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要:“有效教学”就要切实把握好学生学习的真实基础,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引发学生自主建构,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关注课堂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有效发展。
关键词:有效教学;已有经验;自主建构;深度思考;课堂评价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很重要的一环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我们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实践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和谐的发展,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关注学生已有经验是有效教学的切入点
奥苏伯尔曾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然后据此进行相应的教学安排。如今,教学的起点在哪里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关注,准确地把握教学起点是确保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前提。而有效的教学要把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生长”新知识。如,教学“体积的概念”时,如何让学生尽快理解“体积”这个抽象的概念,是这节课的重点(因为前面学过面积,这两个概念应尽量分开)。我让学生明白当你把石子扔进玻璃杯里时,水面会升高,为什么呢?就说明石子占有一定的空间。这还不够,为了让学生的理解再进一步,我让学生讲述“乌鸦喝水”这个故事后,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放进石子后水面会升高?经我一问,他们的思路被激活了:原来是石子占了空间,把水给挤出来了,最后乌鸦才喝到水,从而逐渐理解了体积的含义。这样,借助于学生熟悉的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已有经验的支撑,帮助学生找到一个已有的结构来内化所需掌握的知识,在数学课堂中实现生活化与数学化的和谐统一,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有效的数学世界。
二、让学生自主建构是有效教学的着力点
现代教学认为:学生只有亲身经历或体验一种学习过程时,其聪明才智才得以发挥出来。任何一种学习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理解了。可见,让学生感知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是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如“确定位置”一课时,当我让学生写出自己的位置时,大部分同学都写出是第几组第几个,大家一致认为很麻烦。“有没有更简单的好办法来确定自己的位置?”我让学生自己去创作,不一会,大家都陆续地举起手来。生1:老师,我的位置用1,4表示,1表示第一组,4表示第4个;生2:老师,我的位置用3—2表示,3表示······我再要求:比一比,哪种方法最合理?并说明理由。这样,让学生在创造的实践活动中区感悟,去体验新的知识点,在完成一定任务中去设想、预见、磋商、探究、讨论、辩解,思维发生碰撞,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都得以提升。
三、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是有效教学的生长点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堂上热热闹闹的,经常出现教师每提一个问题,所有的学生急着高高举起手,并不时地发出喊声。这样的场面给人感觉学生积极性高,学习气氛浓厚。但冷静下来,客观地分析这样的课堂,课堂趣味浓,都有如观花赏月,不见思维的有效开发、挖掘和共鸣。致使这种热闹成了墙上芦苇,是没有根基的!久而久之,学生在学习中不会静下心来独立思考,进而越来越浮躁。如:在教学按规律填数时,有这样一道题:3、5、7_、_。“切,太简单了,9和11啊。”当学生说完,我引导学生静下心来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可能隐含的规律,你会有新发现。”在学生独立思考1分钟后,小手都陆续举起来了。有的学生在横线上填入11、13,使这列数都是质数;还有的学生在横线上填入10、13,使这列数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一个数加3的和······只要学生给出一个答案,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就应该给予肯定。多么可喜的发现啊!细细品味,这仅仅1、2分钟静心思考所产生的效应是巨大的,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讲完一个内容,都要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使教室里保持安静,让学生思考消化,是课的一个重要的阶段。”为此,我们应该舍得在课上花时间让学生静心思考,相信学生会有新的发现,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的认识,这才会让有效的课堂产生最大的效应。
四、课堂评价是有效教学的关注点
置身于课堂听到的最多的评价便是教师的“你真棒!好极了!”即使学生做对了一道很简单的计算题,教师也不失时机的夸奖“你真棒!”这样泛泛的称赞和过多过滥的表扬是否也会让学生感到老师赞扬的贬值呢?要看到的是,有的学生因为自己已经被老师称为“棒极了”,所以课堂山就左顾右盼,不再认真聆听了。新课程评价着重于评价的激励性,教师要有很强的听辨能力,并能根据学生的参与性学习表现及时进行反馈,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问题,使课堂评价语言更准确、得体、富有针对性。如我在教学时,表现好的给他们竖起拇指直说“very good、great、你的想法很独特”等,除了中英文相结合的口头语言,我还利用肢体语言(一个拥抱)、手势(竖起大拇指、一个胜利的V)、眼神(注视对方,期待或是肯定的眼神)、面部表情(微笑)、小奖品(笑脸、五角星、小红花)、展示作品(将优秀的作品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大家看、利用数学角展示)等。运用有创造性的评价,使被评价的学生都能得到学习成功的满足,都能提高学习的兴趣,都能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有时他们犯错误时,又会用眼神或者懊恼地摸一下他们的头,让他们知道我生气了,下次就知道改正了。同时配以自评,让他们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评,取长补短。教学当中,要想提高课堂有效性,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课堂评价必不可少。
总之,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只要我们依然为本,给学生创造有效的观察、表达、思考和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构建新知,相信这群创造生命精彩的孩子们定会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有效教学;已有经验;自主建构;深度思考;课堂评价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很重要的一环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我们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实践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和谐的发展,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关注学生已有经验是有效教学的切入点
奥苏伯尔曾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然后据此进行相应的教学安排。如今,教学的起点在哪里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关注,准确地把握教学起点是确保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前提。而有效的教学要把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生长”新知识。如,教学“体积的概念”时,如何让学生尽快理解“体积”这个抽象的概念,是这节课的重点(因为前面学过面积,这两个概念应尽量分开)。我让学生明白当你把石子扔进玻璃杯里时,水面会升高,为什么呢?就说明石子占有一定的空间。这还不够,为了让学生的理解再进一步,我让学生讲述“乌鸦喝水”这个故事后,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放进石子后水面会升高?经我一问,他们的思路被激活了:原来是石子占了空间,把水给挤出来了,最后乌鸦才喝到水,从而逐渐理解了体积的含义。这样,借助于学生熟悉的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已有经验的支撑,帮助学生找到一个已有的结构来内化所需掌握的知识,在数学课堂中实现生活化与数学化的和谐统一,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有效的数学世界。
二、让学生自主建构是有效教学的着力点
现代教学认为:学生只有亲身经历或体验一种学习过程时,其聪明才智才得以发挥出来。任何一种学习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理解了。可见,让学生感知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是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如“确定位置”一课时,当我让学生写出自己的位置时,大部分同学都写出是第几组第几个,大家一致认为很麻烦。“有没有更简单的好办法来确定自己的位置?”我让学生自己去创作,不一会,大家都陆续地举起手来。生1:老师,我的位置用1,4表示,1表示第一组,4表示第4个;生2:老师,我的位置用3—2表示,3表示······我再要求:比一比,哪种方法最合理?并说明理由。这样,让学生在创造的实践活动中区感悟,去体验新的知识点,在完成一定任务中去设想、预见、磋商、探究、讨论、辩解,思维发生碰撞,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都得以提升。
三、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是有效教学的生长点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堂上热热闹闹的,经常出现教师每提一个问题,所有的学生急着高高举起手,并不时地发出喊声。这样的场面给人感觉学生积极性高,学习气氛浓厚。但冷静下来,客观地分析这样的课堂,课堂趣味浓,都有如观花赏月,不见思维的有效开发、挖掘和共鸣。致使这种热闹成了墙上芦苇,是没有根基的!久而久之,学生在学习中不会静下心来独立思考,进而越来越浮躁。如:在教学按规律填数时,有这样一道题:3、5、7_、_。“切,太简单了,9和11啊。”当学生说完,我引导学生静下心来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可能隐含的规律,你会有新发现。”在学生独立思考1分钟后,小手都陆续举起来了。有的学生在横线上填入11、13,使这列数都是质数;还有的学生在横线上填入10、13,使这列数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一个数加3的和······只要学生给出一个答案,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就应该给予肯定。多么可喜的发现啊!细细品味,这仅仅1、2分钟静心思考所产生的效应是巨大的,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讲完一个内容,都要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使教室里保持安静,让学生思考消化,是课的一个重要的阶段。”为此,我们应该舍得在课上花时间让学生静心思考,相信学生会有新的发现,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的认识,这才会让有效的课堂产生最大的效应。
四、课堂评价是有效教学的关注点
置身于课堂听到的最多的评价便是教师的“你真棒!好极了!”即使学生做对了一道很简单的计算题,教师也不失时机的夸奖“你真棒!”这样泛泛的称赞和过多过滥的表扬是否也会让学生感到老师赞扬的贬值呢?要看到的是,有的学生因为自己已经被老师称为“棒极了”,所以课堂山就左顾右盼,不再认真聆听了。新课程评价着重于评价的激励性,教师要有很强的听辨能力,并能根据学生的参与性学习表现及时进行反馈,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问题,使课堂评价语言更准确、得体、富有针对性。如我在教学时,表现好的给他们竖起拇指直说“very good、great、你的想法很独特”等,除了中英文相结合的口头语言,我还利用肢体语言(一个拥抱)、手势(竖起大拇指、一个胜利的V)、眼神(注视对方,期待或是肯定的眼神)、面部表情(微笑)、小奖品(笑脸、五角星、小红花)、展示作品(将优秀的作品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大家看、利用数学角展示)等。运用有创造性的评价,使被评价的学生都能得到学习成功的满足,都能提高学习的兴趣,都能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有时他们犯错误时,又会用眼神或者懊恼地摸一下他们的头,让他们知道我生气了,下次就知道改正了。同时配以自评,让他们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评,取长补短。教学当中,要想提高课堂有效性,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课堂评价必不可少。
总之,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只要我们依然为本,给学生创造有效的观察、表达、思考和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构建新知,相信这群创造生命精彩的孩子们定会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