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教学初探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ynewer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书面语言的教学很重要,这是不言而喻的。但口语交际的教学也不容忽视。“文本于语”,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书面语言是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况且,口头语言有书面语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般地说,每个人口头语言表达的频率总比书面语言表达的频率高得多,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交际的日趋频繁,口头语言愈来愈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正因为如此,《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说:“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并把它作为语文课程“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之一专门提出。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为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口语交际教学实践作探究如下。
  一.在语文教科书中,训练口语交际
  语文教科书中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复述”、“分角色朗读”、“朗诵”、“背诵”等都是非常切合学生实际的训练载体。在语文教学中,切不可因为某些内容在升学考试中不那么重要便置之不理。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充分利用这些载体,脚踏实地地逐项落实。例如,对七年级新生,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就是我”就是一个很好的训练材料。我们可以让学生从“自我介绍”、“推荐自己”、“模拟面试”三项活动中任选一项,做好充分准备鼓起勇气,站到全班同学面前说说自己。通过这次活动,每个同学都认识了新同学,也更了解了自己。在此基础上以“这就是我”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这样,既是在交际课上训练口语交际,又是在写作课中渗透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教学与写作教学便融为一体了。
  又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要求学生: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然后复述课文大意,并说出闻一多先生前期和后期思想性格上的主要特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这样,便在阅读课中渗透了口语交际。
  二.在课前“三分钟”,训练口语交际
  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我对课前“三分钟”作了合理、充分的利用,主要开展了下列活动:
  1、每日一名言:每个学生搜寻一则自己最欣赏的格言、警句或精彩语段,课前工工整整地写在黑板右边,上课由搜寻者讲解,教师适当引导。
  2、每日一成语:每天由一名学生将自己选定的成语写在黑板右边,再由他本人解释成语的意思,或者讲述有关的成语故事。别的同学抄写、速记。
  3、每日一歌:由轮到的学生先朗诵、讲解歌词,然后唱给全班同学听。
  4、每日一诗:不管是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课前由轮到的学生抄写在黑板上,再由他本人讲解诗的大概内容。其他同学抄录。
  5、每日一演讲:由轮到的同学就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演讲。别的同学和教师点评。
  5、每日一日记:由轮到的同学选择一则平时写好的可以公开的日记,念给全班同学听。其他同学和教师点评。
  当然,课前“三分钟”的活动内容远远不止这些,这里只是举一些例子而已。以上各项活动内容在同一班级内部不得重复,一般按座次或学号轮流。轮到的同学必须脱稿,忘记了内容,讲不下去,也必须面对听众,站到“三分钟”。这样,利用课前说话,鼓励口语交际。
  三.在社会实践中,运用口语交际
  现实生活丰富多彩,学生思维活跃,我们应该抓住一切时机运用口语交际。比如,在每学期开始,举办“读书报告会”,让学生汇报前学期和假期课外阅读情况。在“中考冲刺”的日子里,开展以“青春不再来”为主题的演讲比赛。针对“教师不理解学生,学生不理解老师”的感慨,举办师生辩论会,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提高了认识。
  在口语交际教学实践中,必须注意:口语交际是听和说双方互动的过程,信息的传递是在交互性与反复性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创设情境,体现互动,逐步改变目前以静止的说话方式替代口语交际的教学局面。说者能够就争论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尝试使用相关的证据与说话技巧使对方信服你的观点;听者能够认真听明白与自己观点相左的话题,听清楚对方观点与自己的不同之处,给予说者一定的回应,通过鼓掌、点头、摇头等形式对说者表达的内容做出反应。要注意对象和场合,语言要得体、准确,学会文明地进行交流。要努力拓宽口语交际渠道,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口语交际机会。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问答、讲述、讨论、评论、辩论等多种形式培养口语交际能力,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锤炼口语交际能力。
  包继学,教师,现居云南宣威。
其他文献
《七律·长征》是一篇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长征组歌》是一部宏伟壮丽的英雄史诗,对于这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在吟咏诵读中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吟咏诵读应该成为《七律·长征》和《长征组歌》教学的主旋律,在朗读中体会《七律·长征》抒发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豪迈之情,在吟唱中感受《长征组歌》中所表现的红军战士“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
中华读书报报道,文化部部长蔡武近日透露,2014年,文化部将从3个层面着手,努力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这3个层面的工作分别是加强文物保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加强古籍保护。文化部明确,在2014年开展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全面开展国有单位收藏文物的认定、信息采集和登录。做好第7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四有”工作(即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和有保管机构)。评审第4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
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是诗,那么教学语言无疑是流动着的韵律。美,是人类永远追求的目标,充满情趣的课堂让人如沐春风。因此,我们语文教师用真情激起心灵的震颤,用启迪拨开重重的迷雾,用诱导引发深远的思考,用智慧靓起课堂教学语言来!  一.亲和温馨的语言——未成曲调先有情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语言具有亲和力的教师几乎成为所有学生的通爱。好的教学情境,亲和的教学语言更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课堂教学的导入
在一次县级优质课竞赛活动中,七位老师上同一课题:《皇帝的新装》,评价人物形象时,有的老师这样设计:你认为哪一个人最可恨?哪一个人最可爱?为什么?而另一个老师的设计是:假如你手中有一根鞭子,你最想抽打谁?假如你手中有一朵红花,你最想给谁戴上?为什么?   前一位老师的课堂让人如坐大牢,度日如年。学生要么面面相觑不知所以,要么傻乎乎地看着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唱独角戏。而后一位老师的课堂却如行云流水,一气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具备独自完成阅读的能力水平,重于文本情感的理解,丰富的经验知识,具有良好的语言理解能力。”文本细读要立足“文本”,基于课程标准,关注学生实际,不能求之过深以至失去正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年轻教师由于缺少对文本仔细阅读的阶段与实践,使得语文课程教学显得较为枯燥和单调。因此,运用文本细读策略,解读教材,在语文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运用比较,发展思维,
鲁迅早年留学日本学医时,曾遇到过一位令他终生难忘的藤野先生。这位老师细致地批改他的解剖学作业,并且当面指正。藤野先生的批改方法本质上是“耳提面命”似的,是老师对学生的直接输入,终究还是“被动积极”,绝不是“主动积极”,本身的潜能和实际的习得效果并没有达到最佳的状态。因为学生的习得是学生自我构建的过程,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不过是有一定储备的助手罢了,完全为了学生服务的;只有学生自身的内在因素充
[教学设想]  “活动单导学”模式课堂更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感悟,这与散文注重感受和体验作者情感的宗旨不谋而合,本节课则是通过设计的系列课堂教学活动,达到教会学生在活动中掌握阅读技巧,感知情感,感悟情怀,提升精神品质的散文阅读的目标。  《想北平》是一篇短小的散文作品,作品用短小的篇幅融进自己对北平无尽的思念,读之让人忍不住随作者一起落泪。一个“想”字贯穿了全文,深深烙在作者灵魂深处,更融进进
中国自周以来,顺应以宗法制社会结构为特点的儒家思想长期处于统治地位。马克思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而“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鲁迅笔下的阿Q,是一个雇农,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都一无所有,这就决定了他的思想必然或多或少地打上了统治阶级思想的烙印。为此,笔者试图从传统的儒学文化中寻找一些阿Q性格的根源。这些根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就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运用点拨机制,把语言文字的品味放到文本背景中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课文是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的统一体,两者是“血之于肉,分别不开的”。语文
多媒体如雨后春笋般走进教室,使各学科教学如鱼得水,初中语文学科尤其明显。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能正视多媒体带来的优势,帮助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更好地掌握语文的基本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快速地进入教学情境。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课件以其音、形、视频等多角度带给学生感官的刺激,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更容易进入到教学情境当中。教师在这个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