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诗歌的四个步骤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hu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考古代诗歌复习教学中,解题技法的指导非常重要,但是它到了一定的时期就会遇到瓶颈,难以使成绩继续提升。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已经意识到读懂诗歌对于解答题目的重要性,逐渐从关注解题过渡到讲解诗歌。在此,笔者谈一点自己的备考经验,希望在古代诗歌阅读方面对大家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一、以趣为先,功在积累——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积累习惯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怎样才能培养学生阅读品味诗歌的兴趣呢?
  比如可以通过让学生制作微课的形式对诗歌的共性及差异进行归纳和梳理,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情、有趣、有味、有疑,实现诗歌学习过程的优化,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兴趣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诗歌,因此要选择合适的激发方法,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
  在积累方面,一方面要积累古代诗歌的常见意象,另一方面也要积累古代诗歌的常用字。比如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有“画角”“鼓角”。“画角”是一种古代乐器,声音高亢动人,是古代军中用来警报昏晓、振奋士人的。陆游《秋兴》中有“五更画角只生愁”。而“鼓角”是战鼓号角,如杜甫的《阁夜》:“五更鼓角生悲壮”。积累古代诗歌的常用字也非常重要。如,“渺”是古代诗歌中的一个常用字。唐赵嘏《江楼旧感》:“独上江楼思渺然”、韦应物《闻雁》:“故园渺何处”中的“渺”字都有“悠远的样子”之意。老师应指导学生把这些都记录下来,这就是积累的工作。
  二、以声感知,初步体悟——加强诵读指导
  古人读诗常常是吟诵,而现在我们的学生读诗读得很快,也不知道诗句读顺了没有,这必然会对读懂诗歌造成障碍。怎样才能读出韵律,老师要加强指导,要让学生注意节奏、语调、韵脚、重音,读出诗的韵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诗歌的内容、情感、韵味有初步的感知。
  比如,李清照的《醉花阴》,可以进行如下的诵读指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诵读要求:读出节奏和韵律。1.注意重音:“永”“又”“瘦”等。2.注意韵脚:仄声韵,短促急迫。3.注意节奏:有/暗香/盈袖。4.注意语调:缓慢深沉。
  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诵读这首词,既能把握住节奏,又能读出韵律,对诗歌悲凉的意境也会有初步的感知,为深入读懂诗歌奠定了基础。
  三、以实为本,探究细节——疏通诗歌意思,体味情感意蕴
  学生诵读完诗歌以后,老师要从哪几个方面指导学生疏通文意呢?
  1.重要字词、重点难句要讲清楚
  如唐赵嘏《江楼旧感》:“独上江楼思渺然”中的“思”是指思绪,“渺然”是悠远的样子。宋晏殊《破阵子·春景》:“采桑径里逢迎”中的“逢迎”是一个古今异义词,今天指奉承迎合,古代则是相逢的意思。宋刘克庄《北来人》“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訛”是一个难句,“边情”指边界上的消息。说的是料想胡人的命运也不会长久,听来的边地消息特别容易以讹传讹。诗歌中的重要词句是学生读懂诗歌的障碍,教师在讲解时应仔细落实。
  2.补充省略,还原词序,读懂诗歌
  诗歌的特点是凝练含蓄,言简义丰。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为了更好地疏通诗意,我们需要把诗歌还原成现代汉语习惯的表达方式,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意。如: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钱?摇起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这首诗的大意是:泉壑围绕着茅茨,云霞生(于)薜(像)帷。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闲鹭常早栖,秋花(相比其它地方)更迟落。家童(正在)扫萝径,(因为我)昨与故人期。在疏通文意时,要把省略的字词补充出来,把倒装的词序还原,这样诗歌的意思才能明了。
  四、以整为要,以境熏染——整体把握与品味词句
  理解诗歌不能断章取义,要整体把握诗歌内容,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情感。比如,讲解宋晏殊的《破阵子·春景》时,要在整体上把握这首词写了一件什么事情?上片写什么?下片写什么?这些都是对诗歌的整体把握,不要认为这些和答题无关就不讲。上下片的构思是景与人对应着写的,从而将春天的生命写活了。另外,包含多种情感的诗歌要从整体上把复杂的感情理一理。如白居易的《编集拙诗,成十一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一诗,题目中“戏”字包含了作者对友人的戏谑,自我的夸耀、对自己才能的自豪,以及不平、辛酸、自嘲等等。
  品味句子要注意还原情境,关照前后句,不能孤立地看某一句。如唐赵嘏《江楼旧感》中“月光如水水如天”一句要细品。前一句是“独上江楼思渺然”,作者写他思绪悠远,但是他没有接着写思什么,而是移笔去从容写景:“月光如水水如天”,在江楼水光相接的幽美意境中,整个世界连同诗人的心,都溶化在天边迷茫恬静的月色水光之中。所以,情景交融是这样得出的。又如宋晏殊《破阵子·春景》中“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这两句写出了美好春天的勃勃生机,抒发了作者热爱春光的欢快之情,但单看这两句是很难表现出来的。前一句是“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行文轻快流丽,为明朗、和谐、优美的基调打下基础。后一句是“日长飞絮轻”,描绘了一派晴和景象。因此,必须在整体把握与品味句子的基础上再去解题。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诗词比较凝练含蓄,要通过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入手,综合指导诵读,疏通文意,整体把握品味词句等方式,让学生读出诗词的韵味,真正读懂诗词,感悟诗词的精妙之美。这是做好古代诗歌阅读题的基础和前提,在具备这些基础和前提条件之后,再授之以必要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学生才能真正答好古代诗歌阅读题。
  ★作者通联: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其他文献
连续几年,听了十多位教师讲授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大多是公开课、赛教课。对于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中的“如”字的理解和翻译,所有教师都讲解为:比喻词,译为“像”。整个句子是个省略句,前面省略了“月光”一词,补充完整应该是:“庭下(月光)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为什么那么多的老师都会如此理解呢?原来《教师教学用书》就是如此翻译的,其“参考译文”中的相
苏教版高一教材中李清照的《声声慢》这篇文章,高中教师都很熟悉,能找到的资料也很多,但很难上出新意。根据不同阶段教学任务的不同,教学实践要突出的教学重点也不同。笔者认为诗歌是最能传达“美”的一种文学样式,感受诗“美”贵在文章本身,我们应该从诗歌的特点出发,遵循人认识事物的普遍规律,让诗歌的美味在读声中升华。  一、浅尝读  《声声慢》教学实践时,首先让学生直接朗读诗文,虽然学生可能读不太懂,但起码能
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以课堂为载体,以语言为媒介,通过情感的互动,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进而提高能力。课堂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关键之一是课堂上能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果学生对所学的感兴趣,就会积极的参与,从而达到目标。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景是十分重要的。  而目前的文言文课堂模式比较单一,学生的兴趣不大,课堂氛围枯燥。学生缺少探究和发现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古诗是我国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粹。当前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人的古诗都是五千年文化发展过程中经过千锤百炼的名篇佳作。因此,创新初中语文古诗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古诗教学效率,对全面提升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前初中语文的古诗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古诗课堂的教学效果,所
巴金先生的名篇《小狗包弟》已教过几遍,每教一遍,总有一些新的体会;这篇课文,也听过好些老师上过公开课,每听一次,也总有一些新的思索。但发现,这篇文章的好些“精微”之处,往往被一些老师忽略了。  一是对课文第一自然段的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段?虽然其作用在“教参”之类的资料里有所解释,什么结构上铺垫啊,什么内容上对照啊,什么主题上深化啊,但总觉得空洞的很;有些老师上课提到了这一段,多是轻轻带过,语
庄子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提出的“言不尽意”思辨观点,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和“意”之间是人的语言和心意之间的关系。“言”与“意”并不统一,“言”只是表达“意”的工具,且“意”是难以用“言”来完全表达出来的。《庖丁解牛》全文仅三百余字,是庄子假托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的故事,谈其“养生之道”,阐明了只要在实践中认识和掌握了事物的内在规律,就能取得行动自由的道理。语言简洁流畅、生动形象
日前,在微信上看到一个段子:上高中以后,语文考试最伤脑筋了。上课教的是包饺子,家庭作业布置的是蒸包子,考试考的是烙馅饼。许多人看了以后一笑了之,但是让我产生了许多联想和反思。记得2016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结束,学生从考场出来,大呼“语文老师课堂讲的内容考试没考,考的都是平时课堂上没讲的内容”,有的学生也认为,语文课和考试没有什么关系,日常语文教学与考试脱节已是不争的事实。  说语文课与考试没有关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中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这些知识隐含丰富的字词汇里,我们可以将这些字词称作“文化因子”。开发利用这些“文化因子”有利于促进师生对课文的钻研,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积淀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对于教师而言,如果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以课文中的文化因子作为切入点,还可以达到优化语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教学背景  本文是苏轼的代表作,它更体现出
【教学创意】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把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沉郁顿挫的杜甫诗、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龙腾虎掷的稼轩词单列为四个专题,可见,李杜苏辛四人是唐诗宋词史上四座并峙的高峰,他们都爱诗、爱酒,都是“国家不幸诗家幸”的代表。李白的《将进酒》是苏教版选修课本《唐诗宋词》“豪放飘逸的李白诗”专题最后一首诗,它既是李白豪放诗风的代表,又很好地阐释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酒文化和儒家文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认
文章是思维的产物,写作(尤其是议论文写作)应具有理性。在应试作文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审题立意这个环节,理性思维能力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作文是否切题,是否有新意或深意,甚至会直接影响到作文得分的高低。  为使这个话题的探究更具有针对性,我们以一道作文题为例展开探讨。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按要求作文:  吴兴杂诗  [清]阮 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