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的扩招和民办高校的快速发展使中国的高等教育普及率迅速提高,但伴随而来的却是教学资源的短缺,特别是优质师资力量短缺,教育质量的下降。文章从教育质量观的角度,通过分析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信息化管理的核心思想,结合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的实践,提出了善用管理手段可以保证教学质量、缓解高等教育普及过程中教学质量下降状况的观点。
[关键词]教学质量 教学管理 质量管理 信息化管理 教育改革
[作者简介]邹婉玲(1964- ),女,澳大利亚籍,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副院长、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管理、高校信息化建设、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等;林永平(1964- ),男,广东梅县人,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董事会董事长,研究方向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高校产学结合、高校信息化建设等。(广东 广州 510990)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23-0045-02
自1999年大规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发展速度惊人,招生规模前所未有。然而,师资人数的增长却无法跟上学生人数的增长速度;同时,伴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民办高校也迅速发展,从十几年前的几所发展到现在教育部正式批准的612所,蓬勃的发展难免造成办学质量的良莠不齐。学生人数的快速增长势必令高校出现教学资源短缺、师资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教学资源、尤其是优质的师资力量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形成。如何在已有的条件下,利用原来的教学资源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是高校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认为,改进的管理手段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问题。
一、教育质量观
《教育大词典》将教育质量定义为:“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程度。”衡量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
教育质量的概念涵盖了教育的两个方面:施教者的水平和受教者的教育效果。高等教育机构的教育质量最终体现在大学毕业生在德、才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素质及其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满足社会需要所具备的能力。这是对高校教育质量的终极大检验。教育质量的另一面是施教者的水平,这包含了师资的水平和学校管理的水平。师资水平的优劣是比较直观的,而学校管理水平则不尽然。为了使教育质量的目的得以实现,学校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教育质量的定义已经为我们指出了方向,衡量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
衡量教学质量,必先明确质量标准。质量标准也就是学校本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对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尤其是在优质师资无法在短期内得到解决时,更应该是深入挖掘潜力的首选工作。通过引入教学过程质量管理,并利用信息化管理的模式是其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质量管理的运用
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创造性的劳动,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这种认知同时也令具有规范特征的管理在这里没有用武之地。但从教育质量的定义分析,所谓教育质量是指人才培养的结果与教育目的要求相符合的程度,实际上也是目标、手段、结果、反馈的过程,符合管理的规律。
在管理理论和实践案例中,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众多的企业中得到了成功地运用,并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效益。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在“所有工作都通过过程”这一认识基础上形成的,通过对产品质量形成和使用的全过程分析,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各方面因素加以有效控制,并采取措施预防质量缺陷,从而保证满足顾客的期望和要求。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理念是“过程管理”,作者尝试从这个层面探讨其在教学管理中的可用性。
“过程管理”理论将产品定义为“过程的结果”,所有工作都通过过程来实现,质量管理体系以过程为管理对象,对各个过程进行识别和管理,使组织内的各个过程相互协调和兼容,使整个组织的成员能以质量为中心,确保产品质量的持续提高,从而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最终符合消费者要求。
过程管理的特征与教学质量的定义不谋而合。高校的产品(毕业生)就是培养过程的结果。对于高校而言,任何教学活动的过程都将影响学生的能力。学生在大学的学习不只是为了得到知识,而是通过学习知识的过程发现知识的来源,并通过这个发现过程来培养其独立判断的能力,进而通过独立判断的能力来培养学生发现新知识的能力。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方法的运用,直接影响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果利用质量管理方法把各种过程以系统科学的方法整理出来,按照教学规律中的共性找出可以完善的元素,以此确定在各过程中教师、学生、管理者各自必须遵守的规范,则可减少或避免教育活动的主观随意性,并杜绝学校对教育质量的失控现象。
以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的实践为例,在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内容、手段能根据学校的理念科学地总结出来,而这些目标、内容、手段又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或学生在校的生活过程中落到实处。例如,学院的口号是“一样的学历,不一样的能力”,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由七大能力模块组成,其中一项是“实践能力”。当这项能力的培养具体到软件开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时,根据专业的特点可描述为:“学生在毕业前必须有三万行的程序编码量。”这个目标被分解和分配到各专业课程的作业或项目中,形成了一系列的要求。这样既保证了学生能达到预期的练习量,也保证了每门课程作业的相互关联,从而实现了“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
三、信息化管理的运用
信息技术早就进入了高校,但据了解,大多数学校的管理效果与信息化建设所期望的成效有相当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信息技术被被动地加在原有的按职能分块的管理服务上,信息技术在管理的实施中仅起着辅助或优化局部功能的作用。这种现象可以称为“管理信息化”,而真正能达到信息为管理所用的是“信息化管理”的教学管理模式,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信息化管理是根据“信息”为管理服务以及“信息流”的运作特点而重新建立的一种新的管理思维、管理模式,其核心是强调信息的高度集中与高度分享。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信息管理系统是信息的唯一和权威提供者,部门和人员是信息的维护者和使用者。因此,信息化管理不可能是原有管理模式的延伸或电子版,而是以信息技术的可能创新管理模式,来满足新的管理需求。
教学质量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依赖着教学管理的保障。以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为例,每一个教师、导师、辅导员都能根据权限在网上实时地看到学生的学习、考勤、成绩等情况,而无须咨询教务处等职能部门,为他们快捷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提供了全面、可靠的信息。此外,全校的实时排课为学生在学校的所有课程中进行选课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也为学校和老师及时地掌握学生的选课倾向,调整教学安排提供了参考。
在这种模式下,信息化管理不仅仅是一种辅助管理的科技手段,而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这在日益快速发展的信息型社会,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四、小结
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教育教学质量问题一直成为教育界、社会、家长和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教学资源和师资增长远远滞后于学生人数的增长,这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积极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充分借鉴和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邹婉玲.教学管理新思维:信息化管理,而非管理信息化[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2]邹婉玲,王晓莉.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理念,加强高校教学过程管理[J].中国高教探索,2008(1).
[3]林永平.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探索与创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增刊).
[4]钱存阳.高校教学质量保证的新特点与发展趋势[J].高等理科教育,2004(3).
[5]沈斐敏.教学质量监控与保证体系的构建与运行[J].高教探究,2006(1).
[6]薛振田,马勇.高等教育大众化:“量”与“质”的统一[J].辽宁教育研究,2007(8).
[7]杨纬隆.论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
[8]邹婉玲.谈信息化管理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6(23).
[关键词]教学质量 教学管理 质量管理 信息化管理 教育改革
[作者简介]邹婉玲(1964- ),女,澳大利亚籍,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副院长、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管理、高校信息化建设、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等;林永平(1964- ),男,广东梅县人,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董事会董事长,研究方向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高校产学结合、高校信息化建设等。(广东 广州 510990)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23-0045-02
自1999年大规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发展速度惊人,招生规模前所未有。然而,师资人数的增长却无法跟上学生人数的增长速度;同时,伴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民办高校也迅速发展,从十几年前的几所发展到现在教育部正式批准的612所,蓬勃的发展难免造成办学质量的良莠不齐。学生人数的快速增长势必令高校出现教学资源短缺、师资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教学资源、尤其是优质的师资力量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形成。如何在已有的条件下,利用原来的教学资源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是高校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认为,改进的管理手段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问题。
一、教育质量观
《教育大词典》将教育质量定义为:“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程度。”衡量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
教育质量的概念涵盖了教育的两个方面:施教者的水平和受教者的教育效果。高等教育机构的教育质量最终体现在大学毕业生在德、才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素质及其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满足社会需要所具备的能力。这是对高校教育质量的终极大检验。教育质量的另一面是施教者的水平,这包含了师资的水平和学校管理的水平。师资水平的优劣是比较直观的,而学校管理水平则不尽然。为了使教育质量的目的得以实现,学校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教育质量的定义已经为我们指出了方向,衡量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
衡量教学质量,必先明确质量标准。质量标准也就是学校本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对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尤其是在优质师资无法在短期内得到解决时,更应该是深入挖掘潜力的首选工作。通过引入教学过程质量管理,并利用信息化管理的模式是其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质量管理的运用
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创造性的劳动,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这种认知同时也令具有规范特征的管理在这里没有用武之地。但从教育质量的定义分析,所谓教育质量是指人才培养的结果与教育目的要求相符合的程度,实际上也是目标、手段、结果、反馈的过程,符合管理的规律。
在管理理论和实践案例中,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众多的企业中得到了成功地运用,并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效益。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在“所有工作都通过过程”这一认识基础上形成的,通过对产品质量形成和使用的全过程分析,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各方面因素加以有效控制,并采取措施预防质量缺陷,从而保证满足顾客的期望和要求。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理念是“过程管理”,作者尝试从这个层面探讨其在教学管理中的可用性。
“过程管理”理论将产品定义为“过程的结果”,所有工作都通过过程来实现,质量管理体系以过程为管理对象,对各个过程进行识别和管理,使组织内的各个过程相互协调和兼容,使整个组织的成员能以质量为中心,确保产品质量的持续提高,从而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最终符合消费者要求。
过程管理的特征与教学质量的定义不谋而合。高校的产品(毕业生)就是培养过程的结果。对于高校而言,任何教学活动的过程都将影响学生的能力。学生在大学的学习不只是为了得到知识,而是通过学习知识的过程发现知识的来源,并通过这个发现过程来培养其独立判断的能力,进而通过独立判断的能力来培养学生发现新知识的能力。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方法的运用,直接影响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果利用质量管理方法把各种过程以系统科学的方法整理出来,按照教学规律中的共性找出可以完善的元素,以此确定在各过程中教师、学生、管理者各自必须遵守的规范,则可减少或避免教育活动的主观随意性,并杜绝学校对教育质量的失控现象。
以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的实践为例,在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内容、手段能根据学校的理念科学地总结出来,而这些目标、内容、手段又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或学生在校的生活过程中落到实处。例如,学院的口号是“一样的学历,不一样的能力”,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由七大能力模块组成,其中一项是“实践能力”。当这项能力的培养具体到软件开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时,根据专业的特点可描述为:“学生在毕业前必须有三万行的程序编码量。”这个目标被分解和分配到各专业课程的作业或项目中,形成了一系列的要求。这样既保证了学生能达到预期的练习量,也保证了每门课程作业的相互关联,从而实现了“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
三、信息化管理的运用
信息技术早就进入了高校,但据了解,大多数学校的管理效果与信息化建设所期望的成效有相当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信息技术被被动地加在原有的按职能分块的管理服务上,信息技术在管理的实施中仅起着辅助或优化局部功能的作用。这种现象可以称为“管理信息化”,而真正能达到信息为管理所用的是“信息化管理”的教学管理模式,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信息化管理是根据“信息”为管理服务以及“信息流”的运作特点而重新建立的一种新的管理思维、管理模式,其核心是强调信息的高度集中与高度分享。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信息管理系统是信息的唯一和权威提供者,部门和人员是信息的维护者和使用者。因此,信息化管理不可能是原有管理模式的延伸或电子版,而是以信息技术的可能创新管理模式,来满足新的管理需求。
教学质量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依赖着教学管理的保障。以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为例,每一个教师、导师、辅导员都能根据权限在网上实时地看到学生的学习、考勤、成绩等情况,而无须咨询教务处等职能部门,为他们快捷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提供了全面、可靠的信息。此外,全校的实时排课为学生在学校的所有课程中进行选课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也为学校和老师及时地掌握学生的选课倾向,调整教学安排提供了参考。
在这种模式下,信息化管理不仅仅是一种辅助管理的科技手段,而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这在日益快速发展的信息型社会,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四、小结
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教育教学质量问题一直成为教育界、社会、家长和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教学资源和师资增长远远滞后于学生人数的增长,这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积极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充分借鉴和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邹婉玲.教学管理新思维:信息化管理,而非管理信息化[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2]邹婉玲,王晓莉.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理念,加强高校教学过程管理[J].中国高教探索,2008(1).
[3]林永平.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探索与创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增刊).
[4]钱存阳.高校教学质量保证的新特点与发展趋势[J].高等理科教育,2004(3).
[5]沈斐敏.教学质量监控与保证体系的构建与运行[J].高教探究,2006(1).
[6]薛振田,马勇.高等教育大众化:“量”与“质”的统一[J].辽宁教育研究,2007(8).
[7]杨纬隆.论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
[8]邹婉玲.谈信息化管理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