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既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培养,也包括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品位的发展和提高。其中,阅读理解与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众所周知,在各类语文考试试题中,占有考查分值较大的就是阅读理解和写作两部分内容。不仅如此,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关键,还在于把阅读理解和写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并能达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进而推动语文教学有效而长足地发展。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就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三,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在此,笔者来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阅读;背诵;日记;写作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094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社会,一个人没有语文知识可以说是寸步难行。出门旅游,不认识路牌和地图上的字行路难;工作时,不识字就不可能掌握好先进的技术,甚至连起码的留言条、请假条也写不了。这些虽都只是一些假设,而历史上因为语文未学好而产生的教训也是有的。比如,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的论文就是因为语言难懂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未被人们所理解,直到另一位科学家以流畅、通俗的文字介绍了这一发现,世人才为之惊叹。语文水平是体现一个人内在气质和修养的重要途径。一个人的修养和气质往往可以通过他那口若悬河、妙语连珠的言谈、充满智慧的文字、一手漂亮的好字等形式表现出来的。而这一切都需要有深厚的语文功底和文学素养。
一、加强课外阅读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阅读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最直接最现实的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该在400万字以上。”单从这个数字来看,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应该把学生局限在课堂中自我封闭,而要引导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缤纷世界,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1. 落实课外阅读的时间
没有时间的保证,课外阅读就无从谈起。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多做题,少读书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学生课外作业的时间仍较长,以多练代替了多读,练的时间取代了读书的时间。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抓住课文的重点、难点,不绕弯子,提高效率,将课堂的时间挤出来,将课外读物带入课堂,加以阅读指导,这是激起学生阅读兴趣的好方法。我们应当转变观念,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不要用自认为好的习题和分析代替学生的主动阅读。固定阅读的时间,学校和班级每周开设一、两堂阅读课,并列入课表,不失为一种保证课外阅读时间的好办法。
2. 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随便翻翻,用找标题或中心句的方法寻找自己喜欢的内容阅读。对名篇名著等优秀作品,要让学生静心细读,并进行批画阅读。批画阅读时,要用符号标注。因此,必须有一套相对固定、能代表不同含义的使用符号。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有所规定,让学生统一使用。如好句子用“~~~~”,好词语用“---------”,中心句用“********”,片断用“()”括起来等等。学生在圈点批画时,也就是对文章进行感知、理解和鉴赏评价。然后要求学生将读书时发现的好词、好句、好片断摘录在积累本上。这无疑提高了学生阅读的质量,也将阅读与积累结合了起来。
3. 开展多种活动,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要经常督促、引导、评价。如对篇目、字数要经常统计,对积累本要经常检查,给予奖励。除此以外,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能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比如,班级课前开展“一条新闻活动”,“笑话大王”、“故事大王”活动,让学生将课外阅读中所见的大事要闻、奇事、怪事、民情风俗、自然风光等讲出来,向大家推荐自己喜欢的书。学校开展“校园童话节”、“演讲比赛”、“成语接龙”、“语文游艺会”、“现场作文比赛”活动等,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读书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二、多背诵装饰性句子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多了,也就自然而然能把它背诵下来了。至于说好处,那就多了:首先,多背诵可以增加知识储备,使你能够做到不查资料就能快速应对一些事件;其次,可以增加语感,积累优美的语句,特别是当作文的时候,这些好的语句拿来用就是了,久而自己也能模仿某些写文章的方法,从而写出生动的文章;再者,多背能锻炼脑力,让大脑保持在一个比较清醒的状态,对保持思维灵活性、思考问题的最佳方法很有帮助。其实,最后一个方面还是挺有帮助的,毕竟,脑子不常常用,还是会变迟钝的,特别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更要保持良好的状态。
三、写作技巧的培养
1. 叠字反复法
叠字反复如同一首曲子中旋律变化的音符,巧妙地运用,可以给人以回环缠绵的感觉。如,一学生描写“旭日东升”的一段话:“慢慢地,红光扩展到半空中,树梢上冒出了一段红艳艳的圆边儿,它向四周漫延着,逐渐变成了镰刀形,接着又一纵一纵地向上爬着,不一会儿,露出半个通红通红的圆脑袋,就像被什么东西缀着一般。它喘了口气,费力地一点一点地向上挣扎着,升腾着,终于挣脱束缚,‘腾’地跳了出来,射出耀眼的光芒,刹时,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个圆溜溜的大皮球,不十分亮,但红得可爱,红得均匀。那鲜红的颜色似乎要滴下来似的,恐怕香山的红叶见了也会黯然失色呢。”这些叠词的使用,会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感到一种舒徐委婉的音律美,清新自然,如临其境,给人以美的感染。 2. 枝叶修饰法
许多学生的作文,读起来味同嚼蜡,语言缺乏表现力,其主要原因是只重视句子的主干,忽略了枝叶的修饰功能。换言之,若恰当地、合理地以“定、状、补”加以补充修饰,语句就会顿放异彩。如,“我曾无言地伫立,凝视江水中的身影,倍感失意。”若添上枝叶,则变为“我曾在这秋水之畔终日无言地伫立,凝视江水中那寂寞瘦削的身影,倍感失意,就像所有跋涉在官场仕途的文人,孤独的我常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失意。”一经枝叶的修饰,(冠华作文网)一种孤寂生活和郁郁不得志的哀怨和闲愁,呼之欲出,表达效果就更好。
3. 观察与思考
作文源于生活。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学生们观察时应调动一切感官,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进行细致的观察。对观察到的现象,要给自己多提几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勇于向别人请教,要进一步分析、综合、比较、判断,以获取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觉得很有收获的就记下来。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与生活素材,就为写作做好了准备。剩下要做的,就是实践,实践,再实践,也就是反复多次地进行习作训练。
4. 装饰作文结构安排
一篇好的作文需要合理的安排好作文结构,开头、过渡段、结尾的安排和写作要引人入胜。如开头的写法有:
(1)排比,能增加文章气势,琅琅上口,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用来状物,能景象纷呈;用来叙事,能酣畅淋漓;用来说理,能气势磅礴;用来辩论,能排山倒海;用来抒情,能汪洋恣肆。例如: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因为诚实,它变得醇厚;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因为守信,它变得悦耳;生活如画,或明丽,或素雅,因为诚信,它变得美丽。
(2)整散交错,灵巧入题。整散句结合,能使句式灵活多变,增添文章旋律感和音韵美,给人一种审美感受。例如:开头用“月光”——“柔和”、“红叶”——“艳丽”、“星辰”——“明亮”构成铺排,色彩鲜明,有先“色”夺人之妙,兼具音韵之美。若能掬起一捧月光,我选择最柔和的;若能采来香山红叶,我选择最艳丽的;若能摘下满天星辰,我选择最明亮的。也许你会说,我的选择不是最好,但我的选择,我相信。
(3)事例开篇,简洁铺陈。文章开头以名人事迹简洁铺陈:高渐离为友情选择了死亡,用自己的头颅捍卫了“士为知已者死”的至理名言,成为千古奇士;马本斋的母亲选择献身,用自己的至情——博大母爱以殉人间大义,为儿子也为后人树起一座人格丰碑;祝英台选择了化蝶,用自己的灵魂升华了梁山伯的爱情,为有情人的天长地久树立了楷模。例如:选择是难的,更何况是心灵的选择。高渐离为了荆轲,他选择了死;马本斋的母亲为了革命,她选择了牺牲;祝英台为了真挚的爱情,她选择了化蝶。在这友情、亲情与爱情之间的选择,他们是这样做的——(《生死之间》)
(4)每日一忆,每周一记
坚持写日记确实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但也会给同学造成较重的课业负担。“每日一忆”改“记”为“忆”,只要求同学在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回想一下,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想想可以写成什么作文。第二天在课堂上交流,比比谁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最有“慧眼”,最会发现。如果碰到自己特别感兴趣又有把握写好的素材,就写成周记。同时还要注意,积累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英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为了积累写作材料,曾写了几百本读书笔记,摘录了两万多张卡片。
作文是人们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作文又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学生作文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为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它既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作文不仅是人们用来进行社会交际和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而且是衡量一个文化人价值的重要标准。因此,提高高中生作文水平是当前的重大问题,需要我们积极地探索新方法。
(作者单位:广西合浦县第一中学 536100)
关键词:阅读;背诵;日记;写作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094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社会,一个人没有语文知识可以说是寸步难行。出门旅游,不认识路牌和地图上的字行路难;工作时,不识字就不可能掌握好先进的技术,甚至连起码的留言条、请假条也写不了。这些虽都只是一些假设,而历史上因为语文未学好而产生的教训也是有的。比如,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的论文就是因为语言难懂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未被人们所理解,直到另一位科学家以流畅、通俗的文字介绍了这一发现,世人才为之惊叹。语文水平是体现一个人内在气质和修养的重要途径。一个人的修养和气质往往可以通过他那口若悬河、妙语连珠的言谈、充满智慧的文字、一手漂亮的好字等形式表现出来的。而这一切都需要有深厚的语文功底和文学素养。
一、加强课外阅读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阅读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最直接最现实的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该在400万字以上。”单从这个数字来看,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应该把学生局限在课堂中自我封闭,而要引导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缤纷世界,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1. 落实课外阅读的时间
没有时间的保证,课外阅读就无从谈起。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多做题,少读书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学生课外作业的时间仍较长,以多练代替了多读,练的时间取代了读书的时间。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抓住课文的重点、难点,不绕弯子,提高效率,将课堂的时间挤出来,将课外读物带入课堂,加以阅读指导,这是激起学生阅读兴趣的好方法。我们应当转变观念,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不要用自认为好的习题和分析代替学生的主动阅读。固定阅读的时间,学校和班级每周开设一、两堂阅读课,并列入课表,不失为一种保证课外阅读时间的好办法。
2. 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随便翻翻,用找标题或中心句的方法寻找自己喜欢的内容阅读。对名篇名著等优秀作品,要让学生静心细读,并进行批画阅读。批画阅读时,要用符号标注。因此,必须有一套相对固定、能代表不同含义的使用符号。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有所规定,让学生统一使用。如好句子用“~~~~”,好词语用“---------”,中心句用“********”,片断用“()”括起来等等。学生在圈点批画时,也就是对文章进行感知、理解和鉴赏评价。然后要求学生将读书时发现的好词、好句、好片断摘录在积累本上。这无疑提高了学生阅读的质量,也将阅读与积累结合了起来。
3. 开展多种活动,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要经常督促、引导、评价。如对篇目、字数要经常统计,对积累本要经常检查,给予奖励。除此以外,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能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比如,班级课前开展“一条新闻活动”,“笑话大王”、“故事大王”活动,让学生将课外阅读中所见的大事要闻、奇事、怪事、民情风俗、自然风光等讲出来,向大家推荐自己喜欢的书。学校开展“校园童话节”、“演讲比赛”、“成语接龙”、“语文游艺会”、“现场作文比赛”活动等,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读书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二、多背诵装饰性句子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多了,也就自然而然能把它背诵下来了。至于说好处,那就多了:首先,多背诵可以增加知识储备,使你能够做到不查资料就能快速应对一些事件;其次,可以增加语感,积累优美的语句,特别是当作文的时候,这些好的语句拿来用就是了,久而自己也能模仿某些写文章的方法,从而写出生动的文章;再者,多背能锻炼脑力,让大脑保持在一个比较清醒的状态,对保持思维灵活性、思考问题的最佳方法很有帮助。其实,最后一个方面还是挺有帮助的,毕竟,脑子不常常用,还是会变迟钝的,特别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更要保持良好的状态。
三、写作技巧的培养
1. 叠字反复法
叠字反复如同一首曲子中旋律变化的音符,巧妙地运用,可以给人以回环缠绵的感觉。如,一学生描写“旭日东升”的一段话:“慢慢地,红光扩展到半空中,树梢上冒出了一段红艳艳的圆边儿,它向四周漫延着,逐渐变成了镰刀形,接着又一纵一纵地向上爬着,不一会儿,露出半个通红通红的圆脑袋,就像被什么东西缀着一般。它喘了口气,费力地一点一点地向上挣扎着,升腾着,终于挣脱束缚,‘腾’地跳了出来,射出耀眼的光芒,刹时,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个圆溜溜的大皮球,不十分亮,但红得可爱,红得均匀。那鲜红的颜色似乎要滴下来似的,恐怕香山的红叶见了也会黯然失色呢。”这些叠词的使用,会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感到一种舒徐委婉的音律美,清新自然,如临其境,给人以美的感染。 2. 枝叶修饰法
许多学生的作文,读起来味同嚼蜡,语言缺乏表现力,其主要原因是只重视句子的主干,忽略了枝叶的修饰功能。换言之,若恰当地、合理地以“定、状、补”加以补充修饰,语句就会顿放异彩。如,“我曾无言地伫立,凝视江水中的身影,倍感失意。”若添上枝叶,则变为“我曾在这秋水之畔终日无言地伫立,凝视江水中那寂寞瘦削的身影,倍感失意,就像所有跋涉在官场仕途的文人,孤独的我常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失意。”一经枝叶的修饰,(冠华作文网)一种孤寂生活和郁郁不得志的哀怨和闲愁,呼之欲出,表达效果就更好。
3. 观察与思考
作文源于生活。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学生们观察时应调动一切感官,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进行细致的观察。对观察到的现象,要给自己多提几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勇于向别人请教,要进一步分析、综合、比较、判断,以获取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觉得很有收获的就记下来。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与生活素材,就为写作做好了准备。剩下要做的,就是实践,实践,再实践,也就是反复多次地进行习作训练。
4. 装饰作文结构安排
一篇好的作文需要合理的安排好作文结构,开头、过渡段、结尾的安排和写作要引人入胜。如开头的写法有:
(1)排比,能增加文章气势,琅琅上口,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用来状物,能景象纷呈;用来叙事,能酣畅淋漓;用来说理,能气势磅礴;用来辩论,能排山倒海;用来抒情,能汪洋恣肆。例如: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因为诚实,它变得醇厚;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因为守信,它变得悦耳;生活如画,或明丽,或素雅,因为诚信,它变得美丽。
(2)整散交错,灵巧入题。整散句结合,能使句式灵活多变,增添文章旋律感和音韵美,给人一种审美感受。例如:开头用“月光”——“柔和”、“红叶”——“艳丽”、“星辰”——“明亮”构成铺排,色彩鲜明,有先“色”夺人之妙,兼具音韵之美。若能掬起一捧月光,我选择最柔和的;若能采来香山红叶,我选择最艳丽的;若能摘下满天星辰,我选择最明亮的。也许你会说,我的选择不是最好,但我的选择,我相信。
(3)事例开篇,简洁铺陈。文章开头以名人事迹简洁铺陈:高渐离为友情选择了死亡,用自己的头颅捍卫了“士为知已者死”的至理名言,成为千古奇士;马本斋的母亲选择献身,用自己的至情——博大母爱以殉人间大义,为儿子也为后人树起一座人格丰碑;祝英台选择了化蝶,用自己的灵魂升华了梁山伯的爱情,为有情人的天长地久树立了楷模。例如:选择是难的,更何况是心灵的选择。高渐离为了荆轲,他选择了死;马本斋的母亲为了革命,她选择了牺牲;祝英台为了真挚的爱情,她选择了化蝶。在这友情、亲情与爱情之间的选择,他们是这样做的——(《生死之间》)
(4)每日一忆,每周一记
坚持写日记确实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但也会给同学造成较重的课业负担。“每日一忆”改“记”为“忆”,只要求同学在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回想一下,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想想可以写成什么作文。第二天在课堂上交流,比比谁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最有“慧眼”,最会发现。如果碰到自己特别感兴趣又有把握写好的素材,就写成周记。同时还要注意,积累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英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为了积累写作材料,曾写了几百本读书笔记,摘录了两万多张卡片。
作文是人们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作文又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学生作文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为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它既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作文不仅是人们用来进行社会交际和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而且是衡量一个文化人价值的重要标准。因此,提高高中生作文水平是当前的重大问题,需要我们积极地探索新方法。
(作者单位:广西合浦县第一中学 53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