 要:汽车零部件装配是汽车生产中的关键环节,装配过程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汽车的总成质量与安全。因此。在对汽车零部件进行装配的时候,相关企业必须要把控好装配流程,通过对质量相关的模型建设,让装配工作更加规范,进而提升汽车产品的质量。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装配过程;总成质量  引言  本文先对汽车一些重要的零部件装配内容进行分析,然后在信息完整性、概括性以及时序性基础上,对汽车零部件装配过程对汽车总成
摘 要:机械设备作为我们日常作业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设备之一,常常受到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伴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们对于周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在日常作业过程运行中时间和强度都伴随着要求不断的延长和提高,由于所使用的时间和强度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延长和提高导致了机械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也在不断的增加,所以加强机械设备电气系统方面的故障检测和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及时的预测和及时的发现故障,才能够在一
引言  光伏并网系统是世界各发达国家在光伏应用领域竞相发展的热点和重点,是世界光伏发电的主流发展趋势[1]。本文从光伏并网的专利文件出发,从光伏并网的技术分支、技术演进、专利申请趋势、主要申请人及重点专利分析等几个方面,分析光伏并网的技术发展状况。专利数据选取的时限为2018年5月1日前公开的申请。  一、技术原理及发展概述  1.1光伏并网的组成及原理  光伏并网系统就是光伏发电系统与常规电网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