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研究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qp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是推动我国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我国人民坚定理想信念的理论来源。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存在着理论学理性强、宣传方式单一以及遭受着各种错误思潮的冲击等现实困境。着力解决目前存在的困境,需要以形成专业队伍解读马克思主义、增加宣传方式的多样性、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冲击等路径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关键词】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4-0054-02
  “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用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的方式普及科学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人民群众理解和接受、认同和信仰、掌握和运用,进而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1]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2],要在提高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熟悉度和覆盖程度等方面下“苦功夫”,探索将其极富学理性的理论体系转换成人民易于接受的语言之路径,从而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生命活力。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始终以实践证明其自身的真理性意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丰富其自身内容、助力我国发展以及我国人民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都具有必要性。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是能够结合时代和实际发展并积累经验而愈发丰富的科学。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实践的检验并始终散发出真理的光辉,这与它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理论品质分不开。我国的发展离不开人民,哲学社会科学也不例外。与时俱进要求马克思主义在各种实践和扩大其自身影响中不断完善发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够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与群众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使理论更加具有时代性、实践性,使其内容更富内涵和深刻意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就是根据不同接受群体的条件和需要进行传播,让人们更加了解自身真理性意蕴,并强化运用和创新,不断丰富自身内涵的过程。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国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3]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停下“歇歇脚”,而需一如既往、继续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步向前发展。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国扭转命运、成立新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等,都一次次证明我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因此需要继续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并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将其理论深入群众的心中、集中群众的集体智慧,助力我国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逐步向前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不竭动力。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人民群众坚定理想信念的理论来源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各国日益连成一个整体,各国交流日益密切、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思想交汇更加多样,各国文化的多样性深入发展,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各种社会交锋更加激烈,各种错误的社会思潮趁机流入并为自己能占有一席之地而“拼尽全力”,意识形态的挑战不可避免。“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3]。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能够通过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主旋律,使人民群众更深刻地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意蕴,促进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理解和自觉认同,从而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避免错误思潮带来的消极影响并凝聚起强大的民族自信心、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步迈上新台阶。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困境
  我国在推进大众化的过程中存在着理论学理性强、理论宣传方式单一以及各种错误思潮的挑战等现实困境,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一)理论内容学理性强,难以引起共鸣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系统科学的理论,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等各方面内容,理论本身具有抽象性和学理性是无可厚非的。要想弄清、学懂马克思主义蕴含的专业术语和丰富真理,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以及付出足够的精力和时间,这就要求学习主体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而我国的社会群体具有层次性,涵盖着各种不同职业的人群,人们的知识水平和社会认知能力各不相同,不在一条水平线上,这也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受众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接受度存在差异。马克思主义的学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与受众的接受能力、理解程度相契合,难以引起群众的共鸣,也严重阻碍着大众化实效性的提升进程,影响着理论本身的覆盖面。
  (二)理论宣传方式单一,难以满足大众需求
  虽然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意味着人们进行理论学习的途径更加多样、方便和快捷,把握好大数据时代的有利条件进行理论宣传十分重要。但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宣传过程中还存在着宣传方式、宣传内容单一的问题,比如许多时候还是利用新闻媒体作为载体进行传播,并大都以文件、文章等为内容进行传达,所以理论宣传过程难免有些生硬,创新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更是不足,对于大众是否感兴趣、是否能够接受和理解的关注相对来说比较欠缺,互动性较为缺乏,对于传达效果的关注度也不高,所以收效甚微。思考如何以新颖的形式迎合广大群众之需,激发广大群众对理论的学习兴趣,就要在宣传方式、宣传内容的创新方面继续下功夫。   (三)各种错误思潮的挑战,理论话语权被削弱
  回顾我国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扩大了对外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我国的发展步伐明显放快。但是随着对外开放的进行,各种错误思潮也不断涌入,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不可避免地有被人们漠视、误解的倾向。如消费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各种错误的社会思潮一直以来以各种形式和手段不断挑战着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企图增强自身影响力并抢占思想高地。并且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各种错误思潮的传播方式更为便捷、内容愈发多元,更加助長了他们的“嚣张气焰”,这些错误思潮影响力有扩大的趋势并企图动摇马克思主义的地位以及撼动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给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带来严峻挑战。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研究
  针对目前存在的现实困境,应以有效途径来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进程,使人民群众真正自觉在思想上认同,在实践中运用并加以创新和发展。
  (一)形成专业的人才队伍,科学有效地解读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学理性强,意味着其难以轻易为人民所理解和接受。而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使理论更加喜闻乐见、通俗易懂,从而让大众更为理解并自觉从思想上认同和信仰马克思主义,就需要形成专业的人才队伍,通过建立理论过硬的人才队伍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马克思主义与大众接受程度的契合点,研究出人民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即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立场、观点用人民愿意并且爱听的语言来进行表达。与此同时,在进行解读过程中也要充分征询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加以改进,从而在不断地进行解读、反馈、完善的过程中提升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可度、理解度和熟悉度,使人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理论的意义并坚定地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
  (二)增加宣传方式的多样性,生动有趣地宣传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要明晰单一传播方式和生硬的传播内容已不再适用。不同的受众、受众之间的接受度和理解度以及当下人们思想的发展和解放程度都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宣传方式进行变革,因此增强宣传方式多样性和宣传内容的丰富性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增强宣传方式的多样性。如可以增加网页、微信等宣传方式的利用程度并打造各式特色马克思主义专属网络平台;其次还要实现单一传播内容向多样性的转变。如制作马克思主义内容相关的视频、图画、音频等方式,以轻松愉悦易接受的方式将知识渗入人们脑海里。这样才能真正使当代马克思主义最大程度地被人民群众所了解和认同,从而将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冲击,坚定不移地捍卫马克思主义
  各种错误思潮在不断的发展中通过篡改理论原意、编造错误理论、宣传片面思想等方式不断挑战着马克思主义的地位,因此肃清各种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的消极影响已不容轻视。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惨痛的教训告诉人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向心力,国家才能更加稳定。其次,要坚决同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避免错误价值观的冲击以及各种错误思潮带来的消极影响。最后,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创新,审时度势,结合新情况、新问题,着眼于新实践,吸收价值多元化中的积极因素,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的进程,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何毅亭.谈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红旗文稿,2021,(04):4-8+1.
  [2]习近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08-23(01).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作者简介:
  王婷,女,苗族,贵州遵义人,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其他文献
【摘要】北宋皇陵是我国较大的皇家墓园,位于现今的河南省,里面埋葬着多位宋朝的皇帝,北宋皇陵为专家学者们研究宋代的历史提供了关键性的资料,本文主要对北宋皇陵的等级制度进行研究分析,希望能从中了解更多的宋代历史,并为宋代历史的研究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北宋皇陵;等级制度;历史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4-0042-
期刊
【摘要】当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人们越来越迷失在一幢幢的摩天大楼中,随之而来的现代化压力让人们更需要在精神方面寻找一个出口,文化旅游的悄然兴起赋予了这种现象一个合适的解释,大多数人对于“本质”的追求让长期闭塞在自然环境的民族村落看到了发展的希望。唱歌跳舞是人类自诞生以来就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从巫术仪式到象征意义的转变也同时见证人类的进步与发展,由此转变而来的民俗类表演包含大量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资源,在文化
期刊
【摘要】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旧辩证法所不同的地方,在于其呈现出一种动态性的思维特点。而旧辩证法更多受旧形而上学以及早期的科学思维所影响,展现出一种朴素的静态性。而随着科学发展至近代,静态的辩证法无法解释新的科学现象时,动态的辩证法便初露苗头了。康德那里辩证法开始有能动的特性,而第一个明确展现出动态的辩证法是黑格尔,但是其辩证法有一定的缺陷。其辩证法经过马克思吸收之后,具有
期刊
【摘要】恩施是一片文化深厚的土地,在恩施这片土地上生活着土家族、苗族、侗族等众多的少数民族儿女,几千年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拥有极其丰富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这是推动民族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促进民族山区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目前,恩施州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发展一方面保护不力,缺乏创新,面临消亡;另一方面存在过度商业化,破坏严重,保护与开发不协调的问题。  【关键词】恩施州;特色文化;
期刊
【摘要】鸦片战争后中国领土被割让,珲春因位于两国交界地带而成边境重镇。为更好处理中俄间繁杂事务,清廷在此设立中俄书院。此为清廷在东北地区专门培养俄文翻译人员的教育机构。通过对珲春整体运营状况及特点的论述,进而对中俄书院进行剖析。书院的兴办,不仅培养了众多的俄文翻译人员,而且促进了珲春地区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教育近代化进程。  【关键词】清廷;珲春;中俄书院;近代化  【中图分类号】K249
期刊
【摘要】环县道皮影戏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俗称傀儡戏,是用羊皮或者牛皮为材料制作的各种人物形象,用灯光照射的方式形成剪影以唱腔和表演的形式对故事进行演绎。皮影戏属于中国民间的传统艺术,皮影也是一种古老的工艺品。因外在环境的因素影响,皮影的人物形态、制作工艺以及皮影行的故事表演形式上都有很大的区别。环县道情皮影戏是道情与皮影戏进行融合,跟随中国传统的文化流传千百年,形成环县独特的风格。而本文将对环县
期刊
【摘要】政治与道德之间存在着根本的联系。古代儒家强调政治德行对于政治实践过程的重要性,儒家思想中蕴含了非常丰厚的政德资源,主要包括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以及以仁、忠、义为核心的政治德行,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其践行有利于领导干部群体培养君子人格,提高政治治理实效,真正实现善治。  【关键词】政德;仁;忠;义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没有节奏感的舞蹈表演就犹如唱歌跑调,即便音色再美,不在调上总是会在效果上大打折扣。不同的舞种有不同的节奏型,这也正是分辨各舞种的重要方式。舞者对节奏的处理和理解能力弱就会使这个舞蹈欠缺生命力,呈现出来的就会是空洞的肢体表演。不管有没有音乐,在舞者的心里都有着节拍。不管技术技巧再精湛,表演性再好,没有节奏感就表现不出一个舞蹈的韵味和内涵。舞蹈不光是肢体的表现,还有情感的表达。  【关键词】舞
期刊
【摘要】随着文学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浪漫的文学作曲家,音乐领域也发生了变化,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浪漫主义钢琴逐渐丰富并积极地改变了其创作形式和含义,与其他艺术的融合,音乐与文学的融合在现在已经是一种趋势。钢琴艺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作曲家结合了浪漫主义文学,本文浅谈了浪漫主义文学对钢琴艺术发展的影响,旨在提高人们对此的认知。  【关键词】钢琴艺术;浪漫主义文学;艺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J624
期刊
【摘要】读书类文化节目是电视节目形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的文化传播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这类节目的发展已处于关键时期。基于此,本文对于读书类文化节目的发展进行了探讨,简要介绍了这类节目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以《遇见好书》栏目为例,阐述了读书类文化节目的发展策略和未来发展展望,以期为我国读书类文化节目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鑒。  【关键词】读书类文化节目;电视节目;《遇见好书》  【中图分类号】G22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