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调查显示,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表示不喜欢语文课,原因是不会分析短文、不爱做阅读题。由此可见,原有的阅读教学已深陷困境,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了。那么,怎样才能走出阅读教学的困境呢?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让学生主动地独立阅读分析。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常常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听得无动于衷、毫无兴致,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著名的教育家、作家、语言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技巧,因此,教师要朝着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甚至不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通过自己去探索。”因此教师应当把分析课文这一过程完全交给学生自己去经历,去完成,这样才能使学生全员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教学《桂林山水》第一课时,可以这样进行:首先,出示具体的阅读目标:(1)“甲天下”是什么意思?(2)桂林的山和水各有什么特点?(3)第二、三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4)画出文中的排比句。(5)“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中的两个“这样”各指什么?然后,让学生看书独立分析思考,并认真地解答到本子上,像分析阅读短文一样。我认为让学生把自己的所思整理到本子上这一步非常必要,因为笔答比口答需要更深刻的思考,这是对学生思维进行梳理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养成认真深思的习惯。第二课时再给学生出示进一层的问题,如:“这篇课文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有哪些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再让学生进行笔答。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不但能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会逐渐养成认真深思、独立分析的良好习惯,从而逐渐掌握分析阅读题的方法。
2.延长思考问题的时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提出一个问题后,等不及让学生深思,就开始让学生回答,回答不出来,就叫别的学生回答。我认为这样做会使学生失去很多认真思考问题的机会,而且也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美国学者玛丽·B·罗进行了实验,发现延长思考时间,对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很有帮助。思考过程能使学生把新材料和已经掌握的知识融为一体。实验还证明:教师把提问后的思考时间延长几秒钟或更长些,即可使学生进行更高水平的思维。实验表明:思考时间非常短时,学生的回答通常也是简短的、肤浅的。思考时间延长后,学生就会更加全面和较为完整地回答问题,并且合乎要求,回答的正确率也大大提高。因此,我们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后不要急于让学生去回答,而应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3.让学生交流讨论。
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是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不时地提上几个问题,找几个学生起来回答,整个课堂只有老师和少数学生在参与,其余大部分同学或端端正正坐着当“陪客”,或自顾自地走神想别的事情,根本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但收效甚微,而且学生也上得索然无味。但如果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后再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学生就能人人参与、个个动脑,都有发展自己见解的机会,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发展了思维,锻炼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甚至创新精神。可谓一举多得。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1.理解能力的培养。
做阅读题的目的是为了锻炼和了解学生分析理解文章的能力,由于每个学生分析问题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都有各自的主观认识,再加上问题本身客观存在着多角度性,因此学生解答问题时就会出现从不同的角度“各抒己见”的现象。教师在考查学生解答的阅读题时应当灵活对待,不要把答案定死,只要学生分析得合理,都应予以肯定。
如某教师让学生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小河里的冰融化后变成了什么?多数学生回答说“变成了水”,老师给予了肯定,而有个别学生回答说“冰融化变成了春天”,教师说是“瞎说”。而我却认为这两种答法都对,后一种答法甚至比前一种更巧妙,更富有想像力。教师不但要给予肯定,而且还应给予表扬和鼓励,因为学生学会了思考。
2.概括能力的培养。
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对于学生来说这一问题过于抽象,因为一篇文章往往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学生很难把握准作者的写作意图。如果我们变换方式,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就会让学生写得轻松,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如语文《长城》一文的中心思想,可以这样来考查:下面哪句话概括了文章的中心,在句后的()里打“√”
(1)告诉我们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2)歌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
(3)说明修筑长城是很艰难的。()
(4)告诉我们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歌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这样不但让学生在对比中很容易地选对答案,而且在对比分析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正确理解,同时也很有效地考查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
总之,我们应当积极地去想办法,从各方面对阅读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使阅读教学更能适应当前的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让学生主动地独立阅读分析。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常常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听得无动于衷、毫无兴致,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著名的教育家、作家、语言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技巧,因此,教师要朝着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甚至不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通过自己去探索。”因此教师应当把分析课文这一过程完全交给学生自己去经历,去完成,这样才能使学生全员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教学《桂林山水》第一课时,可以这样进行:首先,出示具体的阅读目标:(1)“甲天下”是什么意思?(2)桂林的山和水各有什么特点?(3)第二、三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4)画出文中的排比句。(5)“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中的两个“这样”各指什么?然后,让学生看书独立分析思考,并认真地解答到本子上,像分析阅读短文一样。我认为让学生把自己的所思整理到本子上这一步非常必要,因为笔答比口答需要更深刻的思考,这是对学生思维进行梳理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养成认真深思的习惯。第二课时再给学生出示进一层的问题,如:“这篇课文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有哪些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再让学生进行笔答。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不但能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会逐渐养成认真深思、独立分析的良好习惯,从而逐渐掌握分析阅读题的方法。
2.延长思考问题的时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提出一个问题后,等不及让学生深思,就开始让学生回答,回答不出来,就叫别的学生回答。我认为这样做会使学生失去很多认真思考问题的机会,而且也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美国学者玛丽·B·罗进行了实验,发现延长思考时间,对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很有帮助。思考过程能使学生把新材料和已经掌握的知识融为一体。实验还证明:教师把提问后的思考时间延长几秒钟或更长些,即可使学生进行更高水平的思维。实验表明:思考时间非常短时,学生的回答通常也是简短的、肤浅的。思考时间延长后,学生就会更加全面和较为完整地回答问题,并且合乎要求,回答的正确率也大大提高。因此,我们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后不要急于让学生去回答,而应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3.让学生交流讨论。
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是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不时地提上几个问题,找几个学生起来回答,整个课堂只有老师和少数学生在参与,其余大部分同学或端端正正坐着当“陪客”,或自顾自地走神想别的事情,根本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但收效甚微,而且学生也上得索然无味。但如果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后再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学生就能人人参与、个个动脑,都有发展自己见解的机会,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发展了思维,锻炼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甚至创新精神。可谓一举多得。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1.理解能力的培养。
做阅读题的目的是为了锻炼和了解学生分析理解文章的能力,由于每个学生分析问题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都有各自的主观认识,再加上问题本身客观存在着多角度性,因此学生解答问题时就会出现从不同的角度“各抒己见”的现象。教师在考查学生解答的阅读题时应当灵活对待,不要把答案定死,只要学生分析得合理,都应予以肯定。
如某教师让学生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小河里的冰融化后变成了什么?多数学生回答说“变成了水”,老师给予了肯定,而有个别学生回答说“冰融化变成了春天”,教师说是“瞎说”。而我却认为这两种答法都对,后一种答法甚至比前一种更巧妙,更富有想像力。教师不但要给予肯定,而且还应给予表扬和鼓励,因为学生学会了思考。
2.概括能力的培养。
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对于学生来说这一问题过于抽象,因为一篇文章往往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学生很难把握准作者的写作意图。如果我们变换方式,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就会让学生写得轻松,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如语文《长城》一文的中心思想,可以这样来考查:下面哪句话概括了文章的中心,在句后的()里打“√”
(1)告诉我们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2)歌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
(3)说明修筑长城是很艰难的。()
(4)告诉我们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歌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这样不但让学生在对比中很容易地选对答案,而且在对比分析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正确理解,同时也很有效地考查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
总之,我们应当积极地去想办法,从各方面对阅读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使阅读教学更能适应当前的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