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

来源 :中华少年·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e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语文的实践中掌握学习的方法。这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学理念犹如清新的春风,给我们带来新的气息。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孩子在合作探究中互相启发,互动地学。
  1、交给孩子选择权,唤起自主意识。“选择”,是人的主体能动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选择机制,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整体素质,也十分有益于激发学生兴趣。一篇课文中,有许多使用确切妥贴、生动传神的好词佳句,不同的学生自然会不同的喜好。所以,我经常让学生挑最喜爱的词句来品赏、交流,读读背背。在人物群出现的课文中,如《大象博士请助手》中的主要人物大象、小猴、小兔、小熊和小猫,让学生谈谈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为什么?这样,学生的选择余地就显得十分广阔,学生就觉得有话可讲,自主能力也随之得到培养。又如,我在教《落叶》这篇课文,深读课文时,为了使学生读出情趣,读出韵味,我抓动物们的“有趣”,让学生再读课文,看图说小动物的心里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然后挑一处自己认为最有趣、趣喜爱的句子,说给小朋友听。请不要小看这一“挑”调控行为,“挑”在这挑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因为学生有权决定自己爱讲、能讲的一点;“挑”在这里改变了课堂的基本结构,传统教师的“讲”懂,就成学生自己的“练”懂,你讲这一点,他讲那一点,在教师的点拨下、沟通下,由“点”组成了“面”,形成了“体”。
  2、留给孩子质疑的时间,激发孩子合作探究学习的兴趣。疑是追求新知的开始,是创新的萌芽。学生多方面的疑,也许是来自老师教学的“遗漏”,也许是学生自读自悟中的“疑惑”,也许是教材中的“空白”或“欠缺”,不管什么样情形,都是学生内化语言文字过程中的一种自觉思维火花的闪现。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中来,激活学生思维及养成求知的兴趣。老师应给足学生质疑的时间,及时抓住闪光点,给予鼓励,并组织其析疑、解疑,还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对于低段年级的孩子,教师要消除“提不出高质量的问题,年龄小不会提问题”等不正确的认识。我从一年级开始就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引导孩子从课题、从词句等小范围处去提出不懂的问题。一年级小学生不仅敢提问题,而且会提问题。学生在学《别说我小》一课时,提出了“别说我小”这个“小”字表示什么?在学《小猴子下山》时提出了“小猴子第二次下山会怎样呢?”等有较高质量的问题。教师在学生质疑解疑中起到“中介作用”,引导学生处理疑难问题。浅显的问题问学生自己解答;重点的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难点的问题引导帮助解答;有 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讨论,最后教师讲解评价。如教学《桌椅的对话》时,学生针对课题进行质疑:桌椅为什么会说话?桌椅在说些什么?我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大家去读书,去思考,去解决问题。这篇简单的课文就在质疑课题、分组合作学习、对话朗读练习中学完。
  3、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也应根据小学生的实际状况,体现出不同的层次。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应该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学 习的过程。要重点指导"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在小组讨论中,全小组怎样合作学习,怎样抓重点、难点,怎样提问,怎样讨论质疑,教师都要重点指导,适时点拨,由面到点, 由扶到放,逐层深入。
  (1)一般性的问题,应多采用“自主”性学习。“一般性的问题”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学习语文最基础的环节,如识字、写字,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理解词语及句子,初步读懂某段内容,用画画、唱歌、表演等形式展现课文情景等;二是指阅读中难度较小的问题。学生“自主”性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自己独立思考为主,充分实现个体在语文活动中的自主价值。教师在教学中设计的各个环节,都应把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放在首位。如教学《画风》一文,课前指导学生自己读熟课文,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到大自然中去感受风的存在,并简要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课中建议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选择学习伙伴,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课文,大胆放手,把权利和空间交给学生。起初,我很担心这样的方式流于形式,学习效果差。但在交流的过程中,我意外的发现学生的自主性很强,伙伴之间有集体读的,互教互学,集体表演等,没有按照老师的指令划一的要求,面面俱到的学习,反而产生了更好的学习效果。课后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有选择地完成作业,如画一画自己眼中的风,写一写风的语言等,拓展学习空间,验证语文能力。
  (2)重点问题,应多采用“合作”性学习。“重点问题”指对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的内容,包括对有关句段的理解,对课文主要意思的把握以及运用语文的规律等。合作性学习主要在课内进行,是以小组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旨在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学活动。它以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问题的解决,生生互动的形式,凝聚了集体的智慧,“人人教我,我教人人”,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对话,有利于优势互补,缩小个体差异。学生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是:以讨论的形式研讨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学生在讨论中一般要“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和补充;“协作”:用不同形式(如读、画、唱、演等)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享”:让每个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从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如学习《落叶》,当理解了“甲虫、蚂蚁、小鱼和燕子”把落叶当做什么后,我设计了一个句式“树叶飘呀飘,飘呀飘,落到————,——看见了,把它当做————”,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比赛,比一比哪一组会想,最有创造性。小朋友经过合作讨论,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想象:“把落叶当做长颈鹿的项链、小猴的帽子、小鱼的桌子……”,并用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合作性学习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形式。
  (3)难点问题,应多采用“探究”性学习。语文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难问题,应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究。像课文中的有关自然科学,耐人寻味的课文结尾等,凡是产生疑问的,都可以作为探究的对象。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的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认知结构还不完善,低年级和高年级也存在差异性,因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活动不宜复杂,应定位在学生“喜欢”的层次上。在教学《不合群的小蝌蚪》一文中,教师将学生质疑提出的问题经过筛选归纳,成为两个主问题:1、从哪些地方看出不合群?2、为什么不合群?这两个主问题综合、集中、覆盖面大。教师就以这两个问题为凭借,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学生通过与他人交流、查找相关的资料、开展某种实验等形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既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又能使学生从中领悟到有效的学习方法。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应在教学中予以关注和重视。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时,教师应善干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努力改变传统的单一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相应的思想与方法,同时获得  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此,我们应处理好如下“六个关系”: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处理好基础
期刊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语言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的输入与积累,而语言能力的强弱与掌握语言材料的多少成正比,语言材料吸收量越大,语言能力提高的越快。所以从古至今我们会听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或“诵千古名篇,启智慧之门”之类的话。目前,大多数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由于缺乏语言交流环境,所以他们很难从生活中得到输入英语语言材料的机会。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认为朗读和背诵无疑成为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
期刊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 是培养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因此,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 应用数学的意识是一个人数学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由于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应通过大量形象、生动、具体的事例,不失时机地使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的价值,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强调高效课堂,而高效课堂的落实,对师生互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生互动是“现代教学的一种创造性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通过交流、沟通、合作的方式,分享彼此的想法、经验和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教学模式。”  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是师生双方都积极参与的师生互动过程,而师生互动则改变了学生被动听讲的消极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的整体感知能力培养和训练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要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我们首先就要了解什么是整体感知。我认为整体感知能力就是人对文章的直觉感知,领悟和把握能力,即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我们知道整体感知能力强的人,在聆听、读书时能很快地捕捉信息。甚至能听出言外之意,得到对文章语言文字信息的真切而具体的感受。整体感知能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我们要进行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必须分析和探究英语教学目前存在的具体问题,合理科学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提高农村中学生英语教育教学的新方法。特别针对农村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基础水平和新教材衔接不上、生活脱节;传统教学方法的误区;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落后;对英语学习认识不足等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彻底转变教学观念、改变课堂教学方法、开展有益的课外兴趣活动、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
期刊
摘要:视唱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单纯让学生学会视唱的技能,而是要通过学习技能的过程和学会的技能去感知音乐、鉴赏音乐、理解音乐,去审美。让学生受到美的陶冶,以健康其身心,完善其人格,提高其素质。  关键词:中学 音乐 视唱 教学     视唱教学要改变只注重技能而忽视情感的单纯技术技能教学的倾向,引导学生在音乐美的感染下,逐步培养学习的兴趣,学会用心去聆听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那怎样才能使视唱教学收
期刊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新课标特别强调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即让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营造一种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处于“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不断进行探索活动,使知识更好地
期刊
近年来,愉快教学在我国小学教学中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它的兴起首先是针对由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学生厌学,负担过重,师生关系紧张,课余生活单调等一系列问题。其实愉快教学有其悠长的历史渊源。孔子把乐学视为最高境界,强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北宋教育家程颐提出寓教于乐,适时教学。他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主张用歌舞、吟诗、讲故事等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近代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提出的
期刊
摘要: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还原知识生成的生动过程,不仅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积累生活经验、享受数学学习过程,使原本枯燥、抽象的数学变得形象直观、简约灵动。  关键词:有效 数学教学 教学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
期刊