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生物实验,养创新思维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2010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思维是指用一种新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创新思维的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有效途径。生物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而这一目标要在生物实验课当中来具体实现。
  【关键词】创新 培养 科学素养
  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大多是教师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得出结论,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验来验证前人得出的结论。学生做实验也主要是按照教师规定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这种单一的实验教学形式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全面提高学生生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必须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实施新的实验教学活动。
  一、适应“课改”,真正转变实验教学观念
  转变观念,建立以全面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重点的实验教学目标。 “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造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任务。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惟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制度”。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的需要,教师必须努力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教学环境,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知识人才。
  二、改变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新课程改革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通过努力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生物实验课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现多重教学法目标,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让学生参与实验的准备,管理和实验计划的制定。在农村生物实验所需的大多数材料学生都可以收集到,让学生参与实验的准备,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实验目的实验过程、的理解,使学生产生我不准备谁准备,我不管理谁管理的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在一系列参与过程中,学生的管理能力,策划能力等多方面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第二,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最重要的方法是探索。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首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启发诱导,使学生按知识的重演律,重新品味前辈获得这些知识的最精彩过程,探索创造性解决问题。最后再由教师加以讲解和评论。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得新知识,更重要的是接受了胆略、意志和思维方法等的全面锻炼。培养了创新思维,很好地把继承和创造结合起来。
  第三,重视实验过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上的理论,都是前人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得出的结论。学生不去实践而只注重理论,就不能体验前人所经历的“怎么知道”和“知道什么”的过程,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手、脑并用,即使实验结果不正确,也不能表明一无所获,因为在实验过程中,手脑的结合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方法,技能的同时也得到态度、意识、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生可能会有其它新发现、新收获。因此,成功的实验不一定是得出正确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参与和体验了探究过程。
  第四,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具有创造性的,他们是喜欢创造的,每一个学生都可能具有与莎士比亚、牛顿、袁隆平等大师一样的潜能。花季年华的中学生生来求异,不愿像鹦鹉学舌那样,没有自己的思想。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不能充当临管者、说教者,而是充当引导者。引导学生的实验,解答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困惑。教师除了提示学生注意有毒的或易燃易爆的药品外,其他方面一律让学生先去尝试。如显微镜的使用(观察植物的细胞),大多数学生都用自己准备的叶、头发、手指等放在载物台就开始观察,学生很快就发现什么都看不到,议论纷纷。这个时候教师及时给学后纠正错误。这样,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被调动起来。此外,学生在实验中可以互相帮助,讨论,甚至争论,然后教师再引导,使学生能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共同进步。
  第五,认真组织学生完成实验后的讨论。实验结束后,对实验重点、难点、注意事项、实验现象或实验结论等内容不能晴蜓点水,一代而过。应认真组织并引导学生去讨论。通过计论,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既能把知识融会贯通,又能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第六,改变实验报告单的写作方式。实验报告单是实验过程的文字反映,是对实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体现。所以实验报告单的写作是实验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传统的实验报告单的写作有统一的格式。学生不做实验也能按书上的步骤写出来,有时换了实验器材也会按教材上的写下来而不写代用品。这种生搬硬套的教条主义有悖于“课改”精神,同时,统一的格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所以最好不要统一标准,让学生按自己进行的步骤实事求是的写,可以写在实验中的体会,感受或收获。得不出正确结果的同学,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后分析一下原因何在,重做该实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这样的写作方式,给学生留下一个空间,让们自由去发挥,以培养他们创新思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一项综合工程,这个工程是相当复杂的,但在教学中只要我们能注意方方面面的结全,创新也不是遥不可及。因此,我们应当遵循教育规律,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得到最优化发展与提高。
其他文献
公民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不仅直接表明了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程度,而且对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等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电视民生新闻鲜明的草根性和亲民性,
一、创建和谐课堂,营造互动氛围  一个民主、宽松的探究环境,特别是良好人际氛围的支撑,是保证探究活动正常开展的有力前提。作为教师,首先要树立“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活动”的思想,优化师生关系,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关系与地位,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安全感,乐意参与活动。其次要帮助学生之间形成互动协作的伙伴关系。注重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合作,认识到不同类型、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生可以互
【摘 要】儿童诗以儿童为接受主体,以凝练的语言表现孩子眼中的世界以及情感,对于践行素质教育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从儿童诗的特点出发,总结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巧妙运用儿童诗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 儿童诗 创新思维  儿童诗以儿童为接受主体,是诗歌的一个分支,其内容、构思、想象、语言都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适合用于儿童听赏、呤诵、阅读,符合儿童的心理及审美。并且符合
【摘 要】为适应新课改的需求,满足家长对学生成绩的要求,提升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各高中积极实施数学教学改革。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数学教学的方法,提升了学生对数学课程的求知欲,使高中数学效果得到较大提升。本文介绍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并从制定合理的教学软件、增强互动白板的使用率介绍了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改革 多媒体技术
以‘瓯柑’(Citrus suavissima Hort.ex Tanaka)及其无子突变体‘无子瓯柑’为试材,切片观察其小孢子的发育过程,压片观察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并克隆到
中国网络股2003年在NASDAQ市场上的疯涨造就 了新一批首富。在新一轮股市狂潮背后,互联网将步入第 二个黄金时代还是再度走入陷阱?财富的迅速放大又让人 看到了互联网的疯狂
【摘 要】地理综合题的分值在地理高考试卷中占据着较大的比例,然而这部分的试题却也是大多数学生的软肋,得分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本文针对学生在解答地理综合题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掌握课本知识、理解题干的问题、提升答案组织能力等三方面出发,分析了提高地理综合题解题能力的具体做法,以期为广大从事地理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理综合题 解题能力 研究  地理综合题涵盖的信息十分广泛,主要考查学生的
作为世界三大造林树种之一的桉树(Eucalyptus)(尤其是巨桉(E.grandis)人工林,它占世界桉树人工林面积的1/2),正以惊人的速度,从赤道附近被引种栽培至亚热带,桉树工业人工林面积已超
【摘 要】我们的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中往往只单纯关注学生的认知,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不能很好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造成学生个性发展受到压制,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经历和体验,导致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低下,进而影响教学的有效性;未能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问设计简单、随便、盲目。我们进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策略研究,不但直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