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成人教育生源多元化及对我国的启示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sxdcfvgb0987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前苏联成人教育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人教育生源不断增加,生源多元化。重视成人教育的发展,促进成人教育生源多元化是现今各国迈向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所必须的,是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保障,本文通过对前苏联成人教育生源的分析,总结出其生源多元化的原因及特征,进而引出对中国成人教育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前苏联 成人教育 生源多元化
  
  1917年十月革命后,前苏联从一个贫穷落后的非工业化国家,逐步发展为世界上可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家经济大步向前,这与成人教育的发展是分不开的。20世纪20年代初揭起的扫盲运动,是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前苏联建立了许多高等函授学校和夜校。之后,建立的众多人民大学是一类自愿提供成人教育课程服务、开展实施广泛在职服务活动的成人教育机构,课程涉及多个领域,培养了成人多方面的能力,为前苏联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前苏联政府十分重视成人教育的发展,对各层次成人受教育情况都十分关注,成人教育生源多元化。
  一、前苏联成人教育生源
  (一)成人扫盲教育生源
  前苏联有146个民族,其中43个民族在十月革命前尚没有文字。帝俄末年时,前苏联全国人口中,文盲率约为70%。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政府十分重视成人教育的发展。1919年12月26日颁布《关于扫除文盲的命令》,规定8~50岁的全体公民都负有用俄文或本族文字学习识字的义务,苏维埃政权机关保证成人识字学校所必须的一切物质条件。1923年,苏维埃政权建立了扫盲特别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组成了由工会会员、青年团员、党员组成的千万人的“文化军”,投入了规模空前的扫盲运动。在办学形式上,除班级教学以外,还采用了家庭教学、流动教学、连环图画教学。[1]扫盲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大部分居住在乡村,数量达1亿。20世纪40年代早期,16~50岁年龄段人识字率已达90%。1960年苏联政府公布在全国实现了彻底扫盲。[2]
  (二)成人高等教育生源
  十月革命胜利后,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1920年列宁亲自拟定《关于工农速成中学的法令》,规定年满16岁的青年、工人、农民经过工厂或农村党组织的推荐可以进入工农速成中学,这种学校实际上成为高等学校的预科。1919—1929年间,在工农速成中学学习的工农学员超过4万人,毕业生中平均有75%的人升入高等学校。在工业技术类和社会经济类的高等学校的生源中,有80%--90%来自工农速成中学。1928年,工农速成中学的人数为5.6万人,而到1932年猛增至33.9万人。[3]
  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苏联建立了许多高等函授学校和夜校,如西北函授学校(列宁格勒,1929年),全苏农业函授教育学院(莫斯科,1930年),全苏工业(后称“技术”)函授学院等。函授教育被列入了全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划,且是国立的。参加函授学习的人,通过考试免费入学,学习期间享受带薪的学习假期,函授生毕业后享受同等待遇。1940—1941学年,81万在校学生中,成人学生合计为293600,其中266700是函授生。
  二战后,前苏联加速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函授教育,并很快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1950—1951学年,约1247400在校学生中,429500是成人学生,其中402300为函授生。20世纪60年代初,在职成人学生数曾一度超过了全日制学生数。除函授教育外,各普通大专院校附设的夜大校,在战后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夜大学生在成人大学生中所占的比例有了明显的提高。1950—1951学年,夜校生仅为27200,但到了1960—1961学年,夜校生人数增长到了245400。苏联解体前,夜校生、函授生占前苏联在校大学生总人数的40%。[4]
  (三)成人社会文化教育生源
  前苏联的人民大学是一种综合的、多功能的成人教育机构,遍布于前苏联的城市和主要乡镇的文化馆、文化宫、俱乐部、博物馆、学校、企业、农庄、农场,是一类自愿提供成人教育课程服务、开展实施广泛的在职服务活动的成人教育机构,是一种普及性的社会性业余教育机构。1964年,全苏联人民大学有9629所,学员近200万人。1968年后获得大规模发展,逐步成为开展在职培训即实施普通文化知识教育的成人教育机构。1976年,人民大学发展到38300所,学员有1000多万人。1980年,人民大学发展到47500所,学员有1400多万人,到了1986年,人民大学总数已达59000多所,学员近2000万。[5]
  人民大学的种类繁多,所传授的知识范围极为广泛,机构组织十分灵活,学习期限、学习目标、教学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学制一般为1~2年,入学不受文化程度和年龄的限制,人们可以依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求从事各方面的学习。学习结束时,发毕业证。20世纪80年代,人民大学学习人数占全苏联在职学习总人数的40%,平均每13个人中就有一个在各类人民大学中学习。
  二、前苏联成人教育生源多元化的原因及特征
  前苏联,成人教育被认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国家在其中倾注了大量的精力:
  1.重视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来规范和保证成人教育的发展。1917年10月20日发布的《教育人民委员会关于国民教育的宣言》中就对成人教育进行了大量的描述,如:成人学校应当在国民教育的总计划中占有很大的地位。
  2.政府对各种层次成人的受教育情况都十分关注。保证每个需要接受教育的成人都能够接受教育。
  3.重视成人教育教师的培训。苏联时期,成人教育工作者的培训是由大学和其他高等学校主办的。
  4.重视成人教育的研究。苏联时期,成人教育的研究主要是由国家或者直属于国家的研究机构承担的。如1961年,前苏联在列宁格勒成立的成人教育研究所。成人教育的研究活动主要是在大学进行的。
  5.成人教育的经费得以保障。苏联时期,教育由国家管理,由国家拨款,教育机构根本不用为经费问题发愁。
  除此之外,对成人劳动者终身学习的半强制性要求、类似义务补偿教育的体制、及时的成人教育改革等也使得成人教育生源多元化。
  前苏联政府十分重视成人教育。依其国情,每一阶段都有其侧重点。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以扫盲为主。其颁布扫盲法、建立扫盲特制委员会、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等都促使了受教育者不断地增加。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颁布《工农速成中学的法令》,大力发展函授教育和夜大学,直至60年代,成人高等教育生源仍在不断增加。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成人社会文化教育不断受到重视,以人民大学为主要形式,其综合性、多功能性更是吸引了很多成人。
  三、对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的启示
  (一)加大法律建设力度
  目前我国的成人教育立法工作较为薄弱,主要是缺乏成人教育的根本大法,再加上立法经验不足,影响了各种地方性成人教育法规的法律效力,也使成人教育行政工作缺乏一个有力的法律依据。我们应当积极加强成人教育立法建设。同时,还应该注意将成人教育立法与其他相关教育领域的立法、基础教育的立法、高等教育的立法乃至终身教育的立法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中国教育的法制化进程,还要完善成人教育执法和监督机构。
  (二)保证需要接受教育的成人都能接受教育
  不仅要确保成人教育的社会公正,保证每个要接受教育的成人都能够接受教育,更要深入分析成人参与或不参与教育的动机是什么。从而使成人教育在各种层次的成人中充分发挥作用,以有效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三)加强成人教育教师的培训和管理
  我国成人教育教师素质不容乐观,成人教育教师素质低下,这将无法保障成人教育的质量。因此,坚持成人教育的原则,加大我国成人教师培养和引进的力度,建立高素质的专业化成人教育管理者队伍,以确保成人教育的成功实施。
  (四)重视成人教育研究,加大理论研究力度
  我国成人教育从理论上来看相当滞后。而成人教育理论研究是成人教育发展的强本之举,为成人教育的实践提供丰厚的理论支撑。因此,要搞好了成人教育的理论研究,为成人教育的良好发展作准备。
  (五)加大成人教育经费投入
  中国成人教育经费虽然实行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但是在成人教育方面的经费投入却很少,经费来源得不到充分的保证。因此,加大成人教育的经费投入是必须的。
  总之,我们应该全面考虑,依据我国自身的国情,遵从教育规律,发展我国的成人教育。众所周知,成人教育是各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国迈向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的重要基石,发挥着愈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21世纪这个知识经济时代,没有成人教育的强力参与,要保持在职成人的竞争力、要保证国家的竞争力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要重视成人教育的发展,促进成人教育生源多元化。
  [参考文献]
  [1]沈金荣.《国外成人教育概论》.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97年12月第一版 1999年2月第二次印刷,第64页.
  [2]Zajda.J(1991)Country Profile:USSR(Canberra,NEET-NOOSE).5.
  [3]安方明.《社会转型与教育变革》---俄罗斯历次重大教育改革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
  [4]沈金荣.《国外成人教育概论》.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 1999年2月第二次印刷,第82页
  [5]沈金荣.《国外成人教育概论》.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 1999年2月第二次印刷,第82页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论述了关注和认识网络时代的青少年,积极改进学校教育是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青少年 网络成瘾 理性选择     今天,上千万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和近千万接近成瘾者存在的事实,说明网络这一高科技产物在带给人类社会巨大财富与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如何认识和应对这一挑战显然是信息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一、网络的发现功能与网络成瘾的原因   青少
期刊
[摘要]本文以组织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作为基础,运用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方法对知识管理背景下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与管理变革等问题展开的论述,力图解决知识管理对高校科研团队的影响以及高校科研团队如何变革以适应知识管理的需要。  [关键词]知识管理 高校科研团队 管理研究    引言  大学就其主要的功能来看,不管是教学、科研还是为社会服务都属于学术活动,都是为了传承人类的科学文化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新知
期刊
[摘要]由于历史和体制方面的原因,军队医学院校和地方医学院校教育长期以来自成一体,研究生的培养主要靠自身来进行。随着国家的发展,地方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导师、设备、经费等都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而军队院校由于受编制的限制,其导师和器材设备却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形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本文对院校与社会、部队之间教育资源共享,形成院校与社会共育人才的开放式多元化办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研究
期刊
[摘要]《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资源,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研究学生所在地区的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学生的兴趣、喜欢的种种活动等等外在因素,在教学上有效
期刊
[摘要]大学校园“假证明”、“假低保证”、“假残疾证”和“假贫困生”的出现反映出当代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淡薄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本文主要是针对这些针对贫困认定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抛砖引玉的给高校贫困大学生认定工作更好的完善。  [关键词]权利义务 追究制度 基金会    2007年5月,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
期刊
[摘要]免疫学原理复杂难懂,学生理解困难,为了加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的传授教学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对免疫学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尝试。即在讲授中规范教学内容,增加趣味性内容, 同时改进教学模式, 部分章节由学生讲授,教师点评,另外在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技术,并在课后将理论课紧密与实验课结合,改革后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关键词]免疫学 教学改革 多媒体    免疫
期刊
[摘要]中国几千年艺术史展现出了令人目不暇接的丰盛奇观,门类之多、风格之繁、流派之富、令人叹为观止。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值得我们发掘、领悟并传承下去。惟其如此,我们从思想内容、表现形式及思维方式等,才能真正感悟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  [关键词]中国 古代艺术 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异彩纷呈,绚烂多姿,中国古代艺术则成为其中耀眼的一颗明珠。各种艺术门类争妍斗奇,百花齐放,在中国历史上掀起一
期刊
[摘要]班风学风建设是高校工作长久以来面临的大问题,大学生党支部是所在年级或班级的核心组织,学生党建是班风学风建设的思想政治保证,班风学风建设是开展学生党建工作的平台,以党支部建设带动班风学风建设,走双赢共同发展的道路,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方向。本文阐述了班风学风的内涵,分析了班风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大学生党支部如何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关键词]大学生党支部 班风学风 建
期刊
[摘要]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只是教师提问学生,很少有学生在课堂上提问教师。从而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不敢问、不愿问、不会问、甚至没有机会问。本文结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就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鼓励学生提问、教会学生提问等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与广大中学历史教师共同探讨。  [关键词]历史教学 培养学生 敢问会问    新课程“倡导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期刊
[摘要]根据多年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经验,介绍了在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面,管理人员应如何进行培养计划实施的管理过程。  [关键词]非全日制工程硕士 计划实施 管理    1997年我国正式设置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开始招生,当时主要只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等部门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以在职不脱产形式攻读工程硕士学位。十余年来,全国开展工程硕士教育的单位达二百余家,招生总数达二十余万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