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高校德育的新视角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SH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以多种形式承担着大学生的“三观”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近年来高校频现的自杀、他杀等轻视生命的现象,既为广大德育工作者敲响警钟,暴露了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疏漏,同时也为高校德育展开了生命教育的研究视角。生命是世界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个体存在的第一前提。高校德育关注生命教育本身,即是德育工作价值的体现,因为“促使为功利所困的‘失真’的教育回到‘本真’的教育,这是我们思考德育问题的根本,因为只有在本真教育的整体框架中,德育才能获得其存在和开展的根基。”燃而,高校德育体系中生命教育的缺失,使得德育脱离实际成为一种抽象的存在,失去了其促进个体生命成长的价值。
  高校德育中生命教育的“缺场”
  当前高校德育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传递的知识性德育,二是寓于各科教学中的渗透性德育,三是体现在党团、班级活动、社团活动等的活动性德育。这三类的形式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课外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教育。但是,虽然看似全面,包罗万象完成着德育的各方面任务,又因其过于理想化和抽象化,在目标、内容、方式和评价上都缺乏对生命的具体指导,可以说高校德育是一种生命教育“缺场”的德育。
  (一)德育目标中生命价值的“缺场”
  长期以来,德育的目标过于理想和抽象化、“圣人化”。按照康德的观点,即是认为真正有道德的行为是不含任何个人利益、欲望、偏好而直接出于责任的行为。这种观点在学校的德育目标中受到了普遍的认同。但是用高于人的原则来统帅学生、要求学生,其结果是不仅没有将学生提高到他所认为应该达到的高度,反而使他们从原有的高度下降。德育目标中对生命价值的“缺场”,对生命的压抑,对生命享用功能、对个体情感、信念、认知的缺乏,使得德育效果适得其反。因此,高校德育目标必须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从“圣人”走向“凡人”,培养学生成为现实生活中幸福的人。
  (二)德育内容中生命丰富性的“缺场”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我国德育的优良传统,泛政治化的德育倾向使得德育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代名词。然而,在多元价值的今天,如果一味的强调德育的政治价值,而无视当前社会功德和个人道德的滑坡问题,无视生活的多样性对教育的要求,无视生命的丰富内涵,其结果必然使德育失去其现实的基础,成为一种纯粹的形式,而无实际的效度和信度。因为,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的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动其自由天性。
  (三)德育形式中与生命对话的“缺场”
  当前,高校德育虽然有着多种形式,但以思想政治课为主的传授知识性的课堂教学仍然是其主要的形式。在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与有着个体差异的学生主动交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独立,在道德的生成中给予大学生更多的选择自由、表达自我的自由,有独立判断和选择的权利。这样的道德教育不再约束生命、限制生命,而是回到生命、保存生命并引领生命自由健康的成长。
  (四)德育评价中生命多元化的“缺场”
  德育评价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当前,文字考核或记录是高校德育评价的重要形式。在这些形式中由于过于重视结果性评价,进而忽视了德育评价中的多元化,注重学生的共性而忽视个性,用同一的标准和尺度要求对千差万别的个体进行评价,最终可能导致道德知识无法触及大学生的灵魂,无法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素养。“知识若没有生命隐帅其间,那或可动人的智慧却也不过是飘忽不定的鬼火营造。”因此,在德育评价中采用多种形式,尊重个体差异,点化和润泽生命才是德育之核心。
  教育因为人的生命而存在,生命的生长需要才是教育的基本内容。德育从根本上是一种价值上的引导,因此,关注大学生生命个体的发展、凸显个体独特性的高校德育急需生命教育。
  高校德育中生命教育的内容
  (一)德育对自然生命的重视
  教育的发展必须建立在自然生命的基础上,道德情操的培养,完美人格的塑造,心智的健康发展都不能无视自然生理生命的发展。一方面,自然生命本身的活力是道德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另一方面,自然生命是德育的出发点。德育的实施要以自然生命发展的规律性和阶段性为基础,并重视情感、体验及其对生命的领悟,在人与事的交互中,用生命来影响生命。因此,在高校德育中,规训、灌输、强加的方式本身都是对生命的摧残。自然生命的成熟不是“教”的结果,而是自然发展的结果,对于自然生命,顺从、保护和顺其自然是最好的发展。
  (二)德育对精神生命的呵护
  人的精神生命是基于自然的生命而发生的,是超越自然生命的内在生命,是真、善、美统一的完美人格。高校的德育应是“有我”的道德教育。因为脱离个体谈集体,必然是虚假、抽象的。高校德育应该是尊重大学生主体的道德教育,因为,道德成长不是外部施加影响或驯服的结果,而是生命的一种自我超越,因此,高校德育不仅注重提高生命善的价值,而且注重以自由的方式,以道德生命的舒展方式实施道德教育。让道德的生命自由成长,道德教育的重点从“教”转到了“学”。从一定意义上说,道德不是教师“教”的结果,而是学生选择、体验、践行的结果。
  (三)德育对社会生命的养成
  社会生命主要是指使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个体在适应社会要求的需要,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由自然人成长为能适应一定的社会规范要求,参与社会活动,履行一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在大学阶段,突出表现在社会化的教育、共同生活的教育和生存教育等方面。在高校德育中,关注学生生命的自由成长,必须在生活中进行,促使学生社会化,教会学生通过扩大对其他人及其文化和精神价值的认识,来增进理解、避免冲突,或者以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冲突的教育策略,使得他们学会在集体中与他人共存。
  生命教育是有着丰富的内涵,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各部分内容包含了体育、德育、智育、审美教育等方方面面。因此,以生命教育为出发点的高校德育,要依据大学生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的发展则,以大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通过优良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整体发,使其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掌握创造智慧的人。
  在高校德育体系中贯彻生命教育的路径
  (一)以生命的生长性重构德育目标
  对于大学生来说,生命的意义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高校德育目标从抽象、笼统的“圣人”目标向“凡人”目标下移,在追求宏大理想的同时关注大学生获得现实生活的幸福。以学生生命的生长性为起点,德育目标的细化和层次化,这既关注到了目标的整体性与阶段性、理想性与现实性,同时也能在充 分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获得成长。融入了生命教育内容的高校德育既能满足大学生的当前需要,又能使其生成在未来自我满足的能力,体现生命进程的发展性和连续性。
  (二)以生命为中心整合德育内容
  泛政治化的德育内容不仅损害了真正意义上的德育,而且也损害了德育与政治的正常关系。因为任何单一的道德教条和道德信仰都不可能完成德育的任务。因此,在高校德育中,注重生命的完整性,以开放式的价值准侧和规范系统,以生命为中心整合德育内容,对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这其中既包括基础知识的介绍,如生命的界定、生与死的认识,生命教育的意义、原则等等,同时也应介绍应用性知识,即是阐释在生命教育领域“做什么”和“怎样做”之类的学理性问题。除此之外,针对当前高校中的德育现状,理论的方式阐释实践性知识,如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心理危机的干预、自杀的预防与控制等等。德育内容的整合正是在尊重生命完整性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认识自我、实现自我的基础上不断超越。
  (三)以生命体验改进德育方式
  高校德育目标的重构和内容的调整遍要求德育实施的方式进行相应的改进。高校在通过各种途径向学生提高道德知识时,应考虑到提供知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灌输式、单向度的德育方式应该转向为以生命体验作为当前德育方式的补充。一方面要求教师在与学生良好对话、交流和沟通的基础上理解学生的体验,同时能积极的发挥教育的智慧,抓住一切有利的因素进行道德教育。另外也可以通过情境模拟、参观、实习等方式要求学生参与活动中,让他们在实践中感悟生命,发展道德。
  (四)以多元标准构建德育评价
  生命总是处于不断成长的过程之中,个体生命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德育评价也应该从关注转向对个性的关注,对学习结果的关注转向对学习过程的关注,以发展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为主,真正帮助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和独立的人格。同时,在高校中应建立多元化的德育的评价标准,在关注学生个体生命的多样性的基础上,融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为一体,建立一个包含智力、情感、道德、行为等基本素质的综合评价体系。高校德育评价的多元化目的即是要考虑学生生命发展的差异性和无限可能性。
  从生命教育的角度研究高校德育,是当前高校急需做的一件事情。本文只涉及到了融入生命教育的高校德育在目标、内容、方式和评价标准等方面的内容。然而,以生命教育展开的高校德育的研究涉及方方面面,也是当前高校德育研究中的新视角,存在着众多的难题。蕴含着生命教育的高校德育除了考虑到目标的关联性,还要考虑内容的科学性、方法的可操作性,以及对于学生的实际意义,能否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等等相关问题。但是,值得欣慰的是,在社会转型时期,教育工作者意识到了问题的重要性,并一直在努力的探索中,力求实现大学生道德的发展和满足学生生命发展的本原需求。
  参考文献
  [1]鲁洁.教育的返本归真——德育之根基所在[J]_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版,2001(11):4.
  [2][6]刘允恩.生命教育:高校德育的缺失与补救[J]_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3):103.
  [3]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7.
  [4]黄克剑旧归生命化的教育[J]明日教育论坛,2001:2.
  [5]张世爱.生命教育:新品德课改中的一种价值诉求[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0.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运用也成为数学课堂教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大大丰富了课堂内容,改变了教学形式,推动了课堂改革的发展。    一、教学形式整合——无时空限制的数学大课堂    人类社会已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我们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等特性,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多媒体网络信息领域,建立无时空限制的数学大课堂,促进教育制度的革新,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育
在历史课堂上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 以疑启之,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读书无疑者,须教者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历史学科的过去性,使学生感到乏味,所以我在教学中,常常精心设计一些疑问,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如教《三国鼎立》一课时,问学生:官渡之战中曹操胜了,而赤壁之战中曹操败了,这是为什么?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构建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实践教学目标是实践教学应达到的标准,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目标体系是核心,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和实践教学条件保障体系的结构和功能。因此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目的 通过同顾分析发生院外心脏停搏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情况,对比应用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的早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期间住院治疗的150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一数学建模竞赛在学生能力培养和推动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数学建模是数学走向应用的必经之路,是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模式,数学建模是一种微型科研的过程,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我国从1992年开始由教育部高教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举办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已成为我国高校规模最大的课外科技活动。数学建模竞赛提供了学生接触现实问题的一个平台,这对学生把所学的数学、计算机和
一软件工程国际化的趋势(一)高等教育国际化与软件工程国际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间的文化、技术交流日益频繁密切,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必
在生物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忽略了对学生“听、说、读、写”的培养, 笔者认为,必须加强对学生 “听、说、读、写”的培养,在生物学学习中, 听、说、读、写的培养有其特定的方式。      一、“听”的培养     听是直接获得信息、求得知识的主要渠道。在生物学学习中,“听”是信息获取的主要途径之一,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培养善听的习惯,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侧重培养:  1.专注性听。应该说,课堂的
心理学上有一种“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在这个实验中,教师的“暗含期待”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他们的“谎言”获得了积极的效应。在地理教学中,也要充分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原理,发挥情感效应的作用,以下就谈谈情感效应激发的途径:    一、学习情感的激发    情感是人对事物的态度和体验。中学生的情感不稳定,容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作为地理教师应该千方百计引导学生,使之对学习地理知识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