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异常资金流入的途径、危害及对策建议

来源 :海南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XIA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我国人民币升值预期及从紧货币政策背景下,跨境异常资金流入成为新兴国家外汇管理中遇到的新问题。为加强跨境短期资金流入管理,笔者通过对近年来海南省辖区跨境异常资金流入情况的调查,剖析了跨境异常资金流入的主要渠道、动因及危害,并就如何加强外汇管理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异常资金;危害;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8)10-0060-05
  
  异常跨境资金的流入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备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揭开境外异常外汇资金流入的面纱,加强跨境短期资本流入管理,本文结合外汇管理检查工作实践,以海南省为视角,通过对重点交易和大额交易的跟踪监测,对贸易真实性和地下钱庄异常外汇资金流入线索进行梳理,描述境外异常外汇资金流入的趋势与特点、渠道与流向,剖析境外异常外汇资金流入的动因与危害,提出遏制异常与违规资金流入的对策措施。
  
  一、跨境异常资金流入的趋势
  1997年至2000年,在人民币贬值预期下,跨境资金开始呈现流出态势。2001年后,由于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短期外汇资金又开始流入我国,特别是自2005年汇改以来,国际资本市场动荡,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吸引了大量国际短期资本为寻求套利机会乘机流入,也使我国成为国际游资近期追求利润的首选地和资金避险的避风港。境外资本通过不同途径进入国内市场,呈现持续流入且规模不断扩大态势,导致我国国际收支大额“顺差”,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给宏观调控增加了很大的压力。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海南省,也是境外资金流入的主要地区之一,大量境外异常资金通过各种违规方式避开外汇管理部门的监管流入境内,进行套利和其他投资活动,进一步加大了管理部门对流动性资金的管理难度。
  
  二、跨境异常资金流入的渠道及特征
  (一)地下钱庄
  境外资金通过地下钱庄流入境内的目的主要是投机套利或洗钱。从近两年海南省企业涉案地下钱庄的几个案件可以看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规避投资政策限制。如三亚某高尔夫俱乐部有限公司的境外控股公司为了规避目前国内相关部门的一些政策限制以及外汇资金在结汇环节的限制,在境外将外币打进地下钱庄指定的账户,地下钱庄在境内的公司很快就将相对应的人民币汇入了其指定的账户,解决了在境内增加投资的问题。
  2.“低报高出”实现利润转移、逃避税费。如海南某贸易公司主要生产及出口各类纺织产品。该公司近些年由于资金周转困难及境外订单减少,一度陷入困境。后该公司和广东一家外商投资企业签订协议,海南公司只负责组织源料进行生产,每生产一单位成品提取一定金额的报酬,其他一切税费均由广东公司负责提供,并承担订单签订及盈亏后果。据调查,海南公司通常以低于国际市场几倍的价格报关出口,卖给广东公司在境外的关联企业,再由后者按照国际市场价格出售,从而将大部分的利润截留境外,而后,再通过地下钱庄实现资金流回。这样,企业既可以减少缴交各种税费,如地方政府对来料加工企业按出口合同金额收取的合同服务费以及各种所得税,又能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达到了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3.境内企业私借外债。如海南某亏损企业为了偿还到期的境内债务,以其控股的子公司股权作为质押,与境外某企业签订了人民币借款协议。通过地下钱庄的操作该企业很快获得了所需的人民币资金。
  上述异常资金通过地下钱庄流入的特征主要是:其非法经营外汇业务一般采取本外币资金在境内外平衡对冲的模式,而没有实物货币的跨境转移。一般都是当事人在境外将外汇存入钱庄指定的银行账户,再由钱庄控制的境内公司按照事先约定的兑换率,将相对应的人民币存入当事人指定的银行账户。境内只有人民币的收付和交割,而无外币的收付和交割,这种资金运作模式手续简单,兑现速度快,并且由于隐蔽性较强,深受国内资金需求者和国外投机者的青睐,同时也增加了相关管理部门调查取证及查处的难度。
  (二)资本金结汇
  大笔跨境异常资金进入境内较为直接的方式就是以资本金名义结汇,套利资本打着外商投资的幌子,通过提前注资、增资或虚假投资等方式流入。经调查发现,一些贸易公司、担保公司和咨询类公司在设立和经营过程出现注册资本过大等现象,而且资金到位异常迅速,资金结汇较快。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通过境内关联公司虚假交易骗取结汇。2007年8月10日至2008年4月11日期间,海南某矿业公司共办理8笔资本金结汇业务,折合人民币逾亿元,并以购买矿石的名义将上述人民币资金分别转入另外3家境内公司账户,经检查发现,该公司和以上3家交易对方公司均为关联公司,购买矿石的部分合同截止目前尚未执行,且上述结汇资金90%以上人民币款项均从交易对方公司全部退回该公司账户。
  2.以投资或参股新公司名义结汇。资本金结汇后的人民币资金用于作为投资于与本企业经营业务范围没有任何关系的新公司设立注册资金。如海南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注册资本为250万美元,该公司分两次结汇192万美元,用于投资在北京合伙成立了一家北京某某投资有限公司,占所投资公司的30%的股份。再如,某境外法人在海南设立了两家实业公司,这两家公司资本金结汇后,全部用于在上海分别投资新设立了两家新的自己全额控股的投资管理公司,在上海投资彩票和娱乐项目。
  3.关联企业之间的股权交易。如海南某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收购湛江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40%的股权名义结汇40万美元。检查发现湛江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这40%的股权归大连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所有,而海南、湛江、大连这三家企业为关联企业,实际控制人为同一境外法人,他们通过境内各关联公司之间相互持有股权,并以在相互间进行股权转让的名义来申请资本金结汇。这些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都为同一人,股权转来转去,最后还是控制在自己手里,但却利用这种方式轻而易举的实现了资本金结汇,为办理资本金结汇找到了一个既合理又合法的借口。
  4.化整为零、多次结汇,囤积人民币资金。经检查发现,个别企业短期内多次以备用金名义申请结汇,致使其备用金人民币账户余额较大,违反了外汇资本金按需结汇的原则。
  5.支付竞拍土地保证金。经检查发现,有些企业以支付竞拍土地保证金的名义结汇,将结汇后人民币转入当地政府指定的账户。一旦流拍后则将其人民币资金退回其人民币账户,从而进入流通领域用做他途。
  上述异常资金的其同特征主要有:以外汇资本金名义进入境内;资本金一到账就在短期内想方设法尽快办理结汇;交易双方多为关联企业;交易金额大,交易频繁;交易合同或协议的真实性难以辨别。
  (三)货物贸易项下无真实贸易背景的外汇资金流入
  据相关调查统计,虚假的贸易渠道已成为国际企业套利资本流入的最主要渠道之一,主要有两种情况。
  1.预收货款。如海南某制药公司2006年收到境外公司的预付货款150万美元,并全部结汇,用于企业的扩大生产。截止目前,该企业还未能组织货源出口。后经调查,上述境外公司实为其在境外的合作公司。
  2.进口不付汇。海南某企业2006年底从境外进口一批零配件,价值125万美元,最后只支付了40%的货款,60%的货款却按对方的要求支付给了境内的另外一家企业,不排除外方将货款截留境内进行投机的可能性。
  此类异常资金的主要特征为:境内外企业互相勾结,以预收货款名义收结汇,却没有真实的贸易需求;或进口不付汇,将货款截留境内,转做他用。
  (四)个人外汇
  海南省地处侨乡,许多家庭都有海外关系。在人民币汇率预期升值的心理作用下,为获取高额利润,一些短期外汇资金便以境外亲友名义,以汇入赡家款为由流入境内变成人民币,再在境内进行投机,以达到转移资金进行套利的目的。另外还有一部分非居民个人从境外收到外汇并结汇后,有的直接转为人民币定期存款,有的则投资房地产、证券市场,也明显带有投机套利性质。
  此类资金流入的特征为:化整为零、积少成多,难以监控。一旦套利成功,不排除通过地下钱庄流出境外的可能。
  
  三、跨境异常资金流入的动因及危害
  (一)跨境异常资金流入的动因
  1.主观因素。一是国际游资追求利润和寻找避风港。近两年,由于能源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各国都普遍面临较大通货膨胀压力,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普遍放缓,全球游资急于寻找新的出路及避风港。而我国由于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和需求,使近些年国内经济一直保持较高速度稳定增长,再加上资本市场及房地产市场等资产价格快速上涨带来的利润诱惑,无疑使我国成为全球游资实现增值或规避风险的理想之地。二是预期人民币升值,投机套利。一方面是人们对人民币升值的普遍预期,另一方面则是美国央行近期的大幅降息,造成中美两国事实上的利率“倒挂”的局面。其后果是,各种境外异常资金在进入境内结汇成人民币后,即使不进行任何投资,仅存在银行里就能赚取利差,达到其投机套利的目的,这也是境外异常资金大量进入的重要原因。三是国内企业对国外资金的渴求。由于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使得国内一些中小企业以及一些资金需求量较大的房地产企业难以从银行获得新增贷款,资金周转极度困难,面临破产危机。在境内融资无望的情况下,其只得通过各种途径向境外求助,甚至不惜付出昂贵的代价。由于内外供需双方的相结合,这无形中进一步加快了跨境异常资金的流入速度。四是境外机构洗钱。国际上的“脏钱”通过地下钱庄的操作进入境内,其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洗钱,即将上述“脏钱”漂白后再汇出境外。
  2.客观因素。一是各监管部门间难以形成有效监管合力。跨境资金的流动涉及政府多个部门,而且由于各种原因各部门之间监管环节的脱钩,难于形成有效合力,致使外汇管理部门对人民币资金流动监管力不从心。二是银行履行代位监管不到位。汇发〔2006〕49号第四条“取消贸易项下外汇收汇待结汇账户和支付结汇管理,对‘关注企业’名单以外的收汇单位,按相关规定直接办理收汇与结汇”的规定,对于新成立的出口企业,在办理预收货款收结汇业务时,无论金额大小、有无真实贸易背景,银行都可以直接为企业办理收汇与结汇,造成新企业预收货款的结汇监管难度加大。一般情况下,银行对大额交易能通过计算机程序筛选进行大额报备,但是由于企业的逐利性和银行业务资源稀缺性,出于共同利益的驱动,造成外汇指定银行在权衡政策与利益矛盾时把法码放在后者,为了占领市场份额对异常性的交易审查流于形式,致使大量异常外汇资金流入。
  (二)跨境异常资金流入的危害
  1.影响决策部门的政策制订和实施。由于跨境异常资金大都混于正常的资金之中,使得相关部门对此类资金往往难以区分,更无法进一步对其具体的流入数额做出准确的统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决策部门的判断,从而也影响了相关政策的制订和实施。
  2.造成境内流动性过剩。资本的趋利性导致资金会从收益率低的国家流向收益率高的国家。中美利率倒挂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强化必然导致国际市场上的热钱流入,以获取人民币升值和高利率的收益。在中国资本账户尚未开放的前提下,国际热钱势必会通过各种方式涌入我国境内,增加我国基础货币的投放压力,造成流动性过剩,进一步增加通货膨胀压力,与我国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基调相冲突。
  3.削弱央行宏观政策的实施效果。当前我国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其目的是为了降低货币投放规模,减少流动性过剩。然而,大量跨境异常资金的流入增加了国内货币资金的流动性,增加了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或削弱了央行实施从紧的货币信贷政策的实施效果。
  4.增加资本市场泡沫。按照国际经验,热钱流入领域最多的是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将会导致股市和房市大幅上涨,资产价格快速上升,形成泡沫。2007年我国的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异常火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由于大量跨境异常资金的流入导致了资本产品价格的快速大幅上涨,大大增加了我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严重背离了市场的正常价格轨迹。
  5.跨境异常资金集中流出会加大金融危机的可能性。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的调低以及美国降息周期的结束及加息预期的增强,跨境异常资金大规模掉头撤出的风险正日趋增强。同时,从汇率升值、国内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等方面的情况分析,相当部分流入境内异常资金已基本完成套利目的,这些巨额沉淀资金正谋求安全出逃,一旦这些资金短期内集中撤离我国,将会给我国的经济和金融带来极大的打击,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近期越南金融危机都是由此造成的,应引以为鉴。
  
  四、遏制跨境异常资金流入的对策建议
  由于跨境资本流动具有分散性、渗透性、隐蔽性、蚂蚁搬家方式的特征,资金流入渠道日趋多样化、经常化和复杂化,有贸易项下虚报出口收汇、虚假预收货款,有资本项下虚假直接投资等,表面披上合法的贸易或投资的外衣,增大了银行代位监管操作中的判别难度。因而,遏制异常与违规外汇资金流入,需要从政策、管理和科技等多个层面采取综合措施。
  (一)政策层面
  在外汇管理改革日益深化、收支形势发生根本变化和我国经济国际化的背景下,遏制异常与违规外汇资金流入首先需要有完善的管理政策法规。新的《外汇管理条例》应运而生,我们要以《外汇管理条例》颁发实施为契机,对外汇管理政策法规进行梳理与完善。
  1.完善资本金流入监管制度。由于现行政策将资本金结汇业务的审批权限下放至银行,且对资本金结汇时所要求提供的审核资料有限,银行由于盈利性的驱动,往往对其提交资料的真实性审核仅流于形式,更不会对结汇资金的去向及真实性用途做进一步的监督。有鉴有此,有必要加大对资本金流入的监管力度。一是建立资本金结汇核销制度。除进一步加强对资本金结汇环节的审核外,在事后监督环节,对于大额资本金结汇资金,应要求结汇企业进一步提供结汇资金使用后的一些相关凭证到银行核销,如发票、货物清单等。二是提高外资流入门槛,增加跨境异常资金的投机成本。按照国际经验,投机资本流入通常投向资本市场,因此应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其流向资本市场的难度。如提高进入房地产市场投资的难度,对于非居民购买房产,应严格按照自助原则审核,在满足自主性需求的基础上,严禁其炒卖房地产,同时对于非居民出售的境内房产,征收高额的差额税。
  2.完善对隐性外债的管理。目前只是将超过180天并且超过20万美元的延期付款纳入外债统计与监测之中,180天之内的延期付款如果脱离监管视线之外可能会形成外债支付风险。2008年上半年,海南省货物进口支出统计远小于海关统计金额的现象,表明企业在进口业务中可能存在着大量的延期付款现象。针对目前隐性外债较为突出问题,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调整外债统计口径,对外贸企业延期付款不限时间与不限金额全部进行统计监测;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外债的登记、审批、备案程序,对境内企业举借低利率或无利率的外债、用途及归还外债资金的来源进行严格审查,防止以外债形式流入;三是要对外商投资企业利润的产生、分配、利润汇出和股权转让、注销清盘等做出明确规定和操作细则,对其实施及时监测和有效统计,以使外债管理更真实和全面。
  3.出台非居民个人跨境外汇收支管理办法。一是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的非居民概念,设立非居民跨境收付汇及结售汇专项统计制度,加强对非居民开立本外币账户及其资金运用的监管。二是严格区分个人外汇收支性质,按疏堵并举原则允许居民或非居民个人开立储蓄账户、结算账户和资本账户,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分类监管。三是对经查实为企业资金通过个人办理收付的,外汇局应会同税务、工商等相关管理部门予以查处。
  (二)管理层面
  商务、工商、税务、外汇局、银行和海关等部门在涉外经济监管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但因其职能不同和信息渠道不畅等因素使其监管手段施展受到制约,局限性明显。因而,建立部门协调沟通联动长效机制,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是遏制异常与违规外汇资金流入的另一重要策略。
  1.建立长效的多部门合作机制。在金融网络化、外汇交易虚拟化的背景下,面对大量短期资本的涌入,仅依靠行政管理手段有限的外汇管理政策,难以有效堵截。因此对短期资本的监管需要政府的多个职能部门的相互配合,如工商及商务部门的工商登记真实性审核、财税部门的税务征收调整、海关部门商品审价体系、银行的实名制开户等。从我国现实状况来看,多部门共同参与的短期资本流动风险预警体系尚未有效建立,各种短期资本流动调控政策难以产生最大效应。
  (1)注册公司与开立账户实行实名制管理,从载体上与源头上堵住异常资金流入。针对不法分子利用虚假注册问题,一些公司的法人代表、注册地址、验资等虚假情况,工商、商务等管理部门在批准设立企业时,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严格审查。一方面,按规定注册公司时要求实行法人实名制,办理登记时法人亲自到场办理以验明真实身份,并且对注册地址进行实地考察,把好外资企业准入关,杜绝使用虚假身份注册“三无”企业。另一方面,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根据海南省的产业政策,正确引导外资投向热带农业、旅游业、海洋业等资源优势产业,夯实海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外汇局、外汇指定银行加强对企业开立账户与登记管理,公司及个人账户均实行实名制,银行在办理企业开户手续时,核实验证身份和资信。
  (2)各部门密切配合,加强货物流和现金流的监管。外汇局、银行和海关等涉外经济管理部门,在做好外汇风险管理宣传和政策指导,帮助企业运用适当的金融工具防范外汇风险,为企业提供网上核销、联网核查、贸易信贷登记等贸易便利化服务同时,切实加强对经常项目外汇收支活动与实际贸易行为的真实性和一致性的核验,货物流和现金流比对,防范套利投机资金通过贸易、商业信用等渠道进行跨境转移。
  (3)加强与人民银行反洗钱部门的沟通,利用反洗钱部门的先进系统,实现本外币监管联动,信息共享,加大对异常资金流入、流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有效地将投机性资金阻隔在门外。
  2.强化银行代位监管职能。根据外汇管理职能分工,原有外汇管理部门的监管职能由外汇指定银行承担,外汇指定银行代位监管是否到位,对遏制异常与违规外汇资金流入起第一防线作用。由于外汇管政策与外汇指定银行盈利性目标有利益冲突,代位监管职能被弱化。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银行代位监管职能。一是要通过政策引导、加强执法宣传,督促银行切实转变观念,完善业务系统建设,维护国际收支平衡;二是要建立与完善外汇业务综合考核,总局正在酝酿出台外汇指定银行综合考核和外汇综合头寸管理制度,通过这些制度的实施,引导正确处理占领市场份额和履行代位监管职能的关系,履行好代位监管职能,配合外汇局把好境外异常资金流入的闸门。
  3.严厉打击违规违法行为。一是加大对地下钱庄的打击力度。地下钱庄是境外异常流入境内的重要方式,新修订的《外汇管理条例》赋予外汇管理部门对人民账户的查询权和可以申请法院冻结被检查公司人民币账户资金权,要正确行使这些权力,并协同其他执法机关,加大对地下钱庄的打击力度,尽可能减少异常资金的流入渠道。一旦发现通过地下钱庄转移的跨境异常资金,全额没收并加以重罚,对地下钱庄经营者从严从重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直接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二是加大对资本本金结汇和结汇后人民币资金后续检查力度。特别是对通过关联公司虚增交易骗取结汇、以投资或参股新公司名义结汇、股权交易结汇和化整为零多次结汇的行为进行跟踪检查,严厉打击。
  (三)科技层面
  资金流入渠道日趋多样化、经常化和复杂化决定了对遏制异常与违规外汇资金流入必须借助科技手段,建立与完善异常资金流动监测、预警机制,以实现对异常与违规外汇资金流入的有效监管。
  1.建立以国际收支统计系统为核心,系统数据整合,提升对外汇收支的全程监与测预警能力。通过对新版与旧版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系统数据的整合,与2008年推广建立在企业档案数据库上的“贸易外汇资金流入动态监测系统”、“外商企业直接投资信息系统”、“进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系统”、“货物贸易项下外债登记系统”的数据进行比对,查找差异,及时发现和掌握各类异常情况和违规线索,有效地履行监管职能。
  2.完善外债统计监测系统。建立外债统计监测系统为主干,以结售汇统计系统、出口核报系统、进口付汇系统、外商直接投资统计系统、外汇账户监管系统、口岸电子执法系统等为补充的外资外债资金流动监测体系,对预收货款、延期付汇、外商投资企业利润等数据进行深加工和数据挖掘,加大对隐形外债等可疑资金的甄别力度,提高对隐形外债的监测和分析能力。
  3.借鉴反洗钱监控系统作法开发人民币账户监控系统。主要包括大额收支、申报付款人、资金来源、资金用途及流向等监控内容,具有查询、分类汇总和预警分析综合功能,方便银行代位监管,采集信息实时上报监管部门,进一步提升非现场监管水平。
  
  The Routes、Peril of the Inflow of Unusual Cross-border Capital and its Suggestions
  ——in the Prospective of Hainan Province
  Hainan Branch of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Foreign Exchange Study Group
  Abstract:Against the current expectation of RMB’s appreciation and tight monetary policy,the inflow of unusual cross-border capital has become a new problem for the newly industrialized economies in their management of foreign exchange. In order to enhance management of short-term cross-border capital inflow ,we analysis its main routes、motivation and peril ,and make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enhance the management of it on the basis of research made on the its inflow in Hainan Province in recent years.
  Key Words:Unusual Capital;Peril;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其他文献
课题组组长:葛文平,徐小飞  课题组成员:李建军,夏永涛,陈骥,郑志元    摘要:集团企业关联交易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有降低经营成本、发挥规模效益、优化资产结构、实现集团利润最大化和提高整体市场竞争能力等客观的需求,但不公平关联交易所引发的集团风险案例,对银行等债权人权益的损害也十分突出,严重威胁了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暴露出我国现行关联企业制度的缺陷以及我国商业银行关联风险
期刊
摘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支柱,事关国民经济能否保持平稳运行和实现长期增长,因而在一个国家的政策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从地方来看,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仍然存在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协调、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配合不到位的情况。本文以欠发达地区为出发点,提出了加强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配合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欠发达地区;因地制宜  中图分类号:F822.0
期刊
摘 要: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酿成了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本文试图从金融监管和金融机构之间博弈的角度来分析,认为在次贷危机和因此引发的金融危机中,监管部门的监管缺位非常严重,给金融机构留下了太多的违规操作空间,使得大量的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在监管缺位的情况下,危机不断
期刊
摘要:本文从各区域财政能力与金融能力变动的对比入手,证实了我国各区域均存在“强金融,弱财政”现象。用财政压力指标替换财政能力指标,详细论证了区域财政压力增长率与区域FIR增长率之间存在的反向变动关系。最终说明了区域财政压力差异性造成地方政府干预金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激励不同,并最终导致区域金融发展速度差别这样一个连锁反应的存在。  关键词:财政压力;地方政府干预;区域金融发展差异  中图分类号:F8
期刊
摘 要:本文利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江苏省的信息化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测试了信息化对金融发展的影响程度。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表明:江苏信息化的推进对金融规模的扩张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对金融效率和股票市场的发展影响较小。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进一步给出了江苏信息化指数与金融规模扩张之间的具体数量关系。  关键词:信息化;金融发展;协整检验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2007年3月2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挂牌成立,其多年“只存不贷”的经营模式随之被彻底打破。在成立初期,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依托网络优势,面向“三农”开展业务,资产业务以小额信贷业务为主。这一定位有利于邮储资金回流农村,化解农村日益严重的融资矛盾。本文结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自身的优劣势,对其开展农村小额信贷进行SWOT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制度、产品、服务等方面对完善农村小额信贷业务提出了
期刊
摘 要:本文根据外汇储备的用途,建立了一个关于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外汇储备规模的需求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模型提出了建立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估计方法,并进行了举例说明,从中可以发现模型对提高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管理水平是有益的。  关键词:外汇储备;适度性;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8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8)08-0004-04    一、文献综述    国
期刊
摘要:2008年,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海南省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金融运行稳健。本文全面介绍了年内全省经济金融运行的主要情况,并着重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海南省经济金融的影响,并就危机背景下,如何保持海南省经济增长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海南省;经济金融运行;金融危机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3-0031-06    2008年
期刊
摘要:近年来,海南省房地产发展在投资规模、GDP中的比重、税收贡献、就业贡献、改进居民住房条件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显著作用,但也存在着土地使用多元化、缺乏发展规划、房地产发展遍地开花等问题。本文介绍了海南省房地产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并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海南房地产;发展规划;金融危机;高端战略;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
期刊
摘要:企业在股票首次公开发行(IPO)的申报材料申进行不实陈述,严重侵害了证券市场各方的利益。影响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结合部分中国或中国背景企业IPO不实陈述案例,分析其主要方式和原因,在比较各国(地区)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提出防范不实陈述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首次公开发行;不实陈述;法律责任;防范;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8)1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