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思考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wf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所在院校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的现状,提出了构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网络系统的策略,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急处理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危机预防教育活动,有效实现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心理危机干预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有着许多不同的特点,使得高职院校生与普通院校的大学生相比既有年轻人相同的个性特征,又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此,认真探索和研究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提升高校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对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和实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与心理危机是相对的,如果把大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表现出的暂时的心理异常,如:恐惧、烦恼、孤独、抑郁、焦虑等统统视为心理危机是不妥的。只有当心理异常成为一种经常性的表现时,才可以说出现了心理危机。在高职院校中,高职生与同龄的本科学生相比,文化基础相对较差。较早地面临着择业及社会化的问题。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在他们身上表现得更为直接、明显。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学生常见的心理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卑心理
  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自卑心理尤为突出。首先,许多高职院校不能满足学生对于上大学的期望,导致部分高职学生存在自卑心理;其次,高职生是大专学历,与高校本科生相比,又有低人一等的自卑感;另有部分高职学生来自贫困家庭,受到交纳高额学费的经济压力和周围学生超前消费的影响,容易出现自卑心理;部分贫困学生对教师和同学的言行较为敏感,并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情绪容易起伏波动,影响正常交往;害怕同学怜悯,再加上不太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和其他社团活动,更容易导致自我封闭压抑,产生自卑。
  根据笔者的调查结果,大约4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其中严重者超过21%,女生的比例较男生略高。
  
  2.学习方式错误引发的厌学和焦虑心理
  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多数高职生在高中时就没有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自控能力,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也较中学有所不同。学习深度和难度比以前加大。很多学生存在学习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一旦专业学习跟不上,就容易产生失落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厌学心理,再加上就业的忧虑,从而引起心理上的考试焦虑和就业焦虑等。有调查发现。有70%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有超过15%的学生表现为焦虑症,女生尤为突出。
  
  3.感情问题引发的心理困扰
  笔者根据调查发现,笔者所在系约有14%的学生已谈恋爱。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但现在的学生情感比较脆弱,容易受到情感冲击,影响学习和生活,如因单相思而自困,因热恋影响学习而烦恼,因失恋而精神受挫,因多角恋爱难以自拔而内心焦灼,因看周围的同伴成双成对而自惭形秽。甚至还有个别同学因恋爱发生越轨行为而懊恼、悔恨。因担心怀孕或已怀孕而不知所措,内心焦虑不安等。
  
  4.困惑心理
  高职学生充满激情。富于幻想,但因认识偏差、阅历较浅,对当前社会现实中的问题和现象不能正确、客观地认识,出现了理想与现实的较大反差,产生心理的不平衡,导致迷茫、失落和困惑等心理问题。
  另外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还表现为由于家庭关系、沉溺网络、职业选择、就业压力、个性发展等,这方面的问题处理不好也会带来心理危机。
  
  二、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机制,有效地实现心理危机干预
  
  笔者认为,大学生心理危机是指在校学习的大学生因为自身不能处理个体心理冲突或外部刺激所遇到的内外部应激时所发生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在学生的冲突性行为中还时常表现为自杀、自残、出走等。心理危机干预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的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心理危机干预需要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健全的工作机制,才能够有效地实现。
  
  1.建立和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网络系统
  一是应该建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网络系统,详细制定各级系统及成员的工作职责,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专题教育培训,建立起早期识别心理问题学生的快速预警通道;二是制定并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对心理问题高危学生的筛选、精神障碍学生的监护、转诊、休学、复学及通知家长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并制定详细的危机干预工作流程。确立应对危机事件的处理程序。笔者所在学院虽然是一所刚由中等专业学校和中等师范合并不久的高职高专院校,但学院一直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当做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建立了学院、系和班级一宿舍三级心理健康教育保健网络,设立“快速危机干预通道”(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力求能够及早发现心理危机并进行干预处理。学院设有心理咨询室,有专业心理辅导老师为学生提供心理疏导,院学生会建立“院心理健康协会”。各系分设心理辅导站,并建立了系领导一辅导员、班主任一班干部、学生“心理健康协会”“三位一体式”的心理健康监测、教育体系,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有效干预。
  
  2.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急处理机制
  心理危机干预并非一个教师就能够独立处理的。笔者认为。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急处理机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心理危机预兆识别的早期报告预警制度:学生干部、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等心理危机干预系统成员发现有学生出现心理危机预兆时,应及时向心理危机干预机构报告并在该机构指导下监控其心理危机发展的态势;第二,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机构的值班制度: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应每天安排专业人员值班,以便及时有效地对处于严重心理危机中的学生进行干预;第三,心理危机应急处理中的快速支援制度:根据发生的心理危机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确定心理危机应急处理中的快速支援部门和人员的到位时间和地点;第四,心理危机处理的信息沟通制度:及时畅通的学校内、外部心理危机信息沟通对心理危机应急处理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应事先制定各种类型和程度心理危机的报告层级和通报范围。
  
  三、心理危机干预的预防教育活动
  
  任何危机的处理都应重视预防措施,大学生,心理危机应该是预防为主、干预为辅,把预防心理危机工作下移,把干预危机工作前置。
  
  1.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危机预防教育活动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应该做到立足教育,重在预防。笔者所在学院重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利用公共选修课、心理保健讲座、播放心理电影、热线电话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宣传,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危机教育,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教育的积极性,教会他们心理危机的基本知识,引导他们树立防范心理危机的意识,帮助他们提高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使他们学会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 度面对困境,明白当自身不能解决心理危机时懂得应该如何寻求帮助;并还在学院网站开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开辟宣传园地、心理测试、情感世界、社交技巧、在线咨询、理论研究等栏目,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进行网上心理咨询服务,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2.发挥朋辈心理辅导作用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还特别重视以他人为媒介的间接干预系统,那就是发挥班级“心理委员”及学生干部的作用,即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活动。心理委员的职责主要有两个,一是宣传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预防知识。二是发现同学中出现不正常的心理问题后及时向学院汇报。经过一定培训的“心理委员”虽不能像心理学专业教师一样对学生心理危机进行直接干预,但他可以最快的速度把学生心理危机的信息上传给专业教师,为实质性的危机干预争取宝贵的时间,因此必须对学生干部、班级“心理委员”进行预防心理危机的教育,使他们了解什么是心理危机,学生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容易出现心理危机,哪类个性特点的大学生容易出现心理危机,哪些言语和行为表现可能是自杀的前兆,对出现自杀预兆的学生如何处理,怎样救助他们等方面的知识。实践证明。这种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许多心理危机的征兆多是由同学和学生干部发现的。如笔者所在院系一女生有时表现沉默,不愿与人交流,表现异常。班级“心理委员”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认为该女生可能有心理问题,及时向班主任及辅导员汇报情况。班主任及辅导员通过多方面调查,了解到该生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存在巨大压力,并有沉迷网络现象,还曾与同学谈过轻生问题。于是对该生进行多渠道的心理疏导,联系其家长说明该生情况,让家长多表达关心与爱护;让要好的同学经常与其谈心,开解其心结,并鼓励她参加有益的社团活动;班主任经常地在同学面前表扬该女生的一些闪光点,让她感觉到自己的个人价值。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早期干预,该女生越来越自信,性格比以前开朗许多,开始主动与他人沟通,成绩也比之前有所进步。这是一例成功的心理危机干预个案,正是因为有比较健全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才能将该女生心理危机消除于萌芽状态。
  
  3.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学院心理健康机构应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普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通过心理普查识别出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对这些可能发生或正处于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重点帮助。从2005年11月开始,笔者所在学院坚持将每一届新生进行排查梳理,由各系建立“需特殊关爱学生”档案,详细记录学生情况、关爱措施及工作效果;积极开展心理健康调查、测试和咨询活动,对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进行跟踪教育和指导。此项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效地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机制、提高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已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作为发展中的高职院校更应该要充分认识到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重要意义,深入研讨缓解、防控高职院校大学生生心理危机的措施与对策,构建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能力,为高职院校的转型、发展、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期刊
从现代教育的观点看,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老师经常鼓励学生进行猜想、假设和即兴的回答,不仅能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还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发展创造能力,形成个性。在教学实践中,我着重从以下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一、 引导系统观察,捕捉内在联系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应从整体入手,因此,我把从整体上对研究对象做全面、系统的观察作为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大前提
信息技术教育与地理学科整合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地理学科之中去,以地理学科的学习过程为载体,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地理能力,如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信息理解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及信息加工能力等。   一、信息技术教育与地理学科整合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   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广泛使用的教学工具是:地理教科书、地理挂图、粉笔、黑板和模型等。课堂
传统语文教学,从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几乎成了解答各种考试题的机器,厌倦了没有生趣的语文课堂。新形势下的中学语文教学,要彻底扭转这种教学局面,必须转变观念,树立大语文观,注重学生的精神成长,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合格学生,关注学生的人性与个性。  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自觉地正视
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它直接推动着人们去探求新知识,发展新动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挖掘数学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 导入艺术美  一出好戏的开头,就在于能够立刻把观众带进充满魅力的艺术殿堂。一节好课的开头就如一出好戏的序幕,讲得好,就能先声压人,造成学生渴望追求知识
小学阅读教学,不仅要指导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而且必须指导和训练学生积累语言。积累语言,是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呢?我们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  一、指导学生在理解品味语言中体会语言的魅力  汉语是世界上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之一,它具有思想美、意境美、节奏美、音韵美等特点。因此,必须指导学生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语言的魅力,激发积累语言的兴趣。常用的方法如
课堂提问的艺术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课堂提问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后再回答的一种常用教学方法。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牢固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一个好的问题在教学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如何提问是一门艺术。  然而,这个看似简单的
培养一个热爱阅读的孩子是许多家长的共同心愿,也是老师们的心愿。因为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可是,现实的情况却是很多孩子不喜欢阅读。根据我对本班学生的阅读调查,发现在全班47位学生中,只有5位同学喜欢读书,平均每天能坚持读半个小时的课外书籍。有37位学生只是偶尔地读读课外书,还有5位学生从来不读课外书。古人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