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材微观分析是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理解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教师全面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以山西省的能源资源开发为例,从教材的作用、知识结构、内外部联系、能力构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表述结构六个方面对教材内容进行微观分析。为教师理解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核心素养提供范例,以便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关 键 词] 地理教材;微观分析;能源资源;煤炭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0-0211-03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进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要求地理教育者要深入研究、分析教材,将核心素养融入每节课的教学中。而教材的分析主要分为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宏观分析是对教材外部环境和整体的结构、功能的分析;与之相对的微观分析是对教材的各个组成部分(章、节、课时)的特点、结构和功能的分析[1]。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三中的“能源资源的开发”一节为例,从教材的作用、知识结构、内外部联系、能力构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表述结构六个方面对教材进行微观层面的分析。
一、教材的作用
该节通过对山西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学习,让学生对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环保等知识有所了解;意识到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也可以让学生回忆必修二中所学的“工业的区位选择”内容;学生能借助所学内容分析其他区域能源资源的利用和环保问题,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所以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学习方法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2]。
二、教材的知识结构
教材知识结构的分析主要是按照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将其绘制成一幅知识网络图,使知识内容直观化、形象化、网络化[3]。对教材进行知识结构的分析,有助于教师把握知识脉络,了解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认清教材的整体功能,为正确处理教材内容提供依据,便于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对本节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分析如图1所示。
三、教材的内外部联系
(一)教材的内部联系
教材的内部联系主要是指各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即在认知过程中的联系,一般包括主从、并列、递进、因果、层次关系。通过对各知识点内部及其之间逻辑联系的分析,有助于教师和学生理清教材的内部结构[4],便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图2为本节教材的内部联系分析结构图。
(二)教材的外部联系
教材的外部联系是指与本节(章、课时)中各教学因子有联系的其他章节知识、其他学科知识以及生产、生活知识,这些外部知识与本部分教材内容的关系是横向关系[5]。这部分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发展地理实践力,有利于让教师把地理核心素养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教材的外部联系主要分为与学科内的联系,与学科间的联系,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1.学科内的联系
本节内容与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相聯系,学生在初中接触了自然资源的基本知识后,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有了一定的基础,有助于教师教学的顺利开展;本节还与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相联系,必修二的学习让学生对工业地域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的对比学习,能够让学生更全面地分析山西煤炭工业的发展方向,对治理山西煤炭开发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提出建设性意见。
2.学科间的联系
学生在了解煤炭形成的基础上可以更有效地理解这类资源的分布,山西省在煤炭开采利用过程中,为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将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要处理好“三废”污染,学习这部分内容时,经常会渗透一些化学、生物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能源综合利用的原理和污染物处理的方法,让学生从根本上掌握这部分内容。
3.生产、生活的联系
首先,煤炭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能源之一,它的出现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不断地为人类日常生活服务;其次,山西省在开发利用煤炭的过程中需要完善该地区的基础设施,便于煤炭的开采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了该区域工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最后,煤炭的输出加强了区域间的联系,解决了资源短缺地区的发展困境,将山西省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总体上促进了各地区的发展。
四、教材的能力构成
地理教材的地理能力主要由认知能力和核心能力构成,认知能力包括地理感知能力、地理记忆能力、地理阅读能力、地图运用能力,核心能力包括提出地理问题能力、解决地理问题能力。学生在不断发展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开发核心能力,将核心能力的发展作为终极目标。通过地理能力的培养,学生养成综合思考问题、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具体如表1所示。
五、“能源资源的开发”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情感
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基本状况,对煤炭的开发利用有了新的认识,能体会到教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加深了对山西省的印象,体会到区域间的差异性,对区域资源的开发有了通透的认识,丰富了自身的知识体系,内心的满足感随之提升。 (二)态度
首先,通过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认识学习,能认识到能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学会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思路和方法,锻炼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养成勤于思考的学习态度;其次,对能源综合利用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创新区域发展战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持续发展的关键,利于让学生了解到创新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资源的重要性,有助于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价值观
资源的综合利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吻合。此外,不管是开发新的产业链还是调整产业结构,企业必须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先导,支撑助推全省转型和跨越发展,与国家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相吻合。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地观[6],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六、地理教材的表述结构
地理教材的表述结构主要由文字系统、图像系统和练习系统组成。文字系统是主要的表述形式,内容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图像系统具有形象化的特征,可以辅助学生理解教材知识点;练习系统主要以思考和活动的形式呈现,附加阅读材料,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能帮助学生检查、巩固知识。三种表述结构相互结合,一起呈现在教材上,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有效促进了学生地理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本节内容的表述结构如表2。
总之,通过教材的微观分析,有助于教师认识教材的知识结构特点,便于教师协调各局部教学因子之间的关系,发挥教材的整体功能,实现教学目标。教材在分析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心理逻辑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依据社会现实需要教授给学生相应的知识,将生活实践与学习紧密结合,避免学校和生活的隔离,从而不断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力、区域认知力、知识迁移力和地理实践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将地理核心素养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如此才能真正地将教材作为一种教学资料呈现到课堂上,教师也能实现“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的目的[7]。
参考文献:
[1]张卫青,徐宝芳.中学地理教材分析方法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4(8):125-129.
[2]唐新凤.例谈高中地理教材微观分析方法:以人教版《地理(必修3)》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2(28):94-95.
[3]张卫青,徐宝芳,朝鲁门格日乐,等.中学地理教材微观分析方法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4(10):117-122.
[4]周彬,张重阳,张明东.基于微观层面的地理教材分析:以人教版“区域农业发展”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18):51-52.
[5]刘德康,张二勋,路洪海.地理教材的微观层次分析:以人教版“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为例[J].地理教学,2018(17):47-49,64.
[6]刘泽煴.基于地理核心素养构成的教学设计探究:以“能源资源的开发”为例[J].地理教学,2016(13):6-9.
[7]王世伟.论教师使用教科书的原则:基于教學关系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8(5):13-17,22.
◎编辑 冯永霞
[关 键 词] 地理教材;微观分析;能源资源;煤炭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0-0211-03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进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要求地理教育者要深入研究、分析教材,将核心素养融入每节课的教学中。而教材的分析主要分为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宏观分析是对教材外部环境和整体的结构、功能的分析;与之相对的微观分析是对教材的各个组成部分(章、节、课时)的特点、结构和功能的分析[1]。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三中的“能源资源的开发”一节为例,从教材的作用、知识结构、内外部联系、能力构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表述结构六个方面对教材进行微观层面的分析。
一、教材的作用
该节通过对山西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学习,让学生对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环保等知识有所了解;意识到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也可以让学生回忆必修二中所学的“工业的区位选择”内容;学生能借助所学内容分析其他区域能源资源的利用和环保问题,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所以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学习方法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2]。
二、教材的知识结构
教材知识结构的分析主要是按照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将其绘制成一幅知识网络图,使知识内容直观化、形象化、网络化[3]。对教材进行知识结构的分析,有助于教师把握知识脉络,了解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认清教材的整体功能,为正确处理教材内容提供依据,便于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对本节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分析如图1所示。
三、教材的内外部联系
(一)教材的内部联系
教材的内部联系主要是指各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即在认知过程中的联系,一般包括主从、并列、递进、因果、层次关系。通过对各知识点内部及其之间逻辑联系的分析,有助于教师和学生理清教材的内部结构[4],便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图2为本节教材的内部联系分析结构图。
(二)教材的外部联系
教材的外部联系是指与本节(章、课时)中各教学因子有联系的其他章节知识、其他学科知识以及生产、生活知识,这些外部知识与本部分教材内容的关系是横向关系[5]。这部分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发展地理实践力,有利于让教师把地理核心素养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教材的外部联系主要分为与学科内的联系,与学科间的联系,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1.学科内的联系
本节内容与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相聯系,学生在初中接触了自然资源的基本知识后,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有了一定的基础,有助于教师教学的顺利开展;本节还与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相联系,必修二的学习让学生对工业地域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的对比学习,能够让学生更全面地分析山西煤炭工业的发展方向,对治理山西煤炭开发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提出建设性意见。
2.学科间的联系
学生在了解煤炭形成的基础上可以更有效地理解这类资源的分布,山西省在煤炭开采利用过程中,为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将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要处理好“三废”污染,学习这部分内容时,经常会渗透一些化学、生物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能源综合利用的原理和污染物处理的方法,让学生从根本上掌握这部分内容。
3.生产、生活的联系
首先,煤炭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能源之一,它的出现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不断地为人类日常生活服务;其次,山西省在开发利用煤炭的过程中需要完善该地区的基础设施,便于煤炭的开采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了该区域工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最后,煤炭的输出加强了区域间的联系,解决了资源短缺地区的发展困境,将山西省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总体上促进了各地区的发展。
四、教材的能力构成
地理教材的地理能力主要由认知能力和核心能力构成,认知能力包括地理感知能力、地理记忆能力、地理阅读能力、地图运用能力,核心能力包括提出地理问题能力、解决地理问题能力。学生在不断发展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开发核心能力,将核心能力的发展作为终极目标。通过地理能力的培养,学生养成综合思考问题、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具体如表1所示。
五、“能源资源的开发”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情感
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基本状况,对煤炭的开发利用有了新的认识,能体会到教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加深了对山西省的印象,体会到区域间的差异性,对区域资源的开发有了通透的认识,丰富了自身的知识体系,内心的满足感随之提升。 (二)态度
首先,通过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认识学习,能认识到能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学会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思路和方法,锻炼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养成勤于思考的学习态度;其次,对能源综合利用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创新区域发展战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持续发展的关键,利于让学生了解到创新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资源的重要性,有助于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价值观
资源的综合利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吻合。此外,不管是开发新的产业链还是调整产业结构,企业必须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先导,支撑助推全省转型和跨越发展,与国家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相吻合。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地观[6],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六、地理教材的表述结构
地理教材的表述结构主要由文字系统、图像系统和练习系统组成。文字系统是主要的表述形式,内容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图像系统具有形象化的特征,可以辅助学生理解教材知识点;练习系统主要以思考和活动的形式呈现,附加阅读材料,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能帮助学生检查、巩固知识。三种表述结构相互结合,一起呈现在教材上,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有效促进了学生地理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本节内容的表述结构如表2。
总之,通过教材的微观分析,有助于教师认识教材的知识结构特点,便于教师协调各局部教学因子之间的关系,发挥教材的整体功能,实现教学目标。教材在分析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心理逻辑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依据社会现实需要教授给学生相应的知识,将生活实践与学习紧密结合,避免学校和生活的隔离,从而不断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力、区域认知力、知识迁移力和地理实践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将地理核心素养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如此才能真正地将教材作为一种教学资料呈现到课堂上,教师也能实现“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的目的[7]。
参考文献:
[1]张卫青,徐宝芳.中学地理教材分析方法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4(8):125-129.
[2]唐新凤.例谈高中地理教材微观分析方法:以人教版《地理(必修3)》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2(28):94-95.
[3]张卫青,徐宝芳,朝鲁门格日乐,等.中学地理教材微观分析方法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4(10):117-122.
[4]周彬,张重阳,张明东.基于微观层面的地理教材分析:以人教版“区域农业发展”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18):51-52.
[5]刘德康,张二勋,路洪海.地理教材的微观层次分析:以人教版“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为例[J].地理教学,2018(17):47-49,64.
[6]刘泽煴.基于地理核心素养构成的教学设计探究:以“能源资源的开发”为例[J].地理教学,2016(13):6-9.
[7]王世伟.论教师使用教科书的原则:基于教學关系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8(5):13-17,22.
◎编辑 冯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