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着父亲的手赶三月街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h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的手,非常软和,不像手艺人的手。
  每逢三月街,父亲大大的手,总是紧紧握着我小小的手去赶街。父亲的手,牵出我的是梦魂萦绕的童年。有时像一条涓涓细流的小溪。而有时又像一条汹涌澎湃的大河,一直伴随我的人生的脚步。
  童年的记忆中,父亲身着白衬衣,黑领褂,神采奕奕地在三月街上走着。他跨一步,我需要走两步。三月街上的人很多,五颜六色、四海汇集。父亲总是紧紧牵住我的手,生怕我走散了。
  通往点苍山中和峰麓的三月街之路。尘土飞扬,满街嘈杂,商铺林立,人山人海。
  也就是在麦香柳绿的季节,在赶往三月街的路上父亲给我娓娓讲述了那些神幻迷人的童年故事。
  父亲用毛边底的剪刀口布鞋踩踩三月街土路。问我,知道这下面有什么?
  我说,泥巴和石头。
  父亲用手慈爱地捏了捏我,说。不全对。下面还有珊瑚和鱼。
  鱼?我睁大眼睛。望着尘土飞扬的三月街。根本想象不出月街土路下面会有鱼。
  很多年前,这里也是一片海,父亲津津有味地道来。像洱海一样,清汪汪的。有只海龟在海里兴风作浪。观音老母把它制服并施法让海水退去。化出了这一片山灵水秀的坝子,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三月街上有只石乌龟,被一块大石碑压着。童年的我知道有元世祖忽必烈平云南的说法,只是常常呆呆地想,石壳里的那个乌龟会不会再次跑出来祸害人间?至今,作为文物,这块乌龟碑还高高矗立在三月街上。
  看着苍山脚下那些吃斋念佛、烧香,很虔诚地磕头的老奶奶们。我坚信。三月街是一条亘古久远的梦幻之街。
  在赶月街的季节里,我们家的饭桌上那些酸辣鱼汤,鱼汤里有刚从洱海里捕捞上来的黄壳鱼、鲤鱼、弓鱼等,鱼汤飘香,让全家人吃得大汗淋漓。
  父亲出生在洱海岸边的鸡邑村。十三岁到城里学手艺。凭着汗水和智慧,在大理古城开了个衣庄。民国末年他买了三台加拿大制造的大黑轮、小黑轮缝纫机,请了几个师傅,又从村子里招收了几个学徒办起一个衣庄。衣庄当时很红火。远近闻名。每逢三月街,他都要亲自到月街上进货,买那些来赶街的缅甸人带来的好布料、英国呢子、外省的时兴料子。他不时停下步,把我牵到那些“老外”的摊子前,看看布匹的质量、纽扣的样式。
  在三月街上。即使他在选货,他的另一只手也总是紧紧扣住我的小手,害怕月街上拥挤的人流把我挤走。
  父亲本应还赶到今天的千年这一街,因为他逝世时还不到五十。但没完的人生和没散的街天再也没有父亲的身影,再也没有父亲伸出的手。
  “今天的三月街平整宽敞,赛马唱歌做买卖,霓虹灯闪烁,热闹非凡。三月街盛况空前,很斑斓。”我仰望苍山,对父亲说。
其他文献
我始终追逐花生米的那粒小  那晚 我追逐的目光  滑向黑夜  时光的断裂处 许多事物跳跃出来  身体内的小情结 小思想  小火苗 将夜照亮  沿着这光潜回自己  随血管的方向那些  小雪花纷纷落下一滴露珠  一株野花一棵摇曳的草  一只小猫咪  一池清水三两尾细鱼于我  竟是这样的大  那些沸腾渐渐沉寂喧嚣的  隐于身后我被一双小小的翅膀  驮入  除了小和继续着的小  时光的荒原里我将继续  小
期刊
一  唢呐王一进到画家的卧室,就闻到了淡雅的清香。  “女人的卧室就是特别,”他想。  床头柜上摆放着一对男女接吻的小瓷人,他感到很新鲜,捧在手里把玩了一番。  “老女人还摆这玩意,嘻嘻。”  他放下接吻的小瓷人,拿起旁边的小相框,仔细地端详照片上的一对青年男女。那是一张半身照,那年轻女子就是阿满的外婆,瓜子脸,长发辫,一对浅浅的酒窝。那年轻男子就是花花的爸爸,长得也帅气。可惜英年早逝,无福享受这
期刊
拐过街角  拐过街角你的生命中  是否就会升起一轮新的太阳  像清晨刚刚熟透的草莓  让低矮的心胸不再黯淡  拐过街角你的眼前  是否就会重新展开一片新的风景  云蒸霞蔚繁花似锦  从此不再落叶飘零  拐过街角是否就会迎面走来  一个多年不见的老友  你们拥抱谈笑然后又各自匆匆分离  拐过街角股票是否会  随着心情潮涨潮落  房价是否会一路狂飙  你身体的某个部件是否会失灵  一场感冒是否会暗含杀
期刊
蓦然写下这个题目,是否会让人感觉有些夸张?然而当我一一回忆起三月街那些难以忘怀的场景,那么。的确除了“魂牵梦绕”就再也找不出更恰当的词语来表明白族人对三月街的感受了。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一年一度的大理三月街是那么遥远而神秘,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事。我的故乡洱源凤羽离大理城不足一百公里。从水系上来说。它是真正的洱海之源。但是。被称为世界屋脊屋檐的点苍山把我们远远地隔在大理坝子西北的山峦之间。那时候
期刊
我与智红兄弟神交已久,欣喜于2010年夏在湖北丹江口举行的全国第十届散文诗笔会上相遇。十多年前,他在编辑《大理日报·永平版》副刊的时候,开设了“中国当代散文诗作家方阵”栏目,承蒙其厚爱,曾向我约稿。此后鸿雁往来频仍,谈诗论文,依微拟义,心有灵犀,已成莫逆。知道我要到丹江口开会,此前他就已将其大著在云南老家签好大名,欲赐予我一读。接过兄弟的书,爱不释手,开卷有情,转益多师,有利于丰富和完善我的内心。
期刊
一  日子被漾濞江风刮着,过得飞快。一转眼,桃红柳绿李花白,农家迎来二月天。嫁接核桃、运送肥料、割豆撒秧点苞谷,老寨人忙了起来。阿务嫂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心中焦急如油煎——小姑出嫁。筹客进入倒计时。可嫁妆还未办到位。难坏了这个从来没有难事难得住的婆娘。寨子里,她可是个里里外外出风头、要面子的人,能不急?  “你倒是搭若玛和风细雨地再商量商量。二月初八眨眼就到,该买的买该置的置。一个姑娘家嫁过去,不花
期刊
开篇:吉祥颂  这是一个最早被称为云南的地方。2100多年前的长安城,七彩祥云缭绕在汉武帝刘彻的梦中。“梦彩云,大吉之兆”,野心勃勃、急于开疆封土的大汉天子醒来后,便遣使寻找梦里那片有水草、有牧歌、有吉祥彩云缭绕的世外桃源。  因为古代帝王的一个梦,天下从此有云南。云南是一幅由梦和诗水乳交融成的神秘画卷。古语云“一日长一丈,云南在天上”。高天之上,仙袂飘飘,祥云朵朵;瑞霭之下,白莲朵朵,遍地芬芳。
期刊
时间的手伸向万物,只轻轻一抹,季节就变了颜色。天地更加明亮了,远处的苍山闪着碧翠,近处的洱海荡着嫩水。心里有了《诗经》的情致,再举着目光去看大理,就满眼都是远古的余韵。我知道。凡是有着远古余韵的景象,都来自于时间的沉淀,都有来自于岁月的往复。  人的生命不可能与时间共始终,所以人更看重自己的日常,讲求心灵的多重体验。《诗经》里说。神之听人。终和且平。这种描写不只是一种意境。还是一种愿望,还是一种场
期刊
1、如常  那条经年不变、通向菜市场的小路  此时。太阳细碎。微风轻吹  蜿蜒的曲径。布满林林总总的  景象。我踏上去的脚步  如同触到一种坚实的脉动  小路旁边的一条河沟,岸上杂乱  显得有些饱满。却也有些心酸  拾荒者饱经风霜的面容。将低矮的幸福  寄寓在那一座座简陋的小屋  我把无数次的足迹,留在小路  没有喜怒,平静地、权当一次次  诗意的散步。左手拎着菜蔬  右手也拎着菜蔬,我已习惯  
期刊
江河在全省中青年教师大赛中获奖了,而且是一等奖。  让江河感到意外的是学校其他几位参赛者的结果。今年的获奖颇有些黑色幽默,名次竟然和职务掉了个个儿。职务最低的中文系副主任江河拿了一等奖。两位分管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分别拿了二等奖和三等奖。  和社会上一些收费的大赛相比。这个大赛的含金量是很高的。三年才举办一次,主办方是省教委。参加者为全省各高校的中青年教师。意在鼓励提高教学质量。据说今年这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