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来源 :教育界·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qmyquanq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的主要内容是歌颂真善美,引导人们积极向善,对人们的思想引导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音乐中的德育因素,帮助学生克服消极情绪,宣传真善美,抵制假恶丑,修身养性,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与音乐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音乐;道德品质;民歌民谣;爱国热情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也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中国是文明古国,从古至今无数经典音乐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净化着人们的心灵,传播着中华民族文化,也使中国人的善意与正直向世界流传。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实施音乐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与创造能力,发挥音乐教育功能,引导学生向善,使他们的思想与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而努力。
  《小学德育大纲》明确指出:“小学德育应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参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音乐是美育的一种,小学音乐教学内容中有许多德育内容。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努力挖掘音乐中的德育因素,帮助学生克服消极情绪,宣传真善美,抵制假恶丑,修身养性,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与音乐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发挥音乐的教育功能,引导学生积极向善
  小学生正处于思想塑造的最佳时期,处于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最重要时期。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小学德育大纲》指出:“音乐、美术教学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力量,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性格。”音乐具有神奇的魔力,它具有强烈的感染性。学生在良好的音乐氛围中接受思想教育,比任何说教都有效果。
  (一)劳动教育
  比如苏少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勤快人与懒惰人》这首歌曲中就用诙谐幽默的语调演绎了勤劳人与懒惰人。勤劳人在炒菜,在煮饭,在蒸馒头,而懒惰人不炒菜,不煮饭,不蒸馒头。两者形象强烈的对比,让学生知道劳动的重要性,启发学生财富要靠双手的劳动才能创造,每个人都要爱劳动。又如在《粉刷匠》这首歌曲中,唱出勤劳的粉刷匠粉刷墙壁,粉刷窗户,打扮环境,让居住环境更舒适。歌曲旋律欢快,流露出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快乐的思想。
  (二)感恩教育
  人要学会感恩。在学校,教师会提醒学生:谁帮助了你,要懂得感恩。对自己付出最大的是父母,因此可以将“感恩父母”的教育提上日程。例如在《小乌鸦爱妈妈》这首歌曲中,描述了乌鸦妈妈年纪大了,小乌鸦千辛万苦捉来虫子喂妈妈,启示孩子们父母抚育自己长大,自己要在父母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学会感恩,懂得感恩。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动人的画面,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美的同时接受思想的熏陶。
  (三)团结友爱教育
  班级是一个集体,在集体生活中,学生之间会产生友谊,也会有矛盾。教师要教育学生与同伴友好相处。在一年级苏少版“小手拉小手”单元中,教师可以通过《我们一起来唱歌》教育学生团结友爱的重要性。教师要将德育教育贯穿于小学生一日生活之中的各个方面,利用音乐旋律和有感染力的词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教育。
  二、注重音乐内容的选择,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情智互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音乐的力量在于它能让人们心情愉悦地接受思想引领,在愉快的歌唱与音乐欣赏活动中升华精神。
  (一)唱愛国歌曲,将爱国主义进行到底
  中华五千年历史中诞生了无数的经典音乐,不论是古时的《高山流水》还是近现代的民歌,无不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食粮。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要努力挖掘小学音乐教材中的爱国因素,带领学生歌唱祖国,赞美祖国,在音乐的旋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比如苏少版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儿童团团歌》《黄河大合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七子之歌》《颂祖国》等等,反映了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独立、解放和统一努力奋斗的故事。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出示人民军队英勇战斗的画面,激发学生满腔的热情。在背景音乐的激励下,让学生高唱国歌,合唱《黄河大合唱》,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用音乐抒发内心的情感。视听结合,能更好地将学生的热情调动起来。
  (二)学民族歌曲,感知祖国的强大
  众所周知,中国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各民族相亲相爱,共同为了祖国的繁荣而努力奋斗。民族音乐包括民族歌曲、民族器乐、民间歌舞等,民族音乐依托民族文化在祖国大地上生根、发芽、生长。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诞生出不同的民族音乐特色。比如苏少版五年级音乐《赶圩归来啊哩哩》是一首彝族民歌,反映了彝族农家姑娘赶集归来的快乐情绪,可歌可舞,旋律欢快。反映本地语言特色的“啊哩哩”俚语,不仅体现了歌曲的民族风格,而且有利于歌唱者表达心内的快乐情绪。笔者教导孩子们歌唱的时候情绪饱满,尝试边歌边舞,欢乐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孩子们在欢乐的氛围中,对民族知识进一步了解,对祖国的强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激起了民族自豪感。
  (三)欣赏民族器乐演奏,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在民族音乐中,民族器乐是一枝独秀,有许多器乐都是中国特有的。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音乐《二泉映月》,感知民族器乐二胡的魅力。二胡的特点是优美抒情。在《二泉映月》这首曲子中,二胡将音乐的旋律塑造得如歌如泣,让学生在时而忧伤苍凉、时而美好舒缓的旋律中感受作者的心境。作者阿炳将山歌、小调、苏南吹打融于一体,曲调委婉,感情细腻,特别是鱼咬尾的特色贯穿始终,使得乐句之间环环相接,连绵不绝,更好地抒发对命运的抗争、对光明的渴望。
  又如《十面埋伏》的演奏乐器是琵琶。琵琶是我国独有的民族乐器,以点成线,形成乐曲旋律。《十面埋伏》用音乐叙事的方式,叙说名闻古今的楚汉之争,用琵琶演奏,使得战争的激烈场面形象生动地出现在听者眼前,那激动人心的旋律令听者无不热血沸腾,振奋不已。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讲述刘邦与项羽在垓下决战的故事,在欣赏音乐时重点请学生欣赏琵琶的抱握弹拨。在“埋伏”这一叙事情节中,就是利用一张一弛的对比性节奏音型,营造紧张、激烈的战斗气氛。琵琶演奏音乐,节奏自由,变化万千,是民族器乐的瑰宝。教师带领孩子欣赏民族器乐,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挖掘文化教育内涵,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音乐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优秀文化因素,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比如在教学《看龙船》时,教师给学生讲述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讲述端午赛龙舟的由来,让学生带着对屈原的崇敬之情进入歌曲学习环节。在教唱时,教师将重点放在教学生用急呼急吸的方式和用饱满有力的声音表现赛龙舟热烈、紧张的场面。在讨论“屈原爷爷看见了也会笑得胡子翘”时,孩子们积极发言,有的说现在的生活是屈原爷爷想看到的,所以胡子翘;有的说屈原爷爷是爱国诗人,我们要向屈原爷爷学习,做一个爱祖国的人。教师在组织音乐教学时,不仅要挖掘音乐教材中隐含的文化内涵,而且要引导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将深刻的哲理寓于愉快的音乐活动中,在“润物细无声”中让学生的思想得到净化,认识得到提高。
  音乐是一种审美教育。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发现生活中的美,歌唱生活,用積极的心态迎接挑战。比如在教学《小鸟,小鸟》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小鸟,爱护小鸟,进而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不断挖掘音乐中蕴含的文化内容,更好地让学生理解音乐内容。学生通过对《小鸟,小鸟》的学习,不但认识到小鸟的可爱,理解了动物与人类共存的关系,从思想上认识到爱护鸟类、保护动物的重要性,而且激发了对生命深层次的感悟,树立了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品德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工作。教师要以音乐为纽带,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面对困难的勇气,懂得做人的道理,养成爱劳动、有礼貌、爱集体、爱祖国等优秀品质,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自身认知水平,使思想与行为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将良好的德育教育渗透进日常音乐教学之中,用中华文化精髓激发学生爱祖国的情感,用民族音乐建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鼓励学生认真学习,在音乐中陶冶情操,提高认知水平。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教师要善于将音乐与德育相互结合,融会贯通,以发挥音乐的最大教育效能,提升学生的音乐与文化素养。
  总之,音乐是良好的教育载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善于挖掘音乐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修身养性,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道德认知,而且要通过民族音乐、民族器乐和多种正能量的音乐内容,宣传真善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努力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德育基础。
  【参考文献】
  于立娜.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方式分析与研究 [J].中华少年,2020(20):52-53.
  梁小英.小学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研究 [J].黄河之声,2020(07):123.
其他文献
学校的德育活动大多情况以教师为主导,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更多的是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说教,理论知识较多,也因为场地的局限,实践活动较少。因此,要大力挖掘社区资源,
【摘要】农村学校构建富有特色的乡村校园文化,对农村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良好的催化、促进作用。要加强环境建设,让孩子成为有规矩的人;凸显乡土特色,让孩子成为有根的人;重视心理导向,让孩子成为阳光的人;追求内涵发展,让孩子成为有追求的人。  【关键词】乡村校园文化;农村学生;文化育人  校园文化指的是一所学校具有特定的自然环境、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是外显的,也是内隐的;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人文的。农
【摘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未来的性格塑造至关重要,中学时期也是逆反心理高发期,中学生容易出现性格偏激、感情用事、缺乏理智、心理压力较大、承受能力弱等行为现象,甚至对其他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在中学德育教育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对于塑造中学生健康人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德育;道德与法治;生命教育  每一个学生都是家庭的精神寄托,他们的身心健康与家庭息息相关。根据教育蓝皮书中的
【摘要】将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迁移至新授知识,解决新授知识的重难点,在教学设计中进行知识准备教学,这就是优于传统渐进式教学法的备知教学法。  【关键词】备知教学法;学习能力;小学生;音乐  小学音乐教师在新授课时,如果对新授课中的重难点进行分解,并对相关知识准备教学,那么能够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备知教学法就是在工作中总结创造的教学法,能够高效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本文将通过具体教学
【摘要】在小学阶段,语文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也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以及人文素质的重要学科。但是由于知识点抽象,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并不能较好地理解文本。文章就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展开深入研究,针对教学问题总结出几点有效的对策,帮助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生本教育理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一、前言  语文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要课程。要想让学生学好此学科,教师必须要制订可行的
【摘要】在小组活动中,除了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幼儿与环境材料之间的互动,更多的是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教师要善于观察不同性格、不同能力甚至不同性别的幼儿在小组活动中与同伴之间的交往互动,采取适当的支持策略,促进幼儿积极有效地互动,在互动中互相学习,友好相处,共同进步。  【关键词】小组活动;区域;互动学习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交流与合作,在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搭建“民心相通”的桥梁方面,发挥着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尤其是面向其中的发展中
马克思主义传播问题,是从事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我们重要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虽然,马克思主义的教学与传播,在中国已经有了较长的历史,取
洋务运动的时候,容闳给政府提了四条建议。其中两条是关于国家运输和工业的,直接进行操作;一条关系主权,落实时间长达76年;另一条是最关键的一条,“选颖秀青年送之出洋”,于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被认为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科学家。他提出了光量子假说,解释了布朗运动,提出了测定分子大小的新方法,提出了我们现在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