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雪山:罕见的行走

来源 :中国科学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ticlist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0月中旬,一群重症肌无力患者,将沿着古老的梅里雪山转山路线完成为期5天、平均海拔3100米、累计上升4000米、总里程90公里的艰苦行走。梅里雪山是药王山,2015也是这座雪山的本命年。转山祈祷着健康与吉祥。这次命名为“微笑梅里——罕见的行走2015”的活动,是有重症肌无力疾病史以来,第一次多名重症肌无力患者同时进行的高海拔行走。
  时间定格在2015年10月23日下午16点15分,“力勇士”浮云从最后一块石头上跃下,站到尼农村平坦的地面。到此时,她,和所有“微笑梅里——罕见的行走2015”的爱力勇士们在过去的120个小时里经受着平均海拔3100米,累计上升4000米的考验,徒步完成了超过90000米的梅里转山路。
  这条路,他们为什么要走?
  梅里雪山的转山给他们带来了怎样感受?
  对于“重症肌无力”这个罕见病,在我们的眼中,好像得了它就伴随着无尽的疼痛与无力,可当真正接触到这个群体之后,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如果它治疗得当,再加上积极的态度和有效的锻炼,很多人都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但是长久以来,因为对这个病的恐惧和畏惧,让很多本来可以康复的患者放弃了治疗,漫长的病程,磨砺着每一个患者和家人的意志,尤其是发病初期,好像穿行在黑暗的隧道中,看不见光明和希望。负面信息的压力下,每年都有患者因悲观而放弃治疗,甚至自杀,也有许多可以正常生活的患者,却因眼睑下垂,构音不清的症状受到各种歧视。
  2013年,患病十几年的张海连与病友清昭创办了爱力重症肌无力关爱中心,他说,爱是我们生命中最大的力量,通过组织一次次病友的行走,让他们在与大自然的亲密对话中找到生命中不一样的风景,感受不一样的力量。
  为梦启程,因爱出发。
  微笑,是这生命旅途上最好的装备。
  今年是梅里雪山的本命年,梅里雪山被称为这个世界上最美的雪山之一,她的美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常年云雾缭绕,你难得见到她的真面目。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雪山有10多座,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由于气候原因,梅里雪山常年笼罩在雪幕和云层里。难得一见的“日照金山”景观往往发生在晴日的凌晨,太阳光越过阻碍突然照射在雪山顶上,然后逐渐扩大,形成绝美的“日照金山”奇观,持续20分钟左右,最后雪山整体变白,失去金色印象。
  从19日清晨7:23开始,第一束阳光把神奇的梅里点亮,神山微笑着露出圣容。“日照金山”,这是许多人等待了数周甚至数月都没有等待到的一刻,肩负重任虔诚祈福的力勇士和爱勇士们接受了出发前最神圣的庇佑。
  在梅里雪山转山,一路上遇到许多友好的藏民,每每遇到,大家都相互鼓励。今年是这座神山的本命年,在藏传佛教里,它是药王山。所以人们都想通过转山为亲人,为所爱的人祈求平安。敬畏自然,敬畏生命,这是不同民族的人的共同的信仰。
  体验过第一天爬升800米去亲近明永冰川的队员们,对第二天兴奋异常,因为,这一天将翻越本次徒步的最高点——南宗垭口。
  重症肌无力患者“无尾熊”说:“哪怕前进100步,倒退50步,我也要完成。”从西当刚一出发,队员们就发现今天的路程实在挑战不小,砂石的斜坡至少有25度,真有可能要前进100步倒退50步。这一天,要接受海拔爬升1100米距离12公里的挑战。身边不断有骡马驮着行李和友人经过,向我们身披“罕见的行走”旗帜的队员投以敬佩的目光。甚至一位路遇的医生听说我们的队伍中有四位MG病友,惊讶地瞪大了眼。他陪着我们爬了至少一公里,到最后坦承他辨认不出来哪位是MG病友。团队路过经幡踩过泥泞,在四个多小时后,终于到达本次行走的最高点——南宗垭口,而南宗垭口也奖赏了队员们最美丽的景色:梅里雪山山峰里最秀丽的神女峰。
  常言道“上山容易下山难”,事实果真如此。走在陡峭的砂石坡上容易打滑,队员们一路小心翼翼完成了6公里的下坡,此时展示在大家面前的,不仅有庄严的雪山,更有坐落在山谷草原上小巧玲珑的上雨崩村。队员们发出惊叹:“这简直像指环王里霍比特人住的地方!”
  长途跋涉了两天之后,连续的体力消耗让第三天的目标几乎高不可及。事实上,第三天的徒步也是时间最长的一次,队员们上午9点整出发,一直到18:40日落西山后才回到下榻处,行走时长接近10小时。这一天的徒步为22公里,从海拔3100米的上雨崩到达3800米的冰湖,更可怕的是长达3公里坡度达35度左右的陡坡,让每一次抬腿都变得沉重无比。
  30多度的陡坡不算,路简直就是山涧溪水冲过岩石从林间开出,又硬又滑,登山杖都不怎么能找到安稳的支撑。从笑农大本营到冰湖的一段路持续爬坡,导游对于普通游客的估算建议为90分钟左右,尤其是最后的路程让队员体会到了艰苦异常举步维艰的感受。当队员“浮云”和其他三位病友不到80分钟就出现在冰湖前时,大家都惊呆了,不仅队员们发出欢呼,偶遇的转山客鼓掌助威,本地生本地长的导游也竖起了大拇指,在梅里雪山下最清澈的冰川水形成的冰湖边,队员们堆起玛尼堆,把冰湖最圣洁的福祉带给所有病友。
  冰湖碧绿得象翡翠,圣洁而宁静,它是典型的冰渍湖,是由冰川运动侵蚀地表而形成的,冰湖的一面是我们所在的山梁,另一面则是垂直的岩壁和几乎悬在空中的冰川,幽蓝的冰川和翠绿的湖水交辉相应。巨大的冰川和积雪会不断从绝壁上跌落到冰湖中,从而不断补充了湖水;另一些冰川则蔓延到湖边,很是壮观。我们静静坐在冰湖边,仰望着蓝天、雪山和冰川,渴时喝上一口纯净的湖水,一种要永远留在这里的念头从心底慢慢地长了出来。
  转山梅里,必去的另一个地方就是神瀑。神瀑位于梅里雪山神女峰和五方佛峰之间,从山顶的冰川飘摇倾泻,被所有虔诚的转山客们奉为必拜之处,也是此次“微笑梅里——罕见的行走”最重要的祈福地点。据说雨崩神瀑是卡瓦格博尊神从上天取回的圣水,能占卜人的命运,还能消灾免难,赐恩众生。藏传佛教信徒朝拜梅里雪山,必定沐浴雨崩神瀑。   前往神瀑的路是几条路里最好走的,没有太多上坡,较为平缓。前半段顺着雨崩河一直往前走,在河岸上能够看到很多很多的玛尼堆。沿路还有不少小景点,比如莲花生大师当年修行的山洞,流传着很多传说和故事。
  队员们一路沿着雨崩河溯流而上,这条河传说由108条溪流圣水汇聚而成,河流日夜“念诵经文”,为众生祈福。
  经过三天的行走,沿途竟然重逢不少的在明永冰川、西当冰湖擦肩而过的转山客,大家纷纷停下脚步,向队伍竖起大拇指。“加油!”,“扎西得勒!”的鼓励和祝福不绝于耳。
  第四天的路程貌似比前几天短一些,但是陡峭泥泞和连续的行走让队员们不敢有丝毫松懈。刚过11点就进入“乃农”,也即“圣地以内”。五彩的经幡越来越稠密,碎石的山坡也越来越窄越来越陡,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
  最后一天,所有的队员带着从梅里雪山的卡瓦格博峰、明永冰川、冰湖、神女峰和五方佛峰神瀑等地点汇聚的祈福,从下雨崩村出发,沿着雨崩河穿越尼农峡谷,走完最后的16.83公里,逐渐走出梅里雪山,完成此次祈福活动。队员们从上午9:00就出发,跟随雨崩河白浪激荡的瀑布激流,沿着狭窄崎岖滚滑的砂石路进入尼农大峡谷。碧绿的雨崩河源自前一天祈福的神瀑和其他冰川溶水,在峡谷里轰鸣着奔腾而下。河谷偶尔开阔起来,阳光遍洒翻滚的水面和平坦的草甸。队员们的心情也像头顶的蓝天一样敞亮,放开喉咙,与转山客和藏胞对起歌来。歌声悠长,在轰鸣的激流中涤荡。
  跨过雨崩河的小桥,队伍行进到峡谷的另一侧,路途开始攀升而且也变得更加狭窄险峻。走在一侧是低可撞头的山岩一侧是落差至少60米甚至100多米(相当于30多层高楼)悬崖不足一米宽的山路上,每一步都心惊肉跳。“小心落石”和“注意马帮”的提醒用红色的漆写在岩壁上,不断提醒队员路况的险峻。每当有马帮经过,远远的马铃总提醒队员们自动紧贴岩壁站立,大气不能多出,毕恭毕敬等骡马队伍通过,再继续前行。山涧的水声巨响,其震撼威慑不如猛然刮起的风,简直要把身材小巧的队员们掀下峭壁,大家必须躬身扶冠才能稳稳转过山角。
  这最后的5.6公里走得惊心动魄。前面的尼农村已经在望,突然,一颗巨大的石块从山顶轰隆轰隆地滚下来,在距离队首的队员面前不到10米的地方穿过砂石路,轰然滚向山下。
  那一刻,连正在路过的老乡都受到惊吓脸色变得煞白。大家心跳平稳一点后,继续深深呼吸一下,向前走,没有回头路。
  10月23日下午16:15,当队员“浮云”从最后一块石头上跃下,站到尼农村平坦的地面。到此时,她,和所有“微笑梅里——罕见的行走”的力勇士爱勇士们在过去的五天里,都已经各自行走了110,000步。
  每一步,都是希望。
  每一步,都是信念。
  每一步,都是相携。
  每一步,都是罕见。
其他文献
法国印象派画家雷诺阿终生信奉的格言“只有一样东西能引起人的兴趣,那就是‘人’。”微信时代,引发你关注的人物会被选中加入你的朋友圈,这些朋友名单会集中罗列在可@目录中。19世纪朋友名单如果不在联络簿上,这个圈子会保存在哪里?1881年夏天,画家雷诺阿用怎样的方式锁定了一个朋友圈?  1881年夏天,一次14人的聚会  1881年夏天,雷诺阿决意完成当年向巴比叶男爵倾吐的愿望:“我要画《游艇上的午餐》
期刊
侏罗纪时期的远古生物  蜻蜓因其斑斓华丽的翅膀和绚丽晶莹的复眼,被誉为飞舞的“空中宝石”。它们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动物之一,2.15亿年以前的石碳纪,当恐龙还没出现在地球上之前,蜻蜓已是天空最早的主宰者。这些看上去纤弱优雅的精灵,曾经目睹了喜马拉雅山脉的抬升,青藏高原海陆的更替,恐龙发迹后的不可一世和灭绝时的无可奈何,也曾经目睹了人类的诞生和演化。  从化石可以看出,古蜻蜓的翅和身躯都比现在蜻蜓宽大
期刊
嫦娥奔月为哪般?  相传,嫦娥是古代先帝喾的女儿,长得相当漂亮。  嫦娥原本叫做姮娥,后来,才改名叫作了嫦娥。至于说姮娥为什么要改名?过一会儿再说这事儿。为了便于表述上的连贯,索性就着“嫦娥”说事儿了。  长大以后,嫦娥嫁给了后羿,小两口恩恩爱爱,日子过得很甜美。后羿仪表俊朗、武艺高强,尤其擅长射术。曾经天上有十个太阳炙烤大地、祸害众生。后羿搭弓射箭,一口气射下来九个太阳。从此以后,后羿便成了百姓
期刊
肯拓普CAN·TORP的乌克兰之旅  2003年,乐登户外集团成立全资子公司,为消费者打造高品质、高附加值的肯拓普(CAN·TORP)户外装备。做为绿色安全、低碳环保的户外新生活理念的倡导者,肯拓普立志成就全球受尊敬的户外品牌。它兼具勇敢、坚毅和不拘的品牌个性,带领人们探索未知,寻找心的回归,它鼓励人们敢于挣脱束缚、敬畏自然、走向自然,在矛盾的撞击中,释放激情、实现梦想。  2014年,中国体育战
期刊
1348年,意大利佛罗伦萨  恐慌、逃避、杀伐、堕落……瘟疫只不过是催化剂。  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起初,人们似乎只是感到疲劳,腋下、腹部、心脏都有些胀痛,想着“休息一下便好”。但很快,无形的胀痛变成有形的脓肿,出现在腋下及腹股沟,灼痛、高烧迅疾到来。不久之后,这致命的脓肿在全身各个部位出现,症状蔓延至四肢——手臂、大腿开始出现一片片黑色或紫色的斑点。
期刊
圣洁的雪山、广阔的牧场,总是能让人忽略帕米尔的风刀霜剑,忽略那绸缎般柔滑明亮的蓝天下,稀薄到让人难以呼吸的空气。不过,最严酷的生存环境,总能培育出最勇敢的生灵,就像那鹰一般睥睨苍穹的塔吉克汉子,就像那骄傲地把雪山踩在脚下的牦牛。  骑牦牛叼羊是新疆塔吉克族的一项特殊体育竞技项目。在帕米尔高原,塔吉克人常常要和恶劣的天气、凶猛的禽兽作顽强地搏斗,保护自己的牛羊群。当遇到羊群失散时,他们纵马(牦牛)把
期刊
在某些静谧的近海洋面上,会突然出现一汪深蓝色的圆形水域,深邃、神秘、诡异。从飞机上俯瞰大海,这些圆形水域中暗蓝色的海水就像一块块蓝宝石,也仿佛是大海的瞳孔,这种奇观被人们称为“蓝洞”。  全世界海洋中分布有许多形态各异的蓝洞,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位于中美洲伯利兹首都东面60英里巴哈马群岛上的大蓝洞。  伯利兹大蓝洞拥有几乎完美的圆形洞口,直径超过305米,深达137米,堪称世界上最大的水下洞穴,为世界
期刊
一位维吾尔学者曾说:“维吾尔就是木卡姆,木卡姆就是维吾尔”。  对维吾尔人来说,木卡姆不仅仅是一种文艺表演形式,  也是一个民族历史和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它镌刻着维吾尔人的性格、情趣和生活。  想要了解维吾尔人和真实的新疆,不得不了解木卡姆。  大漠之歌  我的萨塔尔琴以生命的纽带为弦,  它能慰藉不幸者,予以悲怆与凄婉。  我深深投入木卡姆使之萦回于心,  若耽于爱的憧憬既
期刊
陶器革命与人类文明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王宅镇伍仙亭村,吴万成、吴万能兄弟俩的黑陶作坊就在村道边上。路边摆着的几个烧废了的茶壶、树干上油漆涂写的标记算是小作坊的广告。事实上,一个多世纪以来,这个生产原始黑陶制品的土屋就一直没挪过地方。吴家兄妹八人中,目前只有年过半百的吴万成、吴万能继承了祖辈的吃饭手艺,靠着做泥茶壶,盖新屋、娶妻、生子。  他们的土窑里主要出产一种被当地人称为“西瓜壶、泥茶壶”的黑
期刊
法国《小日报》记录的晚清(第二部分)  这里呈现的是法国《小日报》纪录晚清的第二部分。  正如本书作序者杨葵所言:  假如我是个历史学家,最好还专治中国近代史,我会从这本书的史学价值,论述其“它山之石”之珍贵。比如近代史专家马永就从这类绘画的内容联想到,二十多年前中国近代史学界打破“欧洲中心论”、“冲击—反映”、“传统—现代”模式,开始从中国自身寻找历史发展的因素。  假如我是个艺术家,最好还专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