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备课方法初探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1234qqqqq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备课就是一种预先地设计。备课即设计,简单的说,设计就是按一定的“计”来设立有关项目和有关程序。这个过程,就是研究。在这里看,“课”就是教学,“备”就是研究,因此所谓“备课”就是“研究教学”。对备课的对象——教学进行研究。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要达到的语文素养的认识是: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为了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学语文备课在此背景下的重要性更是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认为备课应从以下六个方面为重点入手:
  一、认认真真备教材
  中学语文教材在选编上,注重体现时代精神,重视思想品德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教师在备课时,以教材为依据、以新课标为标准。合理利用教材资源,根据所教班级的学生实际情况,在备课时,我们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挖掘等个性化的工作,细挖深挖文本内部的立意层次,建构独特的立体化的教材架构。比如,可以考虑在原有教材中,搜集更多的背景素材提供给学生,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可以考虑学生的情况,提供与教材不同的学习内容等。“没有细腻深入的有见解的教材阅读,就没有质量较高的教学设计”。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让学生积累丰富知识,才会提高语文能力的基础,达到我们语文教学的目的。
  二、备学生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语文教学中常常说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些名言都表明,阅读的“量”与“质”直接制约着语文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讀书时要做到口勤、手勤、脑勤,即“手披目视,口咏其言、心惟其意,”其中“口不绝吟”指出声的朗读和背诵,这是我国千百年来的读书经验之一。语文教学的主体是阅读,语文教师的天职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会学生怎样阅读,教师在课堂上灵活运用阅读方法,可以默读、诵读、齐读、指名读、小组读、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中获得知识,培养阅读能力。
  2、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也是一种做人的能力、做事的能力。语文教师要创设情境,形成交际氛围,让学生在强烈的交往和表达欲望中不吐不快,是进行“口语交际”有效训练的关键,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坚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认真领会语文课程中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口语交际训练要把握“活”、“实”、“趣”。“活”即“灵活”,教师教学思想灵活、教学手段灵活,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够灵活。“实”即“扎实”,设计训练过程要扎实,灵活有效地完成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口语交际”课的各项任务。“趣”即“有趣’,只有课堂教学有趣,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师生才能共同配合。
  三、充分的备自己
  教师备课千万不能忽视了备自己。所谓备自己,有两层含义:一是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才能扬长避短,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二是教师备课不能千篇一律,一成不变,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比如在教学中,教学内容、学生、教师三者要做到有机结合,和谐搭配,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这就要靠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如何发挥主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了。要求教师具有教学的灵活性即教学机智。所谓灵活性是指备课时要多设计几套方案,多考虑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这样做:一是便于选择最佳设计方案,用最快的速度和最佳的效果来推进语文教学之车顺利前进。二是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时,备有应急方案和挽救措施,不至于惊慌失措。把握备课艺术的灵活性,还要求教师备课时既要准确又要敏锐,不能太离谱,也不能太呆板,要根据教材、学生和自己的特长来灵活备课。
  四、方方面面的备教法
  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遵循优化组合的指导思想,但能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方法是没有的,教学方法本质上是辩证的、集体的;任何教学方法仅能有效地解决部分教学问题。所以,对教学方法的使用,必须全面地按新课程标准的教学任务的要求,灵活的进行取舍,使之达到某一种或几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最合适地解决问题的综合教学效果。应该指出的是教师了解掌握的教学方法越多,就越有利于教师教学进行优化组合。
  五、仔仔细细的备教具
  教具在课堂上的利用不仅直观、形象,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电教手段运用到教学领域,其开发的多媒体课件将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和高度的抽象性;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掌握教具的制作、利用,以便达到最佳的利用效果,让其为课堂教学服务。
  六、处处留心备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在语文课程中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在其他课程、其他场合中也可以学到语文,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的确如此,语文与生活同在,它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那么,你就要做个有心人,要善于观察生活,观察孩子,关心他人,关注世界。在你对世间万物的这一份份关注之中,你的心会越来越明净,越来越睿智。尽管老师的育人艺术多种多样,灵活异彩,但我以为,只要有心,便有了爱心;有了爱心,就有了备课的艺术。有一位教学成绩裴然的老教师这样说过:“这个世界既不是有权人的世界,也不是有钱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我们的语文教学工作更是如此,唯有如此,我们就不仅仅是教书匠了!我们的教学之路也会越走越宽广。
  总之,教师课前充分的备课准备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关键。在新课程、新理念下,广大语文教师只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才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使我们的语文课堂魅力四射,异彩纷呈,美不胜收,达到语文学习知识性与人文性最终统一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要:幼儿园和小学是分属两个学段的教育机构,在教育教学诸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儿童从幼儿园那种以游戏为主导的活动模式转向以课堂教学为主导形式的学习模式,很难一下子适应。在我国,幼小衔接研究起步较晚,至今,许多地区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儿童入学不适应现象。那么怎样让幼儿顺利度过这一阶段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幼小衔接是关系到新入学幼儿能否顺利适应学校生活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针对幼儿入学所需的能
期刊
当前,许多同学害怕写作,面对文题经常会举棋不定,觉得无从下手,而他们的文章也往往是内容空洞,千篇一律而缺少新意,写作似乎成了学好语文最大的“拦路虎”。针对这一现象,为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我谈谈自己看法。  一、写真情实感  你的文章之所以枯燥、乏味,是因为缺少感情的投入。有的同学会说:生活本来枯燥,情从何来?那我告诉你:要做个有心人,一位哲人说过:生活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而我们看似平凡确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的有差异性教学,力争让“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生吃得饱”。通过这样的教学研究,力求数学教学“以人为本”、“心中有学生”。从教学目标分层要求,教学内容分层渐进,教学形式分层组织,教学评价分层等方面进行实施。  一、教学目标分层要求  1、显形与隐性目标相结合  教学目标不是教师随心所欲的编造,不是教学上装点门面的摆设,也不是课堂教学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一切教育现象
期刊
谈到美学,人们很容易联想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等具体感性上的美,而对自然科学领域中的科学美大多数人则不容易感受到。这是因为科学美和艺术美仍是两种不同形式的美。从美学的角度来分,美有两个各具显著特征的不同层次:一个是事物以其外在的感性形式所呈现的美,这种美是外在的,易感受到的,如美的自然景色,美的雕塑,绘画以其形象,声音色彩作用于人的感官,唤起那些观赏者主题内心中的和谐共鸣,产生美的享受。另一个是事物以其
期刊
摘要:面临国际形势的日趋化,当今的世界是充满挑战的世界,当今的时代是一个新旧交替的社会变革时代。面临新技术革新的挑战和国际间的激烈竞争,各国纷纷把培养人的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摆在首位,作为思想统率的政治课,也应顺应时代潮流,再一次作出了改革,走上“开卷考试”的轨道。面临新的形势,作为每一位初中政治教师应把握机遇,面对挑战,走在时代的前沿。本人就此发表一些拙见,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初中政治 时政
期刊
摘要:国内外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中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也是真正“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对生物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高中生物 探究教学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一种好奇心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通过类似于科学家探究性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此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
期刊
摘要:现代教育心理研究也表明,兴趣与学习的关系非常密切,只要有兴趣,学生就不会觉得学习是一件乏味之 事。通过教师的愉快教学,学生无需有意识的努力就能保持专注的注意力和盎然的学习兴趣,日久天长,学生 就会逐渐形成对学习的“持久兴趣”。持久兴趣愈浓,学习动机就愈强,努力程度也会愈高,从而彻底消除学 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感和疲倦感,在愉快的感受中做学习的主人,满怀信心地进取、向上。  关键词:初中美术
期刊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是以实现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的优化组合为基本特征的教学实践活动,因此,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完整而真实的生活,对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科学的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肯定和促进。具体从三个方面做起:一、评价内容多元化,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为主体;二、评价主体多元化,由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有关人
期刊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一、情感是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重要因素  有人曾调查了参加第一到第四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的学生对九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情况,其中居于前四位的是物理、数学、化学
期刊
摘要:《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上,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