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课程的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dbn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精神分析发展的历史由来已久,但作为心理学专业本科生课程却是一件较为新鲜的事物,如何上好精神分析课程实无模范可寻。本文从精神分析思想的要旨出发,结合教育思想,提出了以自我分析为核心内容的体验式精神分析课程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主题式教学内容的编排、体验式教学方法的设计、临床式课堂管理态度、自我分析报告式的考核方式等,以促进教与学的效果的巩固与外延。
  关键词: 课程 精神分析 体验式教学 自我分析
  
  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是探索个体潜意识的内容,并洞悉个体的过去经验对现在生活造成的影响,以此揭示心理的历史因果关系。精神分析理论与技术都要求包含一定程度的自我分析训练,以能透过经验形成对那些深奥抽象的术语形成内在的领悟,进而获得其精髓。
  在精神分析课程的教学工作中,依据教师在理论与技术两方面的培训及经验背景,建立以自我分析为基本核心的教学模式,是精神分析课程的特色所在。自我分析模式依据的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内涵式要求[1],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一个学期的有限课时)帮助学生习得与巩固庞大的精神分析理论体系,掌握基本的精神分析技术技巧。
  一、主题式的教学内容
  精神分析理论从诞生之日起,时至今日已经发展了一个多世纪,由弗洛伊德所创立的驱力论开始,不断催生与促成新的理论学派,其思想体系得到了丰富化发展。概括来说,除古典精神分析理论外,还包括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心理学、社会文化学派、自体心理学派等重要分支[2],这些分支当中又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与分化,它们都极大地补充了弗洛伊德对人类潜意识心理的解释。
  在一个学期的教学中,不可能将精神分析的全部精华进行透彻阐述,因而在内容的编排上应该有所取舍。其依据在于精神分析的时间发展轴线、精神分析各学派中与现代生活的关系的密切程度,以及理论的繁易程度。也就是说,课程内容的编排应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精神分析发展的时间线索与自己生活的经验与背景密切相关,并且理解起来不会特别费力,即使不需要查阅太多课外资料也能达到对知识点的理解。因此,以主题形式来进行教学活动非常适合,使得课程的进行与完成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前述要求,实现自我分析的保证。
  在多年的教学中,依据历届学生的学习情况,精神分析课程的内容框架主要包括六大部分,精神分析的历史发展、人生全程的发展动力、地志学与结构学范畴、防御机制、自恋与人际关系、梦的解析。这些主题涵盖了精神分析领域内各派的理论观点,并且前后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除第一主题外均十分适合自我分析任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做到边学习边应用,通过自我分析能够更深刻和更直接地获得理论与技术的要旨。
  二、体验式的教学方法
  学习是通过转化经验来创造知识的过程,因此体验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3]。体验教学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创造情境和机会,使学生在亲历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它强调受教育者通过行为实践和内心体验来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4],这与精神分析的要旨有异曲同工之妙。
  体验式教学的方法有很多[5],其中,案例法与自我分析训练是精神分析课程实现体验式教学目的的两种主要方法。在各个主题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进行理论阐述,同时辅之以丰富的案例,为学生自我分析提供范式;继而,与理论知识点相匹配,教师介绍和讲解重要的分析技术与技巧,随后即进行自我分析的训练,要求学生使用这些理论与技术要点对个体内在相关部分进行剖析。在体验的环节,教师应对每个学生的自我分析状况进行即时督导,同时遵从自愿原则,公开点评或者个体点评,及时帮助学生巩固理论与技术的习得水平。
  案例教学是被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精神分析课程当中既使用临床案例,也使用文本案例,取材十分广泛,如鼠人、杜拉、安娜·O、狼人等经典案例;经典文学作品如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莎士比亚戏剧(《麦克白》、《李尔王》、《俄狄浦斯王》等)、外国文学名著(如《人性的枷锁》、《巴黎圣母院》、《飘》等)中的人物;经典与流行的影视作品,如《太阳的女人》、《别对我说谎》、《樱桃的滋味》、《弗里达》、《第六感》等;以及一些流行现象,如娱乐节目“非诚勿扰”所展示的当代年轻人的婚恋观与价值观,等等。另外,教师个人的临床案例也可运用于精神分析教学,但要遵从保密原则,即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先征得案主同意。
  自我分析法是精神分析课程的特有方法,在创建上结合了角色扮演、临床体验等体验教学方法,其技术主要有轴线法、结构法、构念法、唤起法,等等。轴线法,如在“人生全程的动力观”的主题教学中,要求学生依据标志点将个人内在情感发展进行定位,并围绕位点进行拓展性描述,整理自己内在情感经验,获得自我成长。结构法,如在“地志学与结构学”主题中,要求学生画出自己的结构图,并进行分析佐证,从而达到对自己内在人格结构概况的了解。构念法,如个人构念系统的测试等,帮助学生获得客观的自我认知,认识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唤起法主要应用于情绪的唤起体验,如在防御主题当中,教师设计并展现一个场景,如纸团试验,唤起学生的阻抗与防御体验,随后展开防御的讲解,并要求学生作自我分析。
  三、临床式的课堂管理态度
  课堂管理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成分[6],不仅用来控制、减少学生不当行为,而且还用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建支持性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爱、尊重、归属(于学校)的需求的回应[7]。在精神分析课程上,考虑到精神分析本身对于人类行为背后潜在意义的探索与心理治疗的临床设置,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临床态度的渗透,这体现了教师统合内在角色的要求[8]。
  临床式课堂管理主要体现为以共情的态度、抱持的接纳所创建的师生关系与课堂氛围,同时细心地倾听、澄清与面质、解释等,临床技术的运用可以促进课堂管理的效果,其作用不仅仅在于增强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运用于其理解自我、了解个人内在潜意识与意识的关系。临床式课堂管理使学生可以“亲见”精神分析理论与技术的使用,直观地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些都直接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课堂管理的范围涉及学生的诸多行为,他们既是课堂管理的对象,又是课堂管理的主体。共情的态度涉及对学生课堂行为背后潜在意识的深层次理解,如迟到,教师探究的是迟到背后传达的动力意义,并鼓励学生个人展开对迟到行为的分析解释,或鼓励展开课堂讨论;抱持的接纳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各种不理想行为进行包容,通过非语言线索传达出关注而非批评的情感态度;倾听、澄清、面质、解释等技术可用于课堂提问、师生互动等环节当中,如教师在等待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耐心、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的澄清与面质、对学生提问的问题进行点悟式的解释,等等,均可促进学生自己对问题的探索努力,促进内在的成长成熟。
  四、自我分析报告式的考核形式
  考核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意义重大,其作用不仅在于检验教与学的效果,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促进知识的储备与转化,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學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教学效果的不断完善。传统的考核方式有考试与考查形式两种,考试还可分为纸笔测试与口试,其中以纸笔测试为主,它又可分为开卷与闭卷两种形式,多以测验项目构成。考查方式在大学教学中主要为写论文、设计报告等形式。
  精神分析课程的考核突破以往模式,以自我分析为基本轴向,要求学生依据课程设置的五个主题,对个人内在动力成分作以细致分析。即要求学生首先将自己视为一个长期案例,依据所学的理论与技术,对个人动力成长史、内在人格、防御行为、潜意识冲突、自我悦纳与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这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增强自我心理发展的信心,促进内在动力、自体意识、社会化三个方面的成熟。
  这种考核方式要求学生必须面对自身,不需使用参考资料,杜绝了学生抄袭的来源。另一方面,学生进行自我分析依据的是课堂所讲的理论与演练的技术,因而保证了学生对平时学习的积极投入,促进了课堂管理;再者,自我分析报告要求学生对各个教学主题展开分析,因而考核全面,可以衡量每個主题的教与学的效果。
  评价标准主要依据学生对所学主题掌握的准确程度、理解问题的深度、分析的准确性等,其它标准主要指语言的流畅性、内容的完整性、表达的清晰性等方面。在课程教学的最初,学生不免对这种不熟悉的考核形式有所担心,但到提交报告之时,绝大多数学生都感到意犹未尽,他们能够努力和勇敢地面对个人内在,在报告中或口头交流中都表达出对此门课程的认可,以及对自我分析式体验教学效果的肯定。
  五、结语
  精神分析的本质在于对人类灵魂深处隐藏的力量的探索;精神分析的目标在于发现生命早期的历史真相,揭示因果关系,从而解放个体内心的枷锁,以获得新的成长。然而,精神分析之难——对于其主体与对象而言——意味着在其学习过程中必然经历“劫数”,无论是这个领域的研究者、临床者,或是对精神分析感兴趣的艺术家与文学家,掌握精神分析的唯一途径是“体验”,也就是说,首先要成为精神分析的对象;而对于一门课程而言,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即成了了解与掌握精神分析思想精髓的不二选择,而自我分析则是这个模式的核心所在。
  在精神分析课程教学中采用体验式模式,贯穿自我分析于始终,要求教师能够将督导、分析师与教师两者的角色恰当融合:既要教会学生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又要做到指导的恰当,给学生以一定的心理空间能容纳自我分析的内容,同时还要能有理智与情感的距离,作为“第三只眼”观察在师生互动中发生的精神分析现象,能够做到恰当的节制,指导另两个角色之间较好地平衡,以促进学生理论与情感两方面的成长成熟。明知困难但坚持,这就是精神分析的态度,也是追求真理的态度。
  苏格拉底强调美德和知识的统一,希腊语中的美德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中实现他的真正潜能,而知识指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人对自身的知识,也包括对人所处情境的知识[9],而这两者恰恰是精神分析所要成就的。精神分析为人们认识自己及其情境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学,其技术手段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个人实现潜能。精神分析课程为大学生提供了这个哲学契机,在体验式教学模式构建下,自我分析是大学生开启内在心理世界的钥匙。随着对内在世界的探索的深入,年轻的一代将卸除异己的包袱,发掘越来越多的精神财富,在完善自我的同时,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非专业者的分析问题.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第五卷)[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295.
  [2]Bateman,A.W.
其他文献
摘 要: 《孔乙己》全文2590字,10处用了省略号;《一碗阳春面》全文4345字,30处用了省略号。分析这些省略号的用法,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物性格及作品主题,也可以体会作家对省略号独具匠心的运用。  关键词: 《一碗阳春面》 《孔乙己》  一  我们先看《一碗阳春面》中“母亲”语言中的省略号。  ①“唔,……阳春面……一碗……可以吗?”女人怯生生地问。  ②“……这个……阳春面一碗……
摘 要: 自《雷雨》问世以来,周朴园便备受瞩目,关于他的论述层出不穷,而任何评论首先应该建立在周朴园是《雷雨》中一个生命体的基点之上,否则就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透过情场中周朴园与鲁侍萍、周繁漪之间的感情纠结,亦可再认《雷雨》中立体、全面的周朴园。  关键词: 周朴园 个人利益至上 专横 良心未泯  自《雷雨》问世以来,周朴园便备受瞩目,关于他的论述层出不穷。“1949-1976年之间,几乎所有的
摘 要: 庆历五年到至和二年是梅尧臣诗歌创作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梅尧臣笔不辍耕,创作出了一批艺术手法成熟、风格圆融、特点鲜明的作品,同时不断总结诗歌创作的经验,形成了自己明确的诗学理念,达到了诗歌创作的成熟阶段,其平淡却有真味的诗歌还为宋诗如何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提供了有效的范式。  关键词: 梅尧臣 诗歌创作 艰辛 成熟    作为宋诗的重要开启者之一,梅尧臣的诗歌创作历经30余年,从模拟晚
摘 要: 本文从老子的名的概念出发,以指称理论为主要依据,通过分析短篇小说《为奴隶的母亲》中主人公春宝娘的人称指称的特点,讨论小说中人物的名与实之间的对应和叛离关系变化,以及其对于人物身份的影响和对人物命运悲剧性的揭示作用。  关键词: 柔石 人称指称 名与实 对应 叛离  一、引言  老子在《道德经》中开篇有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的意思是名称可
摘 要: 本文旨在分析“上帝”在以白人基督教文化为主流的美国如何在一定意义上变成一个被“漂白”的文化符号,进而指出社区里各种人物对白色上帝的态度:并强调这些态度对主人公身份认同和构建的深层次负面影响,通过店主的眼光如何改变了佩克拉眼中蒲公英的形象,杰拉尔丁的猫如何在“基督的注目下”遭遇不幸以及老狗鲍勃如何在自诩上帝代言人的切丘手中一命呜呼等细节深入阐释主人公的自我认同如何一步步在上帝意象间接
摘 要: 细读迟子建的小说,能读出两个不同而相互佐托完美地融契在一起的世界,一种是万物有灵的大自然和笼罩着神灵之光的人的生活,清新,灵性而神秘,氤氲着浪漫气息。另一种,则是普通人,更贴切说,是民间底层人们朴实、平淡、温暖,不乏艰辛、苦涩甚至悲情的生活世界。这两重世界的书写,既体现出迟子建独特而卓越的艺术观念与个性,也展现出一个优秀作家悲天悯人的情怀、对人的生活与生存的深切关怀和爱意。  关键词:
摘要: 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时刻离不开“应当”的思考与选择,哲学家们探讨的很多问题最终都可归结为“应当”与否的问题,然而这个被广泛运用、看似不言自明的词实则众说纷纭、无一定论。本文认为“应当”的关键在于“适度”,并从“应当”的词源学解释、“应当”与“响应”、“应当”与“不应当”这三个角度展开分析,旨在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自身的“应当”之路。  关键词: “应当” “响应” “不应当”  “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本科教育按大类招生的体制正逐渐被一些学校所采用。本文就广东商学院管理类大类招生班级管理与团学工作开展的现状和创新进行阐述,并针对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类招生 班级管理 团学工作 导师制    近年来,为了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性人才,高等教育一直在不断改革,其中一项重大改革即为按照大类招生的培养措施。大类招生,顾名思义就
摘 要: 大学新生班级建设对新生的成长成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建设大学新生的班级,为新生营造良好和谐的学习生活氛围,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同时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不仅简要谈了班级建设对新生成长的作用,而且着重从思想教育、心理强化、班级活动、军训教育及宿舍文明等五个方面探讨了班级建设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 大学新生 班级建设 集体意识  大学班级是高校学生管理的基层
摘要:本文以李白号“青莲居士”为楔子,通过“青莲”在儒、道、佛三教中的特殊寓意,阐释李白“三教调和”文化思想的形成,展现李白多元文化思想中的遗世独立、超然物外的高贵情怀与文化人格。  关键词:李白 “青莲居士” “三教调和”    唐代大诗人李白号“青莲居士”,纵观李白存世作品,运用“青莲”二字者凡七见,特别是《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荣并序》中,李白俨然以“青莲居士”自居。后世诗评家对其取义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