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工作路径研究

来源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ka43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愈发凸显,由于心理問题引发的危机案例时有发生。大学生心理问题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力量。对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工作路径研究,是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构建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长效机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路径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1-0229-02
  一、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定位
  和谐健康的身心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和重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工程的重要一环,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科学文化素质,也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辅导员是开展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的主体,在学生工作一线与学生密切接触的辅导员,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的陪伴者和引路人,在帮助学生处理好思想认识、学习生活、情感就业等问题上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不仅如此,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四级网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疏通各个环节的关键纽带,辅导员对于及时有效防控和干预学生心理危机事件起着一定的主导作用。辅导员对于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心理问题的及时发现和疏导,对于提高心理危机事件的干预率、降低严重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扮演者重要角色。
  二、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
  当前,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主要以被动开展工作为主。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四级网络体系的一部分,辅导员更多的时候是在配合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开展心理测评和筛查工作,将中心反馈的测评结果进行建档关注。而心理测评一般在新生刚入校时进行,学生后续的心理发展情况没有得到跟踪监测,一定程度上导致心理危机发现和干预的滞后性;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和内容较为单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没有得到厘清和重视,存在着将心理健康问题思政化,与学生的学业问题、思想问题等类同化处理的情况。发现问题往往采取谈心谈话、家校联动、朋辈关注等方式进行;心理健康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整体、系统的防治,“医未病之病”而“防微杜渐”。如通过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团体辅导、营造良好的心理育人氛围等方式培育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心理问题免疫能力;心理危机的事前预判不足,干预效果不佳,凸显了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性不足和业务能力的欠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工作路径
  1.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律
  大学生的心理塑造、价值观养成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环节,需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辅导员要根据时代特点和社会环境,把握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发现和总结心理健康教育规律。工作中,要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从而精准施策,因材施教。如根据心理问题易发的不同学段、不同时节以及特殊家庭和成长环境的学生进行分层分类归纳。一般来讲,春季(4月份)和冬季(12月份),节假日前后是心理疾病爆发的风险期,辅导员可以在关键时间节点重点关注、及时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规律性还表现在大学生活的不同阶段,学生会面临学习就业、恋爱生活、人际交往等诸多问题。在把握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应该注重将工作端口前移,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提前谋划,如二年级容易出现的问题,在一年级就提前做好预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
  2.发挥辅导员在心理健康网络体系的作用
  社会生活环境往往是激发心理危机的“导火索”。根据 “S-O-R” 行为的“刺激-反应”模型,S刺激源是引发心理危机的重要因素。如学生面对学业、生活、情感、挫折等问题,经过个体的加工,产生错误认知和行为,容易造成不良后果。因此,我们要严把防控关,真正做到及时预警-有效防控-成功干预。如学生因“网贷”而陷入绝望、无助,因学业问题而产生压力无法排解,因为感情问题而消极厌世等等,都是外界刺激与自身加工后的消极反应。及时发现并干预,对于有效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至关重要。
  工作中,辅导员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努力构建“三全”心理健康育人体系。在配合做好“校-院-班-宿舍”四级体系基础上,主动加强“宿舍-班级-辅导员”三级工作网络和预警机制。构建危机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强化对心理委员、宿舍长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信息员作用的发挥,畅通信息反馈渠道,提高信息反馈意识,强化信息识别能力,做到“全员育人”;根据不同类别问题建立和完善危机预案和学生心理成长档案。认真记录与学生的每次谈话,追踪学生发展变化,努力做到“全程育人”;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家庭、朋辈是学生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注重“家校联动”“朋辈帮扶”,帮助学生建构主客观社会支持,努力做到 “全方位育人”。
  3.提升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水平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等文件对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明确规定。辅导员要对照职业能力标准,努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主动学习掌握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积极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培训,掌握心理咨询的基本方法,如倾听、共情、尊重等沟通技能,灵活运用咨询技术如合理情绪疗法(RET)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心理问题等。掌握日常心理约谈方法和心理问题评估程序,提高对心理危机的识别、干预能力。
  辅导员要主动加强对学生的积极心理素质培育,开展心理健康专题团体辅导,进行人际关系、压力管理、团队协作等专题教育和辅导,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可能面对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化解。通过主题班会、素质拓展训练等方式进行生命教育、受挫教育,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抗压能力。此外,辅导员要胜任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通过“课程思政”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4.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更应该注重防治,做好危机预防最初一公里。工作中,辅导员要主动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如组织指导学生拍摄心理健康情景剧、微电影等,增强心理育人良好氛围的营造。精心组织心理健康知识竞赛、趣味竞赛等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增长知识、健康心灵,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心理自助能力。
  媒介即讯息。根据传播学相关理论,在媒介发达的信息时代,“网络思政”是当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辅导员应积极借助互联网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工作方法上,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创心理健康相关栏目,如心理“微沟通”、“微科普”等,保持常态化运作,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同时可开设心理自助、互助频道,鼓励学生进行心理自助和朋辈帮扶,让学生便于、乐于进行心理沟通和交流。
  5.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
  辅导员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也肩负着育心和育德的双重责任。工作中避免把心理问题思政化,将思政问题心理化的处理方式。对待每一个工作案例都要寻找“育心与育德”的终极目标。真正做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学生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通过主题班会等课内外活动形式强化对学生的敬畏、感恩、责任教育。注重积极心理理念的宣传,如组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培育学生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由社会、高校和家庭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宏观层面,社会环境和高校育人环境对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影响重大。如理工科院校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育,社会对于“重智力培育、轻素质教育”理念的改变等,都将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工作中,辅导员要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使学生不仅具备科学文化素质,同时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水平,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郭念锋,等.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
  [2]史利洋.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探析与思考[J].创新时代,2018(5).
  (责任编辑:李凌峰)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中国的跨境出口不断提升。但是在跨境出口电商税收新政正式执行后,跨境电商运营面临巨大挑战。NA公司作为一家3C电子产品为主的民营公司,早期发展壮大后,因金融危机遇到发展瓶颈,从而转战跨境电子商务市场。本文在电子商务及市场营销理论基础下,运用PEST 模型对NA公司的国际贸易环境及经营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对公司的营销策略进行调整,结合跨境电子商务及4P营销理论,提出了适合N
期刊
摘 要:独立学院开展阅读推广工作,仅靠图书馆的力量,难以取得全覆盖、常态化和丰富多样的成效。如何建立“读者交流中心”这个组织,作为图书馆和学生读者的桥梁,在阅读推广活动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本文总结了我馆在实践中的经验与思考。  关键词:读者交流中心;阅读推广;独立学院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1-0102-02  一
期刊
摘 要:课本剧教学鼓励学生将所积累的材料从“领会”层次提升到“运用”层次,是一种多元合作的学习方式。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本文通过探究项目教学法在课本剧编演中的应用,旨在找到一种更加适合语文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小学语文;课本剧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1-0110
期刊
摘 要:艺术实践教学考评标准在各个高校艺术教育中都有不同的标准,构建一个合理、公开、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势在必行。本论文以探究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艺术实践教学考评体系为内容,发现实践教学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努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丰富实践教学内涵为目的。  关键词:艺术实践教学;考评体系;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
期刊
摘 要:正如前贤所言,整个世界史“不过是几十百个民族相互争斗,几十百个国家兴亡交替的历史”。军旅诗词作为主要表现军旅生活与情感体验的文学载体,在中国的诗歌中经常能看到。本次论文将中国的北宋与日本的《百人一首》中的军旅相关的诗词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北宋;军旅词;百人一首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1-0145-02 
期刊
摘 要:2018年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欧美汉学家古典诗歌研究新探》是一部关于欧美汉学家古典诗歌研究的恢宏之作。本书从经纬两个向度,深入分析了400年来欧美汉学家中国古典诗歌研究的学术脉络的演进;并结合具体时期的哲学观、语言学理论和文学理论的发展,对相应时期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予以深入分析,揭示其研究视角、理论、方法上的历史特征和创新,以及其彼此之间的传承嬗变关系。  关键词:孙燕;《欧美汉学家古
期刊
摘 要:电影作为当今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媒介之一,有很强的价值引导功能。主旋律电影往往承担着传递国家意志,反映党和国家所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作用。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具有很强的引导价值。高校作为重要的思想政治传播基地,是教育和培养祖国新一代知识青年的重要场所。互联网+时代,受外来思想文化传播的影响,许多90后乃至00后大学生思想信念不够坚定,在面临重大价值抉择的时候仍然有很多不成
期刊
摘 要:翻译生态学是“运用生态理性,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综观的整体性研究,是一个‘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生态范式和研究领域”。胡庚申教授从译者的角度把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对文本进行移植的选择活动”。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基础,以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念之一的适应与选择理论为依托,以许渊冲先生两首英译唐诗为例证,研究译者在中国古典诗歌英译过程中如何遵循“适应与选择”理论,采取灵活多样的翻译方
期刊
摘 要:“真实”是追求文学审美价值的基础,可以激发人们丰富的情感。艺术的真实性是艺术创作的标准之一,在艺术创作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将结合小说和翻拍剧《如懿传》,从艺术真实的“虚实”关系和“真假”关系两方面入手,对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历史真实)作一番解读,以期对两者关系有更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艺术真实;生活真实;假设情境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期刊
摘 要:对于职业院校来讲,提升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文中结合《培育工匠精神》,探讨了如何提升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核心素养。  关键词:护理专业;职业院校;职业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1-0203-02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表明:人文底蕴、科学精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