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寻找幸福中死去”其实是一部书的名字,准确地说,一本小说,并且是我在近期内看过的最好的一本。情节交代很没头绪,打着后现代的烙印,漂浮着一个个小章节,讲一堆无聊年轻人在没有理想和信仰的生活里,怎样把时间消耗殆尽的过程。
我很喜欢这本书的一个理由是它叙事的场景性,三两人物,若干理由形成交叉,固定的地点发生一点什么,然后很快掠过。如果拍成镜头,我猜是安东尼奥尼式的。
另一个理由是它那与众不同的作者。
德国作家西比勒·贝尔格,非常神经质和表情冷漠的白种女人,梳高高的辫子,戴墨镜,看上去极酷,写出来文字也冰冰凉叫人打寒战。早年是个问题少女,自闭、厌食、酗酒,曾被人强奸,和同样是酒鬼的母亲住在魏玛市,彼此仇恨至深。因着对西方自由世界的向往,她独自一人逃离了东德,却在半年后得知母亲企图开煤气自杀,被煤气爆炸炸成了碎片。
西比勒说她一直活在内疚里,她说她想忘记这一切,“除了忘却之外,我们无事可做。”
由于具有不比寻常的经历,西比勒很容易就会让我联想起好多电影里面的女孩子来:有个几乎和西比勒一样酷的,我一直记得,那是《女孩向前走》里面的薇诺娜·赖德,爱她桀骜的短发和不驯的瘦骨,敞着一件空荡荡的夹克;母亲酗酒一节则有达登内兄弟拍的获1999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最佳女演员奖以及欧洲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等多项大奖的《罗塞塔》;而自闭和冷漠的性情会投射在以“电影书写”闻名于世的法国导演罗伯特·布雷松的代表作品、1967年康城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和威尼斯电影节金棕榈奖影片《少女莫夏特》,莫夏特有一个躺在病床上的母亲和一个始终烂醉如泥的父亲;以及神经兮兮又颇像波兰斯基拿了1965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的《冷血惊魂》里头“法国第一美女”凯瑟琳·德纳芙扮演的那个女主角;或者,还有《大卫和丽莎》里面的珍妮特·马戈林,她所扮演的丽莎只能用几个韵律的简单吐词表达自己,整日拿支笔在墙壁上毫无目的地涂呀涂;又或者,还有《一个死气沉沉的夏天》里面的伊莎贝拉·阿佳妮……
不想不打紧,一想还真吓一跳,原来自己看过那么多这种边缘题材的片子——讲述精神不正常的少女!
杰弗里·尤金尼德斯的畅销小说《处女自杀》也被大导演科波拉的女儿索非亚·科波拉拍成过电影,故事看似不可思议:李斯本一家5个漂亮女儿,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全部走上自杀之路。先是小女儿塞西莉亚割脉未竟,继以跳楼,一年以后她的四位姐姐选在同一日各用不同方式结束了年轻的生命,人们对此莫衷一是,不得已的解释为:女孩们太自私了,以至于背叛了神,背叛了责任。
所有这些女孩,没人能找得到希望和未来,她们和西比勒一样坚持幸福是不存在的,是自欺欺人,是幻象。因为对不慎跻身的世界(就仿佛无知的旅人搭错了车)无能为力,所以一味在烟火般短暂的生命中,以悲情的头脑经营着抵抗的妄想,而每一个的最初与最后,都不外堕落和死亡。
一首叫做“露卡”的歌,讲述被虐待的女孩的故事,经常听得落泪。苏珊娜·维加在里面唱:
他们揍你只是因为你哭喊/揍完了你也别去问为什么/无须与任何人辩论
是的我想我感觉不错/我要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如果你问我想说点什么/那与你无关
有时候会觉得,讨论幸福不幸福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因为人总是要相信一点什么,相信某种可能了,才会去把它作为话题作为谈资。
而这世上多少孤单的灵魂,一生也没有接近这两个字哪怕0.1mm的机会。
没有一个好人
不知道为什么,金巧巧拍电视剧就是事情多。之前是拍了部电视剧,老板居然大方得很,要把拍戏用的当年杨钰莹用过的红色保时捷送给金巧巧,不祥之车谁敢坐?很快便证实了那是老板的一时胡言,金巧巧是有气节的,决计不会接受。
到了金巧巧自己投资拍电视剧,事情又多了起来。先是老情人吴启华被曝招妓,人家出示照片并有详尽报道,吴启华就是死不开口,坚决不提供进一步的料来给媒体凑热闹,媒体只好悻悻而归。
好容易金巧巧的电视剧杀青了,又出现一个跟女子国际象棋冠军同名同姓的男人,以前是电视剧的执行制片人,因为中途被炒而向金巧巧讨还报酬时发生身体冲突,媒体写成“金巧巧打人”,事实上金巧巧长得那么小巧金贵的样子未打人也已先倒地,自然是有人帮她同那个叫谢军的男人发生了冲突。谢军向媒体亮出被撕出一个大口子的羽绒衣,希望大家相信对方的心狠手辣。
差不多同时,有个叫牛振华的人同样碰到了打人事件,也是因为拍戏时发生钱的问题。说好给人钱却欠着不给甚至暗地里希望赖帐的事,经常发生在电视剧制作方身上。 比方说,后来拍《天龙八部》的导演周晓文没拿到全部报酬而和著名的张姓制片人言语不开心,结果一番小心思给全国人民都知道了。
赖帐也要赖得有水平,不是随便谁都可以赖的,赖得不好就容易被人说成无赖,有水平的制作方常常会找到借口赖帐,你编的剧本后来经过了别人修改,你导的戏进度太慢,你的角色同对手演员不配合,你负责拉资金却没有拉到应有的目标……反正拍戏是个集体劳动,找借口很容易,又没有什么绝对的标准表明你的劳动一定可以拿到合同中规定的金额。
这样说来好像制作方没有一个好人,可是他们往往也有苦难言,并不是天生下来就立志做坏人的。他们会对着媒体倒苦水,我们的片子只能指望电视台来收购,可给的价钱往往让你饿个半死。电视台不承担风险,却拿着70%的广告收益,一部优秀电视剧每集在最大城市不过卖个四、五万,而电视台的广告却可以卖出几十万,我们拍个含辛茹苦却只好吃个残羹冷炙,
常常还要腆着脸求电视台活像个要饭的,要饭当然要不到龙虾,这道理大家都明白,就怕最后被判个艺术质量不行的死刑,制作方只好跳楼蹦极去。视死如归的制作方最后没办法,出下策拉拢电视台购片人员去花天酒地然后搞盘录像带说你不买也得买不然大家完蛋。
形势严峻之下,电视剧制作方只好能省则省能赖则赖这也叫跟着市场走,比如赖帐是为了节省成本,用新人不但可以避免明星的高片酬,弄得不巧还捧出个“小燕子”咱也名垂青史一回,别怕闹纠纷,闹出绯闻正好让娱记削尖了脑袋写稿帮我们做免费宣传。这日子没法过还得过下去,中间闹出点问题大家只好多担待,谁让咱放眼望去满世界没一个好人呢?
最合适复制日剧的上海角落
1、 港汇广场休闲街(对应场景——《邂逅》中多处)
记得《邂逅》里面吗?常盘贵子多次与福山雅治在街头的红绿灯旁错过,这条街是谈恋爱的常用路段,而且红绿灯特别多,与旧情人相遇的机会便多了起来。
2、 静安公园(对应场景——《同一屋檐下》小雪相亲的酒店)
最羡慕日剧里面谈恋爱的精致场景,落地窗外有小巧美丽的池塘和苍翠的树木,坐在静安公园的水池边上颇有日剧的感觉。小雪相亲时,窗户外大面积的绝美园林,导演大概是要衬托,来相亲的居然是个戴了假发的中年男人。很奇怪,日剧里正规相亲的地点都很精美,而年轻人谈恋爱的地方,倒很普通。
3、 南京西路(对应场景——《东京爱情故事》、《网路情人》)
静安寺地铁口上来,穿过20路站台,沿林立的写字楼行走,拥挤的人群匆忙的早晨,白领们在去办公室的路上寻找发生恋情,丝丝缕缕,办公室情侣最方便的恋爱地段。《东京爱情故事》同事们笑完治,莉香向完治爽朗地打招呼,都是在上班的路上。《网路情人》中长谷川天(竹野内丰饰)同村上雨音(田中美里饰)一次次在大楼的玻璃天井里擦肩而过,并不知道对方就是那位“晴天娃娃”。恒隆的大堂就有些《网路情人》的场景神韵。
4、 新天地(对应场景——《悠长假期》里濑名家的顶层平台)
在城市喧嚣的夜晚,楼顶的夜空却无人注视,为心爱的人放一支焰火,然后一起看看这片爱的天空,还可以紧紧抓住她的手。上海的独幢矮房子已经不多,能在顶层平台放烟火的还需要前面周围空阔一些,所以最佳场地当推新天地靠人工湖的那几幢。
5、 徐家汇绿地(对应场景——《东京爱情故事》的分手场景)
走到绿地的当中,分别,然后向不同的方向走,莉香回头看见丸治的背影,丸治回头看见莉香在向前走,每一次回眸都准确地错过,这样的公园一定要在市中心。也可以是两人在徐家汇吵了嘴,女逃男追,一直追到徐家汇绿地,终于跑不动,喘着气,男生在树影扶疏下,还不赶快说些好听的。
6、 静安公园林荫道(对应场景——《在爱的名义下》)
刚出校门的身影,年轻的心,面对着未知的世界,他们排成一排,唱着歌,坚定地走着。剧终时,铃木保奈美又仿佛看到了昔日同学在林荫道上并肩前行,那么励志的场景,可以在静安公园找到。梧桐树长得又高又整齐,天生是给电视剧当背景似的。上次去,正巧国产偶像剧《一见钟情》也在里面取景。
7、 冶金专科学校门口大树(对应场景——《爱情白皮书》)
奈留美在学校的大树下苦等挂居,最后却被拥入取手的怀中,《爱情白皮书》中令 人难忘的场景,在漕宝路(近桂林路)冶金专科学校门口的大银杏树旁可以找到,而且枝叶远胜于《爱情白皮书》里那棵柏树。每逢深秋,银杏金黄,落叶飘飘,就让人怀念校园和青春。
我很喜欢这本书的一个理由是它叙事的场景性,三两人物,若干理由形成交叉,固定的地点发生一点什么,然后很快掠过。如果拍成镜头,我猜是安东尼奥尼式的。
另一个理由是它那与众不同的作者。
德国作家西比勒·贝尔格,非常神经质和表情冷漠的白种女人,梳高高的辫子,戴墨镜,看上去极酷,写出来文字也冰冰凉叫人打寒战。早年是个问题少女,自闭、厌食、酗酒,曾被人强奸,和同样是酒鬼的母亲住在魏玛市,彼此仇恨至深。因着对西方自由世界的向往,她独自一人逃离了东德,却在半年后得知母亲企图开煤气自杀,被煤气爆炸炸成了碎片。
西比勒说她一直活在内疚里,她说她想忘记这一切,“除了忘却之外,我们无事可做。”
由于具有不比寻常的经历,西比勒很容易就会让我联想起好多电影里面的女孩子来:有个几乎和西比勒一样酷的,我一直记得,那是《女孩向前走》里面的薇诺娜·赖德,爱她桀骜的短发和不驯的瘦骨,敞着一件空荡荡的夹克;母亲酗酒一节则有达登内兄弟拍的获1999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最佳女演员奖以及欧洲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等多项大奖的《罗塞塔》;而自闭和冷漠的性情会投射在以“电影书写”闻名于世的法国导演罗伯特·布雷松的代表作品、1967年康城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和威尼斯电影节金棕榈奖影片《少女莫夏特》,莫夏特有一个躺在病床上的母亲和一个始终烂醉如泥的父亲;以及神经兮兮又颇像波兰斯基拿了1965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的《冷血惊魂》里头“法国第一美女”凯瑟琳·德纳芙扮演的那个女主角;或者,还有《大卫和丽莎》里面的珍妮特·马戈林,她所扮演的丽莎只能用几个韵律的简单吐词表达自己,整日拿支笔在墙壁上毫无目的地涂呀涂;又或者,还有《一个死气沉沉的夏天》里面的伊莎贝拉·阿佳妮……
不想不打紧,一想还真吓一跳,原来自己看过那么多这种边缘题材的片子——讲述精神不正常的少女!
杰弗里·尤金尼德斯的畅销小说《处女自杀》也被大导演科波拉的女儿索非亚·科波拉拍成过电影,故事看似不可思议:李斯本一家5个漂亮女儿,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全部走上自杀之路。先是小女儿塞西莉亚割脉未竟,继以跳楼,一年以后她的四位姐姐选在同一日各用不同方式结束了年轻的生命,人们对此莫衷一是,不得已的解释为:女孩们太自私了,以至于背叛了神,背叛了责任。
所有这些女孩,没人能找得到希望和未来,她们和西比勒一样坚持幸福是不存在的,是自欺欺人,是幻象。因为对不慎跻身的世界(就仿佛无知的旅人搭错了车)无能为力,所以一味在烟火般短暂的生命中,以悲情的头脑经营着抵抗的妄想,而每一个的最初与最后,都不外堕落和死亡。
一首叫做“露卡”的歌,讲述被虐待的女孩的故事,经常听得落泪。苏珊娜·维加在里面唱:
他们揍你只是因为你哭喊/揍完了你也别去问为什么/无须与任何人辩论
是的我想我感觉不错/我要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如果你问我想说点什么/那与你无关
有时候会觉得,讨论幸福不幸福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因为人总是要相信一点什么,相信某种可能了,才会去把它作为话题作为谈资。
而这世上多少孤单的灵魂,一生也没有接近这两个字哪怕0.1mm的机会。
没有一个好人
不知道为什么,金巧巧拍电视剧就是事情多。之前是拍了部电视剧,老板居然大方得很,要把拍戏用的当年杨钰莹用过的红色保时捷送给金巧巧,不祥之车谁敢坐?很快便证实了那是老板的一时胡言,金巧巧是有气节的,决计不会接受。
到了金巧巧自己投资拍电视剧,事情又多了起来。先是老情人吴启华被曝招妓,人家出示照片并有详尽报道,吴启华就是死不开口,坚决不提供进一步的料来给媒体凑热闹,媒体只好悻悻而归。
好容易金巧巧的电视剧杀青了,又出现一个跟女子国际象棋冠军同名同姓的男人,以前是电视剧的执行制片人,因为中途被炒而向金巧巧讨还报酬时发生身体冲突,媒体写成“金巧巧打人”,事实上金巧巧长得那么小巧金贵的样子未打人也已先倒地,自然是有人帮她同那个叫谢军的男人发生了冲突。谢军向媒体亮出被撕出一个大口子的羽绒衣,希望大家相信对方的心狠手辣。
差不多同时,有个叫牛振华的人同样碰到了打人事件,也是因为拍戏时发生钱的问题。说好给人钱却欠着不给甚至暗地里希望赖帐的事,经常发生在电视剧制作方身上。 比方说,后来拍《天龙八部》的导演周晓文没拿到全部报酬而和著名的张姓制片人言语不开心,结果一番小心思给全国人民都知道了。
赖帐也要赖得有水平,不是随便谁都可以赖的,赖得不好就容易被人说成无赖,有水平的制作方常常会找到借口赖帐,你编的剧本后来经过了别人修改,你导的戏进度太慢,你的角色同对手演员不配合,你负责拉资金却没有拉到应有的目标……反正拍戏是个集体劳动,找借口很容易,又没有什么绝对的标准表明你的劳动一定可以拿到合同中规定的金额。
这样说来好像制作方没有一个好人,可是他们往往也有苦难言,并不是天生下来就立志做坏人的。他们会对着媒体倒苦水,我们的片子只能指望电视台来收购,可给的价钱往往让你饿个半死。电视台不承担风险,却拿着70%的广告收益,一部优秀电视剧每集在最大城市不过卖个四、五万,而电视台的广告却可以卖出几十万,我们拍个含辛茹苦却只好吃个残羹冷炙,
常常还要腆着脸求电视台活像个要饭的,要饭当然要不到龙虾,这道理大家都明白,就怕最后被判个艺术质量不行的死刑,制作方只好跳楼蹦极去。视死如归的制作方最后没办法,出下策拉拢电视台购片人员去花天酒地然后搞盘录像带说你不买也得买不然大家完蛋。
形势严峻之下,电视剧制作方只好能省则省能赖则赖这也叫跟着市场走,比如赖帐是为了节省成本,用新人不但可以避免明星的高片酬,弄得不巧还捧出个“小燕子”咱也名垂青史一回,别怕闹纠纷,闹出绯闻正好让娱记削尖了脑袋写稿帮我们做免费宣传。这日子没法过还得过下去,中间闹出点问题大家只好多担待,谁让咱放眼望去满世界没一个好人呢?
最合适复制日剧的上海角落
1、 港汇广场休闲街(对应场景——《邂逅》中多处)
记得《邂逅》里面吗?常盘贵子多次与福山雅治在街头的红绿灯旁错过,这条街是谈恋爱的常用路段,而且红绿灯特别多,与旧情人相遇的机会便多了起来。
2、 静安公园(对应场景——《同一屋檐下》小雪相亲的酒店)
最羡慕日剧里面谈恋爱的精致场景,落地窗外有小巧美丽的池塘和苍翠的树木,坐在静安公园的水池边上颇有日剧的感觉。小雪相亲时,窗户外大面积的绝美园林,导演大概是要衬托,来相亲的居然是个戴了假发的中年男人。很奇怪,日剧里正规相亲的地点都很精美,而年轻人谈恋爱的地方,倒很普通。
3、 南京西路(对应场景——《东京爱情故事》、《网路情人》)
静安寺地铁口上来,穿过20路站台,沿林立的写字楼行走,拥挤的人群匆忙的早晨,白领们在去办公室的路上寻找发生恋情,丝丝缕缕,办公室情侣最方便的恋爱地段。《东京爱情故事》同事们笑完治,莉香向完治爽朗地打招呼,都是在上班的路上。《网路情人》中长谷川天(竹野内丰饰)同村上雨音(田中美里饰)一次次在大楼的玻璃天井里擦肩而过,并不知道对方就是那位“晴天娃娃”。恒隆的大堂就有些《网路情人》的场景神韵。
4、 新天地(对应场景——《悠长假期》里濑名家的顶层平台)
在城市喧嚣的夜晚,楼顶的夜空却无人注视,为心爱的人放一支焰火,然后一起看看这片爱的天空,还可以紧紧抓住她的手。上海的独幢矮房子已经不多,能在顶层平台放烟火的还需要前面周围空阔一些,所以最佳场地当推新天地靠人工湖的那几幢。
5、 徐家汇绿地(对应场景——《东京爱情故事》的分手场景)
走到绿地的当中,分别,然后向不同的方向走,莉香回头看见丸治的背影,丸治回头看见莉香在向前走,每一次回眸都准确地错过,这样的公园一定要在市中心。也可以是两人在徐家汇吵了嘴,女逃男追,一直追到徐家汇绿地,终于跑不动,喘着气,男生在树影扶疏下,还不赶快说些好听的。
6、 静安公园林荫道(对应场景——《在爱的名义下》)
刚出校门的身影,年轻的心,面对着未知的世界,他们排成一排,唱着歌,坚定地走着。剧终时,铃木保奈美又仿佛看到了昔日同学在林荫道上并肩前行,那么励志的场景,可以在静安公园找到。梧桐树长得又高又整齐,天生是给电视剧当背景似的。上次去,正巧国产偶像剧《一见钟情》也在里面取景。
7、 冶金专科学校门口大树(对应场景——《爱情白皮书》)
奈留美在学校的大树下苦等挂居,最后却被拥入取手的怀中,《爱情白皮书》中令 人难忘的场景,在漕宝路(近桂林路)冶金专科学校门口的大银杏树旁可以找到,而且枝叶远胜于《爱情白皮书》里那棵柏树。每逢深秋,银杏金黄,落叶飘飘,就让人怀念校园和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