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棵松树

来源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xww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树,挺拔坚毅,巍然屹立,有一股“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的浩然正气。两位作家从各自独特的视角,不仅写出了两棵松树各自的特色,还融入了他们的思考,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和艺术的熏陶。
  选文一
  黄山松(节选) 丰子恺
   黄山的松树大都生在石上。雖然也有生在较平的地上的,然而大多数是长在石山上的。我的黄山诗中有一句:“苍松石上生。”石上生,原是诗中的话;散文地说,该是石罅生,或石缝生。石头如果是囫囵的,上面总长不出松树来;一定有一条缝,松树才能扎根在石缝里。石缝里有没有养料呢?我觉得很奇怪。生物学家一定有科学的解说,我却只有臆测:《本草纲目》里有一种药叫做“石髓”。李时珍说:“《列仙传》言邛疏煮石髓。”(古代小说《列仙传》中,写了一位练气的人名叫邛疏,听说黄山的石头含有精华,他便服用石髓养生)可知石头也有养分。黄山的松树也许是吃石髓而长大起来的吧?长得那么苍翠,那么坚劲,那么窈窕,真是不可思议啊!更有不可思议的呢:文殊院窗前有一株松树,由于石头崩裂,松根一大半长在空中,像须蔓一般摇曳着。而这株松树照样长得郁郁苍苍,娉娉婷婷。这样看来,黄山的松树不一定要餐石髓,似乎呼吸空气,呼吸雨露和阳光,也会长大的。这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啊!
  品读
   古人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段文字可以说是把两者结合起来的典范。诗人游黄山,观察到了“苍松石上生”的现象,还深入思考了“石罅生”的原因;再结合平时阅读的《本草纲目》,试图对这种现象给以一个科学的解说。在这样的背景下,再用一个特写镜头,描绘了一株“松根一大半长在空中”的奇景,又结合古代小说来思考黄山的松树长大的原因。这样就把游览,赏玩,学习,思索……自然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这是一次愉快的旅游,又是一次深入的学习,带给了读者形象的享受和理性的启发。
  选文二
  泰山的松树 李健吾
   过了云步桥,我们开始走上攀登泰山主峰的盘道,南天门应该近了。野花野草,什么形状也有,什么颜色也有,挨挨挤挤,芊芊莽莽,要把巉岩的山石装扮起来。但是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境界的,却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它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隙缝中,身子扭得像盘龙柱子,在半空展开枝叶,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模样。不管怎么样,它们都让你觉得它们是泰山天然的主人,谁少了谁,都像不应该似的。
  品读
   这一段先描写了千姿百态、色彩缤纷的野花野草作为铺垫,“但是”笔锋一转,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描写了“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的境界”的松树。它们扎根悬崖,奋力向上;它们热情好客,友好善良;它们心灵平和,大度洒脱……尤其它们和谐相处,同心协力,以主人的姿态成就了“五岳之首”的泰山。这样,泰山的松树不仅展现了独特的美,而且给我们以心灵的感悟,泰山也就有了独领风骚的神韵。
  (本版由王昌铭供稿)
其他文献
老咪是我家的一只猫,它有长长的胡子,白白的毛,圆溜溜的大眼睛,谁见谁爱。   老咪来我家的时候,才三个月大,可它已经学会了淘气:白天它在花枝上、菜地里蹿上蹿下,晚上则赖在床上让我搂着它睡。一天夜里,我忽然感到臉上一阵生疼,忙开灯照镜子,只见腮上出现了道道血丝——又是老咪的“杰作”。我气得发疯,扬起巴掌就要打,只见老咪眼睛睁得大大的,神态自若地望着我。爸爸指了指自己的脸,嗬,也挂彩啦!第二天,隔壁的
期刊
我是一朵雪花,一朵洁白轻盈的小雪花,高高的天空是我的家。风伯伯来了,我随他轻轻地飘向人间。   我缓缓飘到了一扇玻璃窗前,一个小女孩朝我跑了过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高兴地喊著:“下雪啦!下雪啦!”她推开窗户,伸出小手,想把我接在手里。我紧张得不行:“别碰我,我会化掉的。”我努力扭动着身体躲开她的小手。小女孩很善良,没碰我,笑眯眯地盯了我几秒钟,恋恋不舍地目送我远去。我继续往前飞。   这时,我
期刊
甲:你看《三国》了吗?   乙:“老不看《水浒》,少不看《三国》”,我没看。   甲:我说的是大型史诗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   乙:我也没怎么看。   甲:为什么?   乙:学习要紧嘛!   甲:原来如此。本来我想和你谈谈有关三国人物的歇后语,现在看来,我们缺乏“共同语言”。   乙:什么话?有关三国人物的歇后语早已家喻户晓,本人不才,略知一二,什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甲:这哪里
期刊
我的家乡在南通,這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有四季如春的绿博园,有古朴雅致的水绘园,有宛若仙境的鲜花小镇……然而,我独爱南山湖。   南山有寺,寺下有湖,名曰南山湖。南山湖占地面积约52万平方米,是一座充满魅力的综合性城市公园。   秋天的南山湖别有一番风味。晨光熹微,南山湖公园成了菊花的世界。瞧,绕湖开放的菊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丽。这些菊花摆成了各
期刊
原文   道虽迩①,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出自《荀子·修身》)  注释   ①迩(ěr):距离近,与“遐(xiá)”反义。  译文   路虽然近,不走也到不了;事虽然小,不做也完不成。  品读   我们来做一个游戏:从下列四个选项中,找出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你选哪一项?   A.科学家 B.文学家   C.艺术家 D.空谈家   答案自然是D。虽然“行行出状元”,样样有专家,但是正如诗
期刊
文章的构思和修改对于写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绝对不能忽视。  构思往往决定文章的成败,很多时候构思所花的时间比写作的时间还长。往往一篇文章构思好了,这部作品的基本水平也就定了。我们在写文章时,不要急于下笔,而是要想清楚全篇文章要写什么: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这篇文章表达怎样的主题……想好之后再动笔。构思好后,要学会列提纲。可以在草稿纸上列一个提纲,用几句话分别写出每段大致写什么,这样正
期刊
暑假里,我来到“天空公园”,只觉空气中暗香浮动。原来是满池的荷花正映日绽放,带来无限生机。   循着幽香,我快步向荷花池走去。   满塘的荷叶随风摇曳,远远望去,就像碧波上正荡着绿色的帆,煞是好看。近看,一朵朵粉色的荷花躲在绿叶丛中,粉的花,翠的叶,构成了一幅诗意的图画,令人忍不住驻足观赏。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出淤泥而不染”,这些形容荷花的名句原来是这么贴切——你看,无论是玉白的还
期刊
“丁零零……”上课铃响过后,朱老师迈着自信的步伐走进了教室。“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童年的发现》,”只见朱老师左翻翻,右找找,眉头拧成了一条线,“哎呀,我把语文书落在办公室里了。”话音刚落,就见朱老师急匆匆地走了出去。鸦雀无声的教室里瞬间热闹起来。   小邢和小方双手叉着腰,瞪大眼睛,突然伸着腿踢向对方,这动作还真是“温柔”,踢出了拉丁舞的感觉呢!小方开始挑衅:“你可真是菜鸟呀!”说完,小方犹如一
期刊
原文   毫厘①之差,或②致弊于寰海③;晷刻④之误,或遗患⑤于历年⑥。  (出自唐·韩愈《为韦相公让官表》)  注释   ①毫厘:两个很小的计量单位,表示数量极小。②或:不定代词,有时,有的。③寰海:海内,全国。④晷刻:日晷(guǐ)与刻漏,古代的計时仪器。表示时间短暂,片刻。⑤遗患:留下祸患。⑥历年:经历的年岁,或很长的年岁。  译文   毫厘的差错,有时会在天下形成弊端;片刻的失误,有时会留下
期刊
原文   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品读   选文讲了文与可画竹的故事。文同,字与可,北宋著名画家,苏轼的表兄兼好友。善画山水,尤善画竹,创深墨为面、淡墨为背的竹叶画法。筼筜(yún dāng)谷是盛产筼筜竹的一处山谷。筼筜竹是一种皮薄、节长而竿高的竹子。文同在洋州作知州,常去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