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山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色化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来源 :南北桥·教学探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ergy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山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色化研究”市级立项课题,于2006年12月经市教科所批准立项,在县教科室的关心、支持、指导下,于2007年2月启动,已进行了近2年时间的研究。现正是实施阶段,通过近2年的研究,需要我们反思的东西很多,既有成功的欣喜,又有停滞不前的困惑。课题启动以来,我们设置3-6年级子课题组,分别邀请龚玲、付怀芬、李芹三位同志为三年级子课题组指导老师;颜艳、王惠娟、朱敏为四年级子课题组指导老师;孙国华、周成松、钱明好为五年级子课题组指导老师;曹德利、黄昌爱、刘洋、周洪敬为六年级子课题组指导老师。并要求全校老师都积极参与,共同研讨。研究工作开展有序,2007年2月召开了开题报告会,拟定了课题研究方案,并对课题方案进行了解读,确定了课题组成员的职责。定期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并认真做好课题研究反思、经验总结,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本课题预期到2009年5月结题,历时两年半时间,现将前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整理汇报如下:
  
  一、课题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小学三年级以上年级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但是,新课改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特别是小学,一方面教育部下发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仅仅给出了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的一些大的要求和原则,缺乏大量的可供借鉴的案例,给课程实施带来了操作上的重大困难;另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从课程资源上说具有极强的地方性,不同地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文化传统千差万别,使得综合实践活动在具体的课程内容上不可能统一,无法形成统一的教材或参考资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特有的生成性也拒绝固定的统一教材,因此,加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探索,积累课程实施经验,对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分重要而迫切,尤其是我校身处县城,又是一所中心小学,不管是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经验的积累,还是对课程实施规律的探索,非常有必要花大力气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和探索。
  
  二、前阶段概况
  
  1.课题研究的目的
  (1)加强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探索,积累课程实施经验。
  虽然我市的大庆路小学、赣榆县石桥中心小学等学校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都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也积累了很好的课程经验,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可能按照别人探索出来的现成模式去套用,我们只能从中得到一定的借鉴,我们希望通过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色化研究,充分发掘地方特色,开发乡土资源,从时间、空间条件上进行课程资源的探索,强调个性化对学生的未来具有一种共性的奠基作用,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之路。
  (2)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
  (3)以课题研究带动学校在教育质量、教育科研、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全面提高,提升办学层次,走特色化办学之路。
  (4)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有效案例,提供伊山地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些共性经验。
  2.课题研究的内容
  充分发掘地方特色,开发乡土资源,从时间、空间条件上进行课程资源的探索,强调个性化对学生的未来具有一种共性的奠基作用,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之路。通过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色化研究,充分挖掘和利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的研究课题,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回归儿童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开发关注了以下三点:
  (1)学生的生活实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资源。
  《新课标》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最大的特点是“回归生活世界”,应该从学生真实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和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
  (2)综合实践活动是最贴近生活实际的教育资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得与失,在与家长外出旅游时的所见所闻,从实践劳作中所得到的感悟体会等等,都是同龄人感兴趣和所需要的,而这些题材也正是综合实践活动最贴近生活实际的教育资源。这样,我们就可以开发一系列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开发来源于学生生活,产生于学生生活,实践于学生生活,也在学生生活中得以延伸。
  3.学生既是课程资源的消费者,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到教学与生活各个方面的背景下,学生既是课程资源,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在课程资源开发主体群中,学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关键主体。学生的经验是一种资源,是进行教学的起点;学生的兴趣是一种资源,是学习的动力;学生的差异也是一种资源,学生人数众多,性格各异,组成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一方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也拉近了课程与学生的距离。对学生资源的开发,我们主要是在各班普查学生兴趣、特长的基础上,汇总建立动态的全校学生人力资源库。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地位和价值认识不足,有不少学校还没有切实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的学校仅仅在个别班级实施个别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没有由摸索走向常态。还有一些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开发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开发与探究,但针对回归儿童生活的资源开发涉猎较少,因此“突出主体、回归生活、注重实践”的理念走向行动的障碍依然存在。我们希望通过这一课题的有效实施,摒除一些功利的思想,回到学生生活,在动态生成中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使得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真正从理念走向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它有别于传统学科课程,体现出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知识综合运用的强烈特点。综合实践活动目标的开放性、内容的整合性、实施过程的动态性以及评价的多元性、管理的弹性,决定了它的实施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予以支持。没有课程资源的支持,这门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失去了课程本身存在的价值,可以说“课程资源”相当于这门课程得以依存的母体。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高度依赖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在研究的准备阶段,我们发现学生学习知识与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两者还是有所隔离,学生还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知识,然后又在教师的指引下解决问题,缺乏自主地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而去主动获取知识与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这个问题的根源归根到底还是教师设计的活动是否称得上是真正有效的活动。因此,本阶段要通过研究,使我们的教师逐步把课题思想贯穿到平时的教学中去,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结合,注重学习活动的设计,使我们的课堂有新的起色,无论拿到怎样一个内容都知道从生活中找寻它的模型。并引导老师在反思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重点解决如何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
  4.课题研究实施策略
  前阶段,课题组全体成员紧紧围绕课题方案中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在课题论证、课题分解、研讨交流、课题实施、经验总结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达到了初步阶段的目的。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提升素养。
  
  课题研究成功与否,与课题研究成员素质有很大关系。为提高课题研究人员的素质,尽快掌握教育研究方法,更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组成立伊始我们就组织成员认真学习课题研究方案,自学相关理论知识,如《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与示例》《综合实践活动开发与设计》《校本课程的理念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能力目标及其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校本行动研究》《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人民教育》《新课程伴你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与案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等,同时还学习了与课题内容相关的理论专著和一些学术期刊。在学习中我们追求形式的多样性与结果的实效性,以个人自学与集体学习、讨论交流相结合,规定内容与自主、自由学习相结合,搞专题研究并开展学术沙龙等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达到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支撑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让各位组员统一思想,并致力于在课堂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数学学习过程之中的探究、发现、猜想、质疑等认识活动显现出来。通过学习和研究,每个成员都撰写了1-2篇专题总结或教育教学论文。
  (2)认真组织实施开展课题研究,吸取先进经验,加强交流,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自“伊山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色化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工作开展以来,校领导小组为课题组提供了许多形式多样的课题培训和研讨活动,使得研究人员开阔了视野,吸取了经验,为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以使课题计划不断地变为课题的实践并取得成效。课题组制订了详尽周密的研究工作计划,确定分期研究目标,对课题研究理论的界定及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索;确定研究的重点,选定课题组实验人员,确定实验成员的具体工作;开展课题组研讨活动,交流经验;在实施该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始终把着力点放在“生活—数学—生活”上,想方设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探索性、协作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校正研究方向。
  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这也正是基础教育的目标所在。我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的目标要求,把课题研究和日常的教研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选择不同的方面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课题研究,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近一年来,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校教师首先从教育意识上有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其次,通过课题研究,有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理论研究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也加深了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课题研究中,我们还十分注重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在研究的过程中学校组织一部分教师到兄弟学校进行交流;同时,还邀请了其他兄弟学校来交流经验并指导教学工作。
  5.前一阶段的研究成果
  (1)学生方面
  1保障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兴趣。
  2转变了学习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2)教师方面
  1磨炼了我校教师队伍,增强了课题组成员的科研意识、课改意识,促进了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
  2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一年多来,课题实验者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和理论素养的提升这两方面。
  3有一位教师成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省骨干老师,两位教师成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市骨干老师。
  (3)我校成为灌云县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研基地
  (4)获奖方面
  主持人张正中有4篇相关论文发表,课题组中有12人次在国家、省、市、县的相关案例、论文评比中获奖。
  
  三、课题研究过程的反思
  
  反思一年多的研究过程,我们的体会颇多:
  第一,本课题的研究在所有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回归儿童生活”方面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我们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次,今后研究还需不断加深,向更深的层次延伸,以期全面提高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校本开发能力。
  第二,对本课题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教师”的角度,更主要的是要加大力度进行“学生”方面的研究,即对“学生参与”的研究还需更全面,更深入。
  第三,活动是本课题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它比较好地解决了研究过程中的方法问题,但我们感觉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到位,特别是对活动效益的提高方面还需加大监控力度,以进一步做好质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在课题的研究中我们还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一是对课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二是对课程的管理还不够到位,三是对课程的评价还不够完善,四是对课程的实施还不够准确。
  2.还需要进一步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几个问题。
  (1)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四大领域之间的关系问题。
  (2).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综合性学习的关系问题。
  (3)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和学校各种活动的关系问题。
  
  五、对今后工作的几点思考
  
  1.如何改变组织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中来,是今后应该改进的地方。
  2.通过研究探讨,摸索出“回归儿童生活资源开发”的活动模式,并加以推广,用它指导我们今后开展活动。
  3.教师和学生文章发表、获奖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总之,该课题实施一年来,课题组全体成员的理论素养提高了。所有组员在平时的活动实践中,能够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积极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化资源,从学生的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较好地形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回归儿童生活”的特色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模式。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让教师的课堂教学可以跨越时空的界限,实现把三维目标落到实处成为最大的可能,但是不合理使用多媒体给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过度地使用多媒体教学会给学生造成视觉的疲劳;不科学地使用多媒体会给教学、给学生带来太多的“无关”刺激而造成注意力分散。盲目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的基本功不能体现而造成传统的教学优势体现不出来。本人通过教学的实践,认为多媒体教学应着力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使有效教学成为教师们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立足于新课改对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的新要求,就新教材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不断的教学反思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教学反思 有效教学    教学必得有效,实施有效教学,悄然成为了教师们关注的热门话题。那么教师如何促教学有效呢?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了优秀教师成长的
期刊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一直思索的问题。本文依据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结合教学实例,就如何提高科学学科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认知结构 迁移 教学    近代和现代许多中外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对迁移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探究,目前,越来越多受到人们关注的是由奥苏贝尔提出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它已成为迁移理论研究的主旋律。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
期刊
西部欠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教育落后。西部农村的孩子渴求优质的教育。优质教育的核心在于有优秀的教师,优秀的教师需要优秀校长来发掘、培养。因为,校长是“一校之魂”,对一所学校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甚至对整个西部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了解西部农村乡镇中学校长的现实状况,我们组成了“西部农村中小学校长现状课题组”。从2007年1月至7月,对遵义地区的11个县(市、区)的63所初级中学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学生学习数学两极分化形成差距的原因,从夯实基础提高计算能力,处理教材简化思维过程,精选作业促进共同提高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缩短学生学习数学两极分化的差距,促进不同学生的学业共同提高。  [关键词]差距 计算能力 思维过程 共同提高    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学习数学出现两极分化差距的原因。学生学习数学两极分化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降,理解能力差距加
期刊
[摘要]多媒体教学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已发展为潮流,多媒体教学和分级教学同为我国高等院校大学英语改革的重大举措,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论述了多媒体教学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优势和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法,应该将二者的优势结合起来,以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 应用    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进行教学已经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了校园网设计与建设过程中确立建设校园网的目标,校园网的技术方案设计,信息资源建设,应用软件的开发,网络管理与安全五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校园网 设计 建设 开发 管理 安全    建设校园网对每个学校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校园网不只是涉及技术方面,还包括网络设施、应用平台、信息资源、专业应用、人员素质等众多成份的综合化、信息化教学管理环境系统。因此,每个校园网的设计、建设都
期刊
[摘要]在我国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大量农民工子女跟随父母进入陌生的城市。由于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农民工在自己进城务工的同时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就读所要面对的诸多现实问题,比如想进入城市里的公办学校,就要面对高额的借读费;把孩子送到打工子弟学校,教学质量、安全问题又都无法保证。加之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和人口分布状况,造成促进城市发展的农村劳动力不能享受
期刊
[摘要]如今,广东省内的民办高校已达十几所,在校生超过十几万人,其中就读艺术专业的学生为数不少。如何针对这一群体进行有效监管和加强教育指导是摆在我们广大艺术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要提高民办高校艺术教育质量就必须在其艺术教育中加强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理论素养,因为这既符合当代中国艺术教育实际,也符合艺术教育的本质规律。  [关键词]艺术教育 民办高校 人文素质 理论素养     Ab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试点,但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教学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诸如:教师不能主动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不足,缺乏高质量的计算机教学软件以及硬件达不到要求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从教师培训,提高认识,引进高质量的教学软件和高效率地使用硬件的条件等方面加以解决。  [关键词]教育技术 课程整合 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