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guo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的贡献,当今的管理学界几乎人人都在说核心竞争力。然而,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不见得每个人都那么清楚。
  让我们以唐诗为例来看看。毫无疑问,李白杜甫的创作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这种竞争力,不是表现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上—单纯从数量看,且不说以粗制滥造闻名的乾隆皇帝,即便是水平并不低的陆游,作品也比李杜的数量大多了;单纯从质量看,在诗句的精雕细琢上,贾岛的“推敲”比李杜更有名,而鬼才李贺的遣词造句恐怕遍数唐人也无出其右者。即便拿服务来说,杜甫倒还可以说在“推销”自己,而李白根本就没有“服务意识”,就连皇帝需要他的产品也不买账。也就是说,牛人并不靠低三下四迎合顾客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恰恰相反,是顾客在追求他。但是,除了专门抬杠以外,我们不得不承认,李杜二人,不愧其诗仙诗圣之称。
  李杜具有的核心竞争力,恰恰符合普拉哈拉德所说的两个特点。第一,有市场需求。这两人的诗篇,都是人们求之不得的,根本不用考虑“销路”。当然,由于当时的唐诗还是“卖方市场”,所以,李杜只是直抒自己的胸臆,压根儿不考虑为客户“量身定做”。但是,即便这样,“张打油”的咏雪诗“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依然没有市场。李杜诗的市场需求,在于它能大大增加客户的价值,拥有李杜的诗作,不仅仅是一种可以变现的财富,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拥有者的身份档次,获得社会的文化认同。第二,别人根本不可能模仿。唐诗名家辈出,但李杜是别人学不去的,各人只能各自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李杜不怕被山寨。正因为如此,李杜的诗在变成了文化遗产以后,其竞争优势不减反增。千年以后的赵翼,试图对李杜诗的这种竞争优势取而代之,写出:“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但终究未能取代李杜,反倒使人感到一股酸葡萄味。
  尽管李杜以及其他唐朝诗人给后世文人做出了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榜样,但还是有人掰不清这个理。最容易产生的偏差,就是把这种核心竞争力当作以产品取胜。历史上小有点名气的方仲永,五岁就能写诗,不但能够“立就”,而且“文理皆有可观者”,本来是很有可能成为大家的,但他的父亲光顾推销产品了,导致最终失去了竞争力,并引起王安石的感叹。这个人的名气是因为警示作用才流传下来的,同现在我们写的哪些企业败局案例差不多。李杜同时代的贾岛,在打造产品质量上竭尽所能,所以不失为具有竞争力的小作坊,但不可能形成类似于李杜的大气派。两眼紧盯着产品的,莫过于乾隆,傻乎乎地以为大批量生产就肯定能取得优势,结果是白白浪费了许多高级纸张。
  比看重产品高一个层次的是看重能力,陆游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他在给儿子的诗中坦承了自己的学诗历程;一开始也是关注产品(工藻绘),后来追求气势(窥宏大),其中穿插着质量的提高(怪奇亦间出),也曾向李杜学习,还试图吸取融合其他诗人的长处,如元白和温李,但始终未能有很大突破(亦未造三昧),最后才发现,“工夫在诗外”。核心竞争力既不是产品,也不是单一的写作能力,更不能走捷径打短平快(岂用资狡狯)。应该说,陆游批评自己是自谦,他还是认识到了核心竞争力的本质,而且也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上蔚然可观,只不过比起李杜来略差那么一点火候而已。
  因此,什么是核心竞争力?对于诗歌而言,是李白的放荡不羁,豪情万丈;是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李杜的所有创作打造的诗仙诗圣地位。当然,也包括贾岛的推敲,陆游的苦吟。而且,这种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不仅仅是来自个人努力,而且还有团队影响和信息交流的作用,文人的聚会,酒友的共饮,名篇的转抄,大腕的推荐,还有志同道合者的评点,见识各异者的批判,这些统统荟萃一起,形成了“诗歌场域”,建造了创作平台,凝聚为或松散或紧密的隐性团队。正是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升华。陆游没有李杜影响大,一个重要原因不在于他本人,而是宋朝的诗歌场域已经远不能和唐朝相比。
  由此我们可以推论,当今的企业家要打造并提高核心竞争力,千万不要一门心思放在产品上。在起步阶段乃至以后,重视产品无疑是正确的,但这不是核心竞争力,而是生存的底线。以滥竽充数或者偷工减料的产品求生存,不过是张打油之流。利用官府权威为自己的产品鸣锣开道,最好的情况也不过是乾隆写诗。真正有拿得出手的产品但却一直守着原来的成功之道不变,那就可能走到方仲永的道路上,给后人增加几分惋惜。尤其是中国的企业,从员工到掌舵人都应该平心静气地反思一下,自己所在的企业,有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质?是不是走在形成核心竞争力的路上?如何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拿唐代诗人为榜样,作为员工,要力求运用自己的各种能力整合形成诗人的品质和能力,并不断升华自己的技能;作为经理尤其是高层领导人,要在企业中形成唐诗那样的场域和环境,这才是核心竞争力的根本。
其他文献
哪些国家本应受到最严重的冲击?    在比较研究不同国家在危机中如何反危机之前,我们先回溯至危机初期,回忆一下当时哪些国家被认为会受到最严重的冲击。此次危机爆发于2007年8月的金融行业。当时,美国次贷市场的泡沫正在破灭。考虑到此次危机的缘起,人们普遍认为那些主要依靠金融业的国家会损失最多,每年由金融服务业创造10%左右的增加值的英美两国预计要比金融服务业只占5%的德国等国受到的影响会更严重。(图
期刊
2009年12月19日,星期六,声势浩大的“畅想中国设计”在北京总部基地举行,东道主依文企业集团(下简称依文)熠熠生辉。  利用中国元素叫醒世界,这在当今的服装界已经不是多么高明的创意。前有Armani Casa,后有“上海滩”。只是对于依文而言,情况显然会复杂许多。当全世界忽然之间都在向东看,当中国元素成为全球奢侈品牌趋之若鹜的一个亮点,如何运用中国特质来表现品牌,整合全球华人的设计资源为中国品
期刊
对于某些政体来说,中产阶级是社会的中坚,对于另一些政体来说,中产阶级则不那么可爱了,这些人是潜在的“乱民”。底层大众忙于挣命,只关注自身的生存困境,而既对政治感兴趣,并有可能通过各种手段反对现有体制的,往往是有知识的、衣食无大忧的中产阶级。100年前,反清的革命志士便大多出于这个阶层,尤其是中下级官僚家庭更容易走出反抗暴政的青年,康宝忠和康宝恕兄弟就是从这样的环境里走出的反抗者。康氏兄弟的父亲康寿
期刊
赢者通吃。马化腾正一步步建立自己的网络帝国,而马化腾的也会开始新征程,但一旦帝国霸权形成,就再难有可以模仿的对象,先前成功的模式再难发挥作用。    如果向中国互联网企业的管理者们做一个问卷调查,以调查谁是他们最不受欢迎的人,这顶“桂冠非马化腾莫属。从QQ诞生起,马化腾便在腾讯的基因中烙下了模仿的基因,从模仿OICQ到搜狗输入法,马化腾将这种“拿来”运用得炉火纯青—在模仿中创新,在创新中将首创者挑
期刊
因特网伟大的地方是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比尔·盖茨     在托夫勒(Alvin Toffler)、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和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等信息化思想先驱提出信息社会即将来临的观点后若干年,信息社会果真如约而至。“网络”是我们所处时代的一个重要标识,也可以说我们正处于在网络社会之中。广义上的“网络社会”即是包含“现实空间”和“网络空间”的整
期刊
网络商务与传统商务方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网络商务的“虚拟性”,用户所看到的产品不是实物,而是通过互联网所看到的介绍、描述和宣传,对产品所形成的感官认识是间接的。用户靠这种虚拟性的信息来对产品形成综合评价,在这个基础上决定购买行为。同时,在网络商务中,用户所接受的信息来源是广泛的,个性化的需求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互联网中往往也能得到更多满足。而且,网络也缩短了时间、空间的界限,网上交易的出现更是使得网络商
期刊
虽然张朝阳的搜狐在新闻上还不如新浪,在搜索上还将受到Google、百度的夹击,在网游中还要和腾讯、盛大、巨人等厮杀,甚至在搜狗输入法上还要抵御腾讯的进攻,但这是失望之冬,也是希望之春。    商场是个名利场。  当年搜狐股票跌至1美元时,很多评论家认定张朝阳这位中国互联网企业“第一人”将首先被清场出局,然而几年后,张朝阳依旧活得很滋润,还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第一家拥有两家上市公司的人。  张朝阳一直
期刊
管理学界有两个“三部曲”已经久负盛名。一个是钱德勒的企业史三部曲,一个是波特的竞争战略三部曲。20世纪90年代以来,又有一个三部曲直追其后,这就是普拉哈拉德的未来三部曲。他的主要贡献,是对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证。所谓核心竞争力,是市场定位对准客户需求并且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企业能力。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发展战略密不可分,其本质是创新能力,为了获取这种能力,需要对事业部制组织架构、企业运行机制进行
期刊
在谈到核心竞争力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用了相当篇幅论证战略事业部(strategic business unit, SBU)的组织架构形式对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掣肘,这不得不让人联想起另一种新型组织架构—优异中心(center of excellence, COE)。韦尔奇在通用电器的组织变革,就是COE式的。可以说,COE正是产生于核心竞争力理论盛行背景之下的一种全新的组织架构形式,它吸取了稍前
期刊
时下,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如何有效地提升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的内在需求。面对纷繁复杂的管理思潮涌入,国内企业已经纷纷开始将管理变革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普拉哈拉德的管理思想也随着传遍了业界。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以众多的业界巨头作为样本来分析组织变革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他们研究的对象包括施乐公司、通用汽车、IBM、西屋电气、大众汽车等企业。他们发现,面对市场变化和竞争态势,这些企业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