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haiwei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素质教育的核心则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个性健康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承认学生智力、社会背景、情感和生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并根据社会对其知识能力水平进行教育,使之得到发展。即针对个体进行个性化教育。语文学科肩负着“载道”的重任,它在学生良好个性的养成方面,起着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作用。在语文教育中,把握好教材中已有的思想性、人文性,就能水到渠成地对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语文教学;学生;健康个性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154-01
  
  当今世界,国际间、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向综合性创新性方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承认学生智力、社会背景、情感和生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并根据社会对其知识能力水平进行教育,使之得到发展。即针对个体进行个性化教育。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具有个性健康的新世纪人才呢?
  1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的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首先,语文教师因该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关系,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的发展环境。其次,语文教师还因该有宽大的胸怀,抛弃传统思维中“师为上,生为下”的不平等意识。某些老师不喜欢他的学生问所谓的“怪问题”,不喜欢学生不按他讲的所谓的“标准答案”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些都是传统的思维在作怪。作为老师就因该充分允许学生表述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扬民主,允许学生多元化的思维的存在,只要学生讲的在理,能自圆其说就行。但是作为老师在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因该注意区分学生个性的健康问题。要积极引导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及时引导、转变和消灭学生的不良个性,使其健康个性在宽松的环境中逐渐形成、发展并最终积淀下来,成为他们成材的“助动器”。
  2 解放学生的身心
  几十年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我们的教育观念中,曾长期把全面发展和个性独立发展对立起来,用统一性排斥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把社会化看成驯服的工具。没有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关心学生的独立人格。造成了学生对自己个性的压抑,变的缩手缩脚,委首委尾。现性的语文教学,因该拓宽学生的知识界面,开阔他们的眼界,允许他们的个性健康丰富多彩地发展和张扬,尽情表现自己个性的独特之处。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的环境,使学生在身心舒泰的情况下,思维活跃,大脑处于兴奋的状态,而这种兴奋的起点,又是唤起动力的源泉。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3 引进竞争机制
  能自主的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荣誉感和被认同感,适当的竞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发学生认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语文教师应采取各种办法,鼓励学生进行有益的适当的竞争。比如在办手抄报、讨论赛、演讲赛等方面,充分仍学生展现自己的才能,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只有如此,才可能使学生在平等的竞争机制中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趋势,才可能使有特长的学生的健康个性更加突出,使后进者向前进者转化。
  4 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授课学生听课,学生只是接受的工具。学生学习被动,缺乏活力和个性。现在主张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与学习模式,它的某的在于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他们的持续发展。这种模式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体验性和问题性,真正的把学生方在主动的地位,让他们成为教学的主体。因此,改变语文教学中的僵化性和学生学习的被动性,让学生独立地思考问题。尊重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鼓励自我解读,充分让他们表述个人的感受,允许他们对事物、生活个性化的表述。要逐渐样养成,他们在学习语文过程中,自己自觉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让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的综合性语文学习,成为语文教育今后发展的方向。
  语文课标准要求语文课程根植于现实,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语文课程要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它不仅是文本课程,更始实践课程,不仅是语文知识的载体,更是师生共同探讨的平台,语文课还要体现个性的要求,要能根据社会发展的不断更新,具有满足时空的变化,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所要求的适应性。
  5 开展有益的活动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学习语文绝不仅仅局限于语文课堂和学校,哪儿都可以学到语文知识,即生活处处皆语文,多读多写是学好语文的必由之路。要让学生作生活的有心人,把语文知识与课外生活中发生的方方面面结合起来,可以用语文知识来褒扬善行,针砭时弊,可以观察事物的物迁变换,感悟生命的真谛。从而使他们喜欢上语文,对语文产生兴趣。运用兴趣的力量吸引他们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去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对象,只有这种兴趣的激发,才可使学生的床行精神得到最大的发挥,潜能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张扬,才能使语文教学与个性发展得到和谐地发展。
  6 教师要因材施教
  作为教师,不仅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知识修养,而且要具有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对于自己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发掘出他们的独特之处,让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出耀眼的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位学生,张扬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发展自己的个性。在这方面,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教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的创新人才,才能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在今天的教学中,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用好因材施教这一宝贵的方法,去扬长学生健康的个性,促进学生多元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语文教育健全得人格以及健康个性的养成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学生健康个性的培养。把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教材延伸到学生心灵深处,真正发挥出它的独特魅力,实现语文教育的培养学生健康个性的终极目标。
其他文献
【摘要】 所谓兴趣,就是一种有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的兴奋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德国教育家斯多惠也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鼓舞,唤醒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成功的先导,又是学好英语之根本。只有让学生对英语产生深厚的兴趣,才会推动学生认真、自觉、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活动,以最佳的学习状态争取好成绩。那么,怎样培养、激发学
期刊
【摘要】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各种各样的琳琅满目的课改方案,似乎强烈地影响着教师原本熟悉的教学环境,课时的减少,学习方式的改变,无不对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提出新的要求。为此,笔者对如何实施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高效率;高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119-02   
期刊
【摘要】 以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培育为主的数学课,往往是概念抽象,公式繁多,计算繁琐,推理严格,让很多学生认为数学学习枯燥无味,心生畏惧。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给数学教学增加一点人文”的观点和做法。  【关键词】 数学教学;人文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146-02    以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培育为主的数学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140-01    新课程的变革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提高了,思维活跃了,老师们重视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加强了语文和生活的联系以及和相关学科的渗透,也重视开掘广阔的母语教育资源。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如“语文味不浓”,教师在课堂上走形式、摆花架子
期刊
【摘要】 在英语学习日渐重要的今天,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特点,通过多种方式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 小学英语;情境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144-01    引言  英语情境教学法(Situation Approa
期刊
【摘要】 课程改革提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历史教学必须根据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采用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设情景,紧扣学生情趣;运用图像,调控学生情绪;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关键词】 课程改革;学生;历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B【文章
期刊
【关键词】 解决问题;策略;心理需求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145-01    解决问题策略的心理需求有许多分析方法如:从学生的自身条件的发展水平看,解决问题的策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早期阶段 大致在学前期,策略处于未掌握时期,即使个别人自发地获得了某些简单的策略,由于其心理认知还未发展,因而他们不知在何时适当使用这些策
期刊
【摘要】 高三化学复习课应贯彻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教师面面俱到的灌输式复习和题海战术已不适应高考改革的形势。我们以学生为高三化学复习的主体,在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中, 通过教师指导下学生说题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在高考应试的背景下,成功地贯穿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高三化学;试卷讲评;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153-01    听力排在外语学习‘听、说、读、写四大技能之首,是外语学习的基础,同时又是最难提高的一项。如今,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中的听力测试占总分的20%或30%。但现状表明: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在英语学习上听力能力大大低于该学科的其他能力。他们的语音辨别能力低;语流的连贯能力弱;词义的语境判断
期刊
【摘要】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回顾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的问题意识很淡漠,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是少之甚少。有的学生做惯了“听众”,没有问题意识;有的学生虽有问题意识,但在师道尊严的课堂上却又不敢问。结合课堂实际反思我们的教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实在是太重要了。只有具有问题意识,敢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