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人讲述首部冲破禁区的小说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OU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7年夏,山东,天气炎热。张守仁、王世敏和章仲锷在一个文联会议的间隙,跑到会场外的树阴下纳凉、聊天。闲谈中,三人都预感到一个文学的潮流正在逼近。十年动乱中历经曲折的作家开始纷纷从下放的农村返回城市,他们一定迫切想把积累多年的生活感受用文学的方式宣泄出来,因此需要一个平台让他们的作品得以发表。于是三人一拍即合,决定创办一份文学杂志,他们站在树下商量刊名,从《东风》、《首都文学》一路聊开去,最终敲定了名字——《十月》。
  “因为十月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上都是有意义的日子,十月革命在十月,中国的红军长征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打倒四人帮也是在1976年10月,同时十月也是收获的季节,人们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到了秋天便会收获。”多年后,回忆起起名缘由,张守仁如此说。从1978年8月《十月》创刊,到如今已有35年的时间。作为“文化大革命”后创刊的第一家大型文学期刊,它见证了一个时期文学之于社会的作用。
  距离三人决定办刊有一年时间,《十月》才得以问世。“因为当时很多作家没能马上回到城市,很多稿子没有出来,我们筹备了一年时间,才凑齐稿子,得以发表。”张守仁说。《十月》第一期刊发的文章有茅盾的《驳斥“四人帮”在文艺创作上的谬论并揭露其罪恶阴谋》、陆柱国的中篇小说《吐尔逊的故事》、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爱情的位置》、郑万隆的短篇小说《铁石老汉》以及李辈的《创作札记》,此外还有介绍中外文学名著的“学习与借鉴”栏目。而在“编者的话”中编辑部用这样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文学旨趣:“我们希望在这一园地上,能够不断涌现出一批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统一的、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好作品。”
  创刊号上影响最大的作品当数刘心武的《爱情的位置》。这篇被誉为“文革”结束后最早在文学中恢复爱情记忆的作品,因为第一次冲破爱情的禁区,一经发表,《十月》编辑部便收到5000多封读者来信。由此全国各地都知道北京诞生了一个新的文学刊物《十月》。
  一个阅读文学作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心的时代降临了。
  邢大军据《中老年时报》江楠/文整理
其他文献
1937年10月,日军在相继侵占我北平、天津和保定之后,侵略气焰更加嚣张,更加自信为不可战胜。继而大举南下和西进,企图占领整个华北和中原地区。为了保卫山西太原,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和第二战区急调10多万部队,在太原以北的忻口地区组织防御。同时,又调集多个师,据守娘子关,以配合忻口之战。  日军为了切实控制正太路南的平行大道,必然加紧从井陉至平定的小路运兵运粮。刘伯承计划在七亘村打一仗,钳制日军的迂
期刊
北京卫视正在热播的《剧场》中,陈数饰演难度颇大的“郁珠”一角。她说演员都有属于自己的直觉,当她看到剧本时,就像当年遇到《暗算》中的“黄依依”一样,“这次《剧场》是严老师自己亲自写的一个电视剧剧本,所以字里行间都是她,在某种程度上会让我觉得我离她的文字、我离她更近了。郁珠是个不完美的英雄,可她身上有一种坦荡的干净。事实上我发现,在很多专业人士身上都有这样一个共性,就是生活中的他们其实经常会显得没有才
期刊
演员在表演上都是有局限性的,很大原因都与自身的形象或气质有关。正如很多演员年纪轻轻却长相先老一样,演员陈数的个人气质也有着一种“自来旧”的感觉,可以说正是这种感觉让她在《暗算》、《新上海滩》、《倾城之恋》、《铁梨花》等影视剧中有了用武之地,同时也足够撑起了时下正在热播的年代戏《剧场》。  由严歌苓同名小说陡编的电视剧《剧场》讲述了上世纪80年代,南方小城话剧团里女演员间,因舞台角色和现实爱情发生的
期刊
辜鸿铭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等9种语言,曾获过13个博士学位。1917年,他接受蔡元培的邀请,来到北京大学教授英国文学和拉丁文。同时受邀的多数是一些“新派人物”,如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等人。辜和这些新派人物理念不同,是以经常会打些嘴仗。如他曾骂胡适这位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说的英语是“美国中下层英语”。  又,著名报人张友鸾曾生动地记述了一个辜鸿铭和罗家伦之间互相“讨厌”的故事。  
期刊
一闭上眼睛,老友徐肖冰仿佛就在眼前,他那慈祥的面孔,亲切的笑容,豁达又风趣的谈吐好像就发生在昨天:那是1996年5月,中国文联举办“96首都文艺家万里采风”活动,我们一行七人,分配到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基地一丹江口水库摄影采风。我们这个团从事摄影的人还有侯波大姐和我,其他四位分属音乐、文化界。  徐肖冰团长对采风团团员提出要求,他说:我们这次来丹江口,不能就是走马观花的看看,希望大家给当地留下“干货
期刊
2013年2月25日,青瓦台迎来了它的新主人——新当选的总统朴槿惠。朴槿惠对于青瓦台并不陌生,9岁时,她第一次走进这座典雅的建筑,度过了18年的少年和青年时光。  其间,她失去了双亲。1979年11月21日,27岁的朴槿惠怀着晦暗的心情搬离了青瓦台。一个月前,她的父亲,曾经连续担任了五届总统的朴正熙,在宫井洞韩国中央情报部的二楼餐厅遇刺身亡。她的母亲陆英修,死于早前的另一次暗杀。  在韩国,朴正熙
期刊
人人都赞其为“乱世飘萍”,却不知藏匿其背后奔走息事、拯救危难的“肃清手”;他是“新闻全才”,却离不开“金牌助手”式的新闻夫人;他“铁肩辣手”,她“侠骨柔情”……他们亦夫妻亦战友。在那个战乱烽火的年代,书写着新闻界的传奇爱情……  邵飘萍与汤修慧的结合,于未来将是一段世人皆晓的伉俪佳话。  在汤修慧念书期间,两人经常鸿雁传情  1886年,邵飘萍出生于浙江省东阳市南市街道紫溪村。邵飘萍16岁便中了秀
期刊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李光羲老师今年已86岁,各种演出、活动依然排得满满的,仅2015年春节,光羲老师就参加了央视和北京卫视的两台春晚。女儿们刚给他过完生日,笔者发去祝福短信,光羲老师已在赴国外旅游的飞机上……  有一次到光羲老师家,在门口刚放下电话,远远就看见他骑着那辆旧自行车冲我招手,他说:“我就在附近办点事,估计你快到了,就猛往回骑。”光羲老师已是耄耋之年,三个女儿却都不在身边,相识十一年笔者也仅
期刊
2009年,一部红色谍战片《潜伏》火爆荧屏,由冯恩鹤饰演的军统天津情报站站长吴敬中,老谋深算、敛财无数最后却全身而退。这样一个反派人物,受到了观众的热捧,网友称其为“史上最抢戏的男配角”。老戏骨冯恩鹤的婚姻家庭和一般人不太一样,却充满爱意。  用带兵的方法带儿子  冯恩鹤和妻子季颖是相亲认识的。1978年,两人在大礼堂举办了简朴的婚礼,只花了128元。婚后一向喜爱整洁的冯恩鹤,却被不讲究的文艺女青
期刊
这张照片是我珍藏了50多年的老照片,看着这张老照片我心情无比激动,感慨万千。  这张照片是1964年,我陪公爹、婆母带着儿子、女儿去游颐和园。这是婆母第一次去颐和园,也是她一辈子唯一的一张照片。当时我丈夫在外地工作,公婆来京帮我带孩子。他们是山东勤劳、善良的农民,虽然已离开我们多年,但他们的音容笑貌,和蔼可亲的面容永远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们相处得非常好,老人喜欢、爱护孩子,也非常关心我。我上班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