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数学史渗透到对数概念的教学中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li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将数学史渗透到教学中越来越被重视。数学发展史上,对数概念的出现,遇到了层层阻碍,而学生在学习时也常常出现理解上的困难。所以要究其发展历程,將数学史渗透到教学中。
  【关键词】对数;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应付考试,通常就是考什么教什么,让学生反复模仿,甚至死记硬背。学生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学生出现理解上的困惑,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将这看成数学史上知识发展过程的重演。这样,借鉴数学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预计学生在学习时可能出现的困难,从而更好的安排教学进程。现在的教学更多是一种形式化的技巧,使得数学史上许多火热的思考变成了冰冷的美丽。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将知识的发展历程引入课堂教学,同学们就不会在理解上出现如此大的困惑。
  人教版必修1中,对数概念的引入:一般地,如果是?琢X=N(?琢>0且?琢≠1),那么数x叫做以?琢为底N对数,记作x=log?琢N,其中?琢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这样的教学直接表明了指数与对数的互逆关系,且告知学生对数是由指数引出的,学生并不能深刻认识到学习对数的意义。存在理解上的困惑,诸如:对数是数吗?是个什么样的数?为什么会想到这样的数?等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引入数学史上对数的发明,解决同学们的诸多疑问,是很有必要的。
  16、17世纪,随着天文、航天以及军事的发展,为了简化繁杂的数值计算,人们希望将复杂的乘除计算简化为简单的加减运算,这一设想受到了三角公式
  sinAsinB=■
  的启发,也受到德国M.Stifel在他的《综合算术》中有两个数列:
  (代表数)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原数) 1 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 1024 2048 4096 …
  通过观察发现:代表数之间的乘除运算结果与对应的原数之间的加减运算结果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如:代表数 2+5=7 10-6=4
  原数 4×32=128 1024÷64=16
  如果将上述两个数列整理为:
  代表数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原数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10 211 212 …
  即:22×25=22+5=27 210÷26=210-6=24
  那么,有没有一种运算,使原数之间的乘除转化为代表数之间的加减运算呢?可惜当时的Stifel并没有做进一步的研究。直到苏格兰数学家纳皮尔在球面天文学的三角数研究中首先发明了这种运算方法。也就是说对数只是一种运算,并不是一个数。
  从以上看出代表数是我们的关键所在。这里我们假设原数为N,代表数为x,则2x=N。那么如何算得出x呢?这就需要我们定义一种新的运算。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对数。按照当时选择符号的惯例,人们把logarithm(对数)一词的前三个字母做为对数的符号,即2x的对数记为logN,由于当时没有“底”的概念,也就没有“底”的符号,后来经过完善将2x=N的对数x记为:x=log2N。推广到一般形式,也就是今天我们教材中给的对数的概念。
  任何知识的出现都有其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如果我们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就不会出现理解上的困惑。将数学史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数学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以及认知的发展。
  作者简介:王美仙(1988-),女,汉,河南。学生,在读研究生,河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文林:数学史(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36—138
  [2]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第三版)[M].11—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必修一)62—69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职业技术学校数量在增多,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职业技术学校数学课程在学校的开设是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意义重大。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课堂气氛活跃。  【关键词】职校;数学;教学  一、职业技术学校教学中重视数学教学的必要性  职业技术学校与其他普通高等学校相比存在其特殊性,在教师教学方面及学生学习
期刊
【摘 要】本文选取河南省某市一重点中学某次期末考试的初一数学卷。同时根据经典测量理论中抽样要有代表性和项目反应理论中样本量要大、被试范围要广等要求,随机抽取530名考生的数学试卷,对题型、总分、每题得分进行了统计。  【关键词】试卷质量;经典测量理论;SPSS  经典测量理论要求全部测试所用参数从考生样本中获得。在一组样本中实际测量的分数称为观测分数,大多情况下真分数模型中的假设能够借助实验数据得
期刊
【摘 要】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数学新课标》中明确提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本次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每一学科、每一课堂中都能见其“芳踪”。它对于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会学生合作和进行情感教育都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组合作交流
期刊
一、环节紧凑,衔接自然,不生拉硬套  试教时,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我在学生讨论完面的特征和棱的特征后再出示,又拽起同学再想面的特征和棱的特征。改进后,我把搭建长方体框架的任务放在了课前,发现很多学生手头都搭出了特殊的长方体。我就顺着学生的思路,当学生说出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时,再追问:真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吗?有没有特殊情况?促使学生去思考,去观察,找例子。这样,由学生自己说出有时候有两個面是正方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很重要的。本文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从课前充分准备、有效利用课堂、善于利用小组合作、关注后进生、作业要有针对性、认真对待数学计算题等方面做了相关阐述和探讨。  【关键词】课前准备;有效利用课堂;小组合作;关注后进生;作业有针对性  学校的重点和中心工作是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它是学校教育工作不变的主题、主旨和主线。作为教师,我们应反思自己在
期刊
【摘 要】对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来说,虽然这一学科学习的本质目的是为了掌握化学相关知识,但作为高考的重要内容,解题也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解题本身担负着考验学生化学知识的作用,这就使得如何更有技巧、更有效率的解题是每一名高中生在化学学习中必须面临的问题,为此本文就高中化学物质的量专题为例,对这一专题中基本概念解题研究及突破方法展开了详细论述,希望这一论述内容能够为相关高中生带来一定启发。  
期刊
【摘 要】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最佳场所,是教学探究的实施基地。教师要不断深入学习教育管理学和业务知识以适应现代教学管理的需要。要认识到教学管理的重要性及素质教育过程中课堂管理的必要性。同时,要采取优化策略来搞活高中数学教学。  【关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目前我国的小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和思维能力的不断增强。教师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力求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这种情况下,情境教学法成为很多数学教师的选择,情境教学法能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比
期刊
【摘 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实现其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对于数学课堂而言。文章针对小学阶段数学课堂自主学习,提出了几点应用方面的建议,为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提供了支持。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自主学习;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学生在学习数学这一学科时必须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与观念,通过教师的交流与引导,进而提升学生数学知识应用水平。为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教师首先
期刊
【摘 要】笔者结合自己教授高等数学课程的经验,从什么是高等数学、学数学有什么用、如何学好数学几个方面介绍了高等数学第一课的授课方法。  【关键词】高等数学;第一堂课;教学  学生刚进入大学校园,对大学的学习生活充满了新鲜感,而对于“高等数学”课程,学生在即将接触时,可能感到陌生而有距离感,部分学生可能会有心理障碍,只想到该门课会很难学。作者认为“高等数学”第一堂课对学生应该以聊天的方式为主,让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