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tia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摘要: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甚至一度出现了“学生厌,教师难,社会怨”的尴尬局面。由于课时的安排,阅读和写作隔周交替进行,一个学期下来,作文课也就七八次而已。想通过这几节课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可谓困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才能达到作文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需要我们在教学资源这一基本前提下关注教师的讲授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引导学生慢慢适应作文,立足教材,回归课本,回归生活。从最基本的层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写作热情和驾驭语言的能力,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写作中去,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喜欢作文,从而做到想表达和善于表达,我想应从以下几个环节做起。
  一、转变观念,提升素质
  应试教育的训练模式下,教师更多地关注所谓的考点复习,语文只成了其中的一个小点,教学中50分的作文竟没有10分的字音所耗费的时间多,字音、字形、成语及名句的识记几乎成了语文学习的全部。由于作文课难上,几乎没有教师选择作文课当公开课。在平时的教学中,也没有系统的作文备课。这种教学模式很显然不能推进语文教学的良性发展。作文教学得不到重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语文教师自身修养不够,对作文训练自己心中没有整体的框架构建,作文训练没有体系,作文指导没有实质性内容。长此以往,教师作文评讲不知讲什么好了,一次次重复,还责怪学生没有听进去;学生也很委屈,一次次训练没有实效,索性听之任之算了。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要求我们教师迅速转变观念,要把作文教学放到应有的位置上来。必须打破语文教育教学长期形成的语文基础知识、课文篇目阅读与作文教学三大模块相对独立的状态,要形成交叉运作的综合性训练。同时语文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构建理论体系,勤动笔写下水作文,只有自身素养提升了,才能指导好学生的作文训练。每上作文课之前应该十分清楚地知道本堂课要达到的目的,目标必须是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符合当前的教学规律,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太高的目标会使学生望而怯步,引起反感,致使更加害怕写作;太低的目标学生又毫无提升,也会使他们失去求知的欲望。而且一堂课的有效目标不能太宽泛,“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结果肯定一无收获。
  二、和谐的氛围
  一是饱满的工作热情。饱满的热情指教师教学时通过语言、情感、动作等显示自己爱学科、爱教学、爱学生的热情,使教学充满感染力、影响力。教师改进教学和进行有效教学的最初动机来自他们对所教学科和教学工作本身的热爱,以及他们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注。这种动机是形成和谐气氛的必要条件。教师作文教学时饱满的热情表现为对作文表现出真正的兴趣,教学时流利、兴高采烈的言语表达,炯炯有神、动人的眼神,丰富、饱满、爆发性的激情和充沛的精力。对作文教学充满热情的老师在课堂上往往能妙语连珠,课前、课后能勤于研究,教学趣味性高,实效性好。二是融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促使教师好教、乐教,促進学生好学、乐学,使课堂气氛积极、活泼,教师教得开心,学生学得愉悦,在教学中,教师关心、爱护、信任、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友谊,形成融洽关系,从而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使教师“爱其智、乐其教”,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对作文有一种畏惧心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就需要教师去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以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三是多元的评价方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评价应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因此,作文教学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写作素养的全面提高为根本目的,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关注写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成功体验。教师只有注重了评价的民主化与多元化才能以真诚的语言、温和的表情、期待的眼光、宽容的态度来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促进和谐氛围的形成。教师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是承认学生个别差异性为前提的,承认学生差异的存在,而不是以“标准答案”“分数”来评价学生。他们都能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增强他们主动参与教学的自信心,促使他们以愉悦高涨的情绪参与学习。
  三、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作文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抒发一个人情感的文章,因此,想让学生对作文保持兴趣,教师就要鼓励他们从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艺术源于现实,如果没有现实生活的积累,而是写自己完全没有任何感受的文章,那么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件困难的事情。即使写出来了,这样的文章也只是徒有形式,而没有真实的感情,感动不了读者。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作文的诀窍,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从中发现美,找回自己的写作兴趣。想要写好现实生活,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认识生活。教师可以教授他们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在观察事物时做到充分利用五官,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同时运用,保证它们的完全开放,然后把这些感觉到的形象加以综合分析,找出自己特别感兴趣的方面,加以细致描写,这样就可以作为写作素材,将观察到的生活放进作文中。例如,笔者为了锻炼学生的作文能力,曾为学生布置过这样一个作文题目《我们的校园》。校园是学生们每天都要接触的环境,然而他们对它的看法怎么样,是不是每个学生的观察都是一样呢?笔者有意识地布置这样一个题目,要求学生只要围绕校园来写作就可以,而且鼓励他们仔细观察校园的景色,来往的行人等等,结果作文完成之后,笔者发现同学们的看法截然不同。有的学生对校园清洁工阿姨很有好感,有的同学认为学校的运动环境需要改善,有的同学则认为自己在校园中学到了知识,结交了好朋友等等。大家各有各的看法,而且都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这次作文练习从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出发,收到了很好的写作教学效果。同样的道理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以自己熟悉的人为写作对象,锻炼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以有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
  总之,初中作文教学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将其作为作文素材,写出真实情感。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积累知识的习惯和写作创新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其他文献
当前,许多同学害怕写作,面对文题经常会举棋不定,觉得无从下手,而他们的文章也往往是内容空洞,千篇一律而缺少新意,写作似乎成了学好语文最大的“拦路虎”。针对这一现象,为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我谈谈自己看法。  一、写真情实感  你的文章之所以枯燥、乏味,是因为缺少感情的投入。有的同学会说:生活本来枯燥,情从何来?那我告诉你:要做个有心人,一位哲人说过:生活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而我们看似平凡确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的有差异性教学,力争让“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生吃得饱”。通过这样的教学研究,力求数学教学“以人为本”、“心中有学生”。从教学目标分层要求,教学内容分层渐进,教学形式分层组织,教学评价分层等方面进行实施。  一、教学目标分层要求  1、显形与隐性目标相结合  教学目标不是教师随心所欲的编造,不是教学上装点门面的摆设,也不是课堂教学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一切教育现象
期刊
谈到美学,人们很容易联想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等具体感性上的美,而对自然科学领域中的科学美大多数人则不容易感受到。这是因为科学美和艺术美仍是两种不同形式的美。从美学的角度来分,美有两个各具显著特征的不同层次:一个是事物以其外在的感性形式所呈现的美,这种美是外在的,易感受到的,如美的自然景色,美的雕塑,绘画以其形象,声音色彩作用于人的感官,唤起那些观赏者主题内心中的和谐共鸣,产生美的享受。另一个是事物以其
期刊
摘要:面临国际形势的日趋化,当今的世界是充满挑战的世界,当今的时代是一个新旧交替的社会变革时代。面临新技术革新的挑战和国际间的激烈竞争,各国纷纷把培养人的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摆在首位,作为思想统率的政治课,也应顺应时代潮流,再一次作出了改革,走上“开卷考试”的轨道。面临新的形势,作为每一位初中政治教师应把握机遇,面对挑战,走在时代的前沿。本人就此发表一些拙见,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初中政治 时政
期刊
摘要:国内外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中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也是真正“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对生物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高中生物 探究教学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一种好奇心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通过类似于科学家探究性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此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
期刊
摘要:现代教育心理研究也表明,兴趣与学习的关系非常密切,只要有兴趣,学生就不会觉得学习是一件乏味之 事。通过教师的愉快教学,学生无需有意识的努力就能保持专注的注意力和盎然的学习兴趣,日久天长,学生 就会逐渐形成对学习的“持久兴趣”。持久兴趣愈浓,学习动机就愈强,努力程度也会愈高,从而彻底消除学 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感和疲倦感,在愉快的感受中做学习的主人,满怀信心地进取、向上。  关键词:初中美术
期刊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是以实现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的优化组合为基本特征的教学实践活动,因此,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完整而真实的生活,对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科学的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肯定和促进。具体从三个方面做起:一、评价内容多元化,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为主体;二、评价主体多元化,由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有关人
期刊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一、情感是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重要因素  有人曾调查了参加第一到第四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的学生对九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情况,其中居于前四位的是物理、数学、化学
期刊
摘要:《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上,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
期刊
所谓备课就是一种预先地设计。备课即设计,简单的说,设计就是按一定的“计”来设立有关项目和有关程序。这个过程,就是研究。在这里看,“课”就是教学,“备”就是研究,因此所谓“备课”就是“研究教学”。对备课的对象——教学进行研究。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要达到的语文素养的认识是: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