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合成大型镜像聚合酶

来源 :科学24小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e_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類社会高速发展产生的海量信息使传统磁、光介质的信息存储能力受到巨大挑战。DNA因具有信息存储密度高、保存时间长等优点,有望成为新一代信息存储介质。
  日前,清华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通过近5年的研究探索,全化学合成了分子量达90道尔顿的大型镜像蛋白质——PfuDNA聚合酶,利用该高保真镜像聚合酶组装出千碱基长度的长链镜像DNA,并开发了基于镜像DNA的信息存储技术。
其他文献
阿波罗时期的宇航员使用的电动钻机(实验图)2020年12月17日,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的返回器携带着1731克珍贵的月壤样品安全返回地球。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完全由计算机自主控制的月球采样任务。至此,我们才算是真正实现了古时“上九天揽月”的愿望,一览月壤的真容。但在取回样本之前,我们又是怎样了解和研究月壤的呢?自升空以来,“嫦娥五号”探测器就备受世人关注,但其实它还有很多的“老前辈”。其中,我们最熟
设想中的月球造氧厂如果人类要生存下去,那么基本的需求是空气、水和食物。其中,空气是排在第一位的,因为人类缺氧几分钟就会死亡。因此,人类移民外星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氧气短缺的问题。科学家认为,人们可以利用外星土壤来制造氧气。近年来,美国和欧洲的研究人员在这方面的研究有所突破,他们已经发明出独特的造氧机,可以利用类似月壤的火山灰制造氧气。月壤中含有氧月壤就是月球上的土壤,包括月表颗粒很细的月尘,以及月尘
“钝口拟狮子鱼”畅游深海  软体机器人的吸引力在于它的灵活性和通用性,能弯曲和塑形,制成任何想要的形状。浙江大学之江实验室的科研团队及其合作者,于2021年3月4日研制出一款无需耐压外壳的仿生软体智能机器人。研究团队的灵感来自钝口拟狮子鱼,它创下了一项人类拍到活体鱼类的最深纪录——8178 米,可承受700千克/平方厘米的压力,表现出顽强的生存能力和灵活的移动能力。钝口拟狮子鱼身体呈流线型,表现出
对地球有潜在危险的近地天体(图片源自网络)  据媒体报道,一颗名为“阿波菲斯”的近地天体正在加速前行,很有可能在2068年4月12日撞击地球,其后果恐怕是灾难性的。这颗近地天体是一颗直径超过300米的小行星,它撞击地球所产生的威力,相当于8.8亿吨TNT炸药同时爆炸。虽然有的科学家声称在今后100年内“阿波菲斯”不会撞击地球,但是为了安全起见,目前科学家仍在研究它们是否存在相撞的可能性。  “阿波
重庆火锅、四川麻辣烫、湖南小炒肉……这些火辣辣的菜品名称,一听就让人垂涎三尺。而它们之所以让大家欲罢不能,离不开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辣椒。  从公元前7000年起,辣椒就已经进入了人类的食谱。如今,辣椒是目前世界上种植最为广泛的蔬菜作物之一,受到全世界嗜辣消费者的欢迎。作为一种舶来品,辣椒在我国的传播速度非常迅速。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辣椒是我国迄今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年种植面积在3000万亩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公众对免疫健康的关注度空前高涨。不少人认为只要免疫力提高了,就不容易生病。更有甚者,认为女性提升免疫力有助于抗衰老。那么,这些说法都是真的吗?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些关于免疫的基本知识。什么是免疫力呢?所谓免疫力其实是指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
近日,俄罗斯的科研人员使用3D打印技術制造出一种植入物,在其表面涂覆一层生物活性涂层,可使受损骨骼的恢复速度提高一倍,显著节省了治疗时间和资源。目前,修复医学的成功与模仿活体组织的复合生物材料植入物有很大关系。复合材料由具有不同化学和机械特性的元素组成,与均质结构的单相材料不同,可以更准确地再现受损身体组织的功能。使用3D打印技术制造植入物方便且高效。然而,将复合涂层应用于此类植入物的技术还处于前
日前,日本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出首个基因修饰的有袋类动物——负鼠,它将有助于破译仅在有袋类动物身上观察到的独特遗传信息。基因修饰动物,尤其是小鼠和大鼠,是研究生物发育过程极其重要的对象。有袋类动物特征独特,而负鼠被认为是所有有袋类动物的祖先,也是第一种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有袋類动物。负鼠的大小和繁殖特征与小鼠和大鼠相似,所以它是迄今最好的动物模型选择。
在許多干旱地区,人们使用被称为“太阳能蒸馏器”的设备从海水或受污染的水中提取可饮用的水。近日,俄罗斯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实验性的新太阳能蒸馏器——一个长方形盆子(有一个铰链式透明盖),里面是一个水平方向的黑色钢筒。盆子里装满待提取的水,钢筒由太阳能直流电动机缓慢旋转。随着钢筒的转动,在其表面不断形成一层薄薄的水膜。由于这层薄膜非常薄,构成这层薄膜的水被加热和蒸发的速度要快得多。与传统的太阳能蒸馏器一
近日,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生物相容性“胶水”。这种糊状的黏性膏体可密封受伤的组织或器官,并在凝血之前15秒内止血。發明这种“胶水”的灵感来自藤壶。研究小组通过改进他们之前开发的一种黏合剂来模仿藤壶的“胶水”。这种黏性材料由一种名为聚丙烯酸的聚合物和一种名为NHS酯的有机化合物(提供黏附性),以及壳聚糖(一种增强材料吸附性能的糖)组成。研究人员将这种材料的薄片冷冻,将其研磨成微粒,然后将这些微粒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