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dhbrth565657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又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阅读的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其中的中心思想,享受其中的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构思选材、谋篇、分段、选句、用词等方面下功夫,不断地学习,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小学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轴心部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现实中的语文阅读教学仍不容乐观,部分教师仍以满堂灌的个人讲解代替学生阅读实践,剥夺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机会,忽视学生的主体感受,将自己的感受,理解强加灌输与学生,在这种被动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感受不到阅读带给自己的快乐,产生不了阅读的兴趣,又怎能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呢?根据近年来个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尝试,我认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从课题入手,激发学生阅读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读书欲望是阅读的前提,也是阅读的原始动力。教学中可以运用课题来导课,以课题为切入点,抓住关键字词,巧设疑问,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如教学《将相和》时,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后,我让学生看课题质疑,然后梳理出几个同学感兴趣的问题:将相为什么不和?到了最后,将相为什么又和?之后,我问学生:“你们想知道答案吗?”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说“想”,我趁机说:“答案就在课文中,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谁先能弄明白这些问题。”我话音未落,同学们已如饥似渴地与文本开始交流了。
  在教学《永远的歌声》一课时,我围绕课题抛出了两个问题:“文章为什么叫《永远的歌声》?”“我们为什么要上山挖草药、捉小鱼?”看谁能最先告诉我们大家。看着同学们读课文中那专注的神情,急切的眼神,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学生读书的欲望已经被我点燃。
  二、重视主体感悟,让学生体验阅读的快乐
  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只有让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声,才能使文中的人、物、情、景等和作者已有的背景、感知经验碰撞、接通、共鸣,才能恍然大悟,豁然开朗,享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
  我的具体做法是:
  1.写出自己的感悟
  教学中,让学生把课文读通顺后,画出自己印象深刻或最受感动的句子,读几遍后以批注的方式在旁边写出自己读这些句子后最想说的话,也就是自己的感言。
  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一位学生在读到“他挖了8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时,写下了这样的感言:从8小时到24小时再到36小时,每一分钟坚持挖下来都不容易,每一小时坚持挖下来又是多么的艰难,可是父亲为了救儿子竟然坚持了几十个小时,父亲的这种坚强超人的意志真了不起,是我们常人无法想象和无法做到的!从“双眼布满血丝,浑身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可以看出父亲为了救儿子已经累得筋疲力尽,遍体鳞伤了,他完全忘却了自己的存在,一心想着把儿子救出来。这就是父爱!多么伟大的父爱呀!
  在学习《老人与海》时,让学生细细品味“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句子,然后同学们互相交流,体会其中所运蕴含的道理——人要有勇气面对死亡,也要有勇气面对失败,而不敢追求成功,那就是弱者,而要做一个强者,就应当面对失败而不放弃追求,要像老渔夫那样,永不言败,毫不气馁,保持做人的尊严和骨气,这就是一种执着,一种做人的尊严!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以上学生在班上交流这些感言时,台下的学生不约而同地报以热烈的掌声,为他们发自内心深处的感悟而喝彩!从发言学生闪光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的惊喜与自豪!
  2.读出自己的感悟
  《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让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阅读的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其中的中心思想,享受其中的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感悟后,在指导学生诵读课文时,我让他们对自己喜欢的或最受感动的段落进行品读,让他们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个性理解。
  教学《穷人》一课时,学生李东在品读“屋子里生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桑娜举起马灯,想看看病人在什么地方。首先投入眼帘的是对着门放着的一张床,床上仰面躺着她的女邻居。她一动不动,只有死人才是这副模样。桑娜把马灯举得更近一些,不错,是西蒙。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的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孩子的呼吸均匀而平静,他们睡得又香又甜。”时,语调低沉哀惋近似于低泣,教室里一下子显得格外安静。听着她入情入境的诵读,看着同学们专注倾听的神情,我仿佛看到了西蒙家里一贫如洗,穷困之极的悲惨情景,真切感受到了一位母亲宁死前都没忘记把最后一丝爱献给自己的孩子伟大精神。此时,我真切的感受到再多的讲解与分析都比不过孩子此时的读书声了!
  从孩子们久久不肯回收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们对诵读者的赞许与羡慕,从诵读者自信的表情中,我看到了个性化阅读带给她的惊喜与激动!
  三、讓课内外结合,丰富学生阅读知识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返其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因此,学生每学一篇课文,只要有相关的资料,我都会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学生怎样读。
  如学完《鲁滨孙漂流记》后,我问学生:你们知道鲁滨孙是怎么到达孤岛的?在岛上是怎么记录日月的?他是怎么教化野人的吗?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追着要我告诉他们答案,我告诉他们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小说《鲁滨孙漂流记》中可以找到。不久,很多同学通过不同的方式读到了这部小说,还与我滔滔不绝地交流了读后感。
  学完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后,很多学生想知道周恩来为什么能成为一代伟人,我推荐他们去看《周恩来传记》。之后很多学生还写了长长的读书笔记。
  总之,学生产生了阅读的欲望,感受到了阅读的快乐,找到了阅读的方法,读书习惯自然也就养成了。
其他文献
【摘要】现阶段我们的课堂更多的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种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效率,也严重束缚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最好的学就是让学生给别人讲”,让学生来当“小老师”,采取“小老师来备课”“小老师打擂台”“小老师有妙招”“小老师魅力展”“小组老师对对帮”、“课前小练我来讲”等方式,创造更多的机会给学生当“小老师”,这不仅是为自己的课堂服
本报综合消息 9月27日-28日,根据省总工会、省教育厅《关于举办第二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的通知》,省教育研究院、省教科文卫工会组织的第二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省直属中小学初赛,分别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广东实验中学初中部、广东实验中学高中部三个地点举行。来自省直属各中小学的青年教师们同台竞技,共展教学风采。  省教育研究院与协办学校共同成立由省教育研究院教学教材研究室
【摘要】新课标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但笔者总觉得我们的课堂过于追求轰轰烈烈,课堂教学的浮躁之风甚浓,学生原生态的生成往往因此成为泡影,这是完全不利于学生阅读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一直在探索如何走出这一窘况。笔者发现,“等待”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生成保持原生态的一把很好的钥匙:让学生充分“读书”,原生态生成在等待中萌芽;让学生充分“讨论”,原生态生成在等待中破土;让学
【摘要】线条画是培养儿童具备良好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高素质现代化人才的重要途径。线条也是儿童画中最基本的成份,它有多重性质,它既能表达幼儿想表现的东西,还可以从幼儿的画中清晰地看到手势动作的痕迹及对于一个特殊的各个部分描绘的先后顺序。线条(包括形状)在美术心理学中引起许多人的关注,他们认为线描能表达一个人内隐潜在的情绪。本文通过对大班幼儿线条画作品的观察与分析后,发现不同的作品反映不同的
转眼已经踏入工作岗位3年,我也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愣头青年渐渐成长为教书育人的小学教师。三年两个班,经过第一年的带班经验,在不断摸索改进中,有了明显的效果。根据教学实践,我觉得学生习性包含的范围可以很大,大到整个班的班风,学风,纪律,品质;习性的范围也可以很小,小到一个孩子的举手投足甚至说过的一句话。下面,以我与7班的5个小故事例谈学生习性的养成。  一、“杀鸡儆猴”,一次就够  这个故事要追溯到他还
本报讯 9月6日下午,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育华小学开展以“家校合作和有效阅读”为主题的2019学年第一学期育华小学一年级新生家长培训讲座,约500人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讲座专家张国超主持本场讲座,给现场家长们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提供家校教育中科学实用的方法。  随着阅读意识的不断提升,有效阅读在阅读中也被重视起来。有效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提升学生学习成绩。一年级,是学生习惯养成的关键
【摘要】通过对七年级“双脚跳绳”与“双脚交替跳绳”成绩跟踪和分析,结合对跳绳教学的多年实践研究,重点阐述了两种跳绳方式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总结经验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旨在提高跳绳教学质量,为体育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脚跳绳;双脚交替跳绳;教学方式;比较研究  跳绳是我省中学体育测试和中考考试项目之一,它具有场地器材需要较少、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而且是检查学生的心肺功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我国中小学阶段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和培养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自我能力培养的必须过程。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阶段各个科目性质和教学内容不同,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不同。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性质和内容,论述了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
应该说,任何一个学科的课堂都应该是情感的课堂,语文课堂尤甚。语文是什么?“语文是秦时明月,语文是大漠孤烟;语文是田畔的绿柳,语文是横空的雁阵;语文是慈母的眼泪,语文是消失在碧空的那片孤帆。语文就是投身世界,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潜心思索人类的命运和未来。”亲吻着美丽的她的语文课堂怎能没有情感!  在从事教学工作的这些年里,听了很多或成功或失败的课再加以自己的亲身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语文课堂
新开局,新部署。随着2019年佛山市顺德区新一轮的教育教学行政竞聘工作的圆满完成。我校随之迎来了新一届的行政领导班子,全体教职员工参与了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制定工作。作为学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笔者在教育教学的行政管理岗位上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顺德区关于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指导思想,带领全体教师全方位开展课题研究,以规范促管理,以科研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